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144.5万字 出版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一书,对先秦各历史阶段经济区域、人口、民族和政治力量的分布,以及各区域的地形、水文、风俗文化状况与相互来往的交通路线进行考察,并着重探讨这些因素对作战方略形成、演变所起的制约作用,即地域差异与空间变化和军事活动之间的的密切关系。全书分为《三代篇》、《春秋篇》和《战国篇》。 《三国人物风云录》分为“曹魏雄风”“魏晋风云”“蜀汉英烈”“东吴豪俊”“用兵之道”“外交谍影”“乱世庸才”和“巾帼贤淑”八个专题,收录文章101篇,记录和点评了汉末三国不大为人知晓的珍闻轶事,与《三国演义》传统叙事有所不同的真实史迹,并从特殊的角度揭示了曹操、曹丕、司马懿父子、刘备、诸葛亮、孙权等诸多人物的性格特点、生平经历,以及当时战争、文化、制度的某些重要方面,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三国的历史事迹。 《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收录了近年写作的6篇专题,分别探讨了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战略防御部署,蜀汉刘备与诸葛亮统治时期最高军政机构的演变,蜀魏战争中的武都,孙策攻占江东的经过与作战方略,孙权统治时期都城、兵力部署与主攻方向的变化,汉末三国战争中的陆口与蒲圻,就当时经济区域、地形、水文及交通状况以及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对三国各方攻防路线与用兵策略所起的制约影响作了深入考察。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历史上三国时期战乱频仍,但因历史线索错综复杂、史料记载匮乏、考古发现有限,所以目前对三国兵争要地、攻守战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书作者对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军事重镇、军事方略进行细致考索和论述,对三国时期战争的路线、关防、部署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一部有特色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研究专著。书中绘制了52幅战争地理图,让“三国迷“能够对当时的战略形势一目了然。 《三国战争与地要天时》收录了有关三国兵争的九个专题研究,深入探讨董卓与关东诸侯战争的起因、过程、特点与历史影响;曹操对“天府之国”关中的逐步控制、征伐与经营,以及该地在曹魏建国后发挥的重要作用;吴魏逍遥津之战的背景、规模及魏军的“斩将搴旗”战术,通过孙权遇险反映出来的性格特点;刘备攻取益州的经过与谋略,此后他重返荆州作战两次失利的原因;汉末三国的重镇孱陵与公安,三国战争中的险要关塞阴平,有着怎样重要的战略作用;汉末三国交战各方所设置的“军师”,“天时”对三国战争有着怎样的影响。
书圈

快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