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与实践领域。本书试图借助“共生理论”,确立文化景观传承设计的目标,即立足于四个不同维度的共生理论与策略,从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与利用发展共生的视角探索传承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从历史时间的视角探索如何承传过去、奠定现在与走向未来;从对旧建筑景观的改建、加建与新建等,探索新建筑景观如何与旧建筑景观共生延续;从东西方建筑景观的历史发展中汲取养分,探索东西方建筑景观文化的互动与共生。本书大量引用国内外经典案例以及作者主持的设计项目,在实践项目的分析中论证理论研究的观点,同时揭示该理论研究对文化景观传承设计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
是于天启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供广大中医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书中表达的观点仅属于一家之言,目的抛砖引玉,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斧正,争鸣创新,扩展新知,振兴中医,后学幸甚! 全书上下两篇,共计34节。上篇是于天启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团队专家、研究生、师承弟子,对临证遇到的中医理论问题及临床疑难问题的学术探讨,分为:河图洛书、五运六气、天人合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风为百病之长、百病皆生于气、痰为百病之源、中医治疗疑难病思路、中药四气五味、中药煎服法、中医养生保健等16个专题,解惑中医阴阳、五行的源与流;中医精髓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中医理、法、方、药原则以及中医的生命观与生、长、盛、壮、老、已规律。如认真阅读,可以提高对中医防病、治病理论的深层次的理性感悟。下篇是于天启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团队专家、研究生、师承弟子的跟诊心得、典型验案及跟诊感悟,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贫血、地中海贫血、肾性贫血、肿瘤相关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过敏性紫癜、白细胞减少与粒细胞缺乏、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本书稿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路径和方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民俗学的生活世界概念出发,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为现实乡村治理的推进提供借鉴。作者重点关注了“新乡贤”这一群体,提出:当代乡村社会中有着一定道德或文化影响力的社会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富有技巧地将国家话语与传统礼俗结合起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建构权威,获取“新乡贤”身份,进而以此身份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推动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
中国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音乐思想自遥远的古代起便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如何将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出去,如何发挥音乐文化的影响作用则值得我们仔细考量。本书主要围绕此展开分析。本书首先对中国的音乐文化进行了整体分析,然后分析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几大构成部分,接着又以时间为线索,针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几大构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最后则着重分析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课程教学。本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适合中国音乐的学习者阅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项目学练展开研究,首先阐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知识。其次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传承、非遗保护与传承、多元化发展及其典型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最后从实践层面探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能学练。 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有效传承与充分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本书系统介绍了王琦老师的为医和治学之道,思维方式和临证之术,以期传承王琦院士的道术全人信息。全文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大医之道与大医之术。上篇从精神境界与中医思维详细解读了王琦老师的大医之道。精诚为医、厚德育人、精勤治学是王琦老师精神境界的体现。为医,他秉承先贤之心,对患者一视同仁,尽力精心诊治;为师,他“绣出鸳鸯凭君看,乐将金针度与人”,重视思维的启发。为学,他提倡“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重视学术思维与方法创新。在传承工作中重视“以道驭术、道术相济,明道以修术,正道而强术”,并倾毕生精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在创新思维引领下,王琦院士构建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提出“主病主方”学术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医学的诊疗模式体系,也为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下篇从辨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与核心方药深度挖掘了王琦院士的大医之术,并从循环、消化、内分泌、呼吸、精神神经系统等不同疾病分类作了验案评析。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