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是指利用计算机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称为源语言)到另一种自然语言(称为目标语言)的自动翻译的过程和技术,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领域的重要应用和热点问题之一。 本书从数据驱动的机器翻译角度介绍了统计机器翻译和神经机器翻译的基本模型和技术,机器翻译的评价方法及领域内相关会议。在此基础上,本书首先梳理了句法、语义等语言学知识在数据驱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包含了统计机器翻译、神经机器翻译及句法知识与神经机器翻译的联合学习模型。接下来,本书介绍了其他语言学知识在数据驱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如句对齐、翻译记忆、词形等。此外,本书介绍了数据驱动机器翻译中常见的的零代词问题以及多语言训练问题。最后,本书对数据驱动的机器翻译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黑古一夫教授聚焦日本著名作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者的村上春树,通过批判其代表作《1Q84》与近年作品,解读其重要演讲,指出其文学创作中的缺陷,解明其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根本原因。
《死于罗马》是德国著名作家沃尔夫冈·克彭“战后三部曲”收官之作,1954年出版之后曾引起巨大争议,现在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德语文学经典,目前已被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是克彭被译介最多的小说。 小说讲述了“二战”后一个德国家族的不同成员在罗马交错重逢的故事。在这幅四分五裂的家族肖像中,有怀念战争的党卫军,有投机取巧的官僚,有纳粹时代的受害者,有逃避现实的后代。他们各怀心思,游荡在充满旧日神话和历史遗迹的罗马,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面对沉重的过往。 克彭在本书中再次展现了其独有的创作风格: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描写、多重视角、内省式叙事。他以极强的洞察力捕捉人物的内心和道德困境,探讨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变革的冲突,对一个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沉的拷问。社会变革的冲突,从战争、官僚、宗教、艺术四个角度拷问一个民族的灵魂。
伍尔夫是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散文家、批评家,天才纵横,目光如炬,奠定了二十世纪现代文学的基石,她与丈夫合办的霍加斯书局出版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锋杰作,其中最瞩目的当属她本人的作品,作为“布鲁姆斯伯里文学圈”里光彩夺目的星辰,才华让艾略特、福斯特、罗素等一众名家钦佩不已。她的名句“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至今仍是激荡人心的宣言,告诉大家: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伍尔夫文集·第一辑(全4册)》收录上海译文新版“伍尔夫文集”首批四种:意识流小说奠基作《达洛卫夫人》,意识流写作的不朽“灯塔”《到灯塔去》,从文学视角讲述“第二性”的惊世骇俗之作《奥兰多》和伍尔夫的文学批评精选《普通读者》,译本权威经典,选篇极富代表性,是了解、阅读伍尔夫的不二之选。
你有多久没有体验到早晨醒来,充满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天的感觉了?你为什么活得那么累?为什么总是感到挫败与倦怠?因为心智中某些层面的缺失,无法获得完整的内在精神力量。心智模式决定人的行为、情绪,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心理治疗师、畅销书作家史蒂夫·比达尔夫提出了两个关键概念,带我们整合心智的四个层面,走出精神困境:通过大脑高级功能“超感知”,迅速、微妙、灵敏地感知当下发生的事,明智地做出选择;探索心智的“四层公寓”,从身体、情绪、思考到灵性,拾级而上,实现心智跃迁,应对压力过载与精神内耗。重塑我们的心智模式,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与内在自我建立连接,化解内心的纠结与矛盾,过上更加轻松、愉快、生机勃勃的生活。
马曾伴随人类一同成长,帮助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但从拿破仑时代到“一战”结束,由于科技和工业化的发展,马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到后来几乎从人类历史的舞台上消失。本书用丰富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人类与马的深厚友谊以及走向告别的历程,展现了马在人类历史、政治、艺术、文学等领域中的形象与承担的角色,将许多关于马的故事娓娓道来。本书也是对马在塑造人类历史方面的作用所作的一次巡礼。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