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天津(民国趣读·老城记)
韩淑芳 试读
评分:9.5分这是一本全面讲述老天津名胜古迹、市井百态、百姓生活的图书。全书从亲历亲睹的角度,分别描绘了老天津当年的名胜古迹、洋楼故事、津门文教、工商百业、老商号老字号、馋嘴美食……片段小文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天津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地再现了老天津城及老天津人的生活。
-
中外节日故事(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丛书)
孙娜娜 试读
评分:9.5分每一个节日的来历都有一段故事,充满了人们的奇思妙想。通过阅读本书,孩子们能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少数民族节日的丰富多彩,感受异域风情的别具风味。神奇而又有趣的节日故事,将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连带着一种文化。阅读这本书,小读者们可以知道:原来寒食节的起源是皇帝为怀念忠诚的臣子;端午节的由来是关于一个爱国诗人的故事;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月饼曾传递过起义的信息;重阳登高是为了躲避瘟魔;情人节来源于一个牧师的故事;而愚人节则是来源于神之间的斗争……
-
经与史:康有为与章太炎(全二册)
汤志钧著 试读
评分:9.5分为著名近代史学家汤志钧先生关于康有为、章太炎之研究论文的结集,收录了写作于不同时期的论文共六十九篇。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分编为八组:第一组七篇文章探讨经今古文学的兴替发展,第二组九篇文章探讨清代经学学派的传承发展,第三组七篇文章考察章太炎、刘师培等人交往的诸多细节,第四组八篇文章以戊戌维新思想启蒙为主题,第五组十五篇文章考察康有为诸人在戊戌变法运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第六组七篇文章考察自立军起义前后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关系,第七组十篇文章分析章太炎的革命思想与“苏报案”的历史意义,第八组六篇文章探讨章太炎在辛亥前后的活动及其与光复会的关系。
-
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
白虹 试读
评分:9.5分书中首先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历法、季节、物候、节令等内容,接着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各个季节的节气知识,包括农事特点、农历节日、民风民俗、民间宜忌、饮食养生、药膳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常见病食疔防治、民间谚语、诗词鉴赏等,多方面解读二十四节气,带领读者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本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知识宝库,又是一部极其实用的生活推荐书、休闲书,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既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人文修养,也能使读者能够在工作中、休息时,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快速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全书覆盖面大、涉猎面广,具有极强的参考性和指导性,一书在手,让你尽览中国传统文化全貌。
-
中华优秀古诗文诵读本(初中第三册)
过常宝主编 宋文婕编著 试读
评分:9.5分本系列图书是一套给青少年使用的诵读本,可由家长或老师带领孩子诵读。本册是初中分卷的第三册,响应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为初中学龄阶段的学生量身打造,根据读者对象的诵读需求,选取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传统经典,如唐诗三百首(古诗类)、宋词三百首(词曲类)、《论语》(古文类)等,正文为古文原文,大字双色。按照学龄阶段设置体例,包括正文、注音、简注、简析、赏析、作者简介、思维扩展等版块。每册以题材、体裁、创作年代综合分类。特点是富有针对性、实用性、可读性,版式装帧适合读者对象的阅读要求,可考虑配诵读音频光盘。
-
崇先祖 重道统: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颜炳罡著 试读
评分:9.5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的视野,从文化与文明切入,对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的起源及其本质特点进行了点睛式论述,对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与道教、南北朝隋唐佛学、宋明理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对儒、释、道三教在中国文化中地位以及儒学何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了探讨;对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诸如天人合一、守中贵和、与时偕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推己及人、舍生取义、以德服人、天下一家、民胞物与等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现代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该书论说平实,观点新颖,文风清新。
-
心物交融:复旦文史讲堂之七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试读
评分:9.5分本书是“复旦文史讲堂”的第七种,收录了海内外著名学者在复旦大学的演讲稿,包括王晴佳、郑岩、梁其姿、杰西卡 罗森(Dame Jessica Rawson)、阿不都热西提 亚库甫、郑敏瑜、韦格睿(Gary S. Wihl)、曾蓝莹等。本书除了延续系列的基本风格外,还体现出对物质文化的重视和关注,映射出人文学界基于物质资料开展或推进学术研究的取向。
-
基诺族(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牧二 试读
评分:9.5分《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基诺族》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邀请有关民族文化学者与作家,一起为广大少年儿童编撰了这套“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
传统节日的奥妙:我们怎样过节
李汉秋 试读
评分:9.5分本书是一部专门为大众读者编写的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读本,按照冬、春、夏、秋四个季节的时间顺序编排,依次讲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华母亲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中华教师节和重阳节九个节日的礼俗,回顾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原因与衍变历程,并结合俗谚、民谣等材料将传统节日的现状呈现出来,展示了全国各地人民在新时代对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尤其注重近代以来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映照,深入挖掘了各节日的文化内涵及丰富的理想因素,最后回归对生命本身的体悟,启迪心智。
-
复兴之道:中国和平崛起之秘诀
万流洋 试读
评分:9.4分中国的快速崛起震惊了世界,全世界有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国模式”,作者将自己理解的中国“复兴之道”在书中呈现。 当前西方部分人不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对中国复兴感到恐惧,对中国进行围堵,影响了中国发展。中国的崛起完全是通过经营自身发展起来的,既没有对外掠夺和殖民,也没有对外转嫁矛盾和危机,是一种和平友好的发展模式。本书解读了中国复兴的文化背景和复兴原因、复兴方法,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本书提炼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复兴背后国家治理的复兴方法,结合作者自己了解的复兴因素,讲述了自己理解的中国“复兴之道”。提炼了前人已经公开的经验包括:改革开放、五年规划、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也包括了自己总结的重要复兴因素,包括:精英治国、信息战略、勤劳美德等。 中国复兴首先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就是书中的“站起来”部分,其次是经济腾飞经验和因素,就是“富起来”部分,之后提到中国“强起来”的因素,和未来继续复兴可能遇到的“拦路虎”,并提出了相关看法。最后以中国文化为背景阐述中国是一个温和的民族,畅想未来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地球村和平、和谐共同发展。
-
新岁时歌 古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
李颜垒 试读
评分:9.3分《新岁时歌 古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为父子书之一。时节更替,节气轮回,这是中国独有的节日文化。《新岁时歌 古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以二十四节气诗词为线索,选取中国古诗词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作品,用散文笔法串联岁时节序中的光阴之美、幽趣之美、民俗之美,共同绘成一幅幽美的光阴画卷。由此,二十四节气从古人清婉的诗词、水墨氤氲的画卷中走来,踏过二十四节气的轮回,盛放于你的眼前。
-
中国文化史(第一册·精)
柳诒徵撰 试读
评分:9.2分书中依据历史演进的顺序,讲述中国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的思潮、文化现象与文化制度的发生与发展,内容照顾到点与面,时间与地域,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勾勒出中国文化的全貌,培养读者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观念和认同感。
-
半小时漫画论语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试读
评分:9.1分担心《论语》看不下去?那是因为不知道,孔子原来这么爱吐槽! 通过手绘漫画和爆笑段子,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一边向我们展示孔子和弟子们的花式卖萌和吐槽,一边串讲《论语》里的经典章句,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中学到《论语》里的人生哲理。 为什么颜回一生贫困潦倒,没做过什么大事,却获得了孔子“不迁怒,不贰过”的赞赏,并成为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我们耳熟能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实是孔子对子路学习态度不端的吐槽? 宰我到底做了什么,逼得孔子爆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样的粗口? 翻开本书,看孔子和弟子们卖萌吐槽,人生哲理全学到!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罗智 试读
评分:9.1分“明史”记载:“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 王阳明以文臣之身领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武功显赫,在明朝一代,首屈一指。为什么在局势十分危险复杂之时,他的神色仍然能够镇定如常,心境静止如水,算无遗策,智谋过人? 此中虽然有他天资高的缘故,但他经过修养身心,领略了儒家的“中和之道”,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化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人只有与自然规律融为一体,才能驾驭自然事物,只有超脱了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才能将自身的潜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本书以王阳明自身的经历为主线,以阳明心学为灵魂,深度解析心学的奥秘。从而让读者明白,如何才能做到天人合一、超越自我!
-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
渤海小吏 试读
评分:9.0分在我们的记忆里,所有对历史的记忆,归根结底都是战争。所有的兴衰、偶然、动机、谋略、经济、天灾,在万事俱备下导演出了这一场场改变历史的战争;也是这一场场的战争,将我们对于历史的所有看法、印象、调侃、想象,全部浓缩,作者通过这些描写,串联起中国古代历史的脉络。《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以三家分晋到秦朝统一天下的历史兴衰为纲,通过十二场著名战役来讲述历史,包括:三家分晋、马陵之战、商鞅变法、“合纵”与“连横”、秦并巴蜀、“胡服骑射”、伊阙之战、乐毅破齐、鄢郢之战、长平之战、嫪毐之乱、王翦灭楚。读到最后,我们发现,历史中有太多的不得已。亡国之君不一定都混蛋,奸佞当道不见得就那么可恨,忠臣孝子也都得扒开来看。当初他们在做选择时,做那些决定家国兴衰黎民生死的事情时,有很多的不得已,没有一个重大选择是轻松的。读到最后,我们难免会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未来你面对这种情况时,你会怎么选,以及选完后能看到结局走向。《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把这两千多年来的风风雨雨的全部关键细节全部展现在您的面前,然后再告诉您,它对现下乃至百年后的整体影响。
-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王志纲 试读
评分:9.0分国文传媒联合中国商界高端人脉社交第一平台正和岛、《海底捞你学不会》出版策划人边杰,重磅推出中国民间智库第一人王志纲的巨著《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这是王志纲20多年来多次行走中国大江南北,深度参与多个省、多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结合其渊博的历史、人文沉淀而成的巨著。本书收录了王志纲2019-2020年发表在正和岛微信号上的14篇论述中国地域、人文、历史及现状的系列文章,包括武汉、陕西、广东、山东、浙江、安徽、浙江等省市地区,见解独到,内容新颖,大气磅礴。本书内容力透纸背,是时隔85年、继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之后,又一部写透中国人国民性格的力作。
-
菊与刀:日本文化模式(中英双语)
【美国】本尼迪克特 试读
评分:9.0分《菊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曾被翻译成英、法,中、日、西等20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公认最佳读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征,《菊与刀》作者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
-
增广贤文
佚名 试读
评分:8.9分《增广贤文》以韵文的形式汇集了历代先贤名人的格言警句,古诗词歌赋和经典典籍里的名句、成语、谚语,日常生活中的顺口溜、俗语等。是部语言非常简单、直白的古代经典著作,包含了勤学、孝顺、家庭和睦、敬老、爱幼、睦邻、忠君、爱国、历史、礼仪,以及夫妻相处之道,嫁女娶媳等内容,涉及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增广贤文》的句子简单易记,生动有趣,非常平民化和口语化,这也是它和其他蒙学经典图书的不同之处。本书选用的《增广贤文》根据目前最常见、最通行的版本,摘录了适合小读者阅读理解和学习的最精华的经典佳句,加以注音、注释、翻译,并配有小故事,让小读者能更明白、更直接地理解原文,加深印象。
-
中华优秀古诗文诵读本(初中第二册)
过常宝主编 林甸甸编著 试读
评分:8.9分本系列图书是一套给青少年使用的诵读本,可由家长或老师带领孩子诵读。本册是初中分卷的第二册,响应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为初中学龄阶段的学生量身打造,根据读者对象的诵读需求,选取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传统经典,如唐诗三百首(古诗类)、宋词三百首(词曲类)、《论语》(古文类)等,正文为古文原文,大字双色。按照学龄阶段设置体例,包括正文、注音、简注、简析、赏析、作者简介、思维扩展等版块。每册以题材、体裁、创作年代综合分类。特点是富有针对性、实用性、可读性,版式装帧适合读者对象的阅读要求,可考虑配诵读音频光盘。
-
(新)图解古代人体工程学(1):麻衣神相
袁柳庄 试读
评分:8.8分相术名著《麻衣神相》流传千年,至今仍保有完整风貌,附有大量插图,通俗易懂。在古代人们对人体结构缺乏认知的情况下,本书以相学角度探究了包括人体结构功能,人的心理特点,人体运动形态,人体器官协调等方面诸多课题,展示了高超神妙的命理分析,又提供了丰富的人类生理信息。这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产生于相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其体系周密,理论完备,熔铸了先前相学的精华,对后世的相学也颇具影响。
-
菊与刀BY本尼迪克特
鲁思·本尼迪克特 试读
评分:8.8分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
易经与中医
南怀瑾 试读
评分:8.6分众所周知,中医与道家、《易经》息息相关,但为何相关,如何相关,一般人并无深究。这本小书,南怀瑾先生仿若置身中国文化的河流,由中医文化“溯洄从之”,探到了《易经》文化的方方面面,又回转头“溯游从之”,厘清了《易经》、道家与中医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探讨了诸多相关联的问题,如《易经》的体用、气候与医疗、卦象与历法、道家的生命学说、各家的阴阳之说、五行医理、心理与疾病,等等;涉及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八卦、阴阳、历法、律吕、五行、干支、五星、“洛书”、“河图”等。其间诸多的观念经纬交织,更使人得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易经》与中医之间某些牵强的理论联系,先生亦有深刻的反思和犀利的批评,发人深思。
-
中国历史精神
钱穆 试读
评分:8.6分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治乱更巷,波谲云诡,常令治史者望洋兴叹,有无从下手之憾,而初读史者,亦每苦于重点之难以把握,以故望而却步。钱先生以其渊博之史学涵养、敏锐之剖析能力分别讲述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玫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等七大块内容,让读者得窥中国历史文化之堂奥,深入了解五千年来历史精神之所在,从而认清此一代中国人所背负之历史使命及应当努力之方向。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上下册)
袁行霈,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王仲伟,陈进玉 试读
评分:8.6分本书选入的101篇经典作品,包括先秦诗歌、辞赋及历代论说、语录、史传、奏议、碑志、杂记、序跋、尺牍等各种文体,不仅涉及哲学、社会科学,还涉及科学技术、中外关系、军事思想等领域,尤其注重那些关乎修身立德、治国理政、伸张大义、嫉恶刺邪、亲情伦理的传世佳作。
-
玛雅历法及其它古代历法:科学与艺术汇聚于此,献给明日世界的构思者(科学之美系列)
[英]杰弗·斯垂伊 试读
评分:8.6分世界各文明古国对天文周期均有研究,古代埃及人、中国人和巴比伦人都曾试图搞清楚“年”的含义,不过却是随后的中美洲玛雅人创立了一系列可以相互参照的历法。同时。玛雅人探索出了许多奇怪的数值。他们设置的阴历相当精准,远远超过了希腊的默冬章(Metonic)。玛雅人计算出的金星运行轨迹,达到了五百年中误差不到一天的精确度。他们制作的天文表石盘可以预测700年后将出现的蚀。《科学之美:玛雅历法及其它古代历法》将为读者了解玛雅历法体系提供简明扼要的介绍,同时还涵盖世界各地历法发展过程的精髓。
-
一生有礼:图解中华传统礼仪(彩绘版)
程学轩,樊丽娟 试读
评分:8.6分本书准确地描述了古代贯穿人一生的礼仪,主要包括诞生礼、成童礼、拜师礼、成人礼、婚礼、相见礼、饮食礼、日常礼仪、祝寿礼、丧礼、葬礼、祭礼等,希望读者能看到鲜活的、与每个人生命延展密切相关的传统礼仪。传统礼仪不单纯是外在的约束和规定,而是根本于人心。
-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 试读
评分:8.6分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甚丰,其中的散文、随笔更是精华。他结合外国娓语式散文和中国明清之际性灵作品的长处,加上林先生本人的天赋气质,使他的文章显示出主人情、通灵性、富幽默的特色。《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My People)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该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由于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释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
-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
金开诚 试读
评分:8.6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菊与刀(中英双语版)
鲁思·本尼迪克特 试读
评分:8.6分这是一本探讨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日本人的为人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内部逻辑的书。是研究日本的经典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美国人类学家的这份“旁观者清”的研究报告,曾被翻译成二十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一千万册,被无数的读者一读再读。大米书坊,诚意奉献中英双语版,双语阅读,重新认识日本,深度发现东瀛。
-
我们的节日:春节
冯骥才 试读
评分:8.6分本书是“我们的节日”系列读本的第四本——春节文化读本。内容介绍传统春节的各种习俗与文化生活,体例上包括了话说、饮食、风俗、传说、歌谣、对联、文艺,等等。其问穿插各种画、图片等。全书体例依然沿用【清明】、【端午】、【中秋】诸书,使风格统一、知识完整、体系完备。每书都有一些小的变化,使有不同的内涵。春节是诸节之首,其内容更丰富。【我们的节日:春节】的完成,使我们关于四个列入国家假日的传统大节的文化知识介绍,暂告一段落。我们所追求的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图文并茂的效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我们的节日:春节】为普及优秀传统节日文化,配合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等开展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菊与刀: 日本文化模式
鲁思·本尼迪克特 试读
评分:8.6分“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8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等引起强烈反响。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
吴晓波 试读
评分:8.5分《人间杭州》书写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或者用作者的话来说:“我在这里居住了四十年,它塑造了我,也给予了我一次叙述的机会……” 从5000年前良渚文明的诞生,到“肮脏、繁乱又生生不息”的运河带来财富; 从“天真正直”的白居易力排众议、兴建白堤,到“自诩为前世杭州人”的苏东坡为杭州和西湖写下450多首诗词; 从胡雪岩的败局之夜,到90年代以宗庆后、冯根生为代表的善贾者的复活…… 杭州行走着很多灵魂,每一个灵魂都投射出一段命运。在本书中,作者不断与一个个灵魂对话,同时也一直在捕捉杭州的“城市性格”,以及追问它最底层的文化基因。作者把这种底层的神韵集合称之为「人间感」。 在人间,时间都去哪儿?——“西湖像是一个拽住了他们衣角的娇媚娘子,一年四季的“幽赏清单”和“拜神清单”,就足以消磨掉所有的岁月。” 在人间,怎样才能好好地活着?——“他们家的后路里有着一个灵隐和西湖,前者可以寄托灵魂,后者足以安顿肉身。” 在人间,都生活着一群什么性格的人?——他们“没有大帝情结”、“琐碎、具体而世俗”、时常有“李清照和张岱式的忧伤”,但“自带疗愈性”,符合他们对人间的最后想象。 书中收录了220多张作者亲自甄选的历代照片与画作,是吴晓波所有作品中用图最多的一部,它们构成了除文字之外的另外一条叙述线。
-
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
有鬼君 试读
评分:8.4分鬼魂,是延伸的人性,是曲折的人心。本书为知名专栏作者“有鬼君”近年来撰写的关于中国古代鬼文化的文章精选。作者从中国特有的志怪小说中爬梳整理了古人对鬼魂世界的各种猜测与想象,并将其拼接起来,描绘出古代鬼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一系列面向。主题分为:鬼之日常、鬼之百态、冥府探幽、人鬼之间、精怪一族等。作者以侦探般的眼光爬梳典籍,搜罗异事,讲述了一个可悲可笑、可怕可爱的鬼魂世界。
-
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
薛仁明,王肖著 试读
评分:8.4分谈中国文化,一定要和我们的生命产生联系,这样才会真正有根基。薛仁明从传统文化实践者的角度谈礼乐重建与现实困境,从为人之父的角度谈传统文化的相续相接以及家族伦理,从各种文化现象中品评躁郁时代中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自信。同时关注传统文化对大众的深厚影响,传统价值观念在现实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信息化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激活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恢复我们的生命、生活与历史、祖先、天地万物的传统联系,找寻一种身心的归宿感和一种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生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