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在关于经济的讨论中,没有其它主题能像“金融危机和大萧条时代”这样容易激起各式各样冲突的观点了。对于金融危机和大萧条所产生的原因,人们已经给出了不胜枚举的解释。我将把其中的一些附在本书的附录A里。可以看出,这些解释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但分歧不光体现在解释其各自提出的原因上。那些回顾过去商业历史的人,不会就什么时期能被视为繁荣、什么时期能被视为萧条达成一致;一些人坚持说某些年是危机或萧条年,然而另一些人却坚决不承认。

尽管大众普遍担忧并畏惧周期性发生的危机或萧条,但对于“萧条是否能算得上是灾难”这个问题,人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人一直极力主张,危机是对不断扩张和挥霍浪费的一种必要和有益的制约;大萧条也是如此,一方面给一些人带去了不幸,另一方面却赐予另一些人等值的好处。为了支持后者这一主张,人们注意到在紧缩时期里,那些从投资或工资中获得固定收入的多数人开始处于的有利位置。也有人坚持认为,在危机之中或危机之后,尽管普遍的低价格严重损害了生产者,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批发商,但能使零售商和靠工资吃饭的工人受益。因为零售商的卖价和工人的薪资水平具有价格黏性,无法像生产者或批发商那样随时根据不断变化的时局调整售价,具有滞后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如何解释这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在危机和萧条时期,社会总财富受到的影响并非如人们所预计的那样下降,而且从数十年的发展来看,那些在动荡时期似乎受害最深的国家往往会在此后展现出财富和物质繁荣的巨幅增长。对此,资深法国金融作家克莱门特-朱格拉(M.ClementJuglar)先生说道:

“与表面所看到的相矛盾的是,国家财富可以用它们在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来衡量。”1

除非提出的问题异常错综复杂,否则通常是不会出现如此重大的意见分歧的。问题的复杂性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的很多因素还是共同作用的。此外,人类的各种动机和反复无常的天性对此也产生了特殊影响,并应对当时的情形负责,但是其产生的效果又是难以追寻的。如果混淆了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和导致的原因,或是弄错了其中的主要矛盾及次要矛盾,这都是相当危险的。

在谈到某些用英文写作的金融作家时,查尔斯-科克兰(M.CharlesCoquelin)先生说:

“容我冒昧地说,这些书的作者几乎总是步入歧途--这不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而是出于对知识的精益求精。他们的主要错误是,过多关注商业危机的具体情况,却没有充分地阐明危机普遍存在的共性及主要的特点;并且他们只考虑商业危机的差异,而不考虑它们的相似之处,导致他们几乎总是在已然确定的直接或次要原因上止步不前,都没有追溯到已经危及他们自身的根本原因。”2

在这个国家,为数不多的关于金融危机及工商业大萧条的简介性书籍,都对银行、货币、关税及其他意见不一的经济政策带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些作者也都仅仅是在就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大部分与此类话题相关的期刊文章也有同样的诟病,尽管数量更多,更具价值。

本书旨在探讨这些周而复始的衰退纷扰的本质及原因,并对其解决方法提出一些切而实际的建议,同时提出可能避免及缓解萧条发生的方法。

鉴于许多同类书籍的其他作者,通常都会由于混淆了一些专用术语,而导致他们的讨论观点不是那么的可靠,本书将重点关注术语的定义及分类。这项工作并不容易。正如凯恩斯教授(JohnElliotCairnes)等人提出的观点,阐述经济问题应使用当前流行的词汇,正如仅仅使用物理学领域的专门词汇来阐释这门学问是无法达到它的精确性的一样。3

显而易见的是,大多数的混淆都是因为不加区分地使用“恐慌”、“危机”及“萧条”这样的词语来描述某些现象而造成的。尽管这些词语彼此密切相关,却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本书试图阐述每个词汇所代表的事件的特点。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

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接下来的几章,将分别着重探讨金融危机以及大萧条中的不同阶段。如此一来,重复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要对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最为清楚的事实和观点的阐述,这样的探讨方法似乎至关重要。

首先,由于人们普遍对术语的使用都混淆不清、模棱两可,因此关于本题的讨论就变得十分复杂。

用于描述金融、工业以及商业混乱的名词包括:恐慌(panic)、危机(crisis)和萧条(depression)。多数情况下,以上每个词都可以适当地用于描述另一个名词所代表的经济现象。在实际提及金融及工商业时,这些词通常会以对应的形容词形态出现。

名词

恐慌(panic)

恐慌是指“突发性的惊恐,尤其是指莫名的突发性惊恐”4,也指“一种突发性、非理性且不可抗拒的恐惧,尤其在大批人同时受到其影响的时候”。5

谈到贸易或金融行业时,恐慌是指“一种夸大的恐惧,如某个具有影响力的银行经营失败,或一起严重的商业诈骗被公开而引发金融危机时,这种恐惧占据了该交易圈,从而激起普遍的不信任感,促使人们采取紧急而极端的措施来确保不受到潜在的损失,通常会引发广泛的金融灾难,尽管最初只是恐惧而已”。6

“恐慌”一词确切地描述了一种在短期内盛行的趋势:在该时期,也许真实情况的确严重,但普遍的情绪激动和担忧使这种情况变得更糟。在信息和组织技术与日俱进的情况下,我们却不能不说,社会在较长的时期里更容易受到“突发性惊恐”或“夸大的恐惧”的打击。

危机(crisis)

危机通常是某个“决定性的点或时刻,是一个转折点、关键时刻,会带来决定性的转变”。7

在危机中“任何事件的高度紧张状态,随后会产生突变。”8

“事件发生的状态,在该时刻会产生决定性的变化,无论是好转或是恶化,都会立即逼近;现在多用于描述政治和商业领域中的困境、危机感和不确定性。”9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StuartMill)对商业危机的定义为:

“商业危机是指当大量商人和交易人员立即遇到、或发现他们将会遇到达成约定交易的困难。”10

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这个词的派生词,或是语言的精确性,都没有为其可用于描述长期情况提供依据。

因此,“恐慌”和“危机”这两个词都应指可能会迎来长期混乱的短期情况。这两个词用起来通常都没有差别,但一般人喜欢用“恐慌”,而书上更多用“危机”。很难找出书面用语和口头用语在使用这两个词时所指对象的区别,然而,两者确有不同。用恐慌来描述精神状态更为确切,而危机则用来描述实际存在的情况。经分析后,恐慌也许会消失,但危机会继续存在。社会若屈从于恐慌则是非理性的,同样,试图无视危机也不理智。当危机发生时,恐慌会大大加重危机的严重性。关于两者的区别,萨姆纳教授(ProfessorSumner)在谈到1857年的经济危机时提出:

“危机和恐慌这两个词有着绝对的区别。当商业经营受到了之前的行为或事件的某些影响时,其后果一定会随之而来。”

“这些后果可能会共同产生影响或是继续发展到一定程度,进而引发危机。”

“恐慌是描述心理的确切词汇,是指情感、忧虑、以及惊慌等情绪上的波动。”

“恐慌多少有些缺乏理性。它由危机产生,真实且不可避免,但它过于夸大,会使人们联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夺走人们的勇气和力量。要说服危机让其离开绝非可能,因为危机就是事实,是无法摆脱的。它必须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所有应该发生的都要发生。头脑最为冷静的人最能发现事实的真相,而在能够激起怀疑和警醒的事实面前鼓吹信心,是毫无用处的。恐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理性思考、发现事实、权衡事实来消除。”11

哈蒙德-丘博先生(HammondChubb)在一篇关于银行法案及1866年经济危机的文章中将恐慌与危机区别开来:

“危机因低效使用经营所需的资本产生;而恐慌是当人们感到自己似乎正受到危机影响时而产生的非理性恐惧。”12

另外,恐慌并非总是伴随危机的小插曲,它也许是危机之前的独立事件,它所伴随的惊慌心态可能是引起危机的部分原因。

萧条(depression)

萧条是指“一种停滞或静止的状态”13;

“这种状态会使得效力、活力或强度逐渐降低”14;

在此期间,“如贸易等繁荣景况会逐渐减退”。15

萧条时期可以简单定义为工业活动、收益以及贸易出现了极大幅度的下滑,跌至正常水平以下。

“萧条”一词最令人满意的用法,是用来描述对经济繁荣发展所施加的长期广泛的抑制,从而影响到工商业的发展。萧条与恐慌和危机是可以区分的,萧条是指长期的状况,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常年累月持续下去的。在萧条持续的过程中,这种令人灰心的状况必须得到承认和冷静的对待。恢复繁荣的力量定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恐慌、危机和萧条期的区别

以下定义及表述将清楚地阐明这三者之间的差别:

“恐慌和危机通常是短暂而急剧的,并对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萧条则会持续一段时期。”15

“当我们谈到过去六年里一直持续的危机时,我们用错了词。这似乎暴露出我们将所谓的贸易萧条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现象给混淆了--城市中发生的危机或恐慌,商人们陷入借贷的痛苦之中且无法获得贷款。”16

“危机一词,正如它的字面意思,不仅--或者说不应仅仅--是转瞬即逝的情况。”17

本章所要区分的英语词汇的概念,在近期由伊夫-翟岳(MM.YvesGuyot)和哈法洛维奇(A.Raffalovich)编撰、法国出版的杜乐商业词典(LeDictionnaireduCommerce)中得到了定义,这被视为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

拉夫洛维奇先生在给出危机的定义时指出:

“如果用危机来表示长期的萎靡、衰退状态,或是慢性的不健康状态,那它就会失去本身的意义。英语中,萧条表示以上描述的这两种状态,而危机则是指经常会伴有恐慌的突发性事件。”18

“很多用危机来描述以上两种情况的人却承认危机的短暂时期与萧条的漫长时期之间存在区别。”19

埃米尔-德-拉维勒耶(M.EmiledeLaveleye)还提出“危机”一词的其他用法,具体如下:

“危机的突发性时期不会持续很久。恐慌会消失,外国资本会进入,利率也会下降,而工业却会受到更为长期的影响。”20

法国议员赫邦(M.Courbon)先生在向法国众议院召开的委员会上做出如下陈述:

“危机分两种,一种是暂时性的,另一种是持久且深远的。”21

马克斯-沃思(MaxWirth)提出:

“两种危机的区别在于:一种是流通手段危机,一种是资本危机。”22

除此之外,“倒闭”(crash)和“崩溃”(collapse)这两个词通常用来反映危机到来时的突发性经济衰退。而“紧缩”(pressure)这个词--也许一百年前比现在的使用频率更高--则指的是会引发危机的金融业紧缩,尽管这个词有时相当于危机的近义词。23

萧条与贫困的区别

在我们结束关于恐慌、危机与萧条之间区别的讨论之前,应明确指出,萧条与贫困是不同的,尽管这两个词可能会同时出现。正如萧条是指超过危机所持续时间的状态,贫困是指比萧条持续时间还要长的状态,这种状态从根本上讲是永久性的。萧条按其规律发展,并会最终消失;然而贫困却会持续下去。关于萧条期的研究表明,贸易和工业的活动及停滞存在周期性,然而这种周期性不会在数年里阻碍繁荣的扩大;贫困反映的是繁荣的永久性丧失或消除。发展中国家和高度发达国家在萧条中饱受煎熬;落后国家以及衰败的国家则遭受贫困的折磨。

目前关于农业萧条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但要描述由于其他土地的竞争,造成农业生产收益减少的情况时,“萧条”一词并不准确。如果任何地区的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无法获利,而且这种情况持续十年或者更久,日益恶化,这种长时期利润减少的情况也不能解释为萧条现象。这种情形反映出其他地区或其他行业占据了有利地位,从而会使它们拥有持久性的优势,这更接近于贫困状态。盛行于过去几个世纪的长期贫乏状态,如“玫瑰战争”(WarsoftheRoses)时期以及与法国交战时的英国,以及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磨难直到1789年24大革命爆发时的法国,都没有反映多少与现代萧条时期的共性。它们是遭受战争拖累、统治失误、或错误的经济政策所引发的贫困。

形容词

这里对形容词25之间的区分没有前文所提到的名词那样令人满意,这是因为这些形容词各自描述的情形多数情况下会同时出现,使得它们之间的分界点没有那么清晰。

金融的(Financial)

形容词“金融的”是指“金融或金钱的,以及与之相关的”。26

人们普遍使用这个词来表示与信用机构以及与金钱使用有关的事物,包括与债务人和债权人有关的事物。

危机最突出的反映就是金融危机。考虑到信贷、信贷工具以及银行业发展与日俱增的重要性时,认清这一点尤为正确。尽管也许工商业是经济危机的诱因,但危机最初表现在金融领域,因为金融交易是大量工商业经营操作的手段。

恐慌和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大量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以及更多债务人对于无法偿债的忧虑,其发生的中心地带便是银行及各金融机构27。恐慌和危机最初可能还会发生在金融领域以外的行业,但也可能在没有严重危害到贸易或工业的情况下自行发展。有时就是这样的,如果危机之后并没有产生萧条期,那么这种观点就尤为正确。在标志恐慌到来的经济紊乱时期里,工商业也许会减少活动;然而当危机急转直下,摧毁经济之后,工商业都会蒙受损失。危机中,证券的价格多半会急剧下跌,而商品价格则不会下跌多少。股票交易所比农产品交易所受到的影响明显。

工业的(Industrial)

形容词“工业的”指的是“关于工业方面的或工业成果方面的,与生产行业或商品制造业有关或相联系”。29

近来“工业”及“工业的”二词被更加频繁地使用在财富创造的整个机制中,不仅限于制造业领域,而且还被应用于获取制造业所用的原料方面。

商业的(Commercial)

形容词“商业的”是指“与商业或交易有关的、商人的以及贸易。”30

形容词“商业的”和名词“商业”都指贸易或商品的交换。

工业是指商品或用品的最初生产或制造;商业则是指将这些商品按人们所需或要求进行分配的过程。在这两个词中,工业即最初生产似乎更为重要,而且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命令或指示就可以了。然而,尽管工业和商业所描述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却密切相关,不能分开考虑。运输的改善,以及交易和企业管理的同步改善已大大促进了生产和消费,如果没有这些进步,消费者就不会买到如今他们每年正在大量消费的产品。28工业和商业一定要携手共进,彼此相互依存。就像“大萧条”这样一个漫长的时期中,经济紊乱同样是来自工业和商业领域,而金融上的紊乱是次要的。因此,“工业的”和“商业的”这两个形容词可以恰当地修饰萧条这个名词,而“金融的”则更适用于描述恐慌或危机。

总述

如果要精确地使用“危机”一词,该词所描述的应该是短暂而剧烈的经济紊乱。主要特点是:信贷和物价崩溃,人们丧失信心。它与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恐慌”一词描述的是与危机大体相同的情形当中的一个不同的时期,这个时期实质上是精神或心理上的。其他情况下,一个或另一个时期更为突出。形容词“金融的”可以用来描述其中的每一时期。

“萧条”或“萧条时期”一词是指持续时间更长的经济紊乱,不能用来描述金融领域。该词描述的是工业和商业情况,包括生产和交换的整个领域,因此和“工业的”及“商业的”进行搭配也更为恰当。

因此,应这样使用以上的几个词汇:金融恐慌或金融危机、工业和商业萧条时期--或直接称作“萧条”。“危机”一词普遍用来描述更短暂的时期,除非是用于表示恐慌时期里似乎更为明显的现象。

周期性

经济紊乱的两种类型

如前文所述,经济紊乱有两种情况:一种包括恐慌和危机,另一种则指萧条时期。第一种持续的时间较短,第二种持续的时间更长。

两种紊乱的关系

萧条期通常伴随危机产生。危机通常发生在萧条期之前。然而,两者都可能作为互不相关的独立现象发生。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黑色星期五”最初发生于1745年12月6日,拥护“僭君”(自立为王者)的军队发动叛变,引发了这场即是恐慌也是危机的事件。英格兰银行发生了挤兑,而其一向被视为辉格党人的机构,一直遭到叛军的敌视。然而萧条并不一定会发生。反对党军队战败后,危机也随之平息,一切恢复了正常。很明显,这次危机只发生在政治和金融领域。29

1866年5月11日--也被称为“欧沃伦格尼星期五”(OverendFriday)--位于伦敦的欧沃伦格尼银行倒闭。这是当时最为严重的金融机构倒闭事件之一,并由此爆发了危机,之后产生了萧条,至少对英国而言是非常严重的。

又一个“黑色星期五”--1869年9月24日,纽约少数投机者囤积了大量的黄金试图炒高金价,却导致了危机。然而,工商业的前进步伐并没有因此停滞。

吉芬先生(RobertGiffen)提出,1870年7月和8月--即普法战争的初期,以及1871年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英国危机的产生,但由于该时期经济空前的繁荣,因此并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30

最近的几次危机--1873年9月以及1893年5月美国发生的危机也曾引发萧条。

一些人曾否定危机的说法,因为那些紊乱没有使商业行为发生严重停滞。毋庸置疑,以上所列举的例子中,很明显都出现了恐慌时期。然而,将这些经济紊乱分类后便会很容易做出判断,而且这种判断并非基于对紊乱出现情况的回顾,而是根据同时期那些迫于面对当时危机的人们的经验而定。对于他们来说,那次危机与其他能随之产生长时期萧条的危机是类似的。毫无疑问,1901年5月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剧烈动荡和损失引发了一场危机,如果当时的经济普遍不景气,那将会是萧条的开始。

危机是否会导致萧条和冲击是否严重,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问题,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

约翰-米尔斯先生(JohnMills)曾说:“一般说来,恐慌不会摧毁资本;它只会暴露之前资本在希望渺茫、收益甚微的领域受到了多大程度的损失。”31

危机引发萧条的前提包括:危机与资源耗竭和信贷过度膨胀同时发生;能够证明陷入困境的实际原因的确存在,而且这种困境与恐慌并不相同;人们因根本没有发生的不利事件感到恐慌;流通手段紊乱,等。这些危机并非如上所讲,它们只是暂时性的冲击,之后经济便会迅速、几近全面地好转。它们不过是空气的清新剂。如果一场危机是一次独立事件,经济不会随之造成长期的困境,而是会自我调整,然后一如既往地继续运行。就像一艘船,经历了猛烈的暴风雨后,尽管海浪依然凶猛、狂风没有减退,但船员知道前方是安全的。这种危机不无裨益,因为它给那些判断失误、肆无忌惮的企业以警钟,警告了人们投机的危险性。

当危机产生了萧条,它就变成了一系列事件中的一部分,继而会产生更加危险的灾难,就像打雷之后便会产生暴风雨一样。它们不仅自身具有危险性,而且还会明显暴露出当时经济无能为力的状况。也许这种状况很久之前便已经存在,但在此之前它逃脱了公众的视角,直到发生某些引人注目的事件后才公之于众。

没有征兆性的危机,也会发生萧条

萧条可能会在之前没有产生恐慌或危机的情况下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从活跃到停滞的过程是渐进的,没有任何标志危机产生的剧变,但之前通常会发生某些严重的事件。

1890年英国发生萧条的标志是巴林公司陷入了困境,但正如帕尔格雷夫先生(K.H.Inglis-Palgrave)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辞典》(DictionaryofPoliticalEconomy)中所提出的:

“即使在伦敦也没有发生恐慌,除了卡佩尔厅(CapelCourt,伦敦股票交易所所在地)。”32

关于同样的话题,他表示:

“英国自1866年以来,没有哪次危机能同1866年5月的那次相提并论--事实上,也没有哪次危机可以与它同日而语。然而工业和贸易萧条已经长期存在了好几次,形式不容乐观。”

一国发生萧条,通常萧条之前与该国商业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会发生危机。1873年,维也纳、柏林和纽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而伦敦或巴黎都没有受到影响,但最后它们也都被危机所波及了。

之后几年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银行机构加强合作、资本及其流动性都有所增强,这些都为缓解恐慌和危机的影响做出了贡献。此外,通讯和信息的高级交流方式的完善也产生了同样的效果。

在危机的影响变得相对弱化的同时,萧条的影响却愈加显著,这一点已不需多加论证。以恐慌和部分经济发展停滞为特征的严重紊乱已不像过去那样突出。然而,萧条并没有失去持续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没有伴随危机而产生的萧条有着较为不同的现象。通常在危机时发生的价格突降、经济活动立刻消退等现象并没有发生,也未产生急剧的变化;相反,之前的经济膨胀逐渐产生了影响。它的最初表现为价格和经济活动动荡不定,经济会普遍走向低迷,但接下来几年内庞大的业务量和相对的繁荣景况可能极其相似。这一特点在19世纪80年代的前期,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在萧条开始的时间问题上存在分歧很正常。1882年,法国发生了危机,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解释后来普遍发生的萧条。1884年5月,纽约银行业发生了危机。1882年和1883年发生了自1881年来很多商业领域活动的停滞现象,但英国的对外贸易值和贸易量到1883年达到了顶峰。美国钢铁价格从1880年开始下跌,但钢铁需求却突飞猛进。接下来的两年里,很多领域的产量和消费量开始增长,1883年依然如此。

以上对此类萧条的分析十分重要,因为它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正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一次萧条中会发生多次危机。这些危机的程度当然较轻,因为此时经济处于紧缩时期。也由于企业因萧条而倒闭,从而减少了信贷的交易量;同时,在没有建立稳固的根基之前也不会轻易成立新的公司。1878年10月1日,格拉斯哥银行(CityofGlasgowBank)倒闭后发生的事情正是萧条期间发生的一次危机。很明显,这次危机与其他危机不同,因为它发生时流动性丝毫没有减弱。发生这种危机经常是因为对稳健管理的极端忽视,它们的影响程度通常不是广泛的,而是地区性的。

危机的周期性

危机和萧条一向被认为是长时期的连续阶段。针对这两种现象,本文使用“周期”一词来阐述从繁荣的高峰到萧条的低谷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情况。威廉-佩第先生(WilliamPetty)早在1662年便开始使用周期一词的一般意义。谈到是否应将土地的农产品继续作为地租时,他说道:“七年来甚至是多年来的流通手段形成了周期。周期内,流通手段的稀缺与充裕发生着变革。人们的确用谷物交纳了一般的地租。”33

危机和萧条具有周期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利昂尼-莱维教授(LeoneLevi)对此说道:

“经验告诉我们,七头膘肥体壮的黄牛--象征丰收年--的后面通常会伴随着另七头骨瘦如柴的黄牛--象征荒年……事实上,贸易中确实存在从景气走向萧条的现象。”34

如他在别处所述,经济崩溃之后的规律便是萧条、活跃、繁荣、再次崩溃。

对周期理论最为坚定的支持者们指出,这些周期一般为10至12年左右。据约翰?米尔斯之前所述,周期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每个恐慌或危机之后,前三年会发生贸易活动减少、就业率下降、价格降低、利率下跌等严重困难。接着会有三年的贸易活跃期。这个时期里,物价渐渐上涨、就业表现一般、信贷增加。之后三年,贸易会过度膨胀,投机泛滥、价格飙升、一大批新公司会成立。第十年,危机将会出现,接着便是三年的萧条期。

在这三个先后的阶段或时期中,米尔斯先生将每三年分成“后恐慌期”、“过渡期”或“复苏期”,以及“投机期”。谈到它们先后发展的顺序及规律时,他表示:

“关于周期性的事例已经数不胜数,它们规律性强,持续发生,以至于任何偶然性理论都无法成立。现在还没有找到一种科学调查方法,能够证明如此显著且长期的一连串变故都仅仅是偶发的意外。”35

英国的金融历史为米尔斯先生的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因为危机和萧条在10年里先后大规模地出现在英国:1815年、1825-1826年、1836-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1875年,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引用了这些实例,此后也有人提出了类似的说法,尽管最后的萧条爆发时间的确提前了一些。

一些作者将这种周期性经济波动归咎于自然因素,尤其是太阳黑子的变化。他们声称这种理论在印度和东方国家得到了论证,并从那儿传播到世界各地。东方国家发生的饥荒和欠收使居民无法平均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以换取英国产品。杰文斯教授(W.S.Jevons)被认为是最著名的“太阳黑子理论”(又称“农业收获理论”)的36支持者,他因此受到了猛烈抨击。但经过详细调查之后便会发现,他对太阳黑子的绝对性影响所持有的信心,并没有像一些批评者所批判的那样强烈。然而,也有一些作者过分沉溺于该理论,以至认为太阳黑子是决定农产品产量、进而控制年复一年的经济景气的最强大动力。

太阳黑子是否会影响农业收成,这是一个事实性问题。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也许是确定的,近年来它们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是1848年,1860年,1870年,1881年,以及1892年。37同时,我们也承认,太阳黑子的发生与地磁、北极光现象的出现具有一致性。然而,这种观点进而发展成了黑子与热能、降雨、气旋、大气层臭氧以及亚洲霍乱这些活动具有一致性,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我们不能还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认为太阳黑子影响农业的收成。这种论述之中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并且数据不够充分,完全无法成立。关于这一点,杨教授(Prof.C.A.Young)曾提出:

“尽管对此展开的调查,的确会发现太阳黑子对地球气象和其自然发展规律有一定影响,但不容质疑的是,这种影响非常微弱,与其他更强势的影响相比,它就显得相形见绌了,令人难以察觉。”38

从历史角度来看,太阳黑子和经济繁荣根本没有联系。我们不能说太阳黑子对印度的影响非常大,也不能像该理论的支持者经常提出的那样,认为对印度的贸易对西方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十分重大。39而且,不同农业国家所需的实际耕种环境不同,这成为驳斥该理论的关键证据。一些国家的农业会因所受热量低于平均季节水平而受益,另一些国家则刚好相反。太阳黑子的活跃期,平均热量增加,降雨减少,因此,一些地区农业生产获益,而另一些地区则会受到不利影响。如美国堪萨斯的玉米作物和西南部的其他地区,本应在1901年热量少、降雨量多的情况下获得丰收。

其他人认为经济景气的多变是心理情绪波动所造成的。米尔斯先生认为,危机的反复发生源于商人和银行家信念和希望的周期性缺失。他认为,恐慌是一系列信念的崩塌;危机并非与金钱有关,仅仅是心理在作祟。

危机的周期性理论受到了索罗尔德-罗杰斯教授(J.E.ThoroldRogers)40的奚落,被大卫韦尔斯(DavidA.Wells)41所怀疑,但得到了尼科尔森教授(J.ShieldNicholson)42的认可。然而,尼科尔森认为该理论不像过去那样引人注目。如果人们没有给周期性列出过多的原因,很多支持者没有提出极端、有时又荒谬的观点,这一理论本应得到广泛的认可。

然而,无论当前的解释多么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发达国家中危机的周期趋势与工业和贸易历史上的趋势一样都毋庸置疑。在这种周期性趋势当中,一系列危机43、萧条、发展、扩张、以及新一轮的危机会反复发生。忽视这一点,就不会对该问题持有准确的分析和理解,因为这样会将周期中接连发生的事件定位在一个固定的时期,并且不能充分意识到时间、地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很多因素基于工业发展的程度和速度、社会秩序的维护、财政政策的突变与否、自然条件的好坏、农作物的欠收或丰收,以及企业破产或其他导致危机产生的事件。这些周期性紊乱是会发生的,但不是像月亮一样发生规律性变化,或像一年里的四季一样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交替。

压力或紊乱发生的趋势很明显。它发生于危机发生的前后,并包含了其几乎所有的核心特点。以上几个事例中,危机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的间隔时间是两年。这种压力通常与危机发生的时期相同,而且很可能不止一次。1837年危机发生后两年,也就是1839年发生的剧变,以及1893年危机带来的暂时性发展及后来经济在1895年-1896年间的倒退,证实了压力与危机发生时期相同这一观点。危机之前的紊乱从1866年危机发生后两年--即1864年--英国产生巨大经济压力这一事实中得到证实。1873年美国发生危机之前,货币市场曾在1871年和1872年秋出现过明显的紧缩。同样的紊乱征兆发生在1856年夏,即1857年危机之前。紊乱出现在危机之前时,之所以没能对经济活跃和急剧通货膨胀进行调查,大概是因为通胀产生的强大动力。危机之后的明显紊乱可能是因为随危机产生的债务清偿得不够彻底,也可能因为人们在没有充分认识到商业困境的情况下就开始了经济活动。

周期性在英国及法国这样的国家里更为明显。这些国家有着高度的发展水平,资本储备丰厚,并同时发展到了工商业高度统一的阶段。无论哪一年,这些国家财富的增长或下降都占现有财富的一少部分。然而,他们必然受到国内外动荡局势的影响,尽管影响的速度很慢。相较于英国经济活动定期增减的显著情况,美国等国家的周期性却不那样明显,因为那里的企业在不断为经营开辟新领域,波动也更加频繁。频繁的经济景气和衰退的交替变化清晰可见,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也无规律可循。

周期中先后阶段的持续时间

危机的持续时间不尽相同。1873年9月18日,杰依库克金融公司(JayCookeCo.)破产,纽约证交所于9月20日停盘,直到同月30日才重新开盘。票据交易所的证券开始发行。货币升水动荡不定,一直到11月1日才趋于稳定。杰依-库克金融公司破产后的六个星期零2天,这场危机才算结束。

1847年,英国的银行利率一反常态,竟然高达8%,并持续了28天之久。这一年里银行利率高、波动大。1857年,利率还在45天里一直保持在10%。1866年,10%的利率水平又维持了48天之久。这段利率居高不下的时期,最能反映出这些危机究竟持续了多久。克莱门特-朱格拉(M.ClementJuglar)在这一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他说:

“恐慌不会持续6周或两个月以上;之后企业会倒闭,这种情况会持续18个月或两年的时间。”44

如他所说,企业倒闭的这段时间就是萧条的早期阶段。

一般说来,危机的末期和下次危机的初期之间有三个不同阶段:首先是萧条时期;接下来的这段时期以经济活动达到最低谷开始,经济在短暂的停滞过后开始稳定、健康地发展;最后是高速发展时期,投机买卖和过度扩张再次出现,经济崩溃紧随其后。这三个阶段是连续发生的,每个阶段会持续两到五年,并在发展过程中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一阶段,也就是萧条期,它的特点是物价下跌、经济活跃性日趋降低。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最长,无一例外--事实也的确如此,它持续的时间往往比之后的两个阶段之和还要长。紧接着的两个经济好转的阶段被米尔斯先生称为“中期”或“复苏时期”,以及“投机时期”。

如果以通常的迹象为线索,我们就会发现,1873年发生在美国的紧随危机而来的萧条在当年滑至最低谷,而英国的萧条则是在1879年后期开始变得严重。美国在1893年危机之后的萧条期间,曾在1895年秋有过短暂的复苏,然而第二年便消失了;到1897年6-7月,经济再次跌到了底谷。欧洲几个国家的萧条发生得较早,时间大概在1890年或1891年。在此期间,经济发展先是停滞下来,直到1894年底才开始逐渐恢复。

危机发生的季节

图克(ThomasTooke)和兰顿等人已经提出这样一个事实,即危机经常发生在秋季。显而易见,无论农业或制造业,生产都在秋季达到高潮,或者说获得收获。一部分原因是暖季白天时间长,天气更适宜工作;另一部分原因是,人们要为满足冬季对服装、燃料等的大量需求做好准备;而收割田地也需要大量金钱。这使得那些在银行没有存款的人将大量金钱撤出一般的流通领域。初秋以及之后的时间里,生产商在提供未来的产品上花费了大量的支出。此时货币需求量的增长被称为“秋季的干涸”,但同时农业产量还是个未知数。人们对各类产品的需求可能会与供给产生矛盾,导致经济紊乱很可能在秋季发生。

1845年至1894年的整整50年间,在其中的14年间,英格兰银行的储备金会在6月份达到峰值,而13年间,在10月份跌到底谷。高峰和底谷分别发生在这两个月的频率大大高于其他月份。45

1857年12月,兰顿先生在曼彻斯特统计学会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用图表列举了货币在连续几年里的波动情况。他解释道:“分析该图表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季节性的波动。该图表反映了从每个季度的第二个星期到下个季度的第一个星期大众对银行的需求量几乎没有变化……”

资本的秘密 - 第一章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