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谜语常识及猜谜技巧1

谜语基础知识

什么是谜语?谜语最早起源于古时的隐语和廋辞。谜语古称“隐语”、“廋辞”,今通常指民间谜语。

廋,是隐匿的意思,廋辞就是隐语。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外交场合中以它作为测验智力的尺度,国家用它甄别贤才,个人用它选择配偶,甚至敌国间还用它试探对方的实力。

我国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他对谜语从理论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阐述。

通俗一点说,谜语就是将某事物用隐喻、形似、借代、暗示或其他隐晦的方式和手段隐匿起来,作出谜面,要求猜谜者以此为据,动脑分析,顺藤摸瓜地猜出被隐匿之事物,这就是谜语。

谜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明、高雅的文字游戏,也是我国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和水墨画、书法、京剧一起合称为中国艺术的“四绝”。它曲折别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

其实谜语并不仅仅是文字游戏或智力活动,很多谜语能通过简练的笔述,或隐喻、或诙谐、或尖锐地反映出制谜者的好恶和思想情感。有时一则灯谜的谜面可以是一篇很美的诗文,其语言平实精炼,有很浓郁的文学气息,言辞中深藏人生的哲理……

谜语以汉字的形、音、义这三个要素为基础,主要着眼于文字的义、形、音,凭借汉字的一字多义、多字同义、一字多音、多字同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特点,通过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来使谜面与谜底在词义上或字形上相扣。

谜语语言精炼、生动,富于形象性,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来自于生活,富有生活哲理;它蕴含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知识,能启迪人的智慧,“寓教于乐”;它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活动。

自古以来,谜语由于其谜体不同,所以在各代的名称亦有所变化。

谜语在春秋时叫隐语、廋辞,在汉时叫射覆、离合、字谜,在唐时叫反语、歇后,在五代叫覆射,在宋时叫地谜、诗谜、社谜、藏头、市语,在元时叫独脚虎、谜韵,在明时叫反切、商谜、猜灯、弹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在清时叫谜子、切口、缩脚韵、文虎、灯虎、春谜、灯谜等。

猜谜既可启发思维,锻炼智力,也可使人增长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文学修养,享受生活情趣,因而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谜语的起源及演变

中华谜语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完善,才形成现今的体系格局。

远古时代,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偶尔会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不便直截了当地表达意思,而要通过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的语言来暗示另一层内容,这就有了“谜语”的萌芽。

有文字记载的所谓“曲折隐喻”的语言现象,最早出现在黄帝时代《弹歌》诗里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即隐示人们制作弹弓、猎杀野兽的情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谜语雏形已十分流行,并有了名称,叫“廋辞”和“隐语”。有的君主喜欢隐语,而不愿听直截了当的忠言。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

战国后期出现了赋体隐语,其中以荀子的《赋论篇》最具代表性。此赋体已基本具备了民间谜语中赋体物谜的特征,大约产生于两千三百年前。

到了汉代,出现了射覆活动,就是把东西放在器物下面让人猜。现在,我们有时候还把猜谜语叫做射覆或射,应该是源于此。

谜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一定义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谜语的迅速发展,造就了一批专业谜人和谜社组织,同时诞生了“灯谜”。中华谜语从此开创了民间谜语和灯谜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此时距今大约八百年。

元明两朝,谜语继宋之后仍盛行不衰,蒙族人照样爱玩谜语。

明朝时出现了一些研究谜语的论著和收录谜语的专集,其中有冯梦龙的《黄山谜》,黄周星的《廋词四十笺》及贺从善的《千文虎》等。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中华谜语进入成熟期,文义谜更是大行其道。人们追求谜语扣合的严谨,逐渐摒弃冗长拖沓的面句,崇尚以大众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为面,加上谜材由原先的文字、事物、人名扩展到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甚至俗语、中药、地名、书名等,极大地拓宽了谜路,促进了谜语的提高和普及。

到了历史的今天,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又获得新的生命。全国各地的猜谜活动蓬勃开展,各地的文化馆、俱乐部都成立了群众性的灯谜组织,不少地区还成立了灯谜爱好者协会。灯谜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创新,灯谜真正成为扎根于群众的艳丽花朵。

谜语的风格特点

谜语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主流风格、民间风格、典雅风格和通俗风格四种类型。

主流风格。

这样的谜作多产生于某个时期、某种场合,多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而特别创作的。其特点是主题突出,内容严肃,针对性强,效果显著。下面举以“祖国”为主题的谜作为例加以说明:

中国在腾飞。(猜化学名词一)谜底:升华。

再看一则以“祖国统一”为主题的谜作:

别分裂,团结共前程。(猜国际友人一)谜底:加利。

再看一则以“法制”为主题的谜作: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猜京剧剧目一)谜底:《全部罗成》。

以上三条谜作虽然主题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主流风格的特征。

民间风格。

民间风格的谜语多以百姓常见、熟悉的事物为谜材,谜面语言朗朗上口,易记易传。大多数民间谜语都属于这种风格。

典雅风格。

典雅风格,又称“书家意”。此类谜作注重文采,书卷气浓厚,多以典故入谜,或以前人诗词名句做面,在扣合上追求贴切自然,浑然天成。

举例如下:

霜禽欲下先偷眼。(猜《西厢记》一)谜底:恐怕张罗。

萧疏听雨声。(猜《汉书》一)谜底:此天下所稀闻。

到黄昏,点点滴滴。(猜外国名著二)谜底:《天才》、《黑雨》。

上述谜作均属典雅风格,猜起来有一定难度。

通俗风格。

这样的谜语猜起来障碍要少得多。因为谜面多源于生活,使用通俗的语言。即使是成句,也是平易近人的。在扣合方面,即使有别解,也只是汉字一字多义等手法。所以大众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猜礼貌用语一)谜底:首长好。

冰坛新秀。(猜歌词一)谜底:人才溜溜的好。

故友两别离。(猜历法名词一)谜底:腊月。

语言有失。(猜流行歌曲一)谜底:《那就是我》。

可以看出,以上谜作朴实无华,深入浅出,而且扣合贴切,妙趣横生。可见通俗并非庸俗、粗俗,所谓“俗不伤雅”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随着谜语的繁荣,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谜语故事、智力竞赛及益智游戏之类的竞猜题,有人也称之为谜语,其实这不能一概而论。

谜语的名词术语

谜。

狭义的“谜”指谜语,广义的“谜”除了指谜语外,还指类似谜语的一些语言类益智游戏,甚至也指所有尚未明白或难以理解的事物,如“宇宙之谜”、“生命之谜”等等。

谜语。

狭义的“谜语”指民间谜语,包括儿童谜语。民间谜语除少量文字外,多为事物谜。广义的“谜语”除指民间谜语外,还包括文义谜,又称“灯谜”,灯谜的谜材几乎无所不包。

灯谜。

宋代以来将谜语挂在灯上供人猜射,由此而得名。谜语分化为民间事物谜和文义谜后,“灯谜”的含义也有所变化。

在当代,广义的“灯谜”指挂在灯上供人猜射的谜语,狭义的“灯谜”专指文义谜,不论是否挂在灯上。现在通常所说的“灯谜”是狭义的,即“文义谜”。

谜面。

谜语的题目,也称“谜题”、“题面”、“面文”、“面句”,简称“面”,是一条谜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谜目。

谜底的范围。谜目对谜底的范围一方面起限制作用,一方面起提示作用。谜目有一定的伸展性,依具体情况而定。如谜底为李清照,谜目可标“宋代著名女词人”、“宋代著名词人”、“宋代女词人”、“宋词人”、“宋人”、“古人”、“古文人”等。

谜底。

谜语的答案,也称“底句”、“底文”,简称“底”,是猜射的最终目标,受到谜面意思和谜目范围的双重约束。

谜格。

灯谜的格式。它的作用是提示谜底必须作出某种改变。不同的改变形式有相应的谜格及相应的格名。最常用的谜格有“卷帘格”、“秋千格”、“徐妃格”、“梨花格”、“求凰格”等。

谜面加注。

当谜底要进行某些变化,谜面本身难以交待,又不属于谜格的变化范围时,可用“谜面加注法”,简称“加注法”。

在谜面旁边另用括号加上一句话,这句话不能明说谜底的变化,表面是对谜面的评语,话中暗示谜底要作某些变化。如谜面“甘居中游”,加注“要用‘心’猜”,谜底为成语“不相上下”,猜时加个“心”,实际要以“不想上下”的思路来扣合。

谜体。

灯谜的体裁,与灯谜的创作技法有关。常见的谜体有会意体、象形体、离合体、增损体、问答体、谐声体等。

谜法。

灯谜猜射的方法,由汉字“六书”原理演变而来。按字义、字形、字音变化分成许多具体门类,是文义谜成谜的基础。

谜眼。

文义谜运用别解手法时,起关键作用的字眼。在底称“底眼”,在面称“面眼”。

谜味。

谜语在扣合中人们所感受到的兴味乐趣。谜味是评判一则谜语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底材。

可做谜底的字、词、语、句。从理论上说,凡事皆可成谜,但实际上不同谜底创作难度差异很大,所以通常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底材选择。

佳底。

特别适合创作谜语的底材。通常这些底材中含别解成分较多,别解趣味较浓。

佳面。

就同一底材而言,可从不同角度构思不同的谜面,其中最佳的称为“佳面”。

临时的解释。

称为“别解”。别解多用在谜底中,也有用在谜面上的,还有底面都用的。

别义。

与“本义”相对,指组成语句的字、词经过别解后,使整个语句的意思也发生变化。

底面双别解。

谜面和谜底都采用了别解的手法。底面双别解的谜,底面往往可以互相扣合。

白描法。

又称“谜面有典化无典”。谜面本来有典故,但不以典故的情节意思扣底,而是以谜面文字的意思去扣合谜底。如“床前明月光”猜“旷”字,猜时并不理会原诗中李白月夜思念故乡的情节,只抓住“床前”为“广”字,“明月光”为“日”字,合为“旷”字。

问答法。

谜面以提问的形式出现,谜底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扣合。如“李下为何不整冠”,扣哲学名词“因果关系”。

与虎谋皮。

本是成语,意为向老虎要虎皮,比喻不可能办到的事。此处“虎”别解为灯谜,“皮”别解为谜面,整句就是“给谜底出谜面”。现在大型谜会多有此项比赛,主办人拟出谜底,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创作出谜面。

撞车。

指不同的谜作者不约而同地创作出雷同的谜作。

隐语和廋辞。

古代没有“谜”这个字,隐语和廋辞是谜语的雏形。古书上有“廋,隐也”,又有“隐,廋语也”。廋与隐互训,是一个意思。

射覆。

古代类似猜谜的游戏。用容器将物品盖住让人猜,猜中后要用隐语回答。

复合底。

谜底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以整体意思对应谜面,一气呵成,顺畅自然,又称“集锦谜底”。

成名为面。

用前人现成的诗、词、文句为谜面,通常是人们熟悉的句子,可以按字面意思扣底,也可以按句子原意扣底。

自撰谜面。

广义的自撰谜面指非成句的谜面,狭义的自撰谜面指的是以自拟的五言或七言诗句为面。通常指的是狭义的那种。

双谜。

可用成句,也可自撰。因起源于福建省福州地区,故也称“福州双谜”。双谜的谜面和谜底各有两句,有如对联,要求工对仗,调平仄,成双配对,分别扣合。

嵌字双谜。

双谜的一种。有如对联中的嵌字形式,将某个有特殊意义的名称、词语分成两部分,分别嵌入谜面上下联的相应位置中,以嵌在首字的情况较为多见。

猜谜。

根据谜面和谜目的提示,悟出谜底的过程。猜谜要领悟出谜中的奥妙,并非直接对谜面的意思作出解释。猜谜又叫打谜、猜射、射虎、商灯,古时也叫占、解等。

谜语的构成部分

灯谜一般是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有些运用谜格制成的灯谜还有谜格。

例如:第一个到教室。(猜学校用语一)谜底:先进班级(作“最先进入班级”解)。

这里“第一个到教室”是谜面,“学校用语一”是谜目,“先进班级”是谜底。

又如:节约能手。(秋千格)(猜地理名词一)谜底:省会(作“会省”解)。

这里“秋千格”是谜格。

以下具体介绍灯谜各组成部分。

谜面。

谜面是灯谜的主要部分,是猜谜时以隐语的形式表达描绘形象、性质、功能等特征,供人们猜射的说明文字。

它是为了揭示谜底所给的条件或提供的线索,是灯谜艺术的表现部分,也可以说是灯谜提出问题的部分,通常由精练而富于形象的诗词、警句、短语、词、字等组成。谜面文字要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谜面可以说出来让人猜,也可以写出来。一般地讲,民间谜语(事物谜,包括简单的字谜)多是说出来的,灯谜差不多都得写出来。

比如,有这么一条民间谜语:

大姐树上叫,二姐吓一跳,三姐拿刀砍,四姐点灯照。(猜四种昆虫)

这四句就是出的谜题,也就是谜面(谜底:蝉、蚂蚱、螳螂、萤火虫)。这四句就可以说出来,让人来猜。

再来看看灯谜的谜面:

三市尺不是米。(打字一)

凤头虎尾。(打字一)

这样的谜面就要写出来,因为答案(谜底)得反复琢磨琢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这个谜不能猜“米”字——“不是米”)。

第二个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的“头”和“虎”字的“尾”(下部),正好都是“几”字。

还有一些灯谜的谜面不是文字,而是由图形、实物、符号、数字、字母、印章、音像、动作等组成。不论谜面采用哪种形式,都应该简洁明快,隐喻得当,富于巧思。

谜目。

谜目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的作用有点像路标,给人指明猜射的方向。

如“猜字一”,就是限定谜底只能是一个字,不能是别的东西,也不能多于一个字。即使猜别的东西也能扣合谜面,仍算没有猜中。

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打”是“猜”的意思,“打一字”就是“猜一字”。

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者几个。比如:

客满。(打字二)

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变形为立人“亻”)、“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经非常多了,“人”、“多”合成“侈”。

标谜目时,应特别注意其范围。标的范围过大,猜射起来就难;标的范围太小,猜射起来就容易。

谜底。

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谜底字数一般很少,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组,有的是一种事物的名称或者动作,最多也不过是一两句诗词。如果谜底字数较多,制谜者就不容易制出好谜,猜谜者也不好猜中。有趣的是,有些灯谜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以后,还能成谜。

比如:泵。(打成语一)

泵(beng)是一种机械,有气泵、水泵等。“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出谜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反过来,用“水落石出”做谜面(打字一),它的谜底就是“泵”。

谜底是指谜面含蓄转折所指的、要人猜射的事物本身,是灯谜隐藏在内的部分,也可以说是谜面所提问题的答案。

谜底既要符合谜面的内在含义,又必须符合谜目所限定的范围,使人一见谜底就有“恍然大悟”之感。

一般说来,灯谜的谜底应专一。一则好的灯谜,应该而且只能有一个谜底,不应该有两个或更多的谜底。

谜格。

谜格产生于明代。当时,由于灯谜的不断发展,通常使用的制谜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谜格,借助它们来制作谜语。

按照谜格的规定,或者把谜底中字的位置移动一下,或者把谜底中的字读成谐音(就是字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对谜底中文字的偏旁部首进行一番加工整理,然后再去扣合谜面。

有关谜格的其他知识会在下面章节专门讲述。

谜语的分类

不少人把灯谜和谜语混为一谈,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事物谜,就是人们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也就是常说的灯谜。

事物谜。

也叫做民间谜语、儿童谜语。它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

它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事和物,如动物、植物、用物、人体器官、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等。它的谜面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的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朗朗上口,而且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

比如猜字:

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谷物。

谜底:也。

比如猜动物:

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

谜底:鱼。

比如猜植物:

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

谜底:莲藕。

比如猜机器:

别看名字消极,其实却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

谜底:拖拉机。

比如猜用物:

哥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

谜底:自行车。

比如猜日常用品:

有嘴不能说,有肚不吃馍,虽说无胃病,黄水吐得多。

谜底:茶壶。

比如猜人体器官:

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工夫费多少。

谜底:头发。

比如猜自然现象:

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谜底:雾。

比如猜劳动:

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

谜底:插秧。

文义谜。

文义谜也叫灯谜。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

例如:庄稼人。(打作家名一)谜底:田汉。

归心似箭。(打称谓一)谜底:思想家。

以德服人。(打辽宁省地名一)谜底:抚顺。

高速抽杀。(打音乐名词一)谜底:快板。

指头触电。(打字一)谜底:摩。

灭鼠运动。(打军事名词一)谜底:消耗战。

遥望祖国宝岛。(打体育设施一)谜底:看台。

事物谜(民间谜语)和文义谜(灯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

举一个民间谜语:

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谜目:打一娱乐用品。谜底:爆竹。

再看一个灯谜:

谜面:留发。谜目:打成语一。谜底:置之不理。

花色灯谜。

前面我们介绍的一些谜语,它们的谜面都是用文字表达的。实际上,还有一些谜语的谜面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我们称它们为“花色灯谜”,下面一一介绍。

①画谜。

画谜就是用图画作为谜面,让人们猜射谜底。猜画谜主要是通过画面去分析思考。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不能用看图识字的那种思维方法去猜射画谜。

例1:画一扇门,里面站一个人,就猜“闪”字;左面画一棵树,右边画一只羊,就猜“样”字。

上面例子都不能算做画谜,只能算做图解文字。真正的画谜主要利用的是别解,就是不按通常的说法,而是按另外的不同寻常的理解去猜射。

例2:画一个日历,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这个画面打成语一。

谜底:百年树人。

我们知道,鲁迅原名“周树人”。这里把他的名字“树人”别解成“种植”、“栽培”——“培养人才”的意思。这样就猜出了谜底——百年树人。

例3:画一幅一个小孩子在测量身高的图画,要求猜数学名词一。谜底:立体几何。

从画面上讲,小孩子立直站着,可以说是“立体”。他在干吗?他在量身高有多少,用文言来说,就是身高“几何”。这样一分析,“立体几何”这个数学名词就被猜出了。不过这里的“几何”已由“多少”这种意思,别解成数学的专用名词“几何”了。

例4:画一个池塘,池塘边上立一木牌,上面写着“禁捕鱼虾”四个大字。打成语一。

画上的意思是告诫人们不可以在这里捉鱼摸虾,仔细一琢磨,“不可捉摸”这个成语就猜出来了。这里把“捉鱼摸虾”的“捉、摸”,别解成带有“猜测”、“预料”意思的“捉摸”了。所以我们常说,别解是解开谜底的重要方法之一。

画谜除了用别解的方法猜射以外,还经常用会意的方法。

例5:画一个画面,一老奶奶在做针线活儿。她手拿针线,在吃力地穿针。这幅画打成语一。谜底:望眼欲穿。

猜谜固然有规律,但不能刻板照搬,要因谜而易,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猜谜水平。

②字母谜、拼音谜、外文谜。

这类谜语是以字母做谜面。如果是按汉语拼音拼读的就是拼音谜,如果是以外语拼读的就是外文谜。

就拼音谜来说,它主要着眼于字母的形(写法)和音(读法)两个方面的变化。猜这类谜也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以字形的变化相扣。

比如:A0P。(打成语一)谜底:相依为命。

这纯粹是从字形上相扣,把“A”字放在上面,下面再把“0P”写成“叩”,这样一凑合,相依在一起不就成了“命”字了吗?

再如:B。(打纺织品名一)谜底:三合一(3和1)。

A0。(打数学名词一)谜底:集合。

集“A0”在一起,就成了“合”字。

下面再看看从字音变化上相扣的拼音谜。

比如外文谜:

GoodBye。(打字一)

这句话好多读者都会说是“再见”的意思。“再见”可以会意为“又见”,这样就猜出了谜底“观”字。字母谜的局限性较大,所以这类的谜语佳作不多,一般都比较平淡,谜味稍差。

③实物谜、哑谜。

实物谜就是用实物做谜面,通过展示一件或几件物品,让人们通过它们本身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去猜射谜底。下面举两个实物谜的例子:

桌子上放一张邮票。(猜常用语一)谜底:信用。

这是抓住了邮票的用途这一特点。邮票是干什么用的?是寄信用的,简而言之,就是——信用。

桌上放一副理发工具。(猜成语一)谜底:置之不理。

把理发工具放置在一旁不用,还不是“置之不理”?

哑谜和上面说过的实物谜有些相似,也是用实物做谜面,但猜射时还要求猜谜的人做出某种动作,所以它的谜底既要和实物相联系,又要寓意于动作之中。

比如: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一寸来长的木雕小人,要求做一个动作。猜字一。

猜射时,有个人上前抢过小人就走。围观的人看了很惊讶,主持人却说猜对了。原来,谜底就是“夺”字。“夺”字拆开成“一寸人”,扣合了谜面上的实物。“抢过小人”这个动作正是“夺”的意思。

再比如:桌子上放置四根一样长的筷子,要求做一动作。打成语一。

猜射时,一个人上前折断一根筷子,这样就变成了三根长的,两根短的。谜底就是“三长两短”。

④对联谜。

对联谜就是把对联当做谜面的谜语。

相传,宋朝名士吕蒙正,虽然知识渊博,但是早年家境贫寒。有一年过春节,他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对联一贴出,引来了好多人观看。大家议论纷纷,可谁也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后来一位秀才路过这里,看了对联后,解出了这个谜底。

原来这是一个漏字谜。上联“二三四五”正好“缺一”;下联“六七八九”正好“少十”;横批是“南北”,恰恰“没有东西”,连起来就是谜底: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吕蒙正巧妙地运用对联谜,诉说了自己生活的困苦。

下面,再讲一个对联谜语故事。

明朝末年,有一个叫钱谦益的大臣,在清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吓破了胆,他苟且偷生,认贼作父,投降了清军。后来,他告老还乡,建了一座家庙。为了显示风雅,他邀请文人来写匾联。一个老秀才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也是一个漏字谜,暗中咒骂钱谦益“忘(王)八,无耻”。

对联谜除了运用漏字法制成以外,还有其他的形式。

如:加水便成佳酿,无家便是寡人。(打字二)谜底:酉,傢。

又如: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猫狼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打文娱活动一)

谜底:猜谜。

上联的前半句“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是指“青”;后半句的“和狐猫狼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是指“犬”(古代“狗”与“犬”是有区别的:大个儿的叫“犬”,小个儿的叫“狗”);“青”与“犬”合起来,就是“猜”字。

下联的前半句“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是指“言”(言者,字也);后半句的“对东西南北模糊”,是指“迷”;“言”与“迷”合起来,正好是“谜”字。谜语称得上是“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上下联合起来就是谜底——猜谜。

⑤印章谜、书法谜。

印章谜就是以印章做谜面的谜语。印章篆刻是我国流传很久的一门艺术。印章的文字大多是篆字,所以也叫篆文谜或篆刻谜。为了帮助不懂篆字的人们猜射,有时要加印文说明。

猜印章谜时,不仅要根据印文的字形、字义去扣合谜底,而且要借用“印”、“章”、“刻”、“铭”、“治”、“鉴”、“玺”、“钤记”等篆刻用语和“金”、“玉”、“石”、“木”、“牙”、“角”、“骨”等制印材料的用字,把其中相关文字放进谜底之中,连贯成义,猜出谜底。

大家知道,印章可以刻成凸出来的文字,叫阳文,它的印文是红色的,所以也叫做朱文。如刻成凹进去的文字,叫阴文,它的印文是白色的,所以也叫做白文。根据印章的这一特点,又可制成别有风趣的印章谜。

⑥无字谜、彩字谜。

无字谜的谜面不用文字,不用图画,也不用实物,而是用谜条自身的颜色、形状和张数等巧妙地隐射谜底。这类谜语表面看起来空空如也,什么字也没有,好像无从猜起,其实谜底总是离不开“空”、“无”、“白”、“没”、“不”等表示没有的字眼。

如:挂一张空白纸条。(打成语一)谜底:一纸空文。

挂一张黑色纸条和一张白色纸条。(打成语一)谜底:黑白分明。

挂两张白色纸条。(打戏剧用语一)谜底:对白(对着白)。

挂青色纸条和黄色纸条各一张,中间稍微空开一点儿。(打成语一)谜底:青黄不接。

彩字谜就是谜面上的文字要用彩色笔书写,猜射时,要将颜色入谜。如:

卉。(用红色书写)(打组织名称一)谜底:红十字会。

“卉”字可拆开成三个“十”字,用红笔书写,就成了“红十字聚会”在一起,紧扣谜面——“卉”字。

说与旁人浑不解。(用红色书写)(打我国现代诗人名一)谜底:朱自清。

谜面上的意思,就是跟别人讲,大家都不明白,只有自己清楚——“自清”;因为是用红笔书写,可以在前面加上“朱”(红色的意思),就成了“朱自清”。

和。(在一红色纸上用墨书写)(打世界名著一)谜底:《红与黑》。

“红”“黑”两字扣谜面上的颜色(红色纸、黑色字),“与”扣“和”。

⑦数字谜、算式谜。

数字谜就是指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谜语。

例如:8。(打出版物名称一)谜底:连环画。

这是根据“8”的字形进行想象,“8”就像两个圆环连着画在一起。

24。(打体育术语一)谜底:双打。

大家知道,“打”(读da,达)是我国特有的数量词,一打就是十二。一打铅笔,就是十二支铅笔。

谜面上的“24”,正好是两打。仔细琢磨一下“两打”二字。“两”有“双”的意思,“打”(da)可谐音变义成“打”(da),这样连在一起就成了谜底。

1,3,5,7,9。(打成语一)谜底:无奇不有。

“奇”,又可以当“单”、“单数”讲。这个谜底可以说是抓住了谜面固有的特征,进行了准确的概括。

另外,用算式也可以制成谜面,叫做算式谜。

例如:100—1。(打字一)谜底:白。

谜面的意思可会意成“百”去掉“一”,也就成了“白”。

7÷2。(打成语一)谜底:不三不四。

这道算式,不能整除,结果既不是3,也不是4,而是3.5。这样一分析,谜底就不难猜出了。

10002=100×100×100。(打成语一)谜底:千方百计。

这是一个等式。左边是一千的平方,右边是三个一百连乘。也就是一千的平方变成用一百的连乘来计算,于是谜底就可得出。

不过,我们在这里用了别解的方法,与成语“千方百计”的本意毫不相干。

所以我们说“别解”在猜谜过程中,是经常要用到的重要方法之一,大家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下面再看两个算式谜:

6+6。(打字一)谜底:程。

“程”可拆成“和十二”,正好扣合谜面。

242÷22。(打字一)谜底:墒。

“墒”拆开成“商十一”,完全扣合谜面。

以上二谜都采用了字形的组合法。

⑧符号谜。

谜面是由符号组成的谜语,叫做符号谜。

例如:+—×÷。(打政治名词一)谜底:分裂主义。

我们把“主义”二字分裂开来,就成了“+”、“—”、“×”、“÷”。猜射这个谜语要着眼于字的“形”,从形入手,运用笔画增损离合,加以灵活运用,就能猜出谜底。

另外,还有用象形法猜射的符号谜。

如:〔〕。(打四个字的常用词语一)谜底:左右开弓。

大家看,这个中括号是不是很像两张弓左右拉开的样子。

!。(打四个字的常用词语一)谜底:点点滴滴。

底面扣合既形象又生动,给人一种动的感觉,十分贴切。有时,还把文字和符号连在一起制成谜,更是趣味无穷。请看:

好!(打体育运动一)谜底:女子棒球。

谜面就像一个人在叫好。“好”字和符号“!”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个谜语构思十分巧妙。

“女子”扣“好”,运用了离合法;“棒球”扣“!”,运用了象形法。

有些符号谜还需运用会意法来猜射,

如:‖∶∶‖。(打成语一)

这是乐谱上用的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乐曲需要重复,就是唱完一遍以后,再从头开始重复唱一遍。

让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学过的成语里头,有哪一个成语含有“来回重复”的意思呢?可能大家已经猜到了,是“周而复始”。这个谜底十分恰当地解释了谜面上符号的作用。

⑨故事谜。

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把谜语融化在故事中,让人们去猜射,这种形式的谜语就叫做故事谜。

故事谜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它随着谜语的产生而产生,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谜有人物、有情节,比起其他形式的谜语来,显得更完整、更丰富,趣味性更强,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先讲一个“苏东坡遣童索物”的谜语故事。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十分喜爱游山玩水。一天,他带着一个小书童出外游玩,走到一座山脚下,当时正是中午,骄阳似火,顿觉口干舌燥。苏东坡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歇脚。他抬头远望,只见半山腰处有一座寺院,时而传来阵阵钟声。于是苏东坡让书童戴上草帽,穿上木屐到寺院里去取东西。书童问取什么东西,东坡只是微笑不语。书童见此光景,不再多问,径直向寺院走去。到了寺院,老和尚见是苏东坡的书童,便问前来有何贵干。书童就把主人让他头戴草帽、脚穿木屐,来寺院取东西的事说了一遍。听罢,老和尚哈哈大笑,马上拿出苏东坡所要的东西,交给了书童。书童接过东西一看,恍然大悟,打心眼里佩服自己主人聪敏过人。

原来,苏东坡要的是“茶”。书童的一身打扮,就是“草头”、“人”、“木”的意思,合起来正好是个“茶”字。

下面再讲一个故事谜。

从前,有一个人开设了一间铺子做买卖。他为了招揽生意,特意在铺面前制作了一块大招牌。上面写着:

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酉时天下雨,读书不必言。

自打招牌挂出后,买卖兴隆,顾客盈门,这家主人赚了大钱。

原来,招牌上说的是四个字——“有好酒卖”!每句诗正好打一字。

请看第一句“月挂半边天”,“月”字和半边天——合起来,是“有”字。第二句“嫦娥伴子眠”,“嫦娥”是女子,这里取“女”字,再伴“子”相眠,正好合成一个“好”字。第三句“酉时天下雨”,“天下雨”就有水,三点水加上“酉”,就成了“酒”字。第四句“读书不必言”,“不必言”也就是“没有言”的意思,“读”字没有“言”,也就剩下一个“卖”字。四字连在一起,正是“有好酒卖”。

民间谜语和灯谜的区别

在中国,狭义的谜语又称民间谜语,包括儿童谜语及猜谜形式的山歌等;广义的谜语包含了狭义谜语,还有灯谜。也就是说,中华谜语分为民间谜语和灯谜两大类。

谜语和灯结下了不解之缘。灯谜是在宋元时期出现的,顾名思义,就是在元宵节赏灯之际,人们把谜语写在灯上,供大家猜射。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灯谜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技巧日臻完善,猜谜难度大大提高。特别是出现了各种谜格,这是灯谜与一般谜语的区别。最终,灯谜从一般谜语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特殊的形式。

解放以后,灯谜事业蓬勃发展。猜灯谜,已经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民间谜语和灯谜有相似之处,如都由谜面、谜目和谜底组成,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制作方法不同。

制作方法不同,从而使谜面形式有所不同。民间谜语大多描述事物的形态、特征、用途,追求韵律美;谜面多为四句,有节奏,有押韵,易上口,好记忆,不讲究用词,多一字、少一字无所谓,不影响猜,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凑数,还要加一些废字、废话。

灯谜很严谨,而灯谜谜面用字精确简练,忌讳“闲字”,字数较少。举一个字谜为例,谜底是“裕”字,民间谜语的谜面是:

日常生活两件宝,穿得暖来吃得饱;若把它俩放一起,只觉多来不嫌少。

一共二十八个字。再看灯谜的谜面是:

不愁温饱。

只有四个字。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灯谜不能“漏白”,就是谜面有这个字,而谜底也有这个字。在民间谜语中,漏白比较常见。比如:说狗不是狗,打它它不走。猜“死狗”。

谜面结构不同。

民间谜语的谜面一般字数较多,而且常常是合辙押韵的歌谣,其中以四句形式出现的较多。它的语言通俗,往往采用民歌、童谣形式,朗朗上口,形象生动。

比如: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称啥都知,其实全不晓。

谜底:知了。

灯谜的谜面较短,短小精悍,闪烁其词,难以捉摸。

又如:一个娃娃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脱去衣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日用品)

谜底:日历。

又如:一座小花园,鲜花开不断,只供一人瞧,其余靠边站。(打一玩具)

谜底:万花筒。

灯谜的谜面一般文字较短,很多还采用了现成的词语。如诗句、成语、俗语、典故以及人名、地名、电影名、戏剧名,甚至还有用字母、数字、图画、棋谱、符号等做谜面的。

如:举头望明月。(打外国地名一)谜底:仰光。

望文释义。(打字一)谜底:一。

说话绕弯子。(打音乐名词一)谜底:叙事曲。

导。(打成语一)谜底:抱残守缺。

谜底范围不同。

民间谜语猜射的范围多为人们生活劳动中熟悉的事物,比如自然现象、人体器官、动物、植物、食品、用品、设施设备及少量文字。

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名、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也就是说,灯谜谜底是以文字为基础的,凡是文字、符号以及文字符号所能表达的所有事物、词语、名称、文句等等皆可入谜。

谜目范围不同。

民间谜语流传于民间,大多是常见的事、物、自然现象等。

比较一下,灯谜的谜目范围要比民间谜语的谜目范围广泛得多。而且严格地讲,谜目的书写也是有区别的。如“燕子”谜,民间谜语的谜目写成“打一动物”,而灯谜的谜目要写成“打动物名一”。

题材格律不同。

民间谜语可以是儿歌,可以是一句大白话,形式灵活,手法以比拟为主。灯谜和诗词一样,有固定的“体”、“格”,谜体有比如会意、离合、增损、分扣、象形等,谜格有卷帘、徐妃、骊珠等。

猜射主体不同。

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的民间谜语适合于少年儿童猜射。而灯谜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猜射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猜射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它一般地适应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射。不过,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灯谜也逐渐受到少年朋友的喜爱。

扣合机制不同。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主要是事物谜。谜面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对谜底事物的外形、内质、动作、功用以及声音、颜色、气味等特征进行描述,诱发人们的想象力,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如谜底是“燕子”,民间谜语的谜面是:

有位小姐黑又黑,来时天公放春雷,故居就在屋檐下,为增春色满天飞。

而灯谜的谜面是:

北京零时。

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颜色(黑又黑)、生活习性(春天飞来住在屋檐下)等特征进行了形象的描绘。

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一个“燕”字;“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由此可见,它们扣合方式差别很大。

再如谜底是“蒜”,民间谜语的谜面是:

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

而灯谜的谜面是:

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前者是抓住了蒜的特征,用拟人的手法把蒜瓣比作兄弟,把蒜皮比做衣服,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至于蒜的写法,根本不去考虑,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蒜的形象。可后者,抛开了蒜本身的各种特征不去管它,只是着眼于“蒜”字的字形、写法——“二小二小”就是“祘”,再“头上长草”。

这就不难看出,民间谜语的谜面,关键是事物的性质,而不管该事物的名称或文字是如何表述的。相反,灯谜的谜面,关键是名称或文字的表述,而不管该事物是何种性质。例如民间谜语对“花生”的描述:

麻房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

根据谜面所述特征,谜底“花生”显然指的是尚未去壳去皮的花生果,所以要猜“花生果”也是对的,甚至猜“落花生”、“长生果”都是对的。但是不能猜田里种的“花生”,即“花生秧”。因为二者形态不同,尽管名称一样。再看灯谜的谜面:

捐资助学。

谜底别解为“花钱为学生”。显然,谜底只认“花生”二字。它可猜经济作物“花生”,即田里的花生秧;也可以猜食品“花生”,即店里卖的花生果,尽管二者形态并不一样。但是不猜“长生果”之类,因为不能扣合谜面,尽管“长生果”就是“花生”。

再看民间谜语猜“杜鹃”:

自小扎根在山坡,个头不大开花多,一至春来花齐放,漫山遍野红似火。

抓住了“杜鹃”的基本特征,还可以猜“满山红”、“映山红”等杜鹃花的别称。

再看灯谜猜“杜鹃”:

林边堤旁对月鸣。

“林边”是“木”,“堤旁”是“土”,合为“杜”字;“月”字和“鸣”字结合得“鹃”字。显然,谜底只认“杜鹃”这两个字,它可以猜鸟名“杜鹃”,也可以猜植物“杜鹃”,还可以猜人名姓杜名鹃,甚至猜服装商标“杜鹃”,散文篇目“杜鹃”等等,但不能猜“映山红”之类。

通过比较,民间谜语和灯谜这两个概念基本明晰了。不过还有一个误区值得一提。“灯谜”二字当初是因谜条挂贴于灯上面得名,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也都将挂在灯上的谜语称做“灯谜”,但是中华谜语演变到现在,“灯谜”二字不再是单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专指“文义谜”了。

也就是说,挂贴在灯上的谜语不一定就是“灯谜”,比如民间谜语挂在灯上,本质上还是民间谜语;歇后语挂在灯上,本质上还是歇后语。反过来,文义谜即使不挂贴在灯上,仍称做“灯谜”。

文义谜中,除了以字句为面的一般灯谜外,还有一些以图画、印章,甚至物品、声音、动作来替代谜面的,通常称为“花色灯谜”。

这些谜的谜面虽然不是直接用文字来表现,但与文字一样表示某种特定的意思,更主要的是在扣合上,谜面与谜底形成一种文字音、形、义变化的关系,本质上仍属文义谜,所以归在灯谜一类,是一种特殊的灯谜。

此外,还有一些带谜格的灯谜。

谜格知识

谜格常识

谜格,即灯谜格律,产生于明代,是灯谜向着高难度发展的产物。

当时,由于灯谜的不断发展,通常使用的制谜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灯谜创作过程中,有时候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了很好的谜底素材,谜面构思也颇具文采,但在谜面和谜底的扣合上都搁了浅,面底不能紧扣,缺少吻合。

于是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谜格,借助它们来制作谜语。按照谜格的规定,或者把谜底中字的位置移动一下,或者把谜底中的字读成谐音(就是字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对谜底中文字的偏旁部首进行一番加工整理,然后再去扣合谜面。

谜格到底有多少种,说法不一,往多说四百多种,往少说也一百挂零。不过,常用的也就二十几种,最常用的不过十来种。为辅助灯谜创作,拓宽谜路,提高猜射水准,现将这些谜格加以归类如下:

移字类。

这一类谜格常常是通过变动谜底中一个或几个字的位置,然后再跟谜面相扣合。即移动调换谜底文字的顺序。包括:

【秋千格】【卷帘格】【掉头格】【蕉心格】【掉尾格】【双钩格】【上楼格】【下楼格】【辘轳格】【垂柳格】【移珠格】【牵萝格】【移帜格】【易帜格】【上下楼格】

加字类。

即在谜底增加适当的文字。包括:

【求凰格】【骊珠格】【隐目格】【带目格】【重头格】【宽带格】【叠尾格】【加冠格】【嵌腰格】【纳履格】【回文格】【簪花格】

减字类。

即在谜底减少适当的文字。包括:

【脱帽格】【解带格】【脱靴格】【摘领格】【蔽膝格】【解裙格】【期艾格】【折柳格】【神龙格】【同衬格】【脱单格】【脱双格】【鲤鱼格】【联珠格】【玉版格】【抵销格】

别读类。

即讹读谜底的文字,形近而字不同。包括:

【亥豕格】【乌纱格】【青领格】【黑胸格】【黑膝格】【皂靴格】

谐读类。

即读谜底的谐音,造成同音白读,音同而字不同。包括:

【梨花格】【白头格】【素心格】【粉底格】【玉领格】【粉腿格】【正冠格】【丹颈格】【红心格】【榴裙格】【朱履格】【穿花格】【围棋格】

半读类。

即摒弃谜底文字结构的一半而只读留下来的另一半结构。包括:

【徐妃格】【摘遍格】【放踵格】【蝉蜕格】【半面格】【折中格】【折翼格】【折履格】

分读类。

即把谜底文字拆成几部分结构分读。包括:

【碎锦格】【虾须格】【燕尾格】【蝇头格】【蜓尾格】【曹娥格】【解领格】【展翅格】【蜂腰格】【鹭胫格】【筠垫格】【筠梢格】【宝塔格】【鼎足格】【离合格】

并读类。

即把谜底文字作为结构,并作一字或几字来读。包括:

【合璧格】【比目格】【同心格】【并足格】

句读类。

即把谜底文字断开,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来读。包括:

【红豆格】【牟尼格】

圈读类。

即利用汉字的一字多音,将谜底文字异读,字同音不同。包括:

【系铃格】【解铃格】【移铃格】【庐山格】

其他类。

即把有别于以上十类的归为一类。包括:

【遥对格】【重门格】【连环格】【苏黄格】【泄白格】

下面就每种谜格分别作一下介绍。

曹娥格

又名“碑阴格”。它的构成方法是用化形衍义得出,谜底每个字都要左右分读(或上下分读),以扣合其谜面。例如:

天作丝丝道难行,含泪挥手送君行。(打一鸟名)谜底:露禽。

猜时,谜底应读为“雨路人离”才扣合谜面。

虾须格

又名“鸦髻格”、“丫髻格”。谜格即由形似虾须而得名。谜底字数在两个以上,谜底首字左右分开成两个字读,并与后面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例如:巾帼英雄传。(打一鲁迅作品)谜底:《好的故事》。

谜底第一个字拆为“女”、“子”。

手术学。(打法律名词一)谜底:刑法。

“刑”字左右分开读为“开刀”。

解领格

又名“鸳肩格”。谜底需四字以上,谜底的第二个字左右分开成两个字,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江海河汉常作客。(打一成语)谜底:四海为家。

将第二个字拆为“水”、“每”,连上下文为“四水每为家”,切合谜面。

展翼格

又名“剖腹格”、“双胎格”、“振翼格”。谜底字数须为三字以上的奇数个字组成的词或词组,中间一字应为左右分读的合体字,并与上下文连起来,以切合谜面。

例如:阴阳历合订本。(打一文件名称)谜底:说明书。

将中间“明”字左右分开成“日”、“月”,切合谜面。

八月秋风高怒号。(打一俗语)谜底:卷铺盖。

谜面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的首句。

蝇头格

又名“垫巾格”。此格法与“虾须格”相似,谜底需二字以上。首字须是上下结构的,分成两字并与后面的字连读。例如:

每晚休息。(打一毛泽东词句)谜底:多少事。

将“多”分读为“夕夕”。

蜓尾格

又名“垫足格”。谜底需两字以上,末一字上下分开成两字读。

例如:气象简报。(打一《红楼梦》人物)谜底:晴雯。

将“雯”字上下分开成“雨”、“文”,即“晴雨文”。

多多。(打一外国地名)谜底:开罗。

“罗”字上下分读为“四夕”,与“开”连读成“开四夕”,切合谜面。

燕尾格

又名“燕剪格”、“鱼尾格”。谜底需两字以上,末一字须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猜时左右分开成两字读。

例如:久旱。(打一地名)谜底:长沙。

将“沙”左右分开为“水”、“少”,即“长水少”。

洛神赋。(打一河北地名)谜底:临漳。

末一字读为“水章”,因而谜底解为“临水之章”。

蜂腰格

又名“中分格”、“断绵格”。谜底须为三字以上的单数词句,但中间一字要上下分开作两字读。

例如:隆中决策。(猜一地名)谜底:三岔河。

谜面取自《三国演义》回目,诸葛亮于隆中分析三分天下的形势。将中间“岔”字读为“分山”,与上下文连读成“三分山河”,切合谜面。

碎锦格

又名“堆金格”、“破镜格”、“集锦格”。谜底须为两字以上的词句,每字分成二或三字,可不拘上下左右。

例如:冠盖满京华。(打一古人)谜底:管仲。

谜底可拆为“个个官中人”。

众口一词。(猜一邮电用物)谜底:信筒。

将“信筒”二字分拆读为“人言各个同”,与谜面相照应。

离合格

又名“金钟格”。谜底须为两字以上的词句,字字皆可拆为两字或三字,然后将谜底中每一字分读一次后,再读一次。或先读本字,再读分读。也可使一字化三四字读。谜底两字分成六,或七,或八个字,方切合谜面。

例如:卓文君夜奔相如。(打一词汇)谜底:好逑。

将“好”分为“女”、“子”,“逑”分为“求”、“之”,即“女子好逑,求之”。

夕照。(打一字)谜底:晒。

先分读为“日西”,再合读为“晒”,连读作“日西晒”,以扣谜面。

鹭胫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倒数第二个字,左右分开成两字,连上文读,切合谜面。

例如:医头风请陈琳草檄。(打一成语)谜底:治病救人。

将“救”分读为“求文”,即“治病请文人”。

宝塔格

因谜底的字相间分读,形似宝塔式,故有此名。谜底须为四字以上的双数词句,谜底之二、四、六字等逢双数的字,拆作左右两字读。

例如:卿卿。(打《诗经》句一)谜底:如何如何。

将“何”分为“可”、“人”,即“如可人,如可人”。

鼎足格

别名:蟾足格。谜底需两字以上,最后一字分读成三个字。

例如:欧美民族。(打一春秋人物)谜底:西施。

将“施”分读为“方人也”,即“西方人也”。

筠垫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字字按上下分成两字读。

例如:农夫心内如汤煮。(打一水果名)谜底:香蕉。

将“香”分为“禾”、“日”,“蕉”分为“草”、“焦”,即“禾日草焦”。

筠稍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字字均分为左右两部,一字作两字读。

例如:建筑家。(打一中草药名)谜底:杜仲。

分开读为“土木中人”。

折巾格

别名:侧帽格。谜底需两字以上,即将谜底第一格字左右分开,成为两字,只用其半边字连下文读,切合谜面。

例如:南甜,北辣,东咸,西酸。(打一成语)谜底:饶有风味。

将谜底“饶”去“尧”存“食”,成为“食有风味”。

徐妃格

又名“半妆格”。格名出自李商隐南朝诗中“只得徐妃半面妆”而得名。梁元帝后妃徐氏每次得知元帝要来,便化妆成半面妆等候。因此又叫“半妆格”。谜底须为两字以上同偏旁的字,去掉相同偏旁后切合谜面。

例如:俱往矣。(打一鸟名)谜底:鸺鹠。

去掉谜底各字相同的偏旁,读作“休留”,切合谜面。

小舅子。(打二化学元素)谜底:钠,锑(读作“内弟”)。

半面格

又名“玉璜格”。谜底需两字以上,每字均可左右或上下分开,任取其一半来读。

例如:横竖横。(打一《聊斋志异》篇名)谜底:《江城》。

将谜底半读为“工成”,切合谜面。

折翼格

又名“曲袖格”、“楚腰格”、“瘦腰格”。谜底须为三字以上的单数词句,将中央一字左右分开成两个字,取其一半,连下文读,切合谜面。

例如:皆大欢喜。(打一曲牌名)谜底:众仙乐。

将“仙”分开取“人”,读为“众人乐”。

折屐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末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只取上半截的字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

例如:知。(打一《水浒传》人物绰号)谜底:智多星。

将“星”取“日”,读成“智多日”,切合谜面。

只履格

又名“跻履格”。谜底需两字以上,末一字要左右分开成两个字,取其一半,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

例如:千秋岭。(打一曲牌名)谜底:长寿山。

将“仙”去“山”,即“长寿山”,切合谜面。

放踵格

又名“摘底格”。谜底字数需在两字以上,每字的下半截皆是同一部首,猜时去除谜底下方相同部首,只取其上半部字义扣谜面。

例如:举旗成队。(打一常用词)谜底:热烈。

去掉下半部为“执列”。

万家宝。(猜二字常用语一)谜底:遭遇。

去掉相同的部首,为“曹禺”扣谜面。“万家宝”乃“曹禺”的原名。

摩顶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谜底的第一个字分成上下两个字,取下半截的字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

例如:楚。(打一成语)谜底:覆巢之下无完卵。

第一个字“覆”取下半部,有“双”的意思,“巢之下”为“木”,双“木”为“林”,“无完卵”是“蛋”的一部分,与“林”组成“楚”,切合谜面。

蝉蜕格

谜底须具有口、门、行、几等相同外围部首的两字,去除其相同的外围部首后切合谜面。

例如:千分比。(打一词汇)谜底:田园。

取其除外围后的“十元”,扣合“千分”之一,切合谜面。

摘遍格

又名“摘盖格”、“揭顶格”。谜底须为两字以上同盖头部首的词句,猜中后排除每字的同盖头部首,只取其下半部的字义扣合谜面。

例如:一年最热的时候。(打一中草药名)谜底:茯苓。

去掉同盖头后为“伏令”,切合谜面。

朝辞白帝。(猜农业名词一)谜底:篱笆。

按格法,去掉相同的“竹”字头,为“离巴”,切题。

同心格

又名“同心结格”、“鸳鸯带格”。谜底须用四个以上的双数词句,将谜底最中间的两个字当一字读。

例如:不交真正朋友。(打一成语)谜底:与人为善。

将“人”、“为”合为“伪”,读“与伪善”,切合谜面。

合璧格

谜底通常用四字组成,每两个字并成一个字读。

例如:早晨。(打一成语)谜底:一日千里。

“一”、“日”合为“旦”,“千”、“里”合为“重”,读“旦重”,切合谜面。

并蒂格

又名“并足格”、“连横格”。谜底需三字以上,将最后两字合并成一个字,连上读切合谜面。

例如:风雨荷塘。(打郑板桥词一句)谜底:荷叶乱翻秋水。

将“秋”、“水”合为“湫”,即“荷叶乱翻湫”,切合谜面。“湫”即“水”。

梨花格

又名“梅花格”、“谐音格”、“全白格”、“全谐格”。谜底须用两字以上,字字谐音,属于谐读类谜格。

例如:测绘战士。(打一中国现代作家)谜底:梁斌。

“测绘”解为“量”,“战士”解为“兵”,读为“量兵”,与谜底谐音。

个体户售货。(打一国名)谜底:丹麦。

谐音读作“单卖”,与谜面相合。

大海怒潮。(打一电器名)谜底:扬声器。

谐读成“洋生气”。“大海”是“洋”,“怒”是“生气”。因此,谜面暗示着“洋”在“生气”。

粉底格

又名“白足格”、“素履格”、“立雪格”、“踏雪格”、“履霜格”。谜底需两字以上,末一字用谐音代替,解释谜面。要念成白字才扣谜面。

例如:新闻纪录。(打一体育活动项目)谜底:广播操。

“操”与“抄”谐音。

不弯不曲。(打一数学名词)谜底:绝对值。

最后一字“值”谐读为“直”。

白头格

又名“白首格”、“皓首格”、“粉头格”、“雪帽格”、“寿星格”、“素冠格”、“冠玉格”、“望月格”等。谜底需两字以上,第一字用谐音来代替,解释谜面。

例如:望梅止渴。(打一地名)谜底:响水。

“响”与“想”谐音。

废品。(打上《水浒传》人名)谜底:吴用。

“吴”字读成谐音“无”。

“无用”,就是谜面废品的意思。

走读。(打哲学名词一)谜底:形而上学。

首字“形”谐音读成“行”。

油煎豆腐。(打一唐代诗人名)谜底:李白。

“李”是“里”的白字,油煎豆腐的里面是白的。

玉劲格

又名“粉劲格”。谜底需四字以上,第二字谐音成别义。

例如:免刑。(打一成语)谜底:不乏其人。

将“乏”与“罚”谐音。

粉腿格

又名“鹤膝格”、“素胫格”。谜底需四字以上,谜底倒数第二个字用谐音代替,解释谜面。

例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打二节令名)谜底:夏至、芒种。

“芒”与“忙”谐音切合谜面。

素心格

又名“玉带格”、“素腰格”、“夹雪格”。谜底须为三字以上的单数词句,谜底中央一字谐音为别义,解释谜面。

例如:幼儿园。(打一京剧名)谜底:《群英会》。

“英”与“婴”谐音切合谜面。

默读。(打一学科名)谜底:心理学。

中间一字“理”谐读为“里”。

朱履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唯末一字正读正义,其他字都要谐读为别义,解释谜面。

例如:一唱雄鸡天下白。(打一明代书画家)谜底:文征明。

“文征”二字谐读为“闻正”,即“闻正明”。

围棋格

谜底须为四字以上的双数个字,一半字正读正义,一半谐读为别义,或相反,切合谜面。

例如: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打一成语)谜底:心腹之患。

将谜底“心腹”谐读为“新妇”切合谜面。

榴裙格

又名“烧尾格”。谜底需四字以上,唯倒数第二字读正义,其他字都谐读为别义,切合谜面。

例如:父亲常在动脑筋。(打一国名)谜底:巴巴多斯。

“巴巴”谐读为“爸爸”,“斯”谐读为“思”,切合谜面。

丹心格

又名“丹枕格”、“红中格”。谜底需三字以上单数词句,唯最中央一字读正义,其他字谐读为别义,切合谜面。

例如:一群老鼠如绳套。(打一外国人名)谜底:杜勒斯。

“杜”谐读为“都”,“斯”谐读为“死”,切合谜面。

鹤顶格

又名“朱颜格”。谜底需三字以上,唯第一字读正义,其他字皆谐读为别义切合谜面。

例如:两岸垂杨柳,波心织绮纹。(打一成语)谜底:风声鹤唳。

将“声鹤唳”谐读为“生河里”切合谜面。

赤颈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唯第二字正读正义,其他字皆谐读为别义,切合谜面。

例如:伤心细问儿夫病。(打一成语)谜底:杯盘狼藉。

“杯”谐读为“悲”,“狼藉”谐读为“郎疾”,切合谜面。

还豕格

又名“乌焉格”、“鲁鱼格”。谜底需二字以上,故意将所有字别读,切合谜面。

例如:重峦叠嶂。(打一昆虫名)谜底:蜜蜂。

将谜底“蜜蜂”别读为“密峰”切合谜面。

乌纱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将谜底第一字形似别读为它字。

例如:坐以待旦。(打一《红楼梦》人物)谜底:侯晓明。

将“侯”字别读为“候”切合谜面。

青领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将第二字读为形似相近的别字。

例如:独木撑天。(打一成语)谜底:一技之长。

将“技”别读为“枝”切合谜面。

黑胸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的单数词句,将最中央的字别读作形似相近的字。

例如:马后炮。(打一《红岩》人名)谜底:车耀先。

将“耀”别读为“跃”切合谜面。

黑带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将倒数第二字作形似别读。

例如:鸿。(打一电影片名)谜底:突破乌江。

将“乌”别读为“鸟”切合谜面。

系铃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将谜底中当读本音的某一字,故意读为另外的音切合谜面。

例如:珠穆朗玛峰。(打一成语)谜底:藏之名山。

“藏”本读(cang),这里却读为西藏的“zang”,切合谜面。

解铃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格式和系铃格相反。

例如:你两行驶都违章。(打一象棋术语)谜底:双车错。

“车”谜底应读(ju),但为切合谜面应读(che)。

移铃格

谜底中某一字本应圈读的而解读本音,另一字本读本音的却读圈读。

例如:为令尹无喜色。(打《礼记》一句)谜底:县而不乐。

将“县”(xuan)解铃为(xian),将“乐”(yue)系铃为(le)切合谜面。

秋千格

又名“转珠格”、“颉颃格”。谜底限定为两个字,两字前后位置互移后扣谜面。就像荡秋千,由下摆上去(正读),再由上荡下来(倒读)。正读是谜底,但不扣谜面;倒读谜底才能扣合谜面。

举例如下:问苍茫大地。(打一地理名词)

猜时须先从谜面入手。“问”可以解释为“质问”,“苍茫大地”可以解释为“土地”,连起来就成了“质问土地”。联系谜目要求,可以看出,我们只取其中的两个字“质土”。把它们调换位置就是谜底——土质。“土质”倒读正好扣合谜面:质问土地——问苍茫大地。

再看一个谜语:大家看。(打一名词)

先把谜面会意成另外的说法,“大家”有“众”的意思,“看”即“观”,这样就会意成“众观”两个字,把它们位置一调换,就得到了谜底——观众。“观众”在意思上并不扣合谜面,但把它倒读成“众观”,正好扣合谜面“大家看”。

又如:正确针灸法。(打一军事术语)谜底:对刺。

将“对刺”颠倒为“刺对”切合谜面。

今天。(打一国名)谜底:日本。

卷帘格

又名“倒读格”。猜法跟秋千格相似,也要把谜底倒读来扣合谜面。不同的是谜底的字数必须在三个字以上,猜的时候像倒卷竹帘一样,所以叫“卷帘格”。

请看这条谜语:

党内不以官衔互称。(打一成语)

还是先从谜面入手,把谜面的意思会意成“一块儿称同志”。其中“一块儿称”可以解释成“合道”(“道”有说、叫、称等意思),这样连起来就成了“合道同志”,把它倒读就是谜底——志同道合。

再看一条谜语:

函授。(打一常用语)。

“函授”这个词很常见,现在不是经常举办各种函授班吗?就是“用信讲”的意思,倒读就变成了“讲信用”,这正是谜底。

又如:教师示范。(打一学科名)谜底:仿生学。

将“仿生学”读成“学生仿”切合谜面。

掉首格

又名“调首格”、“调头格”、“掉头格”、“睡鸭格”、“乙上格”、“低首格”等。格法是谜底需三字以上,将谜底的第一、第二字互调位置,与下面字连读扣谜面。

例如:丘。(打《岳阳楼记》一句)谜底:山岳潜形。

“山”与“岳”互换切合谜面。

蜃楼。(打中国一地名)谜底:上海市(按格法读成“海上市”)。

蕉心格

又名“乙中格”。谜底须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中间两字位置互换后与上下文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如:京师。(打一成语)谜底:千军万马。

谜底读成“千万军马”,古时计数以千万为“京”。

暴君。(猜法律名词二)谜底:元凶、首恶。

“凶”与“首”互换位,连续读成为“元首凶恶”,扣合谜面。

掉尾格

又名“乙下格”、“掉足格”。谜底需三字以上,末尾两字互换位置。

例如:请陈凯歌还。(打一成语)谜底:得胜回朝。

末两字倒换得“得胜朝回”切合谜面。

悬崖勒缰。(猜国名一)谜底:危地马拉。

读成“危地拉马”,即切合谜面。

上楼格

又名“低头格”、“登楼格”、“踢斗格”。谜底需三字以上,猜的时候,把谜底中最后一个字向前移动做头一个字,就像人们上楼一样,这样来扣合谜面。

换句话说,先根据谜面的意思猜出一个假谜底,然后再把假谜底的头一个字移到最后,就是谜底。

比如:慈母手中线。(打一昆虫名)

一看谜面,大家的眼前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慈祥的母亲手拿棉线在辛勤地纺织。这不正是一幅娘纺织图吗?我们把假谜底“娘纺织”的头一个字移到最后,就是谜底——纺织娘。

家书一封寄平安。(打一报纸名)。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外,从远方寄来一封信,报告他很健康。根据这种意思,我们先猜出假谜底:“报健康”。然后把它的头一个字移到最后,就猜出了谜底:《健康报》。

放眼全球。(打一哲学名词)谜底:世界观。

将“观”冠于“世”字之前,便读成“观世界”,切合谜面。

下楼格

又名“低头格”、“落雁格”、“落帽格”。谜底至少三个字,它与上楼格正好相反,是把谜底头一个字移到最后,就像人们下楼一样,然后来扣合谜面。

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谜面猜出一个假谜底,再把假谜底的最后一个字移到最前面,就是谜底。

比如:玉田。(打一艺术品名)

看了这个谜面大家可能有些纳闷,“玉田”两字到底能会意出什么意思来呢?会意法只是猜谜的方法之一,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这里要用新的方法破这个谜。从字义上不好下手,就从字形上入手。

联系谜目,要猜一种艺术品名。而“国画”这种艺术品,从字形上看和“玉田”有联系。“玉田”正好是“国画”两字的中间部分,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假谜底“国画中”,它正好解释了谜面。然后再把它的最后一个字移到最前面,就猜出了谜底——中国画。

这条谜语和我们举过的例子在制作方法上有很大不同,它是根据字形的变化而制作出谜面,所以猜射时就不能用会意法,而要从字形变化入手去猜射。

又如:一盏电灯照两家。(打一植物学名称)。

这条谜面的意思比较明白,是说两家合作用同一盏电灯的光。根据谜目的要求,我们猜出假谜底:合作用光。再把最后一个字移到最前面,就成了真正的谜底:光合作用。

又如:十读成九。(打一成语)谜底:一念之差。

读“念之差一”切合谜面。

阳春白雪。(猜一地理名词)谜底:寒温带。

读成“温带寒”,方可与“阳春白雪”相扣。

上下楼格

谜底须为四字以上的词或词组,谜底首尾两字互移成别义,紧扣谜面。

例如:言。(猜成语一)谜底:人而无信。

将首字“人”与尾字“信”互换,读成“信而无人”便切题意。

三代人都很好(打二《红楼梦》人物),谜底:良儿、孙绍祖。

将“良”和“祖”互换得“祖儿孙绍良”,切合谜面。

移珠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中间一字作间隔两字以上的自由移动,然后连读切合谜面。

例如:管中窥斑。(各打一《水浒传》人名、浑号)谜底:孔明、豹子锦。

猜时,读成“孔明豹子锦”,“锦”扣“斑”,“孔”扣“管”,切合谜面。

垂柳格

谜底需五字以上,把前面的少数字(两字以上)顺移到词句后面,连读切合谜面。

例如:太极拳操人不老。(打一体育运动形式名)谜底:少年运动会。

读成“运动会少年”切合谜面。

辘轳格

谜底字数须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猜射时谜底的字逢双互移位。如四字的谜底,其第一与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与第四字位置互移,以此类推。

长城南北。(打人体穴位二)谜底:内关,外关。

按谜格读成“关内,关外”,紧扣谜面。

双钩格

又名“己巳格”。因“己巳”形似双钩而得名。谜底限定四字,扣谜面时须将前两字与后两字位置对调读。

满座皆曰去。(猜成语一)谜底:言行一致。

前两字与后两字对调,读成“一致言行”。

用战争消灭战争。(打一成语)谜底:止戈为武。

读成“为武止戈”切合谜面。

牵萝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将两个相邻字,取其中某一字的半边(不论上半截或下半截、左半截或右半截),移置到另一个字的一边来读。

例如:构巢而居。(打一县名)谜底:西林。

读“栖木”切合谜面。

移帜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将某一字的左偏旁或右偏旁,移植到间隔一字或数字的另一字上读。

例如:真个无忧。(打一成语)谜底:何乐而不为。

将“人”字旁移植到“为”自称“伪”,读成“可乐而不伪”。

易帜格

谜底需二字以上,将其中两个字的一半偏旁或一部分互相移置。

例如:和平合作。(打一中草药名)谜底:并头草。

“头”和“草”互移一部分成“莫斗”,连读“并莫斗”切合谜面。

螺旋格

谜底需四字以上,字字旋转读,不能有字往下连续。有“中向外旋”和“外向中旋”两种。

例如:诊。(打一成语)谜底:毁誉参半。

读成“参誉半毁”切合谜面。

脱帽格

又名“升冠格”、“免冠格”、“落帽格”、“孟嘉格”、“龙山格”等。谜底需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首字略去不读。

例如:良师。(打一常用语)谜底:好好先生。

把首字“好”略去不读,而以“好先生”扣谜面。

鲁智深绰号。(打《聊斋志异》中一篇名)谜底:《紫花和尚》。

读“花和尚”切合谜面。

摘领格

又名“折领格”、“折项格”、“射喉格”。谜底需四字以上,除去第二个字后切合谜面。

例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打三部电影)谜底:《家》、《望乡》、《新的一代》。

除去“望”为“家乡新的一代”。

遗珠格

又名“解带格”、“鸿沟格”、“挖心格”、“折腰格”、“比干格”、“抹胸格”等。谜底须为三字以上单数词句,最中央的一字除去,扣合谜面。

例如:口。(打一成语)谜底:因小失大。

读“因失大”切合谜面。

折胫格

又名“脱袜格”、“缓带格”、“不胫格”。谜底需四字以上,倒数第二字除去扣合谜面。

例如:分。(打一电影)谜底:汾水长流。

读“汾水流”切合谜面。

脱靴格

又名“弃履格”、“无底格”、“力士格”、“跣足格”等。谜底需三字以上,去末一字切合谜面。

例如:玉环。(猜京剧名一)谜底:《杨门女将》。

“将”字略去,以“杨门女”切合题意。

期艾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其中有叠字,除去一个叠字后切合谜面。

例如:乘法入门。(打二杂技节目名)谜底:驯马、马术。

去一“马”,读“驯马术”切合谜面。

神龙格

谜底以用长句为宜,前半截大部分切合谜面,后半截少部分除去,除去的少部分字应由旁边的邻字消除。

例如:瞎子。(打一电影)谜底:《看不见的战线》。

将“战线”除去切合谜面。

折柳格

谜底以用长句为宜,后半截大部分扣合谜面,前半截少部分除去,除去的少部分字由旁边的邻字消除。

例如: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打一外国首都名)谜底:帕拉马里博。

只取“马里博”,“帕”字由邻字“拉”掉。

联珠格

又名“连珠格”。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句中的连接句或字,以上一句末一字与下句的第一字,连缀成一词,扣合谜面。不能用词组做谜底。

例如:十二克。(打毛泽东词二句)谜底: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打胜”切合谜面,“打”对“十二”,“胜”对“克”。

加冠格

又名“正冠格”、“加冕格”。谜底大部分取材于诗、词、文连接着的两个句子,句子文义不足,需借上句末一字,加至本句的句首连续,以补充谜底句文的不足。

例如:大江东去。(打一《红楼梦》词句)谜底:……水,无复向西流。

从原句的“东逝水”借来“水”字。

藏珠格

又名“嵌腰格”。谜底应是双数词句,在最中央嵌入一字,切合谜面。

例如:鹏程展翅。(打二经穴名)谜底:飞扬、万里。

中央嵌入一“九”字,为“飞扬九万里”,切合谜面。

投影格

谜底需两字以上,其中有一字应重复读一次成两字,两字意思不同,加叠字切合谜面。

例如:一旦豁然贯通。(打一俗语)谜底:天晓得。

读成“天晓晓得”,两“晓”字意思不同。

回文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先顺读,后倒读,把两次读的意思合起来,以扣谜面。

例如:大爆冷门。(猜摄影词一)谜底:强反差。

先顺读如前,后倒读为“差反强”,两者意思连续读为“强反差,差反强”,扣合自然。

射谜能手猜射谜。(打一《水浒传》人物绰号)谜底:打虎将。

读“打虎将,将虎打”切合谜面。

探骊格

又名“骊珠格”。格法与“隐目格”相似。与一般灯谜不同,它的谜条上只写谜面和谜格,不标谜目,猜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如:洞长一千五百米(探骊格),谜底:穴位,足三里。

其中“穴位”是谜目,“足三里”是谜底,连起来切合谜面。

吾。(探骊格)谜底:成语,有言在先。

谜面只有一个“吾”字,根据联想推断,要成为一个“语”字,必须在“吾”前加个“言”字,才能构成“语”字。“成语”即谜目,与“有言在先”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隐目格

此格与其他格不同(只与探骊格相似),根据谜面所示,只标出谜格,不标谜目(即要猜的项目)。猜射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谜底一般只用一词组成,谜底前两字指谜目名称,主要谜面不标格名,猜中时,带出暗含的射目来。

例如:说文解字(隐目格),谜底:书名,论语。

其中“书名”实际上是所隐谜目,“说文解字”是一本书,而“论语”既是书名,从字面上又能与谜面相扣。

带目格

谜底一般只用一词组成,谜面前两字隐谜目,不标谜格,让猜中时并带出谜目和数来。

例如:甲午风云,谜底:干支十二,寅辰。

其中“干支”为所隐之目,“二”是隐目所带之数字,“寅”、“辰”是谜底,他们包括在十二干支之内,与谜面“甲”、“午”相扣。

内附格

又名“暗附格”、“藏藏格”。谜底须用具有格名的句子,暗附格名,须能体现格名的用意。

例如:奖。(打一《西游记》人名)谜底:卷帘大将。

谜面“奖”是“大将”的倒读,合“卷帘格”的用意。

簪花格

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或成语,谜底的第一个字只允许加草字头或竹字头。

如:张苞。(打一成语)谜底:方兴未艾。

“方”字加草字头成“芳”,以“芳兴未艾”切合题意。

反切格

以谜面或谜底的两个字“切音”,即将上一字的声母和下一字的韵母相切,得一个字,再加上“反”或“切”字,切合谜面。

例如:枪林。(打一常用词)谜底:亲切。

谜面“枪林”反切成“亲”,扣谜底“亲切”,“切”是附加字。

抵消格

又名“停云格”、“削剩格”。谜底多由两词组成,前词的闲字由后词指出抵消,其他实字都应切题。

例如:尖端。(打《水浒传》二绰号名)谜底:小遮拦、没遮拦。

“尖”之端为“小”,谜底上句“小遮拦”之“遮拦”由下句“没遮拦”抵消,剩一“小”字,与谜面扣合。

重门格

又名“二进宫格”、“叠户格”。谜底用一字、一词或短句组成,不直接解释谜面的意义,谜底先射中寓意,后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谜面。

例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亥。(打一字)谜底:虫。

第一层门,先从谜面十二地支中,独缺戌;第二层门,应知戌属狗,狗即犬。经转义,独缺犬,为虫字。

苏黄格

谜底的词句不直释谜面的意思,先以谐音附会,后才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谜面。

例如:剪烛。(打一古科举名)谜底:状元。

“剪烛”会意“一夹一明”,经谐音附会成“一甲一名”,即“状元”。

求凰格

格名取“凤求凰”之意。这个格名出自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相爱的故事。相传,汉代的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慕已久,作琴歌向卓文君求爱,其中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因此,后来男人们求偶便叫“求凰”。这个格名正是取了“凤求凰”之意。

要求谜底与谜面成对仗,讲平仄外,还须在谜底附加具有对偶意义的关联词,如:对、配、比、双、和、齐、偶、交、会、匹、伍、缘、连、联、朋、相逢、相会、鸳鸯等。

例如:酸和辣。(打一成语)

先把谜面当做上联,逐字地对出下联。酸——甘,和——共,辣——苦,连起来就是“甘共苦”,再加上一个适当的关联词“同”,就是成语“同甘共苦”,这个谜就算猜中了。再看一个例子:

黄金。(打一艺术家名)

按照刚才讲的方法,黄——白,金——石,“白石”前面加一个“齐”字,就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了。

又如:玉门关。(打李白诗一句)谜底:金銮锁鸳鸯。

“金銮锁”与“玉门关”对仗,“鸳鸯”是附加词。

鸟唱歌。(打一成语)谜底:对牛弹琴。

“鸟唱歌”与“牛弹琴”相对偶,并冠以“对”字构成谜底。

中华实用谜语大全 - 第一章谜语常识及猜谜技巧1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