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心理学探索》收录了亚伯拉罕·H. 马斯洛1954年至1960年间发表的 14篇重要演讲稿、论文。马斯洛结合多年搜集的临床资料,探讨成长及自我实现理论,其中包括匮乏性动机与成长性动机、防御与成长、认知需要与认知恐惧、高峰体验中的存在性认知、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等对人类本质和心理健康极为重要的概念,为促进、保持精神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说:“性格是一个人看不见的本 质。”性格是左右孩子一生生存状况、人际关系甚至是命运 的重要因素和内在力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是每一个家长 的责任。《儿童性格心理学》正是针对孩子的性格修炼而编写,并从心理学的 角度,结合具体案例,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了可操作的教育方 案,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逐步完善孩子性格中不足的 部分,进而培养出拥有迷人性格的孩子。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会出于各种目的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时甚至故意制造“迷雾”。怎样去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以便做出恰当的应对呢? 近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在这一方面提供了一个深入、准确的视角:我们可以通过一瞬间的小动作、一个无意识的小习惯,去“透视”他人的内心真实想法和性格特质。运用微行为心理学解决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无往不利。
《犯罪心理学》是汉斯·格罗斯博士的代表作,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有分量的犯罪心理学著作。本书从心理学观点分析犯罪现象,探讨犯罪问题的读物。书中探讨了犯罪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并分析犯罪行为的原因、分类、预测等。作者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讲述了有可能影响调查结果的各种心理因素,包括如何看待证人的证词,如何观察证人的肢体细节等。
本书针对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和接受审讯、审判的过程中有关的心理情况及其规律,以及侦查人员、证人等在审判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研究,并重点研究和讨论了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根源和心理机制、犯罪人的一般心理特征、各类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特征和人格特征,以及预防和惩治犯罪的心理对策等内容,对于法律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刑事司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书分为十一章,具体包括刑事心理学概论、犯罪心理概述、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犯罪人的一般个性特征、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变态心理与犯罪、侦查心理对策审讯心理对策、审判心理对策、证人心理及其对策、罪犯心理矫治等内容。本书是我社2009年出版的《刑事心理学新编》改版。
按照教师教育自身的发展内容和教师教育课程的需求,遵循在国际化视野下体现本土化特点的原则,本教材编写在结构、内容、体例方面进行优化与纳新,在继承先前相关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突出本土化特色理论和需求,使之适应教师教育课程。本教材尤其注重两方面:一是联系教育实践,二是注重介绍经典实验,使学习者对原理、规律有更为清醒、透彻的认识,进而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即能进行"有意识的教学";同时为教师参加科研提供方法和范式,使教师不断反思教学,研究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