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相信任何人
成员 6928 帖子 1866 + 加入 退出
扫一扫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纳**殊

纳**殊

LV0 2013-06-07
书封皮上有一只恐慌地睁大的眼睛,绝似惊悚片海报,很衬这个直白的书名。拿到这本书后,拆开包装纸、站在书桌前读,读到将近一百页时接电话,奉旨出门陪人吃饭,临走前把书塞进书包。青烟缭绕的烤肉店,我在角落座位坐下,在吃烤培根/烤牛柳/沙拉/蛋糕的过程中,我隔一会儿就催促同伴去拿食物,一俟他走开,立即从包里掏出书来,狼吞虎咽地往下读,面前的肉食都失去了诱惑——这本书就是这样攫住读者心神。由此可见,设置一个好的悬念有多重要。   本书的故事与两部好莱坞电影《记忆碎片》和《初恋50次》很相似,都有一个同样的核:主人公在一次事故后失掉短暂记忆能力,过去种种成为隐没在烟幕中的秘密,必须依靠笔记本、录像带、照片这些物事来重建,然而睡眠就像潮水和流沙,每夜把脆弱的记忆沙堡冲倒、覆灭;身边还有若干居心各异的人,随时可将失忆者做鱼做肉……梗是老梗,但这反倒让我对书更感到好奇:人人玩失忆,这一本得玩出怎样新鲜的花样来,才能打动阅尽千帆的出版商、报纸编辑以及日渐狡猾的读者、得以成功出版并收获彩声?——英国《周日泰晤士报》这样说:“明天醒来,请记得S?J?沃森的名字。”   ……她叫克丽丝,早上醒来后发现已经什么她都不记得,惶惑不已——她只剩下“自己”,却丢失了所有关于自己的记忆。身边鬓发斑白陌生男人冷静地说:“我是你的丈夫,我们已经结婚22年了。”   试想自己落到这样的境地,会怎样?第一人称是最好的选择,读者会迅速把自己代入,手中书幻化成克丽丝的日记本,随着克丽丝一起急切地去探索,失落的二十年间到底都发生了什么?撞车事故?偷情?离婚?在某个酒店房间中险些被杀害?克丽丝依靠日记本一片一片把失落的真相补缀起来。她发现自己竟有个儿子亚当,是故事出现的重大转折,昔日亲密女友克莱尔现身则是更重大的转折——在耳鬓厮磨的丈夫本、只会打电话的纳什医生之外,终于出现了另外知情的“证人”。克莱尔揭露出的旧事,又提供了更多惊人的线索。本到底是忠是奸?克丽丝在流沙上辛苦重建的所谓记忆到底孰真孰假?大把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恰到好处地掀起读者期待的波澜,你会感到眼前凌乱的拼图块块逐渐咬合在一起,迷雾渐渐散去,真相就要浮现……   那个最值钱最宝贵的真相,当然是不能剧透的。阿城为劳伦斯?布洛克侦探小说写的序中说,真相是肉身的诱惑。因此,最后一层亵衣之下的惊艳,留给每个读这本书的人:一定要选择一个最静谧的时间为自己揭秘。我庆幸我读到结局时,已经离开闹哄哄的烤肉店回到家中,全神贯注地享受到了作者赠送的、结结实实打在鼻梁上的最后一拳。   ——都是为了爱。无论怎样的爱都是爱。克丽丝到底是幸福的。关于结局,只能说这么多了。   特别要说的是:本书的文笔并不算特别好,比起那些连篇累牍摹写心理活动的辉煌大作,沃森的文句看上去甚至有些……“简陋”,他的叙述始终只保持在能把故事讲明白的程度,但因为悬念实在强大,读者一旦踏入,想要的只是心无旁骛地跟随谜团飞速前进(要读快些!再快些!要让眼睛在书页上飞起来那样快!),根本无暇咂摸通感句和比喻句有多华丽,而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对周遭景色和思想意义的深挖,其实都是让人不耐烦的打扰。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史蒂芬?金的芜杂叙述方式有点让人分神并疲累,他不断地扯到旅馆的墙纸颜色气味、医生护士谈论的卷毛爱犬和黑人歌星、瘫痪病人脑海中浮现的高尔夫球场的美景……对比来看,沃森这样的口吻干净,不炫技,不拖泥带水,保证让想要被惊到的读者获得最纯粹的一击。   (本文为约稿)
赞 3
举报举报 收藏收藏

圈内热读榜

放大

确定删除该条回复么?

取消 删除

获取掌阅iReader

京ICP备11008516号(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京ICP证09065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