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
智能时代的评论 全部393条
我来说两句
i3****526 2020-11-02
而我们一般漫不经心的网上浏览,估计则连“闻”这个最低境界都没能达到。第二境界是“思”。即使我们“初闻道”还是不行的,必须要将修道境界提升到“知道”的境界。老子将闻道之人分为三等,“上士闻道勤问之、笃行之”。学问之道关键就在于问,无论是向外求索之问,如“不耻下问”,还是向内求索之“反思”之问。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懂得开放脑筋,学会自己思考。不仅要横向思索,达到“举一反三,融类旁通”的学习境界,还要纵向深化思索,即掌握“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具象思维”这种逆向思维方式。第三境界是“修”。“修”是最高境界,也是学有所成和学有所用的关键环节。“修”即是躬身笃行,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道”的模型或理论,只有身体力行才可能真正理解“道”之奥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且“修”这个境界必须终身不缀,所得“大德”只有终身修持,才有可能使自己思维达成“得道”的学习终极目的。掌握大脑神经网络这个知识点有两个基本效用:一个是以大脑认知规律指导自己学习;另一个是模拟大脑认知模式,探索并构建强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模型。我们的大脑神经网络用的越多,那么,大脑神经网络的功能就越强大。
i3****526 2020-11-02
大脑思维模型:从理论理性到科技实践理性的过渡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认为科技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从知性所遵循的先天法则和先验条件而言,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学习过程并不能将其等同于认识过程,仅管我们能够很好地学习到自然科学技术,还可能在自己专研领域内的成为知识渊博的人,却未必是一个行业内的行家里手,因为若是缺之将一个实例归摄到概念或原理的判断力,那么,原理就只能被当作公式来使用了。真的如同康德所说这种先验判断力只能训练获得,而非任何一所大学所能教授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究的课题,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现代认知科学能否为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指明一条道路呢?大脑神经网络:将知识固化为自己的本能为何要从本能入手强化对自身能力建设的认识?本能力量为何如此强大,能够关系着我们学有所用?佛陀和老子都全面认识到了本能的强大。佛陀认为要想洞见世界的奥秘,必须从“闻思修”三个方面下功夫。所谓“闻思修”就是修道的三个境界,而且是依次提升的。闻思修三种修炼境界的进阶之路:第一阶段:闻“闻”是修道最低境界。“闻”即闻道,日常理论学习课程便是掌握自然规律或熟悉人造物的制造的技术及工艺流程
i3****526 2020-11-02
大脑思维模型:慢思考,把知识内置到神经元,形成本能反应如何深化理论学习过程?在竞争呈现白炽热的今天,社会心理普遍是极度焦虑。为了增强自身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基本途径就是疯狂学习。希望从书中找到人生制胜法则,拼命地学习,极度相信知识的力量,阅读大量的书籍和各种各样的视频教程,试图通过学习真正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生活与事业。现实生话中人们发现:虽然自身已经顽强拼搏了,可是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那么,现在我们就要反思:为何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容易呢?究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真正领悟到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一切奥秘时,那么它才是真正的力量;但是,即使意识到了领悟到了的,也感受到了力量,仍然还是改变不了任何现状。这还只是一厢情愿,那么,内中深藏着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最容易犯的一种错误,就是把“懂”当成一切,甚至很多人还达不到懂的地步,只是知道而已,知道这些道理与理念而已,更为麻烦的是,从知道道理,到懂道理,到最终把道理运用到生活中,这个过程是有一大段路要走的!这种似懂装懂的认知现象普遍存在,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科技实践或社会实践。
i3****526 2020-11-01
国际上在用石墨烯做什么产品?在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设有石墨烯专门展厅,展示了石墨烯在数据通信、传感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比如,用石墨烯做的超灵敏电子传感器可检测有害气体,用石墨烯做的宽带图像传感器能同时探测可见光与红外光。未来什么才是石墨烯真正不可替代的“杀手锏”级应用呢?杀手锏级用途意味着离开它不行。目前,我们仍未找到石墨烯‘杀手锏’级用途。”未来可能从两个方向入手,一类是逻辑推理式的用途,另一类是出其不意的用途。逻辑推理式用途,是从石墨烯本身性能推理出的用途。比如,现在的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ITO玻璃,它不是柔性的,还含稀有元素铟。而石墨烯薄膜导热性、导电性非常好,又是透明柔性的,且仅含便宜的碳原子。未来,石墨烯薄膜用作透明导电薄膜来制作可穿戴柔性电子器件将大有前途,或许能成为“杀手锏”级用途。杀手锏’级应用就是其他材料取代不了,所以必须基于并放大石墨烯材料的独特优势,来开展‘杀手锏’级应用的探索。从器件角度来讲,可以利用石墨烯的超高载流子迁移率性能,将它与硅基半导体融合使用,制作出有优越性能的光电子探测器件、夜视远红外探测器件、逻辑电路器件等。
i3****526 2020-11-01
石墨烯具有很好的韧性,可以弯曲,又具备超强导热性与导电性,这让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可以做触摸屏,因为它是透明导电薄膜;也可以用作超快集成电路,因为它里面的电子跑得非常快,室温下电子迁移率超过硅材料10倍;它是轻质高强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它的电磁屏蔽性质,也可以被利用制作隐形飞机、隐身材料……石墨烯的酷炫应用是基于其酷炫材料性能。它有超高载流子迁移率,能让电子跑得非常快。如果说,常用导电材料是高速路上行驶的汽车,石墨烯就是一辆超跑。这个性能让它可以用作智能夜视眼镜这类的酷炫装备。人体能发射远红外光,由于石墨烯具有超高载流子迁移率,远红外光投射到它表面后产生的电子可以被迅速采集。这样一来,戴上用石墨烯镜片制成的眼镜就可以看到夜里的一切,还可以采集使用者本身的血糖、脑电等生理数据。同时,由于石墨烯具备透光性,它还能作为显示屏投射各种信息。当你外出旅行,它可以即时显示路况、附近酒店、景点、餐馆等服务信息。从应用角度讲,一般大家的共识是10层以下可称为石墨烯。尽管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单层石墨片才是真正的石墨烯,而10层以上就是普通的、传统的粉体石墨。
i3****526 2020-11-01
人工智能:石墨烯记忆电阻从结构上模拟大脑石墨烯原本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1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可能就是几层石墨烯——它是由一层碳原子以六角形蜂巢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构成的二维碳材料。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石墨,但直到2004年才发现石墨烯。这是因为,早在70多年前的理论研究表明,完美的二维结构晶体无法在非绝对零度的环境中稳定存在。实验方法突破了原有理论认知: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然后将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胶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这样操作,薄片越来越薄,最后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理论上虽不可能成功,实验中却偏偏被制备出来了。石墨烯具有很多神奇性能,因此号称“新材料之王”:它是最薄的材料,因为它仅有一个原子层;它是强度最大的材料,理论上强度比钢强韧200倍;它是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电导率是银的1.6倍;它是导热性最好的材料,热导率是铜的13倍。
i3****526 2020-11-01
脑机接口有了新方式,除了电,还有光脑机接口如何实现?除了在脑子里接入电极外,利用光线进行光敏控制是另一种思路。敏控制的最新进展:将光接受器以基因形式从眼睛移植到大脑深处的神经元,通过光照能够控制这些神经元并最终改变被试行为。
i3****526 2020-11-01
左脑更倾向于未来会发生什么,并因为逻辑推理和预测功能,往往超越现在,左脑主管计划和预测将来的行为。右脑则完全着眼于过去,它注重形成形象的某一段时间,并运用在现在和过去。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是不对称的99.99%的成年人,其与语言相关的一侧,是落在左半球的,如说话、写作、沟通和语言理解等。而且数学、节奏判断和协调复杂运动顺序等方面也都是左半球的功能。大脑在执行某一项知觉任务时,其右半球的脑波、血流量以及葡萄糖消耗量都开始增多;而在语言表达、沟通或计算时,很明显观测到左半球的活动在增多。当给右半球快速闪现图片时,人们识别的快而准确;但左半球对闪现的字词识别的比右半球更快更准确。这是因为,如果把一个词闪现给右半球,零点几秒甚至更长,词这一信息必须通过胼胝体被送抵更语言化的左半球之后,借由左半球的语言功能翻译后,再将信息回传给右半球,右半球才能准确识别出来,而这过程通常比左半球慢了零点几秒或者更长一些。所以,并非你的身体中有两种意识,而是左右半球的分工与实现手段不同。而这其中,链接左右半球的胼胝体,尤为重要。
i3****526 2020-11-01
大脑结构功能:裂脑实验大脑中存在着两种意识吗?如果将大脑裂开,会发生什么奇怪而神秘的事情呢?人类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左右半球被一个叫做胼胝体的组织连接在一起。在胼胝体这个体积很小的组织内部,却蕴藏着大约2亿根神经纤维。这些神经纤维像桥梁通道一样,在左右半脑之间搭建着,起到联络作用。所以如果胼胝体被人为切断,那么左右半脑之间的信息是没有办法交换的。当把大脑两半球被切割开之后,视觉与语言便发生了分裂,相当于一个人身上,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结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裂脑人。如果将衔接大脑左右半球的胼胝体隔断,那么人的左右大脑就会出现信息不互通,行动不配合,语言不符合视觉的结果。并且,一个半球得到信息,另一个半球压根就接收不到。通常情况下,通过左半球获得的信息,裂脑人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从右半球得到的信息,裂脑人却根本说不出来。这是由右半球本身没有言语功能,且右半球的信息传不到左半球导致的。左脑的功能是计算,而右脑的功能则是模拟左脑是有意识的大脑,它分管思维、计算、推理、逻辑等功能,而右脑则从总体上发挥作用,并且右脑没有固定的职责分工,它属于毫无意识的大脑。
i3****526 2020-11-01
音频文件数字音乐文件格式没有视频,只有声音的影音文件。音频压缩技术压缩到更小的程度音质丢失/保持网上音乐文件进行实时的解压缩(解码)波形声音文件数字音频格式压缩算法音频量化位数采样频率声道存储空间无损音频压缩:压缩不会丢失任何信息压缩比率数据流的格式以库的形式提供的参考编码器和解码器以命令行方式工作编码/解码的实现方式数据帧:包含解码所需的全部信息,解码当前帧无需参照它前面或后面的数据帧校验码:监测数据传输错误解码器在数据流中跳跃定位时可以有最小的时间延迟metadata数据块:保存CD的内容列表和所有音轨的索引点采样率Hz/s:连续信号/离散信号,采样信号带宽音频流音频引擎影音文件包括电影、电视节目、歌曲、3D动画、flash等
393 条记录 6/40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6 7 8 9 10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