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表情——真实的情绪反应

谁控制我们的情绪——情绪与边缘大脑

当你遇到自己不喜欢或是厌恶的事物时,你的第一反应就是闭上眼睛,或者是赶紧逃离。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你会出现恐惧的表情,并且拔腿就跑。

我们在做出这些动作和表情的时候几乎是不用思考的,直接就做出来了。这些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但是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些动作和表情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我们的大脑之中。

大脑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器官,我们所做出的动作与表情都是执行大脑命令的结果。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大脑十分复杂和精密。

1952年,保罗·麦克林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他把人类的大脑划分为主要的三大块,即爬行虫类大脑(脑干)、哺乳动物类大脑(边缘系统)和人类大脑(新皮质)。也就是说人类有三个大脑,而且每个大脑所负责的领域都不一样,其中我们的情绪以及所出现的表情与动作都是由边缘大脑负责的。

保罗·麦克林的这个理论是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达尔文所提出的进化论在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与指责,因为在人们心中,自己是万物之灵长,但是达尔文却用他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属于高级动物,是由低级动物渐渐演变而来的。

现在已经有许多人接受了进化论,而且许多科学理论和研究也是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不过,依然有人对进化论充满了质疑。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爬行类动物属于低级动物,因此它们的大脑构造十分简单。也就是说,在保罗·麦克林的理论中,爬行类动物大脑只有脑干。那么脑干的作用是什么呢?

脑干的作用主要就是维持一些基本的生命特征和运动,例如呼吸和心跳等。所以说,对于动物而言,脑干是最先出现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脑干绝对属于三个大脑中的劳动标兵,因为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的脑干就不能停止运作;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换句话说他不再是人,而是一具尸体。

在医学中,一个人是否死亡是根据这个人的大脑是否停止运作而确定的。也就是说,只有这三个大脑都不再运作了,医生才能宣告这个人真正死亡。例如植物人,他的边缘大脑和新皮质大脑处于休眠的状态,植物人不会有理性的思考,也不会有情绪,更不会做出动作或者表情。但是植物人依然是有生命迹象的,因为他的脑干没有死。他的脑干依然在勤奋地工作,所以植物人仍然有基本的心跳、呼吸和血压,等等。

在爬行类动物之后,地球上渐渐进化出了哺乳类动物,人类就属于哺乳类动物。哺乳类动物比爬行类动物要高级,因为哺乳类动物的大脑不仅有脑干的组成部分,还进化出了新的部位——边缘大脑。

也就是说,哺乳类动物除了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之外,还会感受到喜悦与悲伤,开始表达情绪与情感,只不过其情绪与情感没有人类丰富而已。

我们的边缘大脑主要负责情感与情绪。我们做出某种表情或是某种动作,实际上都是情绪与情感的外在表现。因此可以说表情或动作是我们情绪的画板。我们要想知道对方的情绪如何,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观察对方的表情或是动作。

在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往往选择一些动物来作为实验的对象。其中很多都是哺乳类动物。因为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都具有边缘大脑,因此会表达情绪与情感。而爬行类动物只有爬行类大脑,没有情绪与情感,那么即使爬行类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基本上也无法得出与人类有关的心理学成果。

在哺乳类动物中,有一种猿类渐渐进化成了人类。人类与猿类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大脑的构造。因为人类的大脑中产生了新的组成部分——新皮质。新皮质大脑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我们进行理智思考的主要区域。

例如智障儿,其实就是大脑中的新皮质区域发育不良的结果,所以智障儿与正常的人类在智商上有所区别,但是这并不表明智障儿的情商是低下的。因为如果智障儿的边缘类大脑发育良好的话,他会和正常人一样具有情绪和情感。只是他们不会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罢了。

人类大脑中的新皮质大脑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却具有很高级的功能,主要负责一个人的认知与记忆能力。因此也被称为“思考大脑”。

可以说正是因为进化出了新皮质大脑,才有了人类今天的文明成果。例如人类的种种科技发明都是新皮质大脑的运作结果。如果没有该组成部分,我们也不会创造出这些发明。

但是,新皮质大脑同时也被称为“爱说谎的大脑”,就是说新皮质大脑经常会因为当事人的某种需要而出现说谎的现象。例如当一个人处于愤怒的情绪状态时,他的边缘大脑会命令他做出愤怒的表情或是具有攻击性的肢体动作等等。但是,他的新皮质大脑会进行理性的分析,并告诉他不应该发火,因为这会造成不利的结果,于是他就开始理智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尽量隐藏自己的愤怒表情与动作。

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有两个政敌,分别是麦凯恩和希拉里。最后奥巴马战胜了二者,成为了美国总统。虽然麦凯恩与希拉里同样是奥巴马的政敌,但是奥巴马对他们的态度却是不一样的。

在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后,当众发表演讲赞扬麦凯恩的竞争精神,以彰显出奥巴马身为一个总统的气度。但是,奥巴马内心是不是真的很认同麦凯恩呢?奥巴马与麦凯恩在竞选总统时积攒下的怨恨是否会在他担任总统以后就消失了呢?

从奥巴马对麦凯恩的赞扬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奥巴马与麦凯恩只是曾经的政敌,他们只是政治意见不同而已,随着竞选的结束,这段不愉快就渐渐消失了。但实际上,奥巴马十分厌恶麦凯恩,并对他充满了敌意。

奥巴马在演讲的过程中,虽然口头赞扬麦凯恩,但是却在不经意间做出了伸出中指的动作。这个伸出中指的动作往往带有侮辱性,是看不起并敌视对方的表现。而且,奥巴马与麦凯恩坐在一起讨论的时候,还出现了“4”字腿的动作,并且脚尖正对着麦凯恩。“4”字腿的动作往往代表着敌意,如果脚尖又正好对着对方,那么这种敌意会更加明显。

同样是竞选时的敌人,奥巴马却不怎么厌恶希拉里。奥巴马与希拉里在一起的时候,不仅没有出现带有敌意的动作,而且希拉里在奥巴马担任总统之后和奥巴马成为了合作伙伴——担任美国国务卿。

奥巴马对麦凯恩的敌对情绪及动作都是边缘大脑的真实反应,而奥巴马当众赞扬麦凯恩的行为则是新皮质大脑做出的理智型反应。

一个人真实的情绪与感情是由他的边缘大脑控制的。我们要想得知对方内心的真实感受,就必须观察对方的表情或者肢体动作,因为这两者主要受到边缘大脑的控制,而我们的语言等行为则是不可信的,因为那属于新皮质大脑的控制范围,说谎的嫌疑会很大。

细节露出马脚——微表情泄天机

每个人都有情绪,但并非所有人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有不少人是控制自我情绪的高手。例如一个人遇到了让自己高兴的事情,但是周围的人却遇到了不好的事情,正处于悲伤之中,此时这个人就会用理智控制住自己的喜悦情绪,因为直接表达出自己的喜悦会惹来麻烦,让那些正处于悲伤之中的人对自己充满敌意。

正是因为这种理智控制的能力,人们往往会认为理智高于情绪。也就是说,尽管我们的边缘大脑做出了情绪反应、表情以及肢体动作,但是我们的新皮质大脑会理智控制这些行为,不让它们表露出来。

在《红楼梦》中,王夫人就是一个控制自我情绪的高手。

金钏是王夫人身边的一个丫鬟。有一天,贾宝玉在贾母那里和薛宝钗闹了不愉快,于是就灰头土脸地去王夫人那里解闷儿。当时王夫人正在午睡,贾宝玉就肆无忌惮地与金钏开玩笑。金钏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人,而且自己的主子正在睡觉,于是就和贾宝玉开起玩笑来。

而当时王夫人并没有睡着,所以贾宝玉与金钏所说的玩笑话,她全都听到了。在那个年代,贾宝玉与金钏的玩笑在王夫人的眼中其实就是调情。王夫人从贾宝玉与金钏的玩笑话中,感觉到金钏在勾引贾宝玉。于是,王夫人就变得很愤怒,不过她并没有直接发泄出来,而是理智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怒火,并且耐心地听贾宝玉与金钏开玩笑。由于理智的控制,这时王夫人的脸上应该不是十分饱满的愤怒表情,但是愤怒的微表情一定会出现。

后来贾宝玉与金钏的玩笑话越来越过分,王夫人终于忍不住了,于是就起身给了金钏一个耳光。后来金钏被赶出贾府,最后不堪受辱,投井自杀。

鸳鸯在被逼迫嫁给贾赦的时候,向贾母告了一状。贾母一听说贾赦要把自己心爱的丫鬟夺走,立刻表现出了愤怒的情绪,开始斥责王夫人。其实这与王夫人根本没有关系,但是贾母当时正处于十分愤怒的状态,已经使她丧失了理智。

可以想象,当时的王夫人应该是十分委屈的。但是王夫人并没有表现出来,当然她也不能表现出来,以她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冲撞贾母的。尽管王夫人极力隐藏,但是她的脸上依然露出了委屈的表情。

后来大家看到贾母发火了,李纨就把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等人叫走了。而剩下的人则设法让贾母熄火。在探春准备走出屋子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又回来了。

探春回来是为了给王夫人说情。贾母的怒火已经发泄出来了,所以在听到探春的话后,恍然大悟,于是就开始自责说自己错怪了王夫人。这时王夫人脸上的委屈表情马上烟消云散,露出了笑容,而且十分欣慰地看着探春,似乎在说果然没有白养这个女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以及许多决定都是理智思考的结果。因此人们往往认为理智的控制能力比情绪强,我们可以用理智控制情绪。但是在微表情中,情绪所具有的力量要比理智强大很多,也就是说人们想要用理智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当一个人遇到外界刺激时,他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真实的情绪表达。也就是说在外界刺激面前,边缘大脑会首先做出反应。然后新皮质大脑才会有所反应,所以我们的第二反应就是如何将这个刺激性事件和自己的情绪处理得对自己更有利。因此理智控制情绪的现象就会出现。

例如一位男性十分畏惧蛇,在他突然遇到蛇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惧,然后出现恐惧的表情与逃离的反应。如果这时只有他一人在场的话,他会马上逃离。但是如果他女朋友也在场的话,他就会进行理智思考:如果自己十分恐惧地逃离,会给女朋友留下胆小的印象。于是,他就用理智控制住自己的恐惧情绪,尽量表现得十分勇敢。

但是,如果这个外界刺激太过强烈的话,一个人的理智往往很难控制情绪,这时情绪就会凌驾于理智之上。这是因为强烈的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已经不允许当事人去理智控制,理智控制的能力已经从大脑中暂时退出,所以这个时候情绪往往会起到很强大的作用。

在一次发大水中,一个农夫救下了自己的妻子,但是孩子却在洪水中丧生了。事后,有许多人都称赞农夫的理智选择,因为如果救下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没有母亲,照顾起来会非常麻烦。但是如果救下妻子,还可以再生一个孩子,可以更快地从悲伤之中走出来,投入新的生活。但是这位农夫自己却说,救下妻子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已,与理智思考根本无关。在发大水的那一刻,农夫所处的情况十分危急,根本没有时间去理智地权衡思考,只是本能地救下了妻子。

我们在面对强烈的外界刺激时,会像这个农夫一样,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理智的思考,所表现出来的只是本能的情绪反应。因此可以说情绪更接近一个人的本能。

林肯是美国伟大的总统之一。由于废除了黑奴制度,遭到了许多南方种植园主的记恨。后来在南北战争结束后,林肯作为北方军的领袖虽然赢得了胜利,但是却因此而丧命。林肯死于刺杀,而刺杀他的人就是在南北战争中战败的南方种植园主。

刺杀对林肯来说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外界刺激,所以尽管是身为总统的林肯也无法保持应有的冷静与理智。在这个十分短暂的过程中,林肯的面部表情是惊恐的,先出现了惊讶的表情,很快意识到迎接自己的是死亡,于是惊讶的表情就转化成了恐惧与悲伤。

我们经常会听到“冲动是魔鬼”这句话。这是因为情绪往往是不计后果的。人类的文明成就虽然归功于新皮质大脑的理智思考能力,但是这个新皮质大脑所具有的理智能力往往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在面临十分强烈情绪的时候会显得更加脆弱。人们的理智往往会很容易被情绪驱使,于是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一个人的情绪出现了变化,其他人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因为当一个人处于某种情绪中的时候,他的身体会出现一些变化,我们正是根据这些变化来确定对方处于怎样的情绪状态的。

这种明显的情绪反应表现在脸上就是各种各样的面部表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理智的控制,一个人一般不会出现十分饱满的情绪表情,这样就会给我们的观察带来困难。

人们虽然可以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不会出现饱满的情绪表情,但是却很难理用智控制因情绪而产生的微表情。

最擅长说谎的部位——不诚实的面部表情

表情是反映一个人情绪与内心活动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我们出现什么样的情绪,就会相应地出现什么样的面部表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来推断出对方的内心活动。

一个人的表情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比一个人的语言要诚实得多。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的面部表情不会说谎?在所有的肢体反应中,人的面部表情是最不诚实的,是最容易受到当事人理智控制的身体反应。

在观察一个人的肢体反应从而推断这个人内心活动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条规律:肢体反应的诚实性随着目光的下移而逐渐增加。也就是说人的面部表情最不诚实,而人的腿脚动作是最诚实的。

这是因为我们在和一个人相处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因此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情绪随意表现在脸上。例如当我们吃到很难吃的东西或是遇到很讨厌的人时,会出现厌恶的表情。但是这种厌恶的表情往往代表着不礼貌,所以父母会训斥我们不要做出这样厌恶的表情。

于是,渐渐地我们就学会了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表情。时间长了,我们也就越来越擅长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表情也越来越会说谎。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取得天下,曾经三顾茅庐。这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可是莫大的荣耀。

在听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以得天下”后,刘备就带着关羽与张飞马不停蹄地去拜访诸葛亮。这是第一次顾茅庐,但是当时诸葛亮没有在家,刘备只好失望地回去了。

但是刘备并有放弃,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刘备第二次来到了诸葛亮的住处。但是诸葛亮依然没有在家。面对这种情况,刘备虽然还有耐心,但是性格急躁的张飞却耐不住性子了,表示根本不应该来这里。关羽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脸上却露出了轻蔑的表情。由于当时只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场,关羽并没有掩饰自己的轻蔑表情,所以关羽的轻蔑表情十分饱满,很容易被其他人观察出来。

这一次刘备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留下了一封书信。在信中,刘备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才华的欣赏与仰慕,并且强调了自己请诸葛亮出山的诚意。

回去后不久,刘备又准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关羽在知道刘备的这一想法后,脸上依然是轻蔑的表情,并且对刘备说:“诸葛亮或许只是徒有虚名而已,不用再去了。”张飞甚至说:“这次两位兄长就不用去了,只我一人去就好。如果诸葛亮在家,我一定把他请来。就算他不肯跟我来,我绑也要把他绑来。”

听到张飞的这一番粗话后,刘备训斥了他一番。最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第三次来到了诸葛亮的住处。这一次诸葛亮在家,但是由于是正午时分,诸葛亮正在午休。刘备并没有打扰诸葛亮的午休,而是在一边静静地等候。

诸葛亮醒来后,就和刘备三人寒暄起来。这时关羽的脸上就没有了明显的轻蔑表情。因为关羽知道,刘备十分希望请诸葛亮出山。不论关羽对诸葛亮有什么意见,也必须理智地控制一下,不能表露出来。尽管关羽已经努力控制了自己的面部表情,但是他依然出现了轻蔑的微表情。

人的表情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引发的表情,另一种则是理智控制的表情。第一种表情是诚实的,第二种表情却在撒谎。

面部表情是一个人情绪的外在体现,也就是说一个人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就一定会出现什么样的面部表情。但是出现什么样的面部表情,却不一定代表着他产生了相应的情绪。因此,我们在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时,需要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是否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观察呢?

我们应当从细微之处着手,观察他的面部微表情。一个人可以理智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但是却很难控制自己的面部微表情。我们从对方的面部微表情着手,就可以准确地推测对方真实的内心活动与情绪反应。

微表情除了具有无法伪装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为时短暂且不易觉察。微表情是一种习惯性的表情。例如一个人在遇到悲伤的刺激时,他会用理智控制不让自己出现悲伤的饱满表情,但是悲伤的情绪会让他的脸部肌肉做出一些习惯性的收缩动作,于是微表情就出现了。

此外微表情所维持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几乎可以说是转瞬即逝。但是这一瞬间却是真实的情绪反应。综合微表情的种种特征,我们在观察微表情时最需要的就是细心。

心理学与微表情 - 第一章 微表情——真实的情绪反应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