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及匠人精神,并不是这个时代的新事物。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除了诸子百家、唐诗宋词,赵州桥、苏州园林、景泰蓝、青花瓷……都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精粹,而它们的创造者,就是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匠人。他们富有创造力,他们反复打磨,他们孜孜不倦,他们精益求精……他们有一共同之处——匠人精神。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员工,认真、严谨、踏实、精益求精,专注于把正在制作的产品做得尽善尽美,即使这么做会影响到产量和收入;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诚信、担当、创新、执着,对产品和管理的任何细节都充满无限热爱与追求。本书从匠人的特质出发,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案例,深刻揭示了匠人精神的内涵——它是员工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前提,是企业基业长青、传承百年的保障,更是喧嚣时代的迫切呼唤。
大别山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全书分为十个章节,从阐释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内涵入手,明确河南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的使命担当,进而从乡村振兴、经济动能、服务民生、合作共赢、生态文明建设、红色传承、自我革命等七个方面研究梳理河南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的生动实践,最后对经验启示进行总结。
书中详细阐述了西北地区民间艺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国际传播与交流,教育传承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揭示了民间艺术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外,本书还关注到了民间艺术在当代面临的诸多挑战,如城市化、人才流失、市场竞争等,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最后,书中强调了创新在民间艺术传承中的重要性,展示了当代艺术家和传承人是如何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 通过本书,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西北地区民间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与实践领域。本书试图借助“共生理论”,确立文化景观传承设计的目标,即立足于四个不同维度的共生理论与策略,从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与利用发展共生的视角探索传承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从历史时间的视角探索如何承传过去、奠定现在与走向未来;从对旧建筑景观的改建、加建与新建等,探索新建筑景观如何与旧建筑景观共生延续;从东西方建筑景观的历史发展中汲取养分,探索东西方建筑景观文化的互动与共生。本书大量引用国内外经典案例以及作者主持的设计项目,在实践项目的分析中论证理论研究的观点,同时揭示该理论研究对文化景观传承设计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
是于天启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供广大中医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书中表达的观点仅属于一家之言,目的抛砖引玉,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斧正,争鸣创新,扩展新知,振兴中医,后学幸甚! 全书上下两篇,共计34节。上篇是于天启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团队专家、研究生、师承弟子,对临证遇到的中医理论问题及临床疑难问题的学术探讨,分为:河图洛书、五运六气、天人合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风为百病之长、百病皆生于气、痰为百病之源、中医治疗疑难病思路、中药四气五味、中药煎服法、中医养生保健等16个专题,解惑中医阴阳、五行的源与流;中医精髓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中医理、法、方、药原则以及中医的生命观与生、长、盛、壮、老、已规律。如认真阅读,可以提高对中医防病、治病理论的深层次的理性感悟。下篇是于天启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团队专家、研究生、师承弟子的跟诊心得、典型验案及跟诊感悟,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贫血、地中海贫血、肾性贫血、肿瘤相关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过敏性紫癜、白细胞减少与粒细胞缺乏、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本书稿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路径和方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民俗学的生活世界概念出发,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为现实乡村治理的推进提供借鉴。作者重点关注了“新乡贤”这一群体,提出:当代乡村社会中有着一定道德或文化影响力的社会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富有技巧地将国家话语与传统礼俗结合起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建构权威,获取“新乡贤”身份,进而以此身份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推动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