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
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的评论 全部3241条
我来说两句
i3****526 2017-03-11
本体论方式证明上帝存在 对本体论证明的"一切实在者存在"的上帝概念的反驳 假定"一切实在者存在"的上帝概念是可能的, 这个假设的申辩权利能得到保留 仅管这个上帝概念虽不自相矛盾, 但是却远远达不到证明这个概念的可能性 模态逻辑的可能性:只要概念不是自相矛盾的, 就具有这样的可能性 由此而与"否定的无"-虚无区别开来 尽管如此,这个概念仍然可能空无一物 只有当产生实体概念的基底 综合的客观实在性 得到特别的阐明 这个概念才是可能的, 否则,就仍然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对综合的客观实在性的阐明 任何时候所依据的只能是可能经验的原则 而不是逻辑分析的原理,如矛盾律 既是忠告也是警告 不要欲图从概念的可能性 因为这只是逻辑的可能性 推导出事物的可能性 因为这是实在的可能性
i3****526 2017-03-11
本体论方式证明上帝存在 谓词判断的逻辑必然性 在同一个判断中,如果同时将主词与谓词一起取消, 就不会产生任何矛盾,因为不再有任何关系, 固然也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产生矛盾 实例分析:三角形几何学概念 从三角形概念取消其三个角,则必然发生矛盾 若把三角形连同其三个角一并取消,则无矛盾产生 上帝概念就如同上述三角形概念 如果把上帝概念作为主词取消掉,即取消上帝的存在 同时也就把事物本身连同其谓词一并取消掉了。 上述情形,当然不可能产生矛盾 上帝概念外部根本没有与其产生矛盾的东西, 因为事物不当是外在地必然的 在上帝概念内部也不可能产生矛盾 因为通过所有事物也连同上帝一起被取消了 事物内部一切内在的东西也就随之消失
i3****526 2017-03-11
本体论方式证明上帝存在 上帝理念是心灵理性机能自然历程必然的产物 心灵理性机能产生出上帝理念,根据自己的意见, 将所有的存在者归摄在这个上帝理念之下 并信心满满地把握十足地推论出 存在必然地归属于这个理念的客体 当把事物设定为被给予的、实存的这种条件下 事物的存在按照同一律也必然地被设定 继而推论出 上帝这个存在者是绝对必然存在的 上帝就是存在于一个任意假设的概念中 并在设定上帝概念的对象条件下 一起被纳入思辨思维活动 如果在一个判断中取消主词,只保留谓词 就产生出一种矛盾,因此, 谓词就是以必然地存在方式归属于这个主词
i3****526 2017-03-11
本体论方式证明上帝存在 用几何概念无条件必然性例证上帝存在绝对必然性的谬误剖析 1、无条件必然性并不等于绝对的必然性 无条件必然性指的是谓词判断的无条件的正确性。 绝对的必然性则指的是事物链条上最高的存在者。 判断的绝对必然性所指的仅是判断中的事物和谓词间有条件的必然性联结。 2、剖析几何概念的逻辑必然性 三角形慨念实例剖析:三角形是无条件必然的,只不过是逻辑必然的,即在通过直观被给予的条件下,三角形存在,而且由三角形概念所给定的三角形以必然性方式存在。因此,上述命题并没能指明三角形是绝对必然性存在的。 3、知性概念逻辑必然性为理性幻觉提供巨大力量 几何概念实例证明心灵产生理性幻觉的力量源泉。心灵的理性机能借肋这种幻相逻辑形成一个以事物为对象的先验概念(上帝)。
i3****526 2017-03-11
本体论方式证明上帝存在 上帝是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这个理念向心灵揭示理性机能或机制所不为人知的哪些秘密? 一、上帝的第一禀赋:绝对性 绝对性就指的是无条件的。由此,引导知性把所视为必然性的东西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一切条件全部抛弃掉。 如何理解心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个无条件必然的东西的理念,是思维着某种东西呢,还是根本就没有任何东西能提供给理性思维? 二、上帝这个信念纯属心灵撞大运、全凭运气贸然得来的,尽管后来变得极为流行。而且坚信已经通过大量实例说明了上帝的存在。以至于所有进一步的苦苦追问,由于这个问题明白易懂,显得这种求索不仅完全没有必要,更成了对上帝的亵渎。 三、欧氏几何为这种绝对必然的存在者提供例证 如三角形几何概念是绝对必然的,这根本无须证明。 理性当然也可谈论一个完全处在心灵知性机能领域之外的对象,理性好像完全清楚懂得以这个理念关于这个对象所想说的东西似的。这种似是而非,将理性引入歧途。
i3****526 2017-03-11
对上帝存在的三种证明进行检阅 首先是本体论的先验证明开始,逐步附加经验性的东西以增加证明力量,由此,揭示理性是否有扩大知识的能力。
i3****526 2017-03-11
理性试图沿着经验性道路,或先验性道路,奋力展开翅膀高翔于经验指导之上,凭借思辨的力量,摆脱感官世界的束缚,这是徒劳无功、有很少建树的心灵自然历程。
傅晓峰 2017-03-11
综合的表象应该是建立在知性中对客体现象的表象直观被给予的形式、即是范畴的统一性,做为概念显像之理性的纯直观的纯粹知性的概念,必一定是先天被给予的形式。而非仅靠经验感受性的分解与经验的显像给出的。
i3****526 2017-03-11
经验自我的理想理念 1、经验自我是最实在的存在者("我思"),这个最实在的存在者只是经验自我的理想自我。在当下状态,理想自我只是一个纯粹的表象,但却被经验自我当作客体,首先被实在化而成为实体。 2、理想自我实体化为经验自我通过理性实现最终的统一迈出自然一步,如果要引证,甚至可以实现人格化的自我。 3、因为经验性范导性统一并不基于显象自身,而惟独基于感性,并在一个统觉中通过知性联结杂多而形成最高实在性的统一。 4、理想自我就是这个最高实在性的统一体,把一切可规定性的,也即可能性的一切事物毫无例外地包摄在其中,这似乎是被囊括在一个最高的知性中,从而也就是最理智之中。
i3****526 2017-03-11
谓词判断的限制性原理1、适用范围:只对感官对象所给予的事物有效。显然这是对一切这样的事物都是普遍有效的原理。2、原理内涵:这是一个对于被授予的显象事物形成可能性知性概念性认识的经验性原则。如果理性取消这个经验性原则的限制而高翔于经验的指导之上,那么,也可将这个原理视为一切事物可能性的先验原则,也即理念实体化原则。
3241 条记录 314/325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311 312 313 314 315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