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蹉跎岁月

“高粱红,大豆黄,来了小东洋。国军撒腿跑,百姓遭了殃,从此成了亡国奴,暗无天日心发慌。吃不饱,穿不暖,粮食全抢光。盼星星,盼月亮,来了***,穷人喜洋洋,鬼子遭了秧,挺直腰板跟党走,拿起刀枪杀东洋。”

坐在东去的列车上,耳畔不时回荡着大爷爷经常哼哼的歌曲,我的思绪却是早已飞到了遥远的故乡,飞到了那个孤零零的小土坯房,脑海里被那个寡言少语,腰板挺得笔直,经常坐在村外高岗上,看着远处发呆的老人身边。

他叫王平安,今年已经九十五岁。过去的十年间,家人已经接到过数次老人的病危通知书,但是每一次都是虚惊一场。而这一次却是有些特别,据爸爸来电话说,前几天大爷爷突然昏迷不醒,被送往县医院抢救之后,慢慢苏醒过来,眼睛已经失去了光泽,嘴巴也歪斜着,完全失去了进食和说话能力,只能靠输液维持着垂危的生命。

接到电话之后,我立刻向辅导员请假,又迅速打了出租车奔向火车站,还算顺利的买上了三小时后东去的火车票,奔向千多里之外的齐鲁大地,期盼着能在老人弥留之际说上几句话。

尽管和大爷爷的感情不是特别深,但是自幼对老人有着好奇,长大之后又很是可怜老人的孤独,时不时抽时间跑到村外高岗上的小屋里看看。等上了高中,离家远了,一个月都难以回家一趟,心里可一直没放下大爷爷那孤独却也高傲的身影。

“好好好,我家又出了一个状元郎!”当拿到大学录取书,家族坚持让爸爸摆下酒席,宴请族人,以示庆贺。而邀请大爷爷参加宴会的重任自然落到了我和爸爸的头上。大爷爷终于露出了少有的笑容,而且翘着胡子大声叫好。

“卫国,你留一下,爷爷有话和你说!”吃完宴席,爸爸亲自开车,与我一起送大爷爷回了高岗上的小屋,没想到,大爷爷竟然单独把我留下来,弓着腰在床底下艰难地拖出来一个木箱子。

“帮爷爷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全都倒出来!”大爷爷命令我。

“哇,爷爷还珍藏着不少古董来!”看着箱子里的多样物品,我的眼睛一下子瞪的滚圆,首先拿起来一叠花花绿绿的票子,只见上面还算清晰的写着1000元的字样,下面却是民国某年某月印制。

又拿起一个变色的似乎在电影上见过的,鬼子常用的子弹盒,只觉得沉甸甸,很有分量。在大爷爷鼓励的眼神之下,慢慢打开翻盖,里面竟然是几十块大洋,而且多数是民间俗称的“孙大头”,还有几种如“袁大头”、“光绪通宝”等等,真算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爷爷,这望远镜已经没了镜片,你还留着干嘛?”我继续翻着其他物品,竟然看到了一个没有启封的信件,狐疑的看着爷爷。

“看上面的三个星星,那是保密的标记,除非司令员本人,警卫和通讯都是不能看的。把它放回去!”爷爷突然严肃起来,认真的收好了那封未曾开启的,对我来说带着神秘的信件。

其实早就听说过不少关于大爷爷故事,只是没有很在意而已。等上了大学,真正的成年了,慢慢地对大爷爷他们那一代人的遭遇多了一些关注。尤其是我本身就是学的文科,而且还选修了现代历史学,也就更加对这些曾经经历过苦难中国蹉跎岁月的,代表一个时代的老人有了兴趣。

“你大爷爷经历很复杂,到现在政府还没有给他一个定论。爷爷多年来一直试图给他正名,只可惜他的那些老战友已经失联,估计多数已经牺牲,活下来的也是九十岁左右高龄,很难找到他们了!”

第一个暑假,我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直接回到了老家,与爷爷谈起了大爷爷的事情。爷爷可能是觉得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才认真的把一些鲜为人知,起码我原来没听说的故事讲了出来。

七七卢沟桥事变那一年,大爷爷刚满十六岁,在陪着太爷爷进城经商的时候,被一支队伍抓了丁。太爷爷慌张地跑回家里,在太奶奶哭天叫地的情况之下,到处托人打听,看看什么人能有大神通把年仅十六岁的大爷爷给搭救出来。

银元花了不少,但是效果可是没有一丁点。等到心疼和挂念大儿子的太奶奶,逼着太爷爷卖掉牲口和几十亩土地,进一步托人搭救大爷爷的时候,在县城里当差的太奶奶的哥哥,也就是我爷爷的舅舅骑着大洋马,突然来到了家里。大喜过望的太爷太奶终于找到了救星一般,把几乎卖掉了所有家产筹到的大洋全部拿了出来,恳求我的舅太老爷想法子找到大爷爷。

问明了事情原委,舅太老爷深思一阵子说道:“你们把钱收好了,估计不久之后,东洋鬼子就会杀过来了,政府军不仅没有认真准备抵抗,而且正在忙着收拾财物,向大后方转进。我这次回来,主要就是告诉你们一声,还是带着孩子,收拾细软,向西面的大后方走吧!”

“那平安怎么办?”太奶奶不依不饶的问道。

“平安的事情我会留意的,现在兵荒马乱的,估计是被地方趁机攒起来的草头王给打劫了去,这年月枪把子可是重要的很,说不定那身体健壮灵活,身材高大有力的小子混出个人样来也难说!”

舅太老爷骑着高头大马走了,他的话并没有给太爷爷他们带来什么实质性安慰,尤其是太奶奶依旧是以泪洗面,多数时间都站在村南口河堤上的大柳树下面眺望着狂野之中,自然是期盼自己的大儿子自己跑回家来。

时间很快进入三八年九月,田里的高粱玉米已经长成了身量,只等着孕育日渐成熟的果实。这日夜里,一阵呯呯啪啪的鞭炮声传来,很快惊醒了熟睡中的村民们。因为东洋鬼子很快打过来的消息早就传开,当地老百姓自然整日里提心吊胆,时刻准备着逃命。这不年不节的,突然传来鞭炮声,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惊慌。大人们马上跑到街上打探缘故,很快的有人喊道:“乡邻们,快跑啊,洋鬼子从南面河沟里打过来了,国军正顺着河道向北逃亡呢!”

就像是炸了马蜂窝,顿时整个村子里乱了起来,先是呼儿唤女的喊叫声,接着是老人的哀叹,哇哇的哭声。背负着大小包裹,推着独轮车,牵着牲口的村民们,迅速在大街上汇成长龙,跟着前面的人,向村子外面的田野里跑去,那效率倒也蛮高的。

前面跑得够快的青壮年,突然惊呆了:月光之下,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东洋鬼子,带着一队端着明晃晃刺刀的步兵,牢牢堵住了村口之外的土路。

“你们滴老实听话地,到村南地大谷场滴集合地!”一个军官挎着战刀,骑在洋马上说道。

“老乡们,太君说了,大家赶快到村子南面的打谷场集合,太君要跟大家训话。太君可是说了,假若谁不听话,可是要杀头的!”一个翻译大声喊着,上千村民自然听得清楚明白,稍微犹豫之后,摄于对方虎视眈眈地机枪和明晃晃的刺刀,只好折向了村子南面。

在训话结束之后,鬼子只留下一个小队,十几个人的样子,大队人马就连夜开拔,去了其他村镇进行扫荡、进攻、占领,据说不到一个月时间,整个益都北部地区,南部从山区开始,北面一直到清河流域,甚至更远的黄河一线,都被鬼子给占领了。

“爷爷,就一个小队,十几个人,把数千人的一个镇子给牢牢掌控了?”当时的我真的从心底里惊讶,鬼子再厉害,难道有三头六臂,还是什么大神通,既打跑了数倍于自己的国军,又用少的可怜的兵马,控制了辽阔的地盘,数十倍于自己的中国老百姓。

“唉,国贫家弱,既没有好武器,又没有好领导,懦弱本分的,没见过世面的穷苦百姓怎么可以反抗?何况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致使抗战前期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好在后来有了地下党,有了革命武装的带动和宣传,中国人才慢慢苏醒过来,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终于打走了小日本。”

离群的苍狼 - 第一章 蹉跎岁月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