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图说金刚经(畅销百万册的图解经典系列)
鸠摩罗什 试读
10本书以鸠摩罗什法师所译《金刚经》为原文,进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通解,让你轻松理解千余年历久弥新的大智慧。作为国学经典,《金刚经》穷极宇宙,又关怀日常。文中将经文要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深入浅出的演说,引发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给你能断一切执念的智慧。本书化繁为简,以通俗易懂的图解形式,将这部经典的要义呈现出来。文字贴切、引发共鸣,插图精美、呼应内文,图表直观、逻辑清晰,文字、插图、图表等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营造愉快的阅读体验。即便佛学零基础,也能彻底理解这部经典的大智慧。
-
楞严大义今释(南师审定本)
南怀瑾 试读
17《楞严经》从阿难与摩登伽女共堕情天欲海起,询问阿难出家学佛之因,由此开始“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探究身心二者之关系,再由精神到物质,由人生而宇宙,节节剖解,条理井然,最后剖析五阴之空性,得出明心见性之结论。南怀瑾先生认为,《楞严经》是一部能概括佛法精要的经典,其中既有高深的哲学理论,也有科学的实验,值得认真研读。因此,先生不辞辛苦将其翻译成现代语言,并作简要解释,旨在阐明楞严之大义,期使读者由此悟得真实智慧和人生真理。
-
-
图解转心改运法
释心田.著 试读
15佛法中的转心四思维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作的,如果你的心态是积极、乐观、豁达、慈悲、善良的,那么你的行为方式自然是会为你带来幸运的。幸运的人生就是一次成功的“资本”运作,我们要合理布局所拥有的生命财富,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所有的人都会认可,那就是:好心态成就一生的幸运!所以我们要从转变心灵开始踏上自己的幸运之旅。《图解转心改运法》以简洁的语言文字配合精美的手绘图解,为的是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享受中完成一次圆满心灵的净化之旅。用最真诚的心,品味最真实的人生,是最简单的快乐之道。希望本书中所介绍的佛法智慧思维能为你的心灵带来快乐,能为你的生活带来好运。
-
塔木德
贺雄飞 试读
39《塔木德》大约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特别是犹太人,几乎每人都有一本。从生到死一直研读,迄今为止内容仍在不断增加。犹太人的精神支柱就是《塔木德》,他们在遭受杀戮与迫害之时,唯有《塔木德》是他们不灭的灵魂。《塔木德》是犹太人生命的一部分。与其说犹太人用生命保护了他们的法典,使它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倒不如说《塔木德》给犹太人指明了方向。使他们能够战胜厄运,得以生存发展。直到今天。仍有很多犹太人把《塔木德》视为最可贵的圣物。把它当作生活的慰藉和心灵的避难所。犹太人在颠沛流离的历史中,总结出了一整套伟大的商业法则,是我们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本书挖掘辉煌的希伯莱文化遗产,诠释睿智的《塔木德》圣典精华,遵循历史的轨迹,将犹太民族悠久的经商传统与处世之道奉献给读者。
-
五灯会元校注(全六册)
曾琦云 试读
10《五灯会元》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部伟大的禅宗经典巨著,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由《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等五部禅宗灯录改编而成。保留了“五灯”诸书的精华,修改润色了适于实修的公案典故,是中国禅宗史料最为齐全的古代文献。 本书在参考之前旧版本并纠正其错讹基础上,对《五灯会元》进行了重新点校、注释并解读。注释详尽,解决了阅读难题。“概要”为点睛之笔,对禅师的生平与思想进行整体解读,或简单概述,或补充史料,或研究重点难点,或分析禅宗典故与公案的含义,使我们对每一位禅师的行迹以及教化都有深刻的理解。“概要”后写上参考文献,使读者可以继续深入研究。
-
-
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
星云大师 试读
14什么是比知识、智能更高的状态?心如何才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达生死而出于生死?种种我们面对生命的处境和疑惑,《心经》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星云大师讲《心经》,透过一则又一则生动的故事,以及佛法的真义,让我们了解《心经》、活用《心经》,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
-
太上感应篇汇篇白话解(第一卷)
佚名 试读
太上感应篇汇编》(本书古本)“不只是《太上感应篇》所有注解之王,实在是一切善书之王!凡是能看到本书的,就是有福之人。若能接连不断读完,平心静气地反复咀嚼体会,牢牢记在心中,又付诸于行动,就是大福之人。若能进一步精益求精,则成圣成贤,作佛作祖,也都在其中了。人生在世,不能见此书中之王,就可能长劫沉沦,没有方法出离苦海,岂不是天大的不幸?”《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太上感应篇汇编》对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原文进行逐句分析,并举出古今案例来作证,讲述事理圆融,文字简洁优美。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一卷。
-
-
-
-
中国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净因法师 试读
28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礼记•孝经》《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净土三经》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史记》,是我国现存 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名著、文学经典。《史记》共130篇,五十二万字,包括“本纪”
-
-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印光法师 试读
17弘一法师、印光法师、太虚法师是民国时期的三位得道高僧,他们不仅参透了深彻的佛教禅理,还用最简白、最纯净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明媚的生命图景,教人去一分浮躁,多一分宁静,虽然身在世俗却能不染一丝一毫的世俗尘嚣。教人了悟人生之时,还指引人寻觅到一条通达心灵深处的修行小径,让那些无法从世俗生活抽身的人,放下执著,沐浴清凉,舍得痴望,修达静心。
-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一行禅师 试读
在《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中,一行禅师将指引你在工作的重压下磨炼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工作、事业在平和喜乐中获得成功。翻开《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跟随一行禅师的脚步,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
阿含经校注(全9册)
恒强 试读
20汉译四部《阿含经》——《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是由佛陀的圣弟子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夏安居时结集出来的,忠实地汇集了佛陀自成佛以来至般涅槃前所宣讲的教法,由此说明了《阿含经》的原始性、根本性与权威性。在汉传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经》就代表着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佛教时期所公认的“根本佛法”。为便于广大信徒与学者更好地了解、学修原始佛教,本书校注者以高丽藏为底本,尽量保持原本整体风貌,将四部阿含经文转为简体字,加上现代标点及分段。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南传大藏经》、《碛砂藏》、《大正新修大藏经》、《正仓院圣语藏本》等不同藏经,纠正原经文部分错漏之处,就经中出现的地名、人名、法相名词、艰涩文句及其它译本的不同翻译作出注释,方便读者更为精准地把握根本教义与修行原理。本书有较高的学术、实用、版本和收藏价值,是广大佛教信徒与佛学研究者难得的学习、研究参考书。
-
塔木德——犹太商人的创业圣经
弗兰克·赫尔 试读
15塔木德对于每一个虔诚的信仰者来说,它给我们开启了一道通往自由与财富的大门。管理者最重要的品质是保持正确的心态,塔木德是让管理者内心宁静的教义。圣经让每一个人服从了上帝的安排,但塔木德让财富服从了我们的选择。
-
太上感应篇汇篇白话解(第三卷)
佚名 试读
太上感应篇汇编》(本书古本)“不只是《太上感应篇》所有注解之王,实在是一切善书之王!凡是能看到本书的,就是有福之人。若能接连不断读完,平心静气地反复咀嚼体会,牢牢记在心中,又付诸于行动,就是大福之人。若能进一步精益求精,则成圣成贤,作佛作祖,也都在其中了。人生在世,不能见此书中之王,就可能长劫沉沦,没有方法出离苦海,岂不是天大的不幸?”《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太上感应篇汇编》对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原文进行逐句分析,并举出古今案例来作证,讲述事理圆融,文字简洁优美。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三卷。
-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南师审定本)
南怀瑾 试读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在太湖大学堂第一次讲座的辑录,是关于如何实证佛法的基本阐述。在此次讲述中,南先生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现身说法,揭示了安那般那、六妙门、十六特胜、白骨观、禅净双修等佛教诸多修行法门的奥秘,并现场解答了一些听众修证过程中的疑惑。因南先生一生勤于实证,这次讲座更多的是亲述自己在修证之路上所经历的传奇,以及实证过程中的百转千回和柳暗花明,是“过来人”的“苦心”之作,弥足珍 贵。在探寻禅与生命的真相的道路上,孰可为,孰不可为?如何取舍?如何少走弯路,识破虚妄的假象并避免风险?相信有缘、有心的读者在南师的启发下自会意会。
-
神话的力量: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
约瑟夫·坎贝尔 试读
本书作者坎贝尔,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神话学大师,他是“星球大战”的创作灵感起源,是乔治·卢卡斯终身狂热追随的精神导师。他曾同近代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和荣格做过实际研究工作,他在旅行中结识印度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 ,他的理论一出,震惊全美的编剧界,作品被列为好莱坞电影人必读书目,他的经典作品“千面英雄”畅销数十年,成为百万级巨著。
-
-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南师审定本)
南怀瑾 试读
作者南怀瑾历数了自古以来居士对于传播佛法的贡献,简要概述佛法在古印度和中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禅堂中修行的规矩,例如打坐的姿势、行香的方法、香板的使用等。他特别重视软修法门的唱念;传授六妙门的修法,指示修安那般那是最快成就的捷径,解说了呼吸法门初步的实修方法以及诸多有关修持上的盲点。他特别批评有的学者只注重佛理的研究而轻视实证,主张教理和修持并重。总之,南先生作为学佛者中的善知识,他的引导、鼓励、扶持,甚至训斥,将使听众和读者感激、受益。
-
指引生命的神话:永续生存的力量
约瑟夫·坎贝尔 试读
本书是坎贝尔很重要的一本著作,精选自他在库珀联盟联盟学院论坛的演讲,汇集了他一生重要的学术思想,他用亲近大众的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热情洋溢的情感感染着聆听者。他在书中不仅剖析了科学对神话的影响,纵论人类的发展历史和东西方文化的邂逅和碰撞,探寻人们内心的回归旅程,而且还引导人们认识了大自然、地球和宇宙外太空。读者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经历历史上人类精神的一次次伟大飞跃,而且也可以进行一次由外在世界到我们内心深处奥秘知识的深入探索。
-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李叔同谈佛
李叔同 试读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李叔同谈佛》是弘一法师一生体悟和修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主要收录了大师出家前后的杂记、文艺作品及讲演录、格言别录等晚年开示佛徒的讲稿,从“一念起”“二玄想”“三觉悟”“四境界”,层层深入,不仅向常人揭示了其与佛结缘及至出家之因缘,更是以自己的修佛心得向众人开示佛门的真谛。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大师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曾被梁实秋、林语堂等人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中信国学大典·心经 金刚经
方世豪 试读
“金刚经”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大乘般若经典之一。自古以来,有人爱其文字之优美,而去读诵;有人喜其哲理丰富,而进行研讨;至于那些禅修者,更视“金刚经”为修心的指南,开悟的钥匙,六祖慧能就是因为听到这部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心”一句而开悟;明太祖朱元璋把“金刚经”列为“治心三经”之一;民间一般信徒也以读诵“金刚经”为日常功课。“金刚经”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佛教宝典。
-
-
新约入门
卢克·提摩太·约翰逊 试读
《<新约>入门》是对基督教正典《圣经·新约》的简单介绍,全书的内容为《新约》的文本考证,包括各节的大概内容、创作背景、写作风格、文本解读、历史渊源和流变、历史意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联和异同。作者在书中阐述时引用了部分《新约》原文,但多为只言片语,纯粹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论点,属于学术引用的范畴,与基督教或其他宗教本身关联并不大。例如,作者在阐述中力求不偏不倚、客观公正,比如第三章,关于耶稣复活的描述,提到了《圣经》里的说法,第七章《保罗及其书信》中阐述保罗书信的源流时,作者就提到了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渊源、早期人们对待基督教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总而言之,该书是关于宗教经典的简单介绍,不是关于宗教或信仰本身的介绍。
-
国王的两个身体
恩斯特·H.坎托洛维奇 试读
初版于1957年的《国王的两个身体》,作为一部屡屡重印、畅销不衰的经典之作,已被翻译成了十几种语言,在探求中世纪政治神学之谜方面指引了几代学人,甚至被誉为中世纪政治思想史方面最重要的著作。国王的两个身体,指国王既具有自然人身体,同时还具有精神身体,同所有人一样有自然物理属性,同时超越了尘世与象征其威严的神圣权力。本书从这一点入手,阐释了中世纪西欧王权观念的兴衰史,分析了王权如何从罗马帝国皇帝权到教皇权威,再到封建王权,最后到文艺复兴时期绝对主义君主制崛起的过程。本书推进了学术界关于西欧近代早期国家起源的争论,接续了霍布斯《利维坦》以来的身体政治路向,为政治哲学与国家建构理论理清了一条自中方盛时期以来的新路向。
-
-
-
淡定的人生最幸福 听老子讲道
老子 试读
16本书第一次将老子请下神坛,从人们当下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入手,向老子请教一切问题的解决之策,用最朴素的道理安慰人们已经迷路的心灵,走出繁杂事务的困扰,用最清楚的解说和最鲜活的事例,把《道德经》真正掰开,揉碎,为读者奉献最清楚的解说和面对问题时最优的解决之策,让读者可以在老子的洗练话语中体会一份返璞归真后的恍然大悟。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南师审定本)
南怀瑾 试读
14身体康健乃至“长生不老”,千百年来一直是世人的向往与追求。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本书。书中着重叙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静坐修持法。内容包括:静坐的姿势与要点;静坐中体内气机的反应,与由此而引发的心理与生理的变化;佛家的七支坐法;道家的内丹静坐法;打通任督脉、奇经八脉的方法;中医经络学说中的气功;以及《太极炼丹秘法》、《菩提道欢第论》等著作中的修炼法。为纠正讹传误修,恰生养年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
-
-
图解圆觉经
释心田 试读
《圆觉经》顾名思义,就是“圆满的觉悟”,据称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后不久所说,属于佛教顿悟大乘经典。它是说一切众生的真心,犹如光耀璀璨的黄金,本自埋藏,却因为不清净的心所熏染下的无明愚痴习气,而弊病横生、烦恼常在,才呈现为“普通矿石”。如何走出平凡,回归成为“黄金”的圣道,就需要从本经中悟出我们的真心,它是一切清净、觉悟的智慧乃至佛法的发源地,是无尽的金矿——也唯有这里,闪耀着人性的至上光芒。 《图解圆觉经》保留了原经指点顿悟、方便渐次修习的特色,又强化了对于真心的圆悟,同时以圆润美妙的经文、尽可能符合原味的译文及对佛经要义的详细图文阐释等,帮助读者从“心”认识一切困境,彻底解脱烦恼,轻松完成读经之旅。
-
荀子新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楼宇烈校注 试读
《荀子》一书,现存共三十二篇,是先秦学者荀子思想的集中展现。本书由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主持撰写,以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对《荀子》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标点与注释,解释词义、疏通文句,深入分析荀子思想,并对部分旧注加以评论。每篇前又有“说明”,对本篇的基本内容作以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全书由字词到章旨逐层疏解,使这部先秦经典易读易解,为了解荀子思想开一便捷门径。
-
-
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耐
星云大师 试读
本书是星云大师鲐背之年开示人际关系的新作,详解持家教子之道。继《宽心》《舍得》《厚道》《包容的智慧》幸福修行课之后,再次以无上智慧证悟人生、开示大众。一个人在家庭和社会当中会有不同的身份,丈夫、母亲、孩子等,需要扮演各异的角色,如何融洽地与身边人相处,做到恭敬慈孝、惩赞有度、收放自如,维持家的稳定与幸福美满,这需要大智慧。毕竟家和才能万事兴,想要事业成功,人生得意,则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家作为自己的坚实后盾。
-
-
-
-
-
修行即修心: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罗俊英 试读
任何一个人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人受思想支配,受认识指导。为什么要修行?因我们从出生以后,由于自我意识的伸张,主观意念把一切问题、现象、事实都扭曲了,如果不修行,便一直扭曲下去,活的环境是个变化的环境,心是个走了样子的心,不修心,会活得很苦。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修行的真谛。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象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修行就要把修心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情比心更重要了,除非你不想解脱。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心境达不到标准,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得安心。一切工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
-
-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III
吴正清 试读
人生有如一杯香浓的咖啡,开始时会有些苦涩,但慢慢品尝总会苦尽甘来;人生就像是一艘漂流着的小船,或许开始时会迷失方向,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到达彼岸。人生仿佛是一个不倒翁,开始时总会摇摇晃晃,但却始终能够笑对人生。每个人的一生都难以一帆风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在孤独时细细品味,在逆境时永不放弃,在飘摇时始终快乐,那么我们就能够练就快乐的本领,就拥有了享受人生、笑看人生的胸怀和能力。佛是一种解脱的智慧,一种寻觅适意人生的心境。与佛结缘吧,当你感到厌倦尘世喧嚣的时候,佛会让茫然的心灵安宁;当你觉得疲于纷扰烦躁的时候,佛会让一股清泉流人心间。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我们的,除了我们的心灵。身处茫茫尘世,唯有心灵明净,才能除却烦恼痛苦,才能看破,才能感悟,才能使生命隽永,生活适意。
-
四朝高僧传(全五册)
慧皎,道宣,赞宁,如惺 试读
本书收全四部佛学界一致认可的僧传经典,是所有佛家弟子和佛学爱好者都有必要反复阅读的入门书!全书生动沉着地记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来1300位高僧的生平事迹和言行思想。每天静心读一传,您都将收获一次充满感动和喜悦、受益匪浅的修行。对于一般的佛学爱好者来说,佛教典籍实在过于繁浩。而这套生动易读、系统详实的历代高僧传记全集,是您了解中国佛教历史和常识的上佳读物。全书所收四部僧传分别是《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大明高僧传》,选取权威的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所收版本为底本。整理过程中,我们将原书断句改为现行新式标点,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酌改了原书中的个别明显有误的错字。即保留了原版的风貌,又使原书变得简易好读。
-
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季羡林谈佛
季羡林 试读
《季羡林谈佛》既是佛教入门经典,也是季羡林学术著作中影响巨大的代表作。早在20世纪30年代留德求学时,作者就确立对佛教研究的兴趣,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佛教占据了核心的位置。书中季羡林以语言学、印度学、古代中印历史等领域的深厚学养为基础,对佛教的起源、流变、传入中国等重要方面做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分析。
-
好老庄 法自然:道家与道教文化纵横谈
王春著 试读
老子是道家的始祖,杨子、列子、庄子等先后继起,阐微探幽,道家格局由此确立。两汉以下,道家与民间方术相结合,衍生出中国本土道教。道家与道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从哲学的角度概述道家与道教的发展历程,对道家与道教的重要人物、经典故事等皆有勾画,尤其是对道家和道教的核心观念给予了深入浅出的阐发。文风典雅,生动有趣,枕上窗前,随处展读,便有所得。
-
-
-
-
名画中的佛经故事 :跏趺佛陀
《世界名画中的经典故事丛书》编辑部.编著 试读
释迦牟尼是万众敬仰的圣人,在获得觉悟之前,他也曾有过疑惑痛苦,但他超出常人之处,是以己之苦推及众生之苦,从而生起解脱的无上悲愿,他舍弃了常人所羡慕的一切财富、王位、妻儿,毅然出家修道,历经6年,艰苦备尝,终于断除各种无名烦恼,觉悟到宇宙人生的实相,获得了根本解脱,最终成为了获得正等正觉的佛陀。 《名画中的佛经故事:跏趺佛陀》精选的100幅佛陀图片便是依循释迦牟尼出生、离宫、修行、求道、悟道、成佛、说教乃至圆寂这一时间脉络,其间囊括了雕刻、绘画、线描、塑像、唐卡、装置等多种造像艺术表现手法
-
-
-
-
包容的智慧2:修好这颗心
星云大师;刘长乐 试读
传媒大亨刘长乐对话佛教高僧星云大师:这颗坚实的心你若能把它归入到正道里,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如何修好这颗心:要有慈悲心,慈悲就没有敌人。要有般若心,有了智慧,才是解决一切问题。要有柔软心,柔软才会包容,才能克刚。要有精进心,精进才能立志向前、向上。要有平等心,才能与真理相处。要有忍辱心,忍辱不自卑,才是至刚至大的力量。要有感恩心,有感恩心的人,是一个富贵的人。要有包容心,能包容,才大、才多、才有。要有惜福心,惜福才会有福。要有喜舍心,喜舍是福慧增长之道。要有随喜心,随喜顺人乃广交善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