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极经世书(插图珍藏版;融汇古今哲学,洞悉天地奥秘)
邵雍 试读
2025-06-04上架《皇极经世书》为宋代学者邵雍毕生研究周易而自创的哲学著作。书中借《易卦》推衍,用以说明万物生成、道德渊源和世界治乱的象数学体系。通过运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变迁,以河洛、象数之学显于世。 原书已不得见。现流传的各版本卷数各不相同,大都保留原书的基本内容。 邵雍是两宋理学奠基人之一,形成了对《周易》的独到理解,其所作《皇极经世书》借助对《易》卦的推衍,以易理、易数说明天地万物的发生变化和天时人事的离合治乱。 书中增加了相关图片,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时间推衍,也都以表格形式呈现,以方便读者阅读。末尾所附《宋史·邵雍传》、《邵康节先生传》也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邵雍其人。
-
孟子新注新译(第二版)
杨逢彬 试读
2025-06-03上架本书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考证《孟子》中210例古今纷纭的疑难词句,并给出确切的解释。以“译注”形式呈现——下里巴人的形式,阳春白雪的内容。
-
-
人物志
刘劭 试读
2025-05-12上架《人物志》为三国时期曹魏学者刘劭所著,成书于230年左右,正值曹丕、曹睿父子改革选举制度之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人才学专著。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将人的材质与五行对应,构建起人物评价体系。书中从人的神、精、筋、骨等九个方面观察其内在品质,指出鉴识人才的难处,并提出识别人才的方法,如“八观”“五视”等。同时,依据德、法、术等标准,把人才分为清节家、法家、术家等十二流业。刘劭还反思人物品评风气,指出识鉴人才的二难与七谬误区。此外,书中多次强调人才各安其位的重要性。《人物志》融合儒、道、名、法等思想,对后世人才选拔、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影响深远,是研究古代人才思想与学术发展的珍贵典籍。
-
现代文:韩非子
韩非子 试读
2025-05-12上架战国末年,礼崩乐坏,诸侯纷争不断,各国亟需变革图强之策。韩非提出以法家思想解决社会问题。全书汇聚韩非言论,兼收战国纵横家言论及历史故事传说。书中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融为一体,主张以严刑峻法规范民众行为,以权术驾驭群臣,以威势巩固统治,形成完备的法治体系。像《五蠹》强调法治与革新,斥责儒、墨等为社会蛀虫;《说难》剖析游说君主的困难与技巧。韩非认为人性本恶,趋利避害,唯有通过法律约束,才能维持社会秩序。其文逻辑严谨、论说犀利,善用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深入浅出阐明观点。《韩非子》为秦统一及后世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支撑,是研究法家思想与古代政治的重要典籍。
-
韩非子
韩非子 试读
2025-05-12上架战国末年,礼崩乐坏,诸侯纷争不断,各国亟需变革图强之策。韩非提出以法家思想解决社会问题。全书汇聚韩非言论,兼收战国纵横家言论及历史故事传说。书中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融为一体,主张以严刑峻法规范民众行为,以权术驾驭群臣,以威势巩固统治,形成完备的法治体系。像《五蠹》强调法治与革新,斥责儒、墨等为社会蛀虫;《说难》剖析游说君主的困难与技巧。韩非认为人性本恶,趋利避害,唯有通过法律约束,才能维持社会秩序。其文逻辑严谨、论说犀利,善用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深入浅出阐明观点。《韩非子》为秦统一及后世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支撑,是研究法家思想与古代政治的重要典籍。
-
-
-
-
成语通关手册:3分钟掌握一个典故
李元 试读
2025-04-30上架本书精选三十个经典成语故事,分为六章,分别从智慧谋略、励志奋斗、品德修养、处世哲理、情感人际、历史风云六大主题展开。每个故事独立成篇,生动还原成语背后的历史场景与人物命运,让读者在精彩的叙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
-
精解世说新语
骆玉明 试读
2025-04-28上架如果你想要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那一定能在《世说新语》的故事里找到共鸣。痛饮/狂歌/服食/躺平,不被定义的人生超级精彩,魏晋人早就试过了,人有千千万万种可以成为的样子,想来想去还是只愿意成为自己。 《精解世说新语》这本书来自骆玉明教授在复旦大学传授20年的《世说新语》解读课程,浅易而不浅薄,分13个专题讲解《世说新语》魏晋时代士人对尊严、德性、智慧和美的理解与热爱,涉及魏晋南北朝所有热门话题:英雄与名士/药及酒/清谈风习/士族的婚姻与家庭/魏晋士人的理想人格/女性的风采……看他们在不如意的世道中,如何用出格的言行释放天性、通过追求美和享受获得快乐。
-
-
荀子
荀况 试读
2025-04-28上架《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或系其弟子所记。其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的,有《解蔽》;阐述逻辑思想的,有《正名》;阐述伦理政治思想的,有《性恶》《礼论》《王霸》《王制》等篇。《非十二子》是对先秦各学派批判性的总结。《成相》篇以民间文学形式表述了为君、治国之道。《赋篇》包括五篇短赋,是一种散文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注本有唐杨絫《荀子注》、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等。本次整理以南宋淳熙唐仲友台州公使库刻本为底本,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整理者对原文进行了精细点校,并在导言中全面梳理了该书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时代价值、版本流传情况等,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理想的阅读版本。
-
公羊传
刘跃进 试读
2025-04-28上架《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阐释《春秋》的儒家经典。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撰。初仅口说流传,汉初才成书。本书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着重阐释《春秋》“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历代今文经学家时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是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公羊传》注本主要有东汉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唐徐彦《公羊传疏》、清陈立《公羊义疏》。此次整理以宋绍熙四年余仁仲万卷堂重校本为底本,该本为宋刊珍本,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整理者对原文进行了精细点校,并在导言中全面梳理了该书创作背景、主要内容、时代价值、版本流传情况等,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理想的阅读版本。
-
-
念楼学短合集:全5册(修订版)
锺叔河 试读
2025-04-21上架“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这是锺叔河先生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观点,本书正是作者这一观点的体现。《念楼学短合集》共精选古代短文五百三十篇,涵盖经史子集各类内容,共分为五卷。每篇除不超过百字的古文部分(学其短),还有作者对古文的流畅译文(念楼读),以及作者结合自己知识、阅历,联系古今中外的一些感悟(念楼曰)。每篇文章短小精悍、耳熟能详、兼具信达雅,对于中小学生学习古文是一种很好的参考,成年人阅读亦能从中受到启发。
-
国学指导二种
梁启超 试读
2025-04-21上架《国学指导二种》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两部指导年轻人如何阅读国学经典的作品的汇编。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为1923年春,《清华周刊》记者向梁启超先生约稿,并“督责甚急”,先生“竭三日之力”完成。 书稿从“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韵文书类”“小学书及文法书类”“随意涉览书类”等六个方面,为年轻人开列了一份国学经典阅读书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是任公先生1923年在清华学校的讲义。 书稿论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史记”“荀子”“韩非子”“左传、国语”“诗经”“楚辞”“礼记、大戴礼记、尔雅”等国学经典,从其编写者/作者、成书年代,内容及价值,阅读方法,其注释书及关系书,等等方面,做了提纲挈领的归纳与总结。
-
康熙大帝
阎崇年 试读
2025-04-21上架康熙大帝(1654—1722),姓爱新觉罗氏,名玄烨,8 岁继位,在位61 年,是清朝第四任皇帝。康熙大帝开创了“康熙盛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世界历史的典册上,他与几乎同时代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法国君主路易十四齐名,位列国际名君,声名远播世界。 阎崇年先生是清史大家,将学术的谨严与电视讲座的生动完美结合,以26讲的篇幅全面介绍了康熙皇帝起伏跌宕的人生,特别是61年的执政经历。 康熙不但是千年一帝,与同时代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法国君主路易十四齐名,位列国际名君,声名远播世界;同样也是一个平凡的有血有肉爱孝爱祖母的孙辈、挚爱皇后后妃的丈夫、慈爱儿女的父亲。
-
-
易经诵读本
罗浮山泰学学校 试读
2025-04-18上架《国学经典诵读——易经》集中诠释了“中国群经之首”的《易经》和《系辞传(上)》《系辞传(下)》《文言传》《序卦传》《杂卦传》和《说卦传》。在诠释每一部分著作时,都是先引述“原文”再加以“译文”解说。“原文”准确无误,符合经典原著;“今译”言之有理,成一家之言。本书以在校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注音方式出现,符合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对于读者思想与智慧的开发具有启迪作用。 本书是由2016年创办的罗浮山泰学学校编写的诵读本系列之《易经》诵读本。书稿读者对象为中小学生,以注音方式呈现原文,并加以译解,有助于青少年理解和把握。
-
做一个积极入世的居士
如尘居士 试读
2025-04-17上架详细说明佛教居士如何实修的相应次第。借古代著名文人的另一重佛教居士身份,苏东坡、黄庭坚、白居易、王安石、林则徐等,详解三皈五戒、日常功课方法。倡导现代居士应积极入世修行,以佛立心,以儒生活,鼓励居士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利益自身家庭、工作、亲友的同时,利益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
-
-
唐别集考(全三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套装全三册)
齐文榜 试读
2025-03-27上架《唐别集考》是河南大学教授齐文榜先生历时十年完成的目录学巨著。此前类似的书有,万曼的《唐集叙录》,陈伯海、朱易安的《唐诗书录》、赵荣蔚的《唐五代别集叙录》的基础上,都已经是本领域的基础性文献。而《唐别集考》在吸取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见材料及海外传回资料,广泛而细致地检核比勘原书原本,对106家唐人别集的版本源流、内容特征、存世情况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梳理,内容翔实,论证可靠,对前人误说或不尽详细处多有纠正或补充,同时也能充分吸取该领域迄今各项专门研究的成果。代表了该领域目前研究水准,为学界提供了很好参照,有助于唐代文学及历史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
-
-
-
-
-
列国志传(话说中华五千年)
余邵鱼 试读
2025-03-24上架又名《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春秋列国志传》。明万历乙卯(1615)年刊本。12卷114回。起于“苏妲己驿堂被魅”,终于秦一统天下。作者参考过宋元讲史话本、戏文杂剧如《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和《秦并六国平话》等,又依据《战国策》《史记》等书增添了一些内容,大量保留了若干盛行民间的传说。就其总体风貌而言,是一部洋溢着浓郁民间趣味的小说,风格简朴、质实。
-
-
-
唐语林(全2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两册)
王兴芬 试读
2025-03-07上架《唐语林》是北宋文人王谠编撰的一部记录唐人轶事杂说及唐代典章制度、民情风俗等的文言笔记小说。共八卷。该书模仿《世说新语》和《续世说》的体例,按内容分门记事,规模更大,将《世说新语》的原有门类扩大为五十二门。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唐语林》虽仿《世说新语》,“而所纪典章故实,嘉言懿行,多与正史相发明,与刘义庆之专尚清谈者不同。且所采诸书,存者亦少,其裒集之功,尤不可没”。《唐语林》涉及有唐一代不同历史时期各类人物的言行轶事、宫廷杂事,其中记录最多的是帝王和大臣的言行轶事,而以大唐王朝众多帝王串联起来的各类事件和各色人物,反映的就是整个王朝兴起、兴盛、衰落以至覆亡的全过程。《唐语林》对唐代典章制度、民情风俗以及名物故实等的记述和辨析,对研究唐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民俗、文学艺术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庄子智慧讲堂
陈栎宇 试读
2025-03-07上架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国人的骄傲。但要真正参悟和理解其精髓,并不是件易事。“国学诸子百家讲坛”丛书循着诸子百家的思想脉络,清晰而深刻地帮助我们解读华夏文明的根源。诸子百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深远,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在其后两千多年中,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那里的辉煌。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总称诸子百家,诸子指管中窥豹的代表人物或代表作;百家泛指当时思想家人数之多。今人将诸子百家略分为十家:儒、道、法、名、墨、阴阳、纵横、杂、农、小说。 本书为其中一册,以《庄子》中的核心智慧文字为引导,运用庄子的智慧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人们痛苦的根源所在,并带领读者开阔视野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面貌,从而发现世界运行的真理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发现人内在的宝藏,探索挖掘宝藏的方法,乃至见到宝藏后的境界。
-
-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刘洪仁 试读
2025-02-19上架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电纸两用版)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司马光 试读
2025-02-19上架《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
孙子兵法有智谋
孟琢 试读
2025-02-19上架文津奖获奖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孟琢老师给孩子的国学读物。 一套书让孩子爱读并读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基石的六大国学典籍! 《论语》《孟子》《庄子》,儒道两家构成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史记》让我们读懂历史,读懂文明;《孙子兵法》让我们有谋略,懂方法,有高度;《说文解字》则是读懂古文、亲近国学、爱上语文的基础。 这些典籍如同千年智者,等你我求问。孩子翻开的每一页,都是先贤灿若星辰的智慧、中国波澜壮阔的文明! 这套书并不是简单的原文翻译白话,作者将带孩子了解孔子、孟子、司马迁等先贤的人生故事与情怀,读透这些典籍的精华以及典籍内外的拓展知识,并用古人户籍簿、知识拓展、相关典故、成语标注、古文注音、难字注音等多元版块,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讲给孩子听。 字字有趣,句句有料,配以精美国风插图、全彩设计,好内容就要那么好看。 读完这套书,孩子不仅能打牢大语文基础,更能get史学、哲学、文学、国学。收获国学的文学之美,智慧之妙,眼界之宽广,思想之深厚。
-
-
国学典籍那么好看 说文解字有奥秘
孟琢 试读
2025-02-17上架文津奖获奖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孟琢老师给孩子的国学读物。 一套书让孩子爱读并读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基石的六大国学典籍! 《论语》《孟子》《庄子》,儒道两家构成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史记》让我们读懂历史,读懂文明;《孙子兵法》让我们有谋略,懂方法,有高度;《说文解字》则是读懂古文、亲近国学、爱上语文的基础。 这些典籍如同千年智者,等你我求问。孩子翻开的每一页,都是先贤灿若星辰的智慧、中国波澜壮阔的文明! 这套书并不是简单的原文翻译白话,作者将带孩子了解孔子、孟子、司马迁等先贤的人生故事与情怀,读透这些典籍的精华以及典籍内外的拓展知识,并用古人户籍簿、知识拓展、相关典故、成语标注、古文注音、难字注音等多元版块,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讲给孩子听。 字字有趣,句句有料,配以精美国风插图、全彩设计,好内容就要那么好看。 读完这套书,孩子不仅能打牢大语文基础,更能get史学、哲学、文学、国学。收获国学的文学之美,智慧之妙,眼界之宽广,思想之深厚。
-
-
-
墨子
墨子 试读
2025-02-10上架墨子(前468-前376)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后世多散佚。至清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乾隆时,卢文昭、孙星衍互校此书,略有端绪。毕沅在卢、孙二人基础上,"遍览唐宋类书、古今传注所引,正其讹谬,又以知闻疏通其惑"。此版《墨子》选用浙江书局《二十二子》本为底本,进行标点,除明显的注文错误径改外,皆依原本。毕沅校注抽出,作为注释至于每段之后,更加便于作者阅读。
-
觉醒年代:大师们的中国国学通识课
吴晗 试读
2025-02-10上架最有趣的中国国学通识课,全部都在这里!本书在吴晗、曹伯韩这两位大师的著作中,臻选了一百多节国学课。他们的文字有深度,更有温度!与大师对话,与经典相伴。致敬远去的大师群像,永存浩瀚的文化遗产!有道是: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了希望。
-
孝经正义
郑玄 试读
2025-01-23上架《孝经正义》是对《孝经》郑注的疏解,旨在以传统的方式,提供一部对郑玄《孝经注》的详尽的疏解本。 在《孝经》学史上,最重要的注本当属流行于汉末至中唐的郑玄《孝经注》。可惜宋代以后,《孝经注》亡佚。有清一代,学人蒐集郑玄《孝经注》不遗余力,最具代表性的是严可均辑本。皮锡瑞以之为据,作《孝经郑注疏》,成为清代《孝经》学最典型的注本,也是今天理解《孝经》最重要的注本。而百年来敦煌遗书出土,发现了许多郑玄《孝经注》残片。 《孝经正义》的特点有三:一是在经文上,还原唐明皇《孝经御注》改经之前的经文,提供一个更为古老的今文《孝经》文本。二是根据新出土敦煌文献,结合严可均、皮锡瑞所集郑玄《孝经注》内容,提供一个今天可见最为完整的《孝经》郑注本。三是对郑注《孝经》进行全面系统的疏解,即以清人解经的方式,详尽疏释《孝经》经文、郑注,力求提供一个能够代替皮锡瑞《孝经郑注疏》的注本。
-
春秋左传杜氏集解辨正(经典与解释)
劉小楓 试读
2025-01-23上架《春秋左传杜氏集解辨正》成书于光绪十八年(1892),全书分上下两卷,每卷六篇,每篇一公,上下两卷凡十二公。上卷为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六公,下卷为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六公。此外,又有《左氏集解辨正补遗》一卷,增补内容凡八条。《春秋左传杜氏集解辨正》,从全书来看,廖氏先引经文、传文,其次再节录需要辨正的杜预注文,最后则是廖氏的“辨正”内容。
-
-
-
初学记:新国学·大语文(全5册)
杨昊鸥 试读
2025-01-13上架“初学记”丛书是专门为6-16岁的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做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丛书共分5册:《大美千字》《论语知道》《史记文明》《诗国万物》《神话之门》,分别对应了《千字文》《论语》《史记》“古诗词”“古代神话”。丛书着重从内容和体系两方面入手,在内容方面,从美的角度解析传统文化,再结合当下以现在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力求把古今文化打通,呈现符合现代和未来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在体系方面,努力汲取古人传统的教学顺序和体系中的优点,结合当下青少年的学习习惯,在传授具体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兴趣,养成方法,构造一个更加适合读者的传统文化学习体系。
-
记忆坊文丛:论语译注本
孔子 试读
2025-01-06上架《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
新唯识论
熊十力 试读
2024-12-27上架该书为新儒家开宗大师熊十力先生代表作,作者援佛入儒,以《易经》为根基,改造唯识学,阐明其“体用不二”“即体即用”“即用即体”的哲学观点,构建了“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对现代新儒学和现代哲学有深远的影响。全书有明宗、唯识、转变、功能、成色上下、明心上下等共十章。本书为1953年的语体文壬辰删定本《新唯识论》。 本次出版邀请熊十力得力弟子牟宗三(一代国学大师)其“私淑弟子”薛在君做通俗化导读,又针对每个章节做开篇解读,更易于读者理解并读懂本书。相较于其他版本,本版本做了大量注释,有更详尽、通俗化的解读。 该著作是熊十力穷尽毕生精力的著述,贯穿了熊先生自己对佛学的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建立与完成也全在此,该书奠定了熊十力“新儒家”开宗宗师的学者地位,该著作体系博大,论证严密,语言简练,蕴含宏富,非常值得一读。
-
-
周易生活化
曹全全 试读
2024-12-20上架岁月如梭,应用周易已经有几年了,在一次教授学生武术时,听到师父说,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作者自小拜在国家级非遗拦手门第七代传承人张文仲师父门下学习),这句话好熟悉,似乎师父从小在教授我的时候也听过,但是那时候并没有在意,而这时候再次听到师父说,我的感触便不一样了。 这时候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既然拳起于易,是不是周易的水平有提升,武术的水平也会有提升呢?这个想法一直藏在心里,没有和师父说,当时我自己还在想,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用周易是不是也要把一些心得写出来呢? 就这样,回家后我便开始在电脑上敲击周易卦爻辞的解释,我能清晰地回忆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如何利用《周易》的知识,让我渡过一次又一次的困难。 在2018年的一个契机,我将周易所有的内容通背了一遍,而后开始验证我所写的内容。期间发现,大意皆是如此,但在措辞上还有一些纰漏,其实在这时候,我还并没有想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觉得原因就在这里。 后来,我觉得《周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帮助了我很多,而我这些年之所以这么努力,也是为了要一个好的生活,所以我想《周易生活化》这个名字,可能更适合这本书,或是说我对《周易》的注解,本色就是生活化的一种体现。
-
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
季羡林 试读
2024-12-18上架《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
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战国策
刘向 试读
2024-12-14上架《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学名著,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 240 年的历史。书中生动地记载了当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古代纵横家的机智善辩、聪明智慧及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反映了战国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重大活动,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本书节选了十二策中脍炙人口的篇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等部分,辅以精美的古版画插图和生僻字注音,以便于阅读全书,增益富有时代感的审美情趣。
-
国学三剑客(全三册)
尹小林 试读
2024-12-04上架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精华、文化精华和精神宝库,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祖先们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渊海。作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尤其值此民族复兴、国家日益走向强盛之际,更应该认真学国学:学习古人的爱国献身思想,学习古人的科学、学术文化成就,学习古人崇高的道德品质。学国学,最好从青少年时代学起,因为国学是实践的、行动的,不是空谈。国学中有许多优良的道德规范,会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使人人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积极因素。
-
老子·庄子(国学网原版点校)
国学网 试读
2024-12-04上架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