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与“俗”是学界持久探论的经典命题。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游艺玩赏、四方风谣、命运神鬼,蔓延为辽阔深邃的生活结构。其中有大片未被触及的精神空间,静待着勇于靠近的作家在这无数个人心绪的牵挂、冲突、羁绊中洞幽烛远。 《俗世俗民》选录汪曾祺、阿城、莫言、贾平凹、李娟、王小波、杨绛等48位作家的54篇描写民俗的散文,于幽微中记录历史,于寻常中洞见壮阔波澜,终汇聚成一部可以窥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近40年社会生活史变迁的佳作。全书共分五辑,“岁时引”一辑记录了一些难忘的重要岁时节令及相关经历;辑二“礼俗志”则讲述了有关节俗的特殊记忆;辑三“游艺录”侧重讲述一些节俗期间极具特色的“游艺”活动;辑四“四方风”主要讲述了不同地区的节俗活动,如邓云乡的《九九歌》、叶广岑的《吹鼓手》,都极具地域风格;辑五“信则灵”从传统文化和先民信仰中对现存的节令仪式追根溯源,寻找文化的根。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忙于调整合理的限度。可以说的边界在哪里?什么时候触摸变得让人厌恶?本书作者后退一步,揭示了冲突的核心:自我和社会的日益敏感化。 聚焦敏感,围绕身体、心理、道德、审美四个维度,本书介绍了从中世纪早期到现代的敏感发展史,以辩证的角度,结合不同时代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对敏感的讨论,涉及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文明史、尼采和列维纳斯的哲学观、卢梭和塞缪尔·理查森的小说、弗洛伊德的创伤分析、巴特勒的语言行事观、托克维尔和罗尔斯的平等观等,分析当下的创伤、语言伤害、性别问题、同情的限度以及高敏感性人群,引导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分裂社会的身份政治,走出“囊泡化”的傲慢。
本书基于阿德勒心理学,对我们如何积极面对包括死亡在内的人生课题进行了系统阐释。 本书共分三章。 第一章为“不断探索的‘我’”,围绕“思索人生”,强调了思索人生的重要性,并倡导真正的人生意义必须由自己去探索,也唯有如此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第二章为“驻足静思的‘我’”,作者认为,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忙乱,只要静下心来想清楚“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就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过真正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 第三章为“随时可变的‘我’”,重点强调活着即变化,只要我们自己有改变的意愿和决心,我们的生活就能随时改变。作者认为,我们只有认真思考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聚焦当下,不计较过往,不焦虑未来,认真而又从容地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才能过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本书是著名美术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毕生色彩研究的精华,至今仍被奉为现代设计的这位包豪斯学院色彩构成与基础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不仅向我们揭示了色彩的客观原理,还从规律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洞察色彩是如何映射出我们的心理与人格。 借助这份珍贵的研究,我们被引领至一个极富趣味的色彩世界,并在这种斑斓之中获得一种全新的观看之道。
你是否收到类似的评价?太情绪化、太感性、过度反应、想得太多……甚至是“玻璃心”。而你也发现自己似乎比较内向、比较挑剔、不够自信、偶尔渴望独处……总之,难随大流。 法国冥想大师法布里斯·米达勒从小受到这种困扰。多年后,直到一位神经科学家告诉他“这只是高敏感”,他才意识到:误解或使具有高敏感特质的人难以真正认识自己。为此,他开启了一场自我发现之旅。他与神经科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等专家跨界交谈,并让自己沉浸在经典作品的阅读和思考中,最终他意识到高敏感是一种普遍存在但未被认可的天赋。当你卸下心理包袱接纳高敏感,会发现自己因它而变得强大,生活因它而变得更鲜活、更幸福。 作为冥想大师,作者在书中为高敏感者量身定制了34个不同方面的思维练习,帮助高敏感者发掘天赋,将其转化为幸福的力量。
当面对复杂问题或重要机会时,我们常常感到困惑、无助、焦虑,甚至因此错失良机。 我们需要一种独特的能力来看透事物的表象,洞察其本质,发现机会。这种能力就是无与伦比的洞察力!然而,这种稀缺能力难以通过传统学习轻易获得。本书以王可越老师十年来讲授的创造力课程为基础,案例丰富翔实,是一本全方位的洞察力指南。 本书从自我、他人和世界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洞察力的内涵和基本使用方法。不同话题相互关联,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性。通过学习洞察,我们有机会突破传统思维,开阔视野,发现全新的思考角度,对生活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无论对提升自我认知,建立更融洽的人际关系,还是对成为更优秀的团队领导者,10种洞察都是我们的必修课。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