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生态连体结构建设的法律制度研究
王婷 试读
不管是静态观察还是动态审视,城乡生态问题及其治理都与社会结构分不开,应从治理结构视角破解问题。要把城乡生态治理融入城乡一体化之中,必须有城乡融合的治理结构依托,用具有城乡融合发展内涵的连体结构来应对新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在生态治理领域的弊端。本书设想了城乡生态连体结构建设包含的制度体系,主要有城乡生态承载力制度、城乡生态福利制度、城乡生态修复制度、城乡空间规划制度、城乡生态产品制度,在制度构建层面有所创新。
-
中国基本权利立法研究
彭超 试读
宪法的精神旨归和终极目的在于保障。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立法具体化,使得宪法基本权利具化为普通法律权利,宪法基本权利亦由此衍生为法律权利群系,宪法基本权利之保障也进一步落实为具体法律保障。因此,基本权利立法是“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的拱顶石,能够让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将权利带回家”,使得宪法真正成为人民的生活之法。本书从本体、关联、实践、成就、价值、方法等角度对基本权利立法的基础理论、影响主体、实践逻辑、历史性成就和完善方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力图建构起一个基本权利立法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中国刑法解释学理论体系的本土化构建
魏东 试读
本书系统论述整全论功能主义刑法解释学的基础理论,通过阐释结果与方法并重整全论、整体有效性原则、刑法解释方法确证功能体系化、刑法解释结论整体有效性、司法公正相对主义、法官决策有效性、判例释法指引功能、刑法解释有限功能等核心命题组成的命题体系和理论系统,在批判原初功能主义刑法解释论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发展理论,重新构建提出崭新的刑法解释学理论体系。重点针对刑法解释学研究范式、系列命题进行学术批判、法理检讨和实证分析研究,力图证立整全论功能主义刑法解释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有效性”。
-
从地方实践看依法治国走向的法治逻辑
田禾 试读
本书在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背景下,从地方实践看中国法治走向的基本逻辑,总结出我国法治推进依靠党的领导、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先行试点等鲜明特点,并梳理了各地人大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司法建设和社会治理等板块的经验和成效。此外,本书还从地方角度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政务服务优化、执行难源头治理、信用体系建设、城市智慧治理等议题做了鲜活的案例展示,在为其他地方提供参考的同时,也谱写出一部立足地方而具全国性的中国时代法治画卷。
-
中国地方立法蓝皮书:广东省地方立法年度观察报告(2022)
石佑启 试读
为了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总结广东省地方立法情况,深入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地方立法制度、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工作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带领和推动作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自2015年以来连续六年公开发行《广东省地方立法年度观察报告》,从立法程序、立法数量、立法内容、立法公开以及制度优化等方面对广东地方立法情况进行观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提高广东省,乃至全国地方立法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地方立法蓝皮书:广东省地方立法年度观察报告(2022)》入选中社智库地方智库报告。
-
授权立法范围研究
吕东锋 试读
作为一种特殊的立法行为,授权立法的实施理应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在传统观点中,授权立法范围一般仅指授权立法的权限范围。但从授权立法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授权立法范围除授权立法权限范围之外,还应当包括授权立法主体范围和授权立法期限范围。国内外授权立法范围均经历了从宽泛到明确的演变历程。授权立法主体包括授权主体和受权主体。从各国授权立法实践观察,授权立法主体的范围尚无明确规范的要求。应当为授权立法主体设定范围,按照一定的原则以实际需要和工作职能为依据设定授权立法主体的资格条件。授权立法权限范围也是实施授权立法的权限边界,是立法事项中可授权和不可授权的界限。法律保留理论,特别是重要性理论,为授权立法权限范围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国授权立法权限范围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了法律保留理论,但还存在规定笼统、缺乏逻辑自洽等问题。授权立法期限范围规定了立法授权书的时间范围,对授权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研究
王芳 试读
《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研究》主要探讨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问题。《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研究》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针对风险规制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将风险行政法的基本原理与公共警告领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导向,深度论述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的一般原理,系统构建中国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研究》为规范公共警告权的行使、平衡保护公共警告中的多元权益以及完善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立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引。
-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陈招娣 试读
本书以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研究主题,积极响应实践部门的迫切需求,紧密结合预算绩效评价的实际要求,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构建出一套更加科学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希冀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部门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
刑法解释过程论
田杜国 试读
在对中外刑法解释的研究发展状况进行历时性梳理和考察之后,我们便会发现,刑法解释作为刑法适用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环节,其不仅是一种解释行为,其更是一种解释过程。并且,刑法解释这一过程的内涵、本质、构成要素、展开形式、基本特征等相关内容也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体现出了马克思的“实践过程论”和怀特海的“机体过程论”等相关过程理论。据此,在学界内对刑法解释这一过程缺乏专门性论述的情形下,本书明确地提出了刑法解释过程论这一命题,并对其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借此能够对当下刑法解释领域中所出现的主观解释论、客观解释论、形式解释论、实质解释论、保守的实质解释论、“三常”法治观解释论以及人本主义解释论等刑法解释理论做出科学和合理的回应,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司法实务工作者提供可以参考和借鉴的依据。
-
非利他性慈善捐赠的法律规制
李喜燕 试读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战略部署中,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被定位为基础性制度安排。作为第三次分配制度之主体部分的慈善制度如何构建,尤其是如何与初次分配、再分配协调配套,成为慈善法学界面临的急迫课题。本书正视慈善捐赠中存在的非利他性,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慈善捐赠中存在的非利他性概念进行界定,并就非利他性行为的分类、合理性和边界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慈善捐赠目的追求与人类福祉和幸福存在的关系。此外,阐释了慈善捐赠主体的潜在物质利益追求、荣誉地位追求和定偏好追求等,对我国慈善立法提出了完善建议。后针对慈善2.0时代对慈善法的挑战及慈善法的不足,提出了应对之策。
-
治理能力现代化下的地方立法与民间规范
王喜 试读
全书共15万字,比较全面和系统地研究了地方立法与民间规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立法上的规范联系、实践中规范之间的互动等等问题,在法学界第一次全面地探讨了地方立法与民间规范之间的制度联系,借鉴和采用法律社会学和法律人类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在全面掌握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强调突出问题意识和学术创新,围绕民间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地位与功能、运作与实践、发展与走向等核心问题进行论述,探寻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地方立法与民间规范融合发展的路径,为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和推进国家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持与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价值。
-
绿色技术法规政策国别研究
席芙蓉 试读
本书旨在为开展绿色技术国际合作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参考。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绿色发展业已成为国际共识的大背景下,绿色技术合作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选取新加坡、越南、泰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色列等与中国科技合作较为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分别解读其在投资、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分析其与国内的区别,从而帮助企业了解国别差异,顺势而为,更好地开展绿色技术国际转移转化,主动融入全球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绿色发展合作能级。
-
中德法学论坛(第19辑.下卷)
宋晓 试读
本书稿为南京大学—哥廷根中德法学研究所的系列研究成果汇编。其中有对德国学者有关前沿热点问题的论著,也有中国学者通过对中国与德国法比较研究提出的对于中国法的思考,还有对德国及欧盟法的译介。 本书内容具有原创性和相当的学术水准。本书主要内容涉及中德两国在经济法、民法、宪法行政法、刑法等各个部门法领域的比较研究。旨在通过中德法学的交流,进一步为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理论学术上的支持。书稿不涉及重大选题备案内容。
-
中德法学论坛(第19辑.上卷)
宋晓 试读
本书稿为南京大学—哥廷根中德法学研究所的系列研究成果汇编。其中有对德国学者有关前沿热点问题的论著,也有中国学者通过对中国与德国法比较研究提出的对于中国法的思考,还有对德国及欧盟法的译介。 本书内容具有原创性和相当的学术水准。本书主要内容涉及中德两国在经济法、民法、宪法行政法、刑法等各个部门法领域的比较研究。旨在通过中德法学的交流,进一步为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理论学术上的支持。书稿不涉及重大选题备案内容。
-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研究
于善旭 试读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研究》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体育产业发展条件下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保护的需要,本研究着眼于对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的体育无形资产问题,特别是对其中一些极具体育特色的特殊问题,进行专门的法学理论阐释和法制应用指导,力图对一些基本性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有所深化和贡献。《我国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研究》选择了四个在体育无形资产保护方面最具体育行业与专业特殊性的问题——体育标志权、体育赛事转播权、体育明星形象权、体育专有技术权来进行研究,力图从理论本源上进行深入的挖掘,填补一些理论空白,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进行创新性的学术探索,并且对现有的一些理论观点进行思辩与挑战。如对体育标志权的法律性质和侵权救济问题、保护体育竞赛表演劳动成果的理论依据和体育竞赛表演与作品的关系以及扩大表演者权保护问题、运动员人格权与形象权的关系以及商事活动中形象权的管理问题、专有技术权在体育领域的特殊表现和法律保护问题等,都是本研究富有成效的学术贡献,国内有关体育标志、体育专有技术等方面研究,都是由本课题首先提出,并且至今仍不多见的研究成果。
-
反兴奋剂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
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法制司 试读
2004年颁布实施的《反兴奋剂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反兴奋剂工作的里程碑,进一步完善了反兴奋剂法律体系,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专门制定反兴奋剂法律法规的国家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巩固北京奥运会兴奋剂综合治理的成果,调查、研究和解决反兴奋剂工作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深入推进反兴奋剂工作的开展,净化赛场和社会环境, 2010年9月,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开展了对《条例》的立法后评估工作。 2010年9月,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开展了对《条例》的立法后评估工作。
-
现代推铅球运动
李建臣 试读
近些年来,我国出版了许多不同版本的田径运动教材,这些教材基本上都涵盖了推铅球内容。以教材形式写成的推铅球项目的专著也有不少版本。 现有教材与专著在撰写铅球项目时,基本上遵循了这样一个格式:介绍推铅球运动的发展史;介绍不同类型的推铅球技术;介绍推铅球的教学;介绍推铅球的训练。这种教材与专著的写作形式注意了系统性,连贯性与完整性,它基本上是以满足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任务为宗旨的。 我们编写的这本专著突破了传统上的写作形式,它是以十六个专题研究与讨论的形式出现,主要是为推铅球运动训练服务的。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包括六个专题,中篇有五个专题,下篇有五个专题。
-
民法典时代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举证责任
庹明生 试读
我国民事法治进入有“典”时代之后,如何实施好民法典,是民事法治建设中关键性的理论与实践议题。本书选择“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举证责任”为进路,尝试通过对医患双方“举证责任”的剖析,进一步阐明医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意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本书正文共8章,分四个部分。第一竟总论为第一部分,通过概念辨析、中外纵横举记责任规则阐明、主要法规变化的展示,为全书进行铺垫。第二部分为基本理论部分,即第二、三章,该部分是结合《民法典》的文本(具体条文)展开,同时关注到了理论的深化程。第三部分为司法实务部分,按照案由“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侵犯知情同意权纠纷”“医疗产品责任纠纷”分别在第四、五、六章分别论述;将证据方法中的“鉴定意见”形成司法鉴定,在第七章进行专章论述,突显“司法鉴定”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举证中的重要性及焦点性。第八章民法典时代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举证责任体系的完善为第四部分,为作者观点,对未来的期待。“以鉴代审”争议一直存在。本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焦点和难点在于“举证责任”书企图破解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律师办案难、法官审理难、司法判决对医疗机构影响小的难题。
-
法学教育与教学实践探究
谢曼娜 试读
本书以法科人才培养为宗旨,以法学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为主要内容,以锻炼法科教师的法律教学理念和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为目的,致力打造一本面向法科学生以实践为导向的读物,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本书结合法学理论、法学教育与教学实践编写而成。本书分析了我国法学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国外部分国家的法学教学模式,以期从中获得更多启示,并将其运用到我国法学教育与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高我国的法学教学水平。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1.法学教育的价值,2.我国法学教学模式现状,3.我国法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4.我国法学教育与教学实践的新探索及革新展望。本书可以作为法科学生的补充、提高教材,也可作为法科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
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法治保障研究
张立哲 试读
本书稿详细梳理了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比较借鉴西安、重庆、东京、纽约、伦敦等城市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相关举措和政策制度,根据《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划定的战略目标、《成都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六大任务,围绕后续协议、方案、意见设计了衡量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法治保障效果的评价指标,提出多向度战略大通道体系、高效率枢纽体系等的法治保障建议。
-
少年司法核心原则的研究与实践
王亮 试读
本书共五章。第一章围绕国家亲权与最有利于少年司法原则的耦合性关联展开,以少年检察为重点,讨论了其在少年司法中的角色定位与理念等问题。同时分别从实体法和程序法角度,研究了刑法总论中刑事责任年龄、刑法分论中部分罪名的认定等细索问题。第二章分别从社会现象的评述、热点事件的关注和热播影视剧的启发三个维度出发,尝试用“窥看其中“儿童保护”之景观。第三章分别从校园犯罪预防、公共法治传播和大众法治宣传三个层面,介绍了检察官在实际工作中追寻和坚守“少年司法原则”,通过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录制法治节目等方式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情况。第四章则分别从典型活动、典型案例和典型事例的角度,展现了“少年司法原则”在犯罪预防、具体案件办理运用。本书还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故事和人物报道作为附章,表明坚守“少年司法原则”的情怀和初心。
-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刑事诉讼热点问题研究
沈红卫 试读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决策。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加强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刑事诉讼的理论研究,积极、深入地改革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 本书深入研究了刑事诉讼中的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起诉程序、审级制度、主审法官、主任检察官等热点问题,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建议措施。
-
地质资料版权法律问题研究
蒋瑞雪 试读
地质勘查人员将在地质工作中探测研究得出的地理信息以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表达在一定物质载体上即形成地质资料。为提高地质资料生产利用率,国土资源部于2011年下发《关于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间建立起完善的地质资料法律保护机制,实现地质资料产权化。课题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为研究背景,针对地质资料在地勘行业实际运作中的具体情形,分析探讨地质资料版权法律制度的特殊问题与实践方案,旨在建立以版权为平台的地勘行业利益调控机制。
-
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孟咸美 试读
本书以金融监管体制为主线,以历史的、比较的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了经济分析、制度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国外代表性金融监管体制作了比较研究。本书主要研究了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运营监管、市场退出监管三大部分内容,对我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制度、风险监控制度、检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市场危机处理制度和退市制度及国际监管合作制度等的构建与完善,提出了具体的法律建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立法参考价值。
-
基层警务演进与前瞻
三明市公安局 试读
现代警务已进入到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编著这本论文集的初衷是站在基层窗口前沿观察警务的演进变革,把握警务的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强的思考建议,更好地推动警务创新变革,实现警务工作服务发展、维护稳定、坚守正义、促进和谐的使命担当。 本论文集所收录论文按年份由近及远排列,从维护稳定研究、公安法治研究、打击犯罪研究、公安改革研究、警务机制研究、社会治理研究、公安管理研究、公安公共关系研究和队伍建设研究九个方面全方位展现了三明公安的研究力度与研究厚度。论文都出自基层民警和领导之手,他们在警务实战中观察思考,在警务思考中探索升华,勇于改革创新,所碰撞出的警务工作思路值得深入琢磨研析。
-
法律治理观念源考
李墨 试读
《法律治理观念源考》认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法律治理观念是在广泛结合中国法治现实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优秀法律思想渊源和理论观点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法治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 书中涉及中国古代法治观与西方文化中的法治观为中国特色法律治理观念提供了本土思想渊源与外来思想借鉴;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法律治理观念直接的思想理论来源,是指导中国法治实践的基础性学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向更高境界。 书中就依法治国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些新思想、新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法律治理观念的思想宝库与理论内涵。
-
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规则实施研究
蔡唱 试读
本书将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规则的法律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样本裁判数据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探寻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规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发现问题基础上总结实施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侵权责任法基本理论来探析网络侵权规则体系、法律实施的完善。 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其一,发现规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已经发生过的问题”,从经验、事实出发,展开对真问题的研究。研究考察了规则在程序上的贯彻实行,包括规则体系的实施主体、实施行为、实施方法方式及其实施活动过程;考察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规则实体内容的实现,如这些规则中的权利义务是否转变为社会现实,是否按照这些规则要求形成了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考察规则所蕴含的价值和精神是否得以切实体现。其二,研究问题成因及提出解决之思路和方法。 本书通过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规则实施样本裁判等表像,研究解释条文背后制约因素。结合理论和非样本裁判等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具体方法。
-
从私法范畴到政策维度:当代物权变动制度的哲学反思
刘经靖 试读
《从私法范畴到政策维度:当代物权变动制度的哲学反思/光明社科文库》是研究物权制度的专业图书。 《从私法范畴到政策维度:当代物权变动制度的哲学反思/光明社科文库》通对世界各国代表性法系的物权变动制度的理性比较,系统透视了不同物权变动模式的制度优劣,进而从制度生态论视野出发,分析导致物权变动制度脱离经济理性导向而呈现不同进路差异的深层原因,并对我国民法典视野下的物权变动制度宏观改革方向和微观制度建构提出具体设想,对推动我国民法制度建构和民法哲学研究具有较高价值。
-
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案例评析
刘伟成 试读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均开展案例建设与研究工作。《知识产权法》是工程硕士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本著作是在案例库建设项目和前期教学科研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与行业特色和学校专业特色相结合,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其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与成果转化等几个大的方面,根据时代特色和相关研究实践的最新进展,精选部分案例进行设计和开发,文字、图片、视频等相结合,形成共享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案例和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相关专业领域的整体建设水平。
-
偏离方向的哈特-富勒“告密者案件”之争:基于德国法院判决的法理审视
张智 试读
本书对上个世纪中叶发生于欧美法学界两位著名法学家哈特与富勒,关于二战时期纳粹“告密者案件”的论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介。并且以“告密者案件”的争论为切入点引入了对两位法学家法律理论的比较。从法律文化差异,情势变更等视角分析了两位法学家的争论与现实的偏差。他们所犯的错误对于主张直接引介西方法学思想的中国法学家来说具有警示意义。 本书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文化的差异都有所论述。对于如何解决恶毒告密者这一永恒的道德难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
华东地区通用航空产业促进立法研究
华东地区通用航空产业促进立法研究课题组 试读
本书是民航局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华东地区通用航空产业促进立法研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组设计了较为合理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分析。在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华东地区各省市通航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影响华东地区通航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因素。 通过中美通用航空发展及立法比较研究,总结出通用航空产业促进立法的美国经验借鉴。以上述研究为基础,从通用航空管理立法制定与实施、通用航空产业政策立法、通用航空法规标准制度体系之完善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立法思路与对策。 尤其结合了民航局通航法规重构,将2017年至2018年10月的通航规章及主要政策性文件进行了梳理,并围绕通航法规重构的问题进行探讨。 本项目研究内容充实,对华东地区通航产业的现状分析比较全面,对实践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的论述比较合理,研究报告对于立法实践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数字法律与司法人工智能概论
高举成 试读
本专著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列举当前刑法体系法理缺陷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数字法律的概念,并进行了数字法律模式的部分顶层设计,重点构建了数字法律方法应用于部分刑事类案件的数学模型及相应处理流程,也对数字法律方法应用于民事类案件的数学模型及处理流程的构建问题借助应用实例进行了说明。利用自然科学的思维、理念与方法解决司法领域的社会科学问题,这是本专著的最大特色。另外,基于数字法律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或新模式,本专著大致回顾了我国智慧法院建设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司法人工智能算法的选择问题。这对于助推我国智慧法院及司法人工智能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共犯论争议问题研究
郑泽善 试读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刑法教科书,只是围绕着共同犯罪的概念、成立条件、形式、分类、刑事责任以及共同犯罪与犯罪形态、身份等几个有限的问题展开讨论。针对共犯论的体系、共犯的处罚根据、共犯的因果性、共犯的本质、共犯与正犯的关系等共犯论的根基性问题,不仅较少涉猎,相关研究远远没有获得充分、深入的展开。比如,有关共犯的处罚根据,即共犯没有直接实施侵害法益的实行行为,缘何还要受处罚的问题,我国刑法通说采行的是缺陷丛生、在大陆法系已被完全淘汰的责任共犯论的立场;又比如,在共犯的性质问题上,早已被大陆法系刑法学界所摒弃,将心情刑法发挥到极致的共犯独立性说依然在我国刑法学界大行其道。再比如,在共犯的本质和共犯要素从属性问题上,否定“责任个别作用”的犯罪共同说和从属性说,不仅在我国刑法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拥有相当广泛的学说和市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共犯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些陈腐过时的共犯理论很难有效地指导和应用于实践,进而导致不能公正、合理地解决共犯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亲子法律问题研究
邹小琴 试读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立法背景分析,参考本土的家庭伦理道德和家庭习惯习俗,构建符合民族传统习俗的亲权制度。提出“营建亲权法律文化环境”的设想,以适应我国亲子关系的调整需求,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和健康成长。
-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宁金强 试读
本书从内蒙古自身特殊的生态人文环境以及优越的风能资源开发条件出发,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深入当地,仔细分析和论证了当地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中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域外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内蒙古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法律保障机制提出了建议。 本书主要面向环境与资源法领域研究者,尤其是新能源法的研究者。另外,内蒙古属于民族地区,本书的研究内容也可能会引起民族地区以及民族问题的民族经济学、民族社会学与民族法学研究者的兴趣。
-
创新创业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段晓红 试读
在创新创业蓬勃兴起,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新业态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创新创业主体掌握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必要的法律知识,正确识别、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显得格外重要。 本书系统梳理了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措施,指明了创业过程中一系列绕不开的法律风险,从市场主体的准入资格、主体的运营管理和主体之间纠纷解决等方面,体系化介绍了与创新创业息息相关的法律制度,有助于减少运作中的盲目性,为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好的保障。
-
精神保障:农村老年保障的新视域
周绍斌 试读
本书紧扣我国老龄问题的现实,跳出纯经济(物质)视野来讨论老年保障问题,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文化生活,提出建立超越“情感慰藉”的老年精神保障机制。该书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客观描述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精神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系统讨论了农村老年精神保障的概念、原则和基本框架,主张老年保障体系是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的统一,建立老年人精神关怀机制来引导和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是改善老年人生活质罐和老年群体社会管理的可行选择。
-
人口-犯罪分析与现代警务研究
张雷 试读
本书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基于地区人口特征与犯罪问题的实证分析。 通过对某地区人口增长与犯罪形态关系的统计分析,研判得出社会犯罪的数量特征、形式特征、空间特征和变化特征及其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在对人口增长预测基础上,研判得出未来社会犯罪的增长趋势、现实特点以及变化特征。二是构建了人口与犯罪的动态演化模型。基于人口-犯罪属性和演化特征的分析,构建了地区犯罪人口动态系统,以及犯罪率的数学模型,研判得出地区犯罪人口和流动犯罪人口的规模、特点以及时间与空间模式。三是构建了地区治安犯罪防控体系。 通过对地区治安结构与警务工作的考察、分析和论证,基于人民群众的访谈与测评,研判得出地区治安警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治安危机意识、改革警务工作流程、总结治安经验、构建知识体系、优化警力资源配置等对策建议,加快构建犯罪防控的系统化模式,提升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
保险法前沿(第7辑)
尹田 试读
《保险法前沿》为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主办的系统丛书。本丛书立足于保险法学、侵权法、保险学等相关学科,旨在对国内外保险法学领域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深入、及时、敏锐、多角度、前沿性剖析,以期推进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与中国保险市场法制进程。 本刊主要栏目有:年度法制报告、名家专论、专题研究、审判前沿聚焦、域外保险法、研究综述、保险法人物等。
-
法治、法律文化和法律语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莫敏 试读
本书是对法治、法律文化、法律语言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分三篇:法治篇、法律文化篇、法律语言篇。 在法治篇中,首先揭示法治的必然、实然与应然的相互关系,法治与法律权威、法治信仰一体化,揭出德治的社会需要、法治的社会应然的辩证关系 ,力求法治和德治的现实统一。 法律文化篇重在探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实价值、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的途径等问题。 法律语言篇则通过语言与法律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探讨司法语境下法官的语言表达方式、法官的庭审语言对消除模糊性的影响,推求法律语言实现法律确定性之途径和司法语言专业化与大众化的融合路径等。
-
美国外资安全审查法和外国代理人登记法述评:文本和解读
沈伟 试读
美国于2018年通过了《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对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进行了全面更新和改革,在外资审查范围、强制申报、审查时限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调整和详细规定,体现出美国在推动外资国家安全审查“现代化”方面的变化取向。修订后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特点是:审查对象更加明确、审查范围更加宽泛、审查条件更加严格、审查程序更加烦琐、审查权限更加扩充等。美国还有《外国代理人登记法》,对外国机构进行有效管理。本书汇集了《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和《外国代理人登记法》主要法律文件的中译本,并对该两法的相关内容进行评述,以期对我国涉外法治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
-
写给农民朋友的100个财产保护法律常识
北京市盛延律师事务所 试读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本书以律所在案件承办过程中农村常见法律问题特别是农民财产保护方面的法律问题为主,共设置100个问题,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与房屋、集体土地征收、农村养殖用地、农村违建拆除、集体资产保护等六个部分,每个问题包括案例故事、案例解析、法律依据、一句话总结,语言通俗易懂,法理解析清楚,可以成农村干部、基层司法人员、调解人员、农村法律明白人以及广大农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手头书。
-
北京传统村落乡村景观遗产法律保护
石磊 试读
本书选取16个较为典型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及其沿线的北京传统村落,对其保护现状及法律制度建构等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调研,探索出传统村落乡村景观遗产法律保护的有效路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希望本书能够引发人们对传统村落发展及乡村振兴的深度思考。
-
新常态下民间借贷危机的内在机理及治理路径与对策研究
肖韶峰 试读
自2010年以来,随着“新非公36条”的颁布与司法的松绑,我国民间借贷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民间借贷的风波与危机自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开始后几乎就从未消停过,直到2020年P2P完全清零之后,民间借贷所引发的风潮、风波和危机才真正消停。
-
好友来电话:高净值家庭的36个法律咨询
年鹤童 试读
“亲爱的,我要结婚了!”“亲爱的,我老公好像出轨了!”“亲爱的,我想开个公司!”“亲爱的,我老公酒驾撞到人了……” “我”的好友珊珊是个“白富美”,也是一个“麻烦精”。她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也总是会第一时间把电话打给我,问我该怎么办。因为我是个律师,可以理性地帮她解决各种烦恼。 本书搜集了36个“珊珊来电”,内容囊括了婚姻继承、企业运营、劳动人事、邻里纠纷、侵权赔偿、合同纠纷等各领域高净值人群常见的法律困惑。相信读者从这36通电话记录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亦能够学习到应该如何去规避自己的人生风险。
-
实用法律常识(问答版)
赵信会 试读
本书以为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为目的,根据修订的相关法律条款,采用问答的方式,选取了与党员干部切身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本书包括对法治、法律理论的解析,对现行法律实践应用情况的梳理,对一些新型法律常识的介绍,并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本书共有十个章节近两百组法律问答,兼具实用性、专业性和趣味性。本书有助于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制作规范与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卷):上册
法律应用研究中心 试读
突出人民法院不同审级特点 提出法律文书说理具体要求。明确裁判文书繁简分流标准 优化裁判文书撰写体例结构。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正司法,维护当事人权益,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6月28日公布了《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和《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共公布文书样式568个,包括人民法院制作文书样式463个,当事人参考文书样式105个。 本书在全面收录人民法院制作文书样式463个、民事公益诉讼文书样式16个、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相关诉讼文书样式15个的基础上,新增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文书样式、禁止令文书样式等14个。本书根据最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文件,对原文书样式中引用的法律条文序号和内容进行了更新,并以黑体字标识。文书样式均配以制作规范和法律依据,是人民法院裁判民事案件的必备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