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历史的卷轴,每一段历史的背后都掩藏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喜有悲,有痛有乐。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古以来就处于“万人之上”的高位;宰相则为皇帝的股肱之臣,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权力极大,极有可能危及皇帝的权力。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因此,相位自战国设立以来,皇帝对宰相的态度,就好像钟摆,不停地在依靠与防范、信赖与怀疑之间来回摆动,相权时而被强化,时而又被弱化。

皇帝与宰相是古代高层权力关系的主角,也是古代高层权力冲突的核心,他们既相克相制,又相辅相成。皇帝对宰相时而信之无疑,时而又猜疑不已;相反,在政治稳定的承平之世,宰相对皇帝往往始终如一,有“反骨”的极少,功高震王的也不多见,多数是愚忠不渝。于是就出现了:兢兢业业辅政的周公旦反而招惹了是非,吕不韦成就秦始皇而后遭放逐,萧何不得不自毁英明保性命,周亚夫“不识时务”而遭杀身之祸,“四知先生”杨震以死明志……在历史的长河中,皇帝并不是都能在其宝座上善始善终的,既有专擅朝政的宰相篡夺皇权而自立,也有宰相废旧君、奉新君之举,于是就出现了挟汉献帝以令诸侯的曹操,弑君不成一命呜呼的窦宪……在历史的瞬间中,上演着一幕幕精彩、血腥、无情的人间悲喜剧。

虽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宰相的殊荣,但也有“伴君如伴虎”的尴尬,以及“敌国破,谋臣亡”的悲哀。不论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乱臣”之心,还是“功高盖主,欲弑君夺位”的“小人”之腹,宰相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博弈,只不过如闪电般划过天空的一幕幕历史游戏,在那一页页的薄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

帝相之争 - 前言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