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自我

--解读自己的内心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到如今人们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每个人最熟悉的人就是自己,然而对于熟悉的自己,我们也常常产生疑问:我究竟是怎样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的感觉从何而来?

每个人都渴望洞悉自己广大而幽渺的内心世界,本章将带领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感觉、记忆、思维、观察、联想、错觉等心理知识,解读自己的内心,揭开自己心灵的面纱。

1.巴纳姆效应--知己者最强

苏东坡有一句有名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如此。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有个模模糊糊的认识。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说的:“知己者强”。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以及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但是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多变,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说明: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把自己概括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看看这段话是否适合我们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躁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任何人头上都合适的帽子,而太多的人爱把这顶帽子往自己头上戴。

这种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受暗示性越强。

再看下面的这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罪的和尚到边疆去服役。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上路之前,都要先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文书在。”然后他走过去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里长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几天了,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有一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晚上,他们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儿地给里长劝酒,把他灌醉,躺在床上睡着了。和尚去找了一把剃刀,把里长的头发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里长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里长醒了,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里长大惊失色,但他忽然看见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噢,和尚还在。”可是忽然又恐慌起来:“那么我哪去了呢?”

这是个笑话,用来比喻人们有时候对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认识。

那么人应该怎样真正认识自己呢?这就需要经常仔细地反省自己,不受外界环境的左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恰恰有时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但是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说,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永远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独立的头脑。

2.乔韩窗口理论--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经营自我

古希腊先哲告诫世人说:“认识你自己。”然而这一告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就是过分地低估了自己。

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就很难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己的先天素质,包括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还要认识自我所受的教育,以及在教育和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我的思想品德,认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专业特长和技能等等。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当你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客观的、正确的认识之后,还要与其他竞争者作一个比较,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这样,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正如尼采所说过的:“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美国心理学家乔和韩瑞提出的关于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那么如何认识自己呢?认识自我的渠道主要有三种:

1.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识自己

与他人的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从幼年到成年,我们从简单的家庭关系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会到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聪明而善于思考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跟别人比较的是我们做事的条件,还是我们做事的结果?比如有些大学生来大学学习,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和经济基础不如别人,开始就把自己置于次等地位,进而影响学习心态和情绪。其实我们应该比较的是大学毕业后各自所取得的成绩,而非在学校学习时所具备的物质条件;

第二,跟他人比较的标准是可变的还是不可变的?经常有人认为自己不如他人,他们关注的常常只是身材相貌、家庭背景等不能改变的先天条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条件是很难改变的,是没有实际比较意义的;

第三,和什么样的人相比较?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还是个人心目中的偶像亦或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社会名人甚至不如自己的人?所以,确立合理的比较对象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2.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己,即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做过的事,所取得的成果,所犯过的错误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缺点。对那些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使他们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品格特征,又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而对于某些比较脆弱的人,因为只看到失败反映出的负面因素,而使其更失败,甚至陷入不断失败的恶性循环,这也是常见的现象。因为他们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而且挫败后形成害怕失败的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应付困境或挑战,甚至失去许多取得成功的机会;而对于一些自大的人而言,成功反而可能成为失败之源。他们可能因为一时的成功便骄傲自大,以后做事便自不量力,往往遭受更多的失败。

3.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其实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试着认识自己:

第一,自己眼中的我。个人眼中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第二,别人眼中的我。在与别人交往时,从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应而感觉到的我。不同关系的人,不同类型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是不同的,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认识;

第三,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即理想中的我。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眼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自己心中的我这三个“我”的比较分析来全面认识自己,进而完善自己。

3.感觉剥夺实验--尽情体验生活的各种滋味

崔健的歌里唱道:“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拥有感觉似乎是平常的,而失去它却是可怕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感觉是非常宝贵的。

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为了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绵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可以说,这样就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有点儿烦躁不安了。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集中不起来了。

据说,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见大队花栗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一点: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感觉剥夺。心理学证明,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海伦·凯乐在一岁零七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产生的高烧使她失明、失聪,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由于聋盲儿童没有获取正确信息的途径,心灵之窗被禁锢,造成她性格乖戾,脾气暴躁。七岁那年,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她的身边,此后半个世纪一直与海伦朝夕相伴。

莎利文到海伦家担任家庭教师的那一天,就送给她一个玩具娃娃,并用手指在海伦的小手上慢慢地、反复地拼写“doll”(玩具娃娃)这个单词。海伦从此开始懂得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名字,并认识了自己的名字。此后,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陆续学习并掌握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被誉为“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成就”。

海伦的“哑”是因为丧失听力而造成,声带并没有受损。十岁那年,海伦开始学习说话,因听不到别人和自己的声音,只能用手去感受老师发音时喉咙、嘴唇的运动,然后进行成千上万次地模仿和纠音。最后,她终于学会了说话,并多次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

她除了嗜书如命,还喜欢骑马、游泳、划船,酷爱戏剧表演艺术。

在她举世闻名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她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我,一个盲人,向你们有视力的人做一个提示,给那些善于使用眼睛的人提一个忠告:想到你明天有可能变成瞎子,你就会好好使用你的眼睛。这样的办法也可使用于别的器官。想到你明天有可能变成聋子,你就会更好地去聆听各种声响: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铿锵的旋律。去抚摸你触及的那一切吧,假如明天你的触觉神经就要失灵;去嗅闻所有鲜花的芬芳,品尝每一口食物的滋味吧,假如明天你就再也不能闻也不能尝了。让每一种器官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为世界通过大自然提供的各种接触的途径向你展示的多种多样的欢乐和美的享受而自豪吧。不过在所有的器官中,我相信视力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生理上的缺陷,使海伦·凯勒处于一种相当严重的“感觉剥夺”状态。但是凭借坚强的意志,海伦在很大程度上战胜了“感觉剥夺”,使自己拥有了宝贵的感官体验,虽然是有限的。从无到有,使她充分认识到感觉的可贵,因此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诫世人,要懂得珍惜自己与生俱来被我们视为平常的感觉。

无疑,感觉剥夺对人的生理心理都极为有害,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危险。生活中雷达监测员和长途司机都处于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正因为如此,他们有时会看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从而引发事故。有时,高层住宅里的主妇,独处于毫无声响的房间里时,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不安,这也是感觉剥夺状态下的孤独感所造成的。

成语“闭目塞听”用来比喻与外界隔绝、脱离现实。我们所处的世界丰富多彩,而人的正常生活和有效发展必然需要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需要接受各种刺激,由此而形成各种感觉。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曾经体验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如果有机会领略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广博的见闻和丰富的情感,你对社会与人生体验越深广,你就越能有效地把握自己,驾控好自己的命运之舟。

为了避免感觉剥夺,我们应该向海伦·凯勒学习,积极地去接触社会,接触人生,尽情体验生活的各种滋味,这样才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以及健全的心灵。

4.记忆的强弱--记忆就是经验的贮存与重现

我们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大脑中重新反映出来。记忆就是这种以前经验的贮存与重现。记忆是一种在感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

这类活动在人们的认识过程和生命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一切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的发展,都必须以记忆为基础。所以,记忆的强弱与情绪、心理压力和记忆方法等都有关系。

有一个关于演戏的故事,说的是一名监狱看守交给一个犯人一封信,让他照着念。在过去的历次演出中,犯人念的这封信都是全文写出的。而这一次演出,扮看守的演员有意要和扮犯人的演员开个玩笑,他把一张一个字也没写的白纸递给了“犯人”。扮犯人的演员一看便傻了眼,他已经记不起信的原文。于是,他情急智生,瞧了一会儿,假装光线太暗,看不清楚,说了一声“请代读”,便把“信”又给了“看守”。扮看守的演员突然遇到杀来的回马枪,也同样背不出信的原文,忙说道:“是呀,光线确实太暗了,我得拿眼镜去。”便托辞退下了台。不一会儿,看守戴着眼镜重新上来,已经拿回了信的原文,并大声流利地为犯人朗读了那封信。

和戏中的演员类似,在生活中,有时记不住一些东西,会让我们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比如见到一个认识的人,忽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会让对方怀疑他在你心目中不重要。再比如,在工作中遗忘某一件事会给上司留下“糊里糊涂”的印象,而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记忆力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任何事都需要记忆。记忆应该也只能是有所选择的。

哪些因素能够影响记忆的强弱呢?随着行为神经科学的兴起,科学家发现情绪同记忆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感兴趣的东西容易记牢,激动人心的事往往长久不能忘怀。这涉及到记忆的选择性。我们感到愉快的经历,往往历历在目;感到痛苦的经历,则本能地趋向于将其忘却。

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他在一个领域显得很聪明,在另一个领域却知之甚少。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对感兴趣的事情记得很牢,也就是说,兴趣成为记忆和遗忘选择的分水岭。

记忆是有方法可循的,死记硬背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从事物中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把它们系统地组织起来,才更容易识记。

心理学家苏沃洛夫建议道:“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是在这个仓库里有许多隔断,因而应当尽快地把一切都放得井井有序。”拿破仑也说过,一切事情和知识在他的头脑里安放得像在橱柜的抽屉里一样,需要哪些,只打开相对应的“抽屉”,便可获得。

5.注意的选择性--三人眼中不同的街道

我们每天都要活动,要和许多人打交道,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甚至在同一时间内,有几种或许多事物作用于我们的大脑,但是我们只能清晰地反映某一些事物,而对另外一些事物却反映得模糊不清或者根本没有反映。

这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事物,或者说,注意是对来自外界并作用于我们的成千上万个刺激所做的选择。

有一次,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走着三个人。他们分别是医生、房地产商和艺术家。他们约好了一同去他们共同的朋友家吃晚饭。这位朋友有一个特别喜欢听故事的小女儿。他们到了朋友家以后,这个小女孩就请艺术家给她讲个故事。

“今天,我沿着大街走,”艺术家说,“看见在天空的映衬下,城市像一个巨大的穹隆,她那暗暗的金红色在落日的余辉中泛着微光,愈发猩红了。看着看着,穹隆底部现出一缕光线。接着,一缕又一缕。终于,满街通明,猩红的穹隆消失了。那时我多么想画下这一切,真想让那些认为我们的城市并不美丽的人们看看。”

小姑娘听完了,想了一会儿,然后转向房地产商,请他也讲个故事。房地产商讲道:“我也可以讲一个大街的故事。我沿街走着,听到两个男孩子在谈话。他们在谈论长大后的理想。一个男孩子说,他想摆一个冰淇淋小摊,并要在两条街道的交汇处,紧挨地铁的入口处开始他的买卖。他说:‘这样,两条街上的人都可以来买我的冰淇淋,那些乘坐地铁的人们也会买。’我发现这个男孩子具有成为一名好商人的素质,因为他认识到了经营位置的价值,而且懂得选择街道上做生意的最佳地点。我相信他长大以后会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这就是房地产商讲的故事。

接下来,小姑娘又请医生给她讲个故事。医生的故事是关于商店橱窗的。“这个橱窗从上到下都摆满了某种专卖药品的瓶子。这些药品专用于治疗各种消化不良。橱窗里还列有一长串清单,上面写满了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的可怕后果。我看见许多人停留在橱窗前。我知道他们正在考虑这些药对他们是否有疗效。我心里想的是,他们所要的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两种不需要用钱去买的东西,即新鲜空气和睡眠。但是我却不能告诉他们。”

“这个药房是在查尔斯大街上吗?”孩子问道。医生点了点头。

“你说的街道在哪里呢?”她问房地产商。

“查尔斯大街。”房地产商回答说。

“我说的也是那儿。”艺术家说。

这是-个富有心理学意义的儿童故事。这三个人同一时间内走过同一条街道,看到的也几乎是同样的事物,但是,他们眼中的街道却是各不相同的。艺术家眼中的街道是个美丽的地方,线条、形状和色彩在此共同构成了一幅图画。房地产商眼中的街道是一个与地点、位置、场所有关的地方。在这里,眼光锐利的人才能捕捉到商业机会。医生眼中的街道,那里的人们因为自己的愚蠢而破坏了自己的健康。在同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注意力停留在不同的事物上。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一瞬间,都有无数来自外界的刺激作用于我们每个人。其中,绝大多数的刺激都被忽略掉了,只有一小部分被我们选择并加以注意。例如,此时正在阅读本书的你,正远离意识,并拒绝对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做出反应。

那么,这些刺激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有来自全身肌肉和肌腱的信息,告诉你四肢的位置。

其次,还有来自皮肤上感受器的信息。在过去的几个小时内,你可能不会注意到自己是觉得冷还是热,除非温度令人感到不适。

同样,自然界也有许多进入了人们耳中的声响被忽略掉了。

可能有钟表的滴答声、远处交通机车的轰鸣声或是别人漫不经心敲击钢琴的声音,但它们不会被听到,除非那些被称作“神经质”的人才会听见。

例如,在路过一座城市时,那里上千种气味冲入你的鼻孔,你也许毫不留意。但是,当你到家后,屋里泄漏的煤气味或是因燃烧而发出的轻微气味,会立刻让你采取行动。

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刺激来自皮肤、肌肉、耳朵和眼睛,有待我们去选择。但相比之下,我们实际选择的又是多么少。正是对这种或那种刺激的不同的注意,造成了不同职业、不同类型的人们之间的重要差异。

6.观察力--实践出真知

从心理学角度讲,观察能力也是一种知觉能力,是一种“思维的知觉”。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某一对象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人对现实的积极的感知活动。观察不限于知觉,往往在观察中,知觉、思维和言语结合为统一的智力活动过程。

观察的特征是同积极的思维相结合,所以,观察也称为“思维的知觉”。在知觉过程中,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叫做观察力。观察力是智力的一种,也是个性品质的内容之一。

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的是一丛牡丹,在牡丹花下还卧着一只猫,十分逼真。欧阳修看后不理解画中之意,就去问当朝宰相吴正肃。吴正肃一看到画就说:“这是‘正午牡丹’。”

欧阳修奇怪地问道:“何以见得是‘正午牡丹’呢?”吴正肃回答说:“画上的牡丹花的花瓣分披、色泽浓艳而干燥,正是中午牡丹花的样子;花下猫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正是中午猫眼的形象;如果是清晨的牡丹,花瓣应是收缩而湿润的,猫的眼睛应该是圆的。”欧阳修恍然大悟,对他的独到细致的观察十分佩服。

吴正肃对“正午牡丹”画意的正确理解和客观中肯的评说,是来自于他对事物的深入细致的观察。而这种观察力是来自他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和经验的总结。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全面、准确的观察和辩证的分析,才能培养和发展良好的观察力。为了培养良好的观察力,观察的方法也很重要:首先拟订观察计划;然后做好观察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工作;再注意进行观察时的系统性;随后做好观察记录;最后整理观察资讯进行综合分析。

观察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深入社会实践,观察、观察、再观察,才能深入事物的细微末节,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有时候,在深入实践的观察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施耐庵在《水浒》中为了写一只活的老虎,不仅翻山越岭,访问猎户,倾听关于老虎吃人的描述,而且亲自跑到深山老林,蹲在大树上,观察老虎的外貌、颜色、形态和动作。

伯牙为了演奏好《高山流水》的乐曲,深入高峰峻岭、林木苍苍的海岛,倾听海水汹涌之声,领会山林美妙音响,还游历山川名胜,观察风土人情,才成为独步乐坛的高手。

观察事物,最忌讳的是“蜻蜓点水”和“走马观花”,这往往导致以主观想象、片面印象、表面现象为满足,而不能观察到事物的真实情况。

7.思维的特点--自作聪明的盗贼

思维过程是人的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思维同感觉、知觉等心理过程一样,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不同的是思维能反映现实的事物和对象的本质特征,并揭示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思维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可以深入到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当中去。

因此,思维能够掌握事物的深邃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知识。人们正是借助于思维过程,才得以实现对客观事物、过程等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辩证认识的转化。

陈述古是宋代著名学士。有一年,他走马上任到建州浦城县担任县令。陈述古刚到任没几天,便遇到审理一宗盗窃案。根据案子线索,他派人将好几个盗窃嫌疑犯抓捕归案。可是这些人都拒不承认自己偷了东西,都说自己冤枉。于是陈述古先让衙役把这些嫌疑犯带下去。

第二天,陈述古将这些嫌疑犯全都带上来,对他们说:“你们中谁是真正的罪犯,本官自能查个水落石出。后院庙里有一口钟,它能分辨谁是盗贼,极为灵验。”他让下属将这些嫌疑犯带到官署后院,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进去走到钟边,每人用手摸一下钟。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时,悄无声息;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时,钟会发出洪亮的响声。”

接着,陈述古亲自率同僚们先站在钟前围成一圈,闭目祈祷,十分虔敬。祭祀完毕,又用帷帐将钟罩起来。然后,他命抓来的嫌疑犯每人伸手去帷帐里摸钟。都摸完了,钟也没有发出半点儿声响。那真正的盗贼心中窃喜,以为自己躲过了大钟的检验。

可是,在出庙门时,陈述古命这些嫌疑犯一个个伸出手来检查,发现其中除了一人,其余的手上都有墨汁。陈述古厉声喝道:“将此盗贼拿下!休得蒙混过关!”那手上没有墨汁的盗贼冷不防被揪出,吓得心惊肉跳,自知已是逃脱不过,只得从实招认自己的盗窃罪行。

原来,陈述古用帷帐将钟罩起来之前,已先命人在钟上涂了墨汁。他判断:没偷东西的不怕摸钟会发出声响,而偷了东西的贼则害怕摸钟会发出声响而暴露自己(古时候的人比较迷信),一定不敢摸钟,因此他的手上肯定没有墨汁。那个盗贼自以为聪明,他伸出手去假装摸钟却没有真摸,正好中了陈述古的妙计。

心理学把类似陈述古那种思索和判断的过程叫做思维。我们可以看出,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为什么陈述古可以找出盗贼呢?因为根据常情,盗贼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因为担心钟真的会响而不敢去摸钟,最后唯一没有摸钟的人,一定就是盗贼。如果没有这种概括的认识,陈述古就不可能间接地得出这个推断。因此,有人又把思维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8.联想--酒令中的智慧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其生理和心理机制是几种事物或概念之间形成暂时的联系。联想学派的重要人物穆勒认为,联想对于心理学来说,就像引力对于天文学、细胞对于生理学一样重要。联想能力是创造能力非常重要的部分。对联想的训练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明代绍兴才子徐文长自幼聪慧,才智超凡。有一天,他和六位文人一起喝酒。这六个人事先商量好要捉弄他。在他们的安排下,一共摆上六盘菜,并按年龄大小行酒令。每个酒令要说出一个典故,如果和桌子上的菜肴有关,就可以拿这盘菜去吃,如果说不出,就没有菜可吃。

约法三章已过,令官(年龄最大的)说:“姜太公钓鱼。”说罢,把那盘鱼抢到自己面前。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说完就把鸡肉端到自己面前。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然后拿了那碗猪肉。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也不客气地把羊肉端去了。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话音一落,就去端牛肉了。眼看桌子上只剩下一盘青菜,第六个人只好说:“刘备种菜。”把青菜也拿走了。

然后令官就说:“酒令行过,大家不要客气,各吃各的吧。”

这时徐文长不慌不忙地说:“且慢!我还没有说呢。”接着两袖一拂做出手势,大声说道:“秦始皇并吞六国。”一下子把六盘菜都搬了过去。其他六位文人先怔了一下,接着都连声称道:“佩服!佩服!”

故事中所行的酒令,显然是一个联想的游戏,它能够考察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程度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强弱,是我国古代文人经常玩的游戏。

联想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往往对发明创造有独特的作用。

1680年,意大利发明家博列里剖开鱼腹,从分析鱼鳔(鱼腹内-个充满气体的白色囊)中得到启发,制造了一艘潜水艇。他在艇内装置了一个用皮革袋制成的潜水袋,利用潜水袋排出水或注入水来控制潜水艇的浮沉,就像鱼用鱼鳔控制沉浮一样。从鱼鳔想到制造“皮革袋”的潜艇,这种思维活动就是联想。而蒸汽大王瓦特则是从壶里的水烧开,水汽掀动壶盖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可以说,这些发明创造,无不得益于联想。

20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心理学界提出了一种促进思想的新技术,叫急骤的联想。目的在于由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引出新颖而具有创造性的观念。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受过急骤联想训练的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可以说联想的训练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起点。

实际上,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任何两个概念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的“中转”,建立联想联系。这种联想联系对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例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离得很远的概念,经过几步中介联想就可以形成联想联系:木质--树林--田野--足球场--皮球。又如“天空”和“茶”的联想:天空--土地--水--喝--茶。

9.错觉的产生--光阴似箭与度日如年

时间错觉是指对时间的不正确的知觉。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时间的估计有时会不符合实际情况--有时估计得过长,有时估计得过短。

一般的,当活动内容丰富、引起我们的兴趣时,对时间估计容易偏短;当活动内容单调、令人厌倦时,对时间的估计容易偏长。

当情绪愉快时,对时间的估计容易偏短;情绪不佳时,对时间的估计容易偏长。当期待愉快的事情时,往往觉得时间过得慢,时间估计偏长;当害怕不愉快的事情来临时,又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时间估计偏短。

此外,人们的时间知觉还具有个体差异,最容易发生对时间错估现象的群体是儿童。

这种时间错觉很容易让人想起“相对论”,那么就让我们看看爱因斯坦是怎么解释这一现象的。

震撼世界的相对论,是科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创立者是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群青年学生在和他讨论学术问题的过程中,请他简单地解释一下什么是相对论。这个极为复杂的理论是很难用一言两语说清楚的,而且因为非常深奥,用语言来表述本身就是件很困难的事。但爱因斯坦用了一个生动而幽默的比喻,对它进行了简单而恰当的概括,他说:“当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两小时,你会觉得好像只坐了一分钟;但如果你坐在炽热的火炉旁,哪怕只坐上一分钟,你会感觉好像是坐了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和美丽的姑娘在一起聊天,是甜蜜的体验,心底里希望它能长时间持续下去,那么对时间的估计就容易偏短。相反,在炽热的火炉边烤着,分分秒秒都是煎熬,好像受刑,对时间的估计就容易偏长。人们常说“欢乐嫌时短”、“寂寞恨更长”、“光阴似箭”、“度日如年”,也是类似的道理。人的时间知觉,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客观的物理的时间是不以人的主观知觉为转移的,并没有因人的主观知觉而变快或变慢。但是,人的心理是复杂的,由于观念的不同,时间知觉会表现为特殊的快与慢的感觉。

时间知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往往表现前慢后快的心理现象。一个星期,前几天相对于后几天感觉要慢一些,过了星期三,一晃便到了星期天了。一段假期,前半段时间相对后半段,显得长一些,过了一半时间,想到马上要到期了,便觉得一天天过得特别快。所以有人说:“年怕中秋日怕午,星期就怕礼拜三。”

在现实生活中,做工作,办事情,如果还是磨磨蹭蹭、慢慢腾腾,不珍惜时间,不讲效率,就与时代的步伐不合拍了。

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 第1章 认识自我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