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切·格瓦拉致敬:历时六阅月,行程七万里,遍历四十七州,第一位骑摩托车遍游美国本土的中国公民诠释美妙的摩托旅行。
本书系著名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礼权博士所著。自2002年出版至今,多次加印,一直是学术著作的常销书。修订版相较于原版,在内容上有了相当大的变动。除了增加和更换了新材料,还在文字上有大幅改动,既保持了初版的原创性,又体现了作者人到中年后更深入的学术思考与思想深度。
这本书文字轻松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作者行走于西非七国(马里、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几内亚),用充满异域风情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后殖民时代的西非画卷。
本书系著名修辞学家、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历史小说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礼权博士所著。2004年由吉林教育出版社作为“中华语言魅力丛书”之一种出版,深受学术界好评与认同,已故著名语言学家、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陈建民先生曾专门撰文评论,高度赞扬。2005年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一等奖(吉林省政府奖),2006年被评为吉林省首届“新华杯”读书节读者*喜爱的十种吉版图书,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新闻出版奖图书精品奖。 修订版相较于原版,在内容版式上都有了改动。除了相关材料的更新,还有文字上的改动。既保持了原书行文风行水上的风格,又体现了持论严谨扎实的特点,学术性与可读性兼顾。
《包拯在端州》介绍包公是端州人对包拯的尊称。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包拯是一个历史人物,而包公则是代表着清官文化的形象。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间的积累,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能够深刻影响人的一种精神价值。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包公形象、故事和精神不断沉淀、积累,形成了人们所要研究和传承的包公文化,其内涵有机地统一于被固化了的形象之中,又在历史的延续中不断扩展和丰富。民间流传包公在端州的故事也就这样形成了。
欧美流行音乐的历史虽然只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但其音乐形态却极为丰富,各种音乐风格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历史是一面镜子,而音乐史就是音乐人的镜子,它是由人物、作品、事件交织而成的一部历史。本书以欧美流行音乐为基础,梳理了欧美流行音乐清晰简明的一个发展脉络,介绍了欧美流行音乐各流派的不同风格,为设有流行音乐专业的艺术院校解决流行音乐史学教材的缺口。作者尤静波以文献调查、音响分析、口述记录等方法相结合,以大中华的视野(即华语音乐)将本书分为“上海时代曲”、“香港流行音乐”、“台湾流行音乐”和“80年代以来内地流行音乐”四大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对中国流行音乐史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