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院岱蕾文学社
成员 150 帖子 72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i10****6728

i10****6728

LV1 2016-11-19

【拜师】

作者:i10****6728

连载最近更新: 话说轩辕山旁有一谷,名曰隐圣谷,谷中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儿子名叫梅拄剑,从小喜好舞剑。说来这也是家学渊源,祖上都是练剑的好手。并有一柄宝剑传下来,剑名承古剑,此剑劈如风、斩如雷,以金制、以火炼、以木存、以土养、以水封,故又号风雷五行剑。其他倒也没甚稀奇,只这“以水封”一条,实属难得,乃用特制药水匀...

作品简介:在那片……云里雾里的仙境 住着以为高深莫测的仙人,若想拜师求艺,必先经受住他的百般折磨与历练,终能称霸武林……

0 票
  • i10****6728

    i10****6728

    楼主 LV1 2016-11-19
    话说轩辕山旁有一谷,名曰隐圣谷,谷中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儿子名叫梅拄剑,从小喜好舞剑。说来这也是家学渊源,祖上都是练剑的好手。并有一柄宝剑传下来,剑名承古剑,此剑劈如风、斩如雷,以金制、以火炼、以木存、以土养、以水封,故又号风雷五行剑。其他倒也没甚稀奇,只这“以水封”一条,实属难得,乃用特制药水匀涂于剑身,使其千年不锈,寒气逼人。说来倒可与那越王纯钧宝剑相媲美。然不同的是,此承古剑较为轻盈,舞起来快似风雷。故而梅拄剑十二岁就能举得起了。母亲除了看儿子耍剑,还常教他识些字。心想等他识够了字,就将祖传的剑谱交与他练。儿子晓得自己家中有剑谱,却也不急着要,全凭母亲的意思。
    梅拄剑十八岁那年,母亲叫他外出找些野物吃。谁想一头鹿引着梅拄剑出了谷口方停,他刚待下手,却见一口飞刀从天而降,可怜那鹿顷刻之间死于刀下。梅拄剑定神望去,只见一队少年纵马而至。梅拄剑躬着身子道:“ 几位仁兄好手段,不知方才用的是何等武艺?”几个少年对视而笑道:真是乡野村夫,没见过世面!领头的朝梅拄剑吼道:“混江湖的哪一个不晓得我师父应飞刀的大名,你这乡野村夫还是早些滚回家吧!”梅拄剑连忙赔笑道:“我见识浅薄,诸位不要见怪。还望诸位引荐,我想拜在你们师父门下。”众少年相顾而哂道:这等货色,师父是断不会收的。待我等耍他一耍!便转头对梅拄剑道:“那你帮我们扛猎物吧!梅拄剑乐滋滋地应了一声,驮起那头鹿就跟在马后跑。
    此时,他已忘了自己是出来做什么的,连母亲也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糊里糊涂地走上了拜师求学的道路。
    眼看到了应飞刀的搁兰莊,却遇着一场好戏。有兰溪山上法画戟前来寻衅,应飞刀此时已在腰间别好十八口飞刀,严阵以待。再看法画戟: 红纶巾,白长袍,蓝筒靴,手中画戟光芒耀目 。梅拄剑远远望去:两人对视而立,嘴里不知在说什么。大概是连新仇带旧怨,要看谁的理,只有刀枪说了算。这就是险恶江湖的规矩。那暗器终究是暗器,应飞刀腰间已没了八口飞刀,法画戟手中依然还是那杆画戟。暗器明着用,任你如何变幻花样,也是徒劳。只听“呯”、“啪”,飞刀落地不断。最后一口飞刀,蓄势而发,直扑心窝。然而法画戟从容不迫,右手用力将戟杆儿一捻,戟头像陀螺般转动起来,一声清脆,飞刀已不知去向。应飞刀身上功夫平平,哪里敢和法画戟斗勇,一溜烟儿进了莊。那法画戟却待要追,梅拄剑“扑通”一声已跪在他脚下,“师父武艺高强,请收我做徒弟吧!”法画戟将眼前这少年打量了一番,刺眼的乌珠中却只闪烁着一柄剑,闪了片刻,又将那乌珠收光一转,随即收了梅拄剑这个好徒弟。
    梅拄剑在兰溪山上学了一年戟也未见有什么长进。
    一日跟着法画戟下山赏荷。此时正值初夏:雨过蝉声,风来花气。池塘里含羞的*,亭亭玉立;河岸边披翠的美人,随风摇摆。只见远山青黛,近水流香,游凫戏水,青鸟造趣,好一派灿烂风光。
    没想竟被一股杀气破了个尽。法画戟当时已觉不大对劲,毕竟这么多年的江湖经验了。只见那荷塘里风生水起,一条枪,好生耀眼;一袭衫,真叫轻盈。水上荷叶还起伏未定,人已到了跟前。叫声:“老法,别来无恙啊!”法画戟笑道:“承仁兄挂念了!”那人随即将目光转到梅拄剑身上。指着他对法画戟说:“这便是那持宝剑的少年了,他那把宝剑怕是早已被你据为己有了吧!”法画戟连忙道:“你这是哪里话!这是我新收的徒弟,师父我代他保管宝剑,教他戟法,有何不可?”提枪的大笑,“亏你说得出这等昧良心的话!”突然又翻脸怒道:“今日你若把宝剑和这少年交与我倒还罢了,否则就试试我的枪吧!”法画戟也雷霆大发,“我难道怕你不成!”说罢,两人摆开架势。
    这拿枪的江湖人唤“苏金枪”,一杆蘸金枪纵横南北,再看这身打扮:贴身护体黄金软甲,外披一氅大红袍,腰束猊头丝蛮带,两眼放光。
    法画戟自知不是对手,便想来个先下手为强。右脚一跺,画戟已翻转起来。这戟有尖有枝,可刺可砍,只见法画戟削扫劈拨,招招逼近。身段也渐渐灵巧了起来,腾、挪、闪、让,迟、速、收、放,势势娴熟。把那九九八十一进步,七十二开门,尽皆使了出来。苏金枪起初还不甚出力,左一招丹凤朝阳,右一势乾坤遮日,甚是从容。但见那杆画戟越舞越急,步步夺命。心里暗忖道:看来我今日不尽全力是不行了。想到这,他架开画戟,忽的一个翻身,已出去十余步。苏金枪憋足一口气,使出毕生绝学,那枪舞起来真似恶蛟出海,*翻江。然而片刻之间那蛟龙竟化为了空气,只有枪缨子闪闪烁烁。法画戟顿觉乏力,难以招架,只任凭那枪尖在自己腮边叫嚣,真似隆冬的霜雪打在脸颊。正在胆寒间,“看枪”一声大叫,只见银蛇自戟隙中钻入,直奔法画戟臂膀。法画戟叫声疼,拿戟的手不由地捂住了伤口。众弟子忙上前扶住。苏金枪举枪指着法画戟道:“立刻派弟子回山取剑,否则你老命难保!”一人应声道:“我去!”法画戟方才还纳闷儿苏金枪的消息为何如此灵通,这下全明白了,家里出了内鬼,自己竟被最信任的徒弟出卖了。就取剑这功夫儿苏金枪已向梅拄剑问出了剑谱的下落。这是收梅拄剑为徒的唯一条件。梅拄剑又一次跳槽,在他眼里,越厉害的人说话越可信。
    苏金枪拿到剑仰天大笑:“我才是武林至尊!”笑罢脸上露出怖人的表情,手起剑落,法画戟已作了剑下之魂。随他来的众弟子也被杀了个干净。最后,苏金枪把剑指向了梅拄剑。剑谱的下落已然明了,留着梅拄剑只能是后患。于是,承古剑被驱使着刺向自己的主人。梅拄剑命悬一线之际,一缕清风伴随着些许仙气飘然而至,承古剑一声低鸣,苏金枪已被震退了好几步,待他转过神来,梅拄剑已携云飘飘乎空中。苏金枪自知不是对手,也不敢追,只是快马加鞭到隐圣谷中取剑谱。
    救走梅拄剑的是一道人,道号幻梦。这幻梦道人与梅拄剑的父亲梅望先是莫逆之交。话说当年梅望先乃一代剑圣,将祖传的“神龙剑法”练得炉火纯青,又自《道德经》中悟出颇多剑理,一时难逢敌手。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武林中不少人盯上了梅家的《神龙剑谱》和承古剑。其中就有这应法苏三人。这三个江湖败类合谋将梅望先骗到落辉山上,法画戟和苏金枪双战梅望先,梅望先虽毫不力怯,却不防应飞刀的“暗箭”。这一刀未伤着要害,然而飞刀是有毒的。梅望先为保住祖传的宝剑和剑谱,舍命运气,将三人打成重伤。随后急忙赶回家中,让妻子带着刚满月的孩子逃往自己练功的隐圣谷中,交代完便咽了气。说来也巧,十八年前的这场悲剧竟被幻梦的一个徒弟看得真切。如今幻梦将全部真相说与梅拄剑,梅拄剑不禁两眼发呆,蹲坐在地。他突然又猛地站起,他终于想到了母亲。拽着幻梦道人就往谷中赶。然而母亲早已死于苏金枪之手,梅家祖传的《神龙剑谱》再也传不下去了。唯一留下的是母亲死时还紧紧握着的《梅氏家谱》,上面详载着梅家几代剑圣的传奇。没想到名震江湖的剑侠世家竟断在梅拄剑这代上。梅拄剑看着看着便不省人事,昏迷中他做了一个梦:
    轩辕山上,天下武林齐聚。天日昭昭,草木青青。梅氏一柄剑斩妖除魔,承古无双,神龙在天……
    回复

热门参赛作品

  • 1
    桃夭

    李逸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 2
    无域之境

    其子狡娈

    ···吾名殷封,是这无域之境的主人··· ···若想要这里的宝物,就来交换吧··· ···留下你的姓名,留下你的交换品··· ···记忆,情感,时光,或任何东西··· ···当然,你也能拿自己的宝物交换··· ···至于换到什么··· ···一切皆是缘··· ··· ··· ··· ··· ··· ···

  • 3
    读书之旅

    断断

    《兔子什么都知道》 这本书是发生在时光森林里的故事。这片以胡萝卜为名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只长着温柔的红眼睛的兔子。其中有深爱着彼此的兔小灰和兔小白,有互为冷暖的兔小冷和兔小暖,有忧伤的总是睡不着觉的兔小眠,有疯癫地每天想着逃离这个世界的兔小枫,有整天念叨着说要减肥但仍然舍不得抛弃胡萝卜的兔小胖。一只兔子所喜欢的:胡萝卜和白菜;小草静静生长的声音;一朵花努力展开自己时的姿态;从枝叶的缝隙间照进森林里的光,七月午后一阵突然袭来的凉风;轻轻落在小溪水面上的雨滴;冬天里的第一场雪;印在雪地上的两排小脚印;以及,另一只兔子的体温。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柔软的有爱的兔子,一起找到心底的那只兔子吧~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读书,让我们不孤单,可以看到银河里那些古远,孤独的星星。 他们是夜空里最亮的星。 从小时候开始来说吧, 《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小学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读书,可是那时候没有自己喜欢的可以读,其实说实话是没有书可读。 一本作文书我都可以津津有味地读好久。 进入初中,租书,买书更多了,影响较大的有: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第一次出门远行》《荒村公寓》,《狼图腾》,《废都》 贾平凹的狂放之风,余华的悲观但努力的气质。 《小王子》则是读过的次数最多,星星盈盈,童心未泯。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