第一卷新中国成立初期

第1章中国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

1949年3月24日至4月3日,中华全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宣告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

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争取妇女解放而联合起来的中国各族各界妇女的群众组织。

早在1922年,党中央就设立了妇女部,以加强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更好地指导妇女运动的开展,当时,向警予任第一任中央妇女部部长。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妇女部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妇女解放协会等组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女工农妇代表会议等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妇女救国会等组织;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建立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在国民党统治区或日本侵略军占领区,也建立了妇女团体。

这些妇女群众组织和团体对当时的革命斗争起了一定的作用,显示了妇女组织起来的力量,为推动全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5年7月,各解放区妇联会的代表聚集延安,成立了解放区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后因战局变化,没能正式成立解放区妇女联合会。

1948年9月20日至10月6日,党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华北、山东、晋绥、陕甘宁、华中等各解放区妇联领导干部、各解放区中央局妇委会委员,区党委民运部部长等参加会议。中央妇委副书记邓颖超主持会议,党中央领导人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在会议上,决定准备在1949年春季召开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8年12月5日,解放区妇联筹备委员会发出关于召开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的通告。

1949年1月12日,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在党中央驻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宣告成立。

1949年1月15日,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发出《关于召开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的通告》,《通告》指出了这次代表大会的任务、代表名额分配方案、代表资格的条件和代表的选举办法等。

在紧张细致的筹备下,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如期于1949年3月24日召开。

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妇女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规模的盛大会议,到会代表467人,她们是来自各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来自边疆各省和海外各地,包括各民主党派和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民主妇女和少数民族妇女。

党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发了贺电,毛泽东主席接见了全体代表,党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大会题词。

在这次大会上,董必武代表党中央致词,蔡畅致了开幕词,邓颖超作了《中国妇女运动当前的方针与任务的报告》,李德全作了《关于国民党统治区民主妇女运动的报告》,蔡畅作了《关于世界民主妇女运动的现状及其任务的报告》。各地区、各方面的48名妇女代表也都作了发言,交流了各地妇女工作的宝贵经验。

经过代表们的热烈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妇女运动当前的方向与任务》的报告,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经验,指出妇女运动的总任务是“把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建设统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发动组织城乡妇女参加适合于经济建设的各种生产事业”。

大会还通过了《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章程》,《章程》规定了民主妇联的宗旨:

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在与团结全国各民族各阶层的妇女大众,和全国人民一起,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建设统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努力争取废除对妇女的一切封建传统习俗;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

大会还通过了“致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主席欧仁妮?戈登夫人”的电文,宣告了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会址设在北平。

大会还选出了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51名,候补执行委员会委员21名。蔡畅为第一届主席。

1949年4月14日,在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宋庆龄、何香凝被推选为名誉主席,蔡畅为主席,邓颖超、李德全、许广平为副主席。1949年4月3日,大会圆满结束,在闭幕式上,雷洁琼致词。

当时,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和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促进了全国妇女解放的步伐,开辟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新纪元。

第2章毛泽东朱德为妇联报刊题词

1949年6月9日,全国妇联第一届第五次常委会议决定出版妇联机关刊物《新中国妇女》,任命沈兹九、罗琼为总编辑。

《新中国妇女》的前身是《中国妇女》。

1939年6月1日,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延安创办了《中国妇女》月刊。

当时,毛泽东为《中国妇女》题了词:

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

当时,在抗战过程中,妇女在慰劳救护、努力生产、战地服务、救济难民、保育儿童等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妇女本身也开始走上了全国性的团体和组织,并开始部分获得了参政的权利。然而,妇女工作——抗战的妇女运动的工作,仍是整个抗战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为了动员广大妇女参加抗战建国事业,积累与交换妇女工作经验,指导与帮助各地妇女工作,提高妇女文化水平,组织广大妇女与男子并肩制敌,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延安创办了《中国妇女》月刊,并在发刊词中开宗明义:

《中国妇女》的发刊,就是企图对于动员和组织二万万二千五百万妇女大众积极参加抗战建国大业工作尽一分绵薄的力量,希望《中国妇女》能成为全国妇女同胞的喉舌。

抗战时期,《中国妇女》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培养优秀的妇女干部,提高妇女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把广大妇女动员组织起来,服务于民族解放和革命斗争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妇女》在抗战时期共出了两卷,第一卷12期,第二卷10期,于1941年3月停刊。

《中国妇女》虽然只坚持了一年零10个月,但它对动员和组织全国妇女参加抗战建国事业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抗战时期重要的舆论阵地之一,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生活的一面镜子。

因为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鲜明地区别于旧中国,所以,《中国妇女》定名为《新中国妇女》。

1949年7月20日,《新中国妇女》月刊在北京由“新中国妇女社”编辑出版。

毛泽东为《新中国妇女》题词:

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运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朱德为该刊题词:

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1956年1月,《新中国妇女》改为《中国妇女》。

《中国妇女》杂志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以推动中国妇女的解放、进步、发展为己任,探讨每一历史阶段的妇女问题,维护妇女利益,反映妇女呼声,倡导妇女自强,促进妇女进步。

《中国妇女》还大量宣传优秀的中国妇女人物,倡导男女平等,树立崭新的女性价值观念,显示中国妇女的社会责任、能力、才华和贡献。

《中国妇女》还关心妇女生活,深入女性的婚姻家庭和内心世界,大量提供信息,对妇女就业、社交、婚姻、家庭、教育、健康等方面进行指导,不仅有思想深度,也有可读性,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第3章蔡畅致信申请加入国际妇联

在1949年6月23日,全国民主妇联主席蔡畅致信国际民主妇联主席欧仁?戈登夫人,要求申请加入国际民主妇联。1949年9月9日,国际民主妇联作出决定,接纳中国全国民主妇联为会员。

在当时,根据国际妇联的调查,很多亚洲国家的妇女儿童处于被占领、被压迫、被劳役,甚至降到非人待遇的苦难境况,因此,她们迫切要求召开亚洲妇女会议,以统一亚洲国家仍处分裂状态的妇女运动,并对争取民族独立的亚洲妇女给予道义上的援助。

国际妇联原计划在印度召开亚洲妇女代表大会,但是,由于印度政府没有答应,后来决定在中国举行。

1949年10月11日,全国民主妇联第一届第二次执委会在北京召开。对准备亚洲妇女代表会议等问题进行讨论。

1949年11月9日,蔡畅在北京新华社广播电台发表题为“迎接亚洲妇女代表大会”的讲话。讲话中传达了,国际民主妇联决定将于1949年12月在我国北京举行亚洲妇女代表会议的消息。在讲话中,蔡畅号召全国妇女积极支持这次会议,共同为世界和平和妇女解放而斗争。

1949年12月10日至16日,国际民主妇联首届亚洲各国妇女代表大会成功在北京开幕。

以邓颖超为团长的中国妇女代表团110人,同来自苏联、中国、朝鲜、越南、印度、印尼、缅甸、马来西亚等23个国家的19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在会上,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全国民主妇联主席蔡畅向大会致开幕词。国际民主妇联总书记瓦扬?古久里向大会作了《关于国际民主妇联为民族独立与和平而斗争的报告》。国际民主妇联理事、全国民主妇联副主席邓颖超作了《亚洲妇女为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与世界和平而斗争的报告》。

会议通过了5个宣言和决议,在对团结亚洲妇女、争取国家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保护妇女儿童权利等问题上都取得了共识。

在会议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向大会致了贺辞。会议还收到国外发来的贺电、贺信80多封,国内发来的贺电、贺信160多封。

为纪念会议的成功,我国的江西省、天津市、哈尔滨市分别制作了纪念章,赠给了参会代表。

这是由全国民主妇联首次承担并组织的国际性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加强了亚洲各国妇女和世界妇女的团结,加深了各国妇女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确定了亚洲妇女运动的总方针,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妇女与亚洲各国妇女的联系和影响。

1956年4月24日,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场布置得非常气派,会标高悬在主席台的上方,图案是雪白的和平鸽为地球衔来橄榄枝。主席台后面竖立着各个国家的国旗,为会议增添了庄严的气氛。

大会在融洽友好的氛围下进行着,来自各国的妇女精英们汇聚在一起,畅谈对未来妇女事业的构想。

国际民主妇联主席欧仁?戈登夫人在报告中说:

亲爱的朋友们:

现在我要代表在北京参加会议的理事们荣幸他说:我们来到这个伟大的中国感到极为愉快,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灿烂的过去,而中国以无比热情和英勇气概创造着的未来将更加丰富灿烂。在斗争中取得了同男人平等的地位的中国妇女在新中国的积极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同她们一起在国际民主妇联中工作,我们感到自豪,中国妇女粉碎了她们几百年的奴隶锁链,这样就给予了,而且现在也无时无刻不给予全世界妇女以伟大的榜样。请允许我在这里向她们的伟大妇女领袖们致敬。在解放斗争中,这些妇女领袖曾经是中国妇女英勇的引路人,而现在在建设她们伟大国家前途的工作中又是她们英明的领导人。

会后,蔡畅邀请欧仁?妮戈登夫人到她家里做客,戈登夫人欣然赴约,她们一起参加了北京的游园会。

此行非常愉快,戈登夫人对中国的风俗文化赞叹不已,表示不虚此行。

这次国际会议中央非常重视。在会议期间,周恩来夫妇特意举办了宴会,招待各国的代表们。宴会场面非常盛大,不亚于理事会议。邓颖超还特别穿着旗袍,与周恩来陪同代表们进入宴会大厅。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妇联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妇女的友好交往与合作,为在全世界实现男女平等、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进行着不懈地努力。

第4章妇联宣传贯彻婚姻法活动

新中国一成立,人民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使妇女的各种权益得到法律的保护,妇女地位得到真正提高。

1950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强调,要保障妇女婚姻的自主权。

全国妇联在各级妇女组织的配合下,首先进行了宣传贯彻婚姻法活动,保护妇女的利益。

在1950年5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该法明确宣布: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的婚姻制度。

这一法律的颁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场大变革,对广大妇女来说,更是一次翻身作主人的革命。是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大革命。

《婚姻法》颁布后,全国范围的宣传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全国妇联发出宣传婚姻法的通知。全国各地妇联会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举办各种演讲会、座谈会、识字班及婚姻案件展览会,宣传婚姻法,鼓励妇女冲破封建枷锁,依法建立幸福家庭。

1953年2月,为进一步贯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贯彻婚姻法的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3月为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同月,中央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在北京成立。邓颖超、史良任副主任,章蕴为委员,曹孟君为副秘书长。

在全国开展的大规模宣传和贯彻婚姻法的群众运动中,大量封建婚约得到解除,打骂、虐待妇女的现象迅速减少,自由恋爱、婚姻自主蔚然成风。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终于从根本上打碎了几千年来封建婚姻制度所强加于妇女的枷锁,基本实现了婚姻自由。

1953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明确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年1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基层选举,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普选运动,90%以上的妇女踊跃参加了投票,当选为基层人民代表的妇女占代表总数的17%。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所有这些法律,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从此,中国广大妇女开始走上自主、幸福的生活道路,她们扬眉吐气,以空前热情投入到生产建设中,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代新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成立 - 第一卷新中国成立初期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