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才儿子是教育的结果

在欧洲,有这样一位父亲,52岁的时候,他的儿子出生了。孩子一生下来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明显先天不足。婴儿时期,孩子反应迟钝,看上去有些痴呆。这位父亲无法掩饰自己的悲伤,曾经哀叹:“这是造的什么样的罪孽呀!上帝怎么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呢?”孩子的母亲也绝望地说:“这样的傻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罢了。”

但是这位父亲没有放弃,他要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他在给自己弟弟的信中写道:“我52岁才得到一个儿子,怎么会不爱他呢?我要用我认为正确的方法去爱他。我已制订出周密而严格的教育方案。现在儿子看起来虽然毫无出色之处,但我必将他培养成非凡的人。”

结果怎么样呢?这个先天不足的孩子,八九岁时已经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国语言,也通晓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物理学,而他尤为擅长的是数学;9岁时他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这个孩子成为了天才。

这位父亲骄傲地说:“天才儿子是我教育的结果。”这位父亲叫卡尔·威特。后来他把自己的教子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被认为是“教不好的孩子”,诸如经常挨罚的达尔文,被逐出校门的爱迪生,被认为是低能儿的牛顿,还有1906年摘取诺贝尔生理学桂冠的卡哈尔,这些顽童最后都成为了科学家、发明家。我们能说他们是教不好的孩子吗?

许多父母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他人的孩子好,殊不知,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人家的孩子越来越好,自己的孩子就越来越不行呢?

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于孩子的教育者是不同的,采用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教不好,父母应当认真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存在失误,自己的言传身教是否有欠缺?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教育方法错误,就可能误了孩子一生!因此,为人父母,我们就要像卡尔·威特那样,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这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编著者

2012年7月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 前言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