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
明朝大历史的评论 全部34条
我来说两句
i55****960 2个月前
这是大鄂尔多儒学教授郑咺提出的观点。他认为蒙古作为元朝的本族,应该接受礼的教化。当时蒙古仍然遵循本族习俗,不实行三年之丧,还有收继庶母叔婶兄嫂等行为,他担心这些行为会被后世取笑,所以主张必须进行改革,用礼法来约束。但和之前乌古孙良桢的奏议一样,这个建言也未被采纳,这体现出元朝在统治过程中,对于本民族习俗与传统汉族礼法之间的融合存在抵触情绪,反映出元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时在文化融合方面面临的困境。
i55****960 2个月前
这是监察御史乌古孙良桢针对元朝当时纲常制度混乱情况提出的观点。在元朝,蒙古人(国人)和其他民族(汉人、南人等)在遵循纲常礼制方面存在不同标准。乌古孙良桢认为纲常是天定不可变的,但当时的议法之吏却提出蒙古人不拘泥于汉人、南人的纲常标准,各自遵循本族习俗。他觉得这种做法名义上是优待蒙古人,实际上是陷害他们,表面尊重实则侮辱,对待蒙古人的本心还不如对待汉人、南人宽厚。所以他请求让礼官、有司以及在朝的右科进士共同商议,让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遵循礼制,以完成历代先王未完成的典范,明确万世不变的道理。然而,他的奏疏呈上后却没有得到回应。这也反映出元朝在统治过程中,由于民族众多,在文化、礼制融合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元朝统治阶层对这类问题治理的忽视。
i55****960 2个月前
这里说的是元朝的武力强大,其武力所到之处,从亚洲到欧洲,这种强大的武力至今让西方(泰西)感到震惊。元朝的武力在当时是非常强盛的,其疆域广阔,大军征战的范围极广,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i55****960 2个月前
这表明能够成为称雄一方的民众,是比较有见识、有能力的人。在清平之世,他们不会轻易触犯法令,因为那时法律严明,一个小吏就能将违法者绳之以法。但在元末,他们察觉到纲纪松弛,觉得有机可乘,才会行动起来。推究元末动乱的根源,不得不追溯元室导致动乱的原因。元朝统治存在很多问题:1. **制度缺失**:元朝缺乏稳定的制度建设,仅依靠武力统治,例如在军事上虽兵力强大但无经久的兵制,一旦温饱问题解决就失去作战能力。2. **民族歧视**:对汉人、南人等民族实行歧视政策,如限制汉人、南人、高丽人执持军器,有马者拘入官,在官员任用方面限制汉人等,引发民众不满。3. **政权腐败**:例如西番僧在上都为暴,殴打官员、王妃却被赦免,而民众若反抗则会受到重罚,官府对汉人的打压和屠杀等行为加剧了民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民变,民众中较有能力者开始称雄,进而引发大规模的动乱。
i55****960 2个月前
清代在编纂《明史》时确实存在一些应顾之时忌的情况。一方面,清朝作为取代明朝统治的朝代,在一些内容的编纂上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明史中列入元臣扩廓帖木儿、陈友定等人的传记,而将元宗室把匝剌瓦尔密排斥在外;在明史中遗漏了张煌言、李定国、郑成功等人物,后来才收录于清史稿中,这种编纂态度与明朝编纂元史时有意漏落扩廓等人的做法相呼应。另一方面,在确定建文帝下落的问题上,史馆内部存在分歧,最终采纳了认为建文帝已焚死的观点,这一结论可能受到当时政治需求的影响,以稳定现有统治。后来发现《明史本纪》的原刻本有修改,说明清代的《明史》并非完全客观。这些都体现了清代治《明史》时难以避免的时忌问题。
i55****960 2个月前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明朝这一朝代,应当重视它的制度建设。而要研究明朝的制度,就应当深入探究明太祖开国时的情况。明朝的制度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太祖开国时建立的制度奠定了明朝270多年的国基。例如在民政管理方面,有户籍、粮长、均工夫等制度;军事上建立了卫所、都督府等制度并采取屯田制;在人才选拔上,采用学校教育、科举考试、荐举推荐等多种方式;财政上采取节俭用财的方针,发展屯田、开中盐法等政策。这些制度体现了太祖重视民生、勤俭节约、重农抑末等治国理念。所以研究明朝的制度,溯源到太祖开国时的制度创立背景、目的等是非常必要的。
i55****960 2个月前
“准古酌今”是说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制定制度时参考古代制度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借鉴了之前朝代的一些制度经验,同时又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现实状况进行调整与创新。例如在政治制度方面,他既参考了前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些做法,又设立了如三司等具有明朝特色的制度,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在军事制度等方面也有类似的创新举措,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得明朝能够维持200多年的统治。
i55****960 2个月前
乱
i55****960 2个月前
这是对明朝开国者明太祖朱元璋的高度评价。在中国历史上,得国最正者为汉与明。朱元璋以一介匹夫起事,他没有借助任何外在的权势力量,也没有事先就觊觎皇位的想法,他是为了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为百姓除暴才起义的。在元朝尽紊法度之后,他建立明朝,一切准古酌今,扫除更始,所定制度,奠定了二百数十年的国基。
叶青 2022-09-09
三打被打死
34 条记录 1/4 页 下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