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程系列”,阐释了提线木偶戏的源流、班社、行当特点、音乐取材、制作方法、表演程式等,评析《张四姐下凡》《化子进城》等传统经典剧目,同时录有巫启胜、李红霞大师及新生代木偶戏的领军人物赖瑜明、李浩等传承人的口述历史,反映客家提线木偶戏的内容特色和艺术特点。 书稿结合MPR技术,融入四出剧目的唱段音频,使客家提线木偶戏活态化。
本书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广告教育论坛论文集,包括新文科与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智能时代的广告变革与广告教育的改革、“大广赛”与广告人才培养、智能时代的营销传播与品牌战略、大数据营销和智能广告的发展与规范五大部分。 全书关注和探讨广告业及广告教育最前沿的问题,既是年会的翔实记录及宝贵资料,也是具备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集萃。
随着音乐艺术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音乐研究也成为世界音乐学者的投入热点。我国的声乐研究主流也是从西方音乐传播至中国以后而逐渐形成的,本书也是基于如上的思考,梳理了作者以往研究的主要成果,形成了以音乐学探索研究为背景,以声乐研究为主体,寻求相关交叉学科的有力支撑。本书研究的内容包括了音乐学理论、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声乐表演、音乐创作等领域,力图围绕声乐艺术来开拓相关学术研究的网格化研究架构,使声乐研究的影响力在音乐学视界内逐渐凸显放大。
隐喻性词义习得是二语多义词习得的难点,是提高中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然而,隐喻性词义习得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本书将语料库方法与心理实验研究相结合,系统整合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这三个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不同研究范式,从中介语—目的语、母语—外语、英语—汉语三个层面认知对比隐喻性词义,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性词义习得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促进不同领域相关理论的融合和进一步发展,为外语词汇教学、词典编撰、机器翻译等语言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书是广西民族大学三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合集,三篇硕士学位论文虽然题目有别,但有一个共同的关注主题,就是文化景观。前两篇都以《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为核心史料,再现了清代越南使臣笔下广西左江地区和湖南各地的自然人文景观,除此之外,还包括了他们与当地官绅士民阶层的诗文唱和往来,探讨了诗文中暗含的越南使臣的文化心态。第三篇则主要以山西各地方志为史料,在追溯“八景”由来的基础上,论述了清代山西各府州县的“八景”,分析了其分布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探讨其变迁过程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现在山西城市建设的启发与建议。
本书收录了韩山师范学院30位老校友的口述史料,韩师历史在老校友们的口述中变得生动、鲜活、具体,不仅丰富了韩师百年发展的历史细节,反映了韩师对其学子们奋斗人生的深刻影响,而且展现了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而这,正是构成一所百年院校底蕴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