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暨南大学“影像工作坊”丛书之一,编选了近两年暨南大学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与的22部优秀毕业作品,每部作品包括作品信息、推荐语、作品阐释和创作文稿。 既有反映家国情怀的大叙事和大主题,也有讲述普通人乃至残障人士梦想、情感和生命故事的微观作品,充满了对家园、社会和生命的关爱之情,体现出优秀学子对当代中国社会某些方面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显示了今天年轻一代学子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烈责任感。 此外,这些优秀毕业作品,从理论到实践,可为后来学生的创作提供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案例。
本书定位于基础性的理论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确立“公司财务控制权”这一制度财务学的核心范畴,并依据现代企业理论探索公司财务控制权效率配置的基本原则,构建以公司财务控制权概念为核心的公司财务治理理论体系。全书将严谨的法律研究方法以及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引入到公司财务的理论研究之中,采用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尝试在确立股东作为公司所有权拥有者的前提下论证股东在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以及公司财务治理实践中的中心地位。
本书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探索高职教育中的教学质量管理。作者从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产业学院评价体系、产业学院质量保证体系、专业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论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在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发展的客观情况实施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本书也引进、介绍了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现代产业学院质量管理的法规、措施、评价体系,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完善的现代产业学院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正是基于此,作者尝试以现象学观念研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认识论等相关概念,讨论了现象学及如何以此研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问题;第二部分基于现象学的概念,立足经典文本,澄清了物质与意识、客体与主体、实践与认识、真理与谬误、反映与构造、思维与存在、第一性与第二性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概念。 本书认为认识论可以划分为内在认识论和外在认识论,认识的发展实则也是外在到内在、内在到外在的循环推进过程,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是进入现象学的一条道路这一观点。本书多维度地研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个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作者具有独特的学术思考和学术表达,研究视野开阔、逻辑表述清晰。
本书是在影视媒介语境下探讨跨文化传播现象,以案例分析为依托对国内外影视媒介中的跨文化实践与理论进行梳理分析。首先,对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历史溯源,并介绍了影视媒介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特点,强调影视媒介的特性及其与跨文化传播间的相互作用。其次,基于丰富的影视媒介案例,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逐一分析了跨文化传播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文化价值体系、文化霸权、文化偏见、文化差异、文化符号、文化融合、文化认同、跨文化冲突、跨文化适应、跨文化接纳等。最后,聚焦中国借由各类影视媒介进行的对外传播实践,希冀为中国未来的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提供参考。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书中共收录了40余篇不同阶段师生撰写的回忆性文章,都是他们各自的亲身经历。根据暨南办学历程、名师故事、同窗情谊、校园风光共分成四章。第一章 “忠信报家国 笃敬矢求知”主要记录了暨大在广州重建、复办时期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彰显了暨南精神。第二章“一生笔墨千秋业 言传身教为师范”主要展现了暨南名师们言传身教的师生故事。第三章“忆同学少年 追往昔之事”主要分享了与相濡以沫的同窗、挚友相处的喜悦和感动。第四章“湖亭映学苑,风光无限好”主要呈现了暨南园里让师生们印象深刻、流连忘返的建筑和风景。这些亲历者不仅记录下珍贵回忆,见证学校的发展,也勉励暨南学子和新青年奋发有为、反哺母校,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掌阅官网
掌阅小说
掌阅书城触屏版
得间免费小说
华为阅读
掌阅企业版试用
红薯中文
趣阅中文
iCiyuan轻小说
魔情言情
神起网
有乐中文网
若看文学
喵阅读
书香云集
掌阅企业版代理招募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京ICP备11008516号
(署)网出证(京)字第143号
京ICP证0906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452
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jubao@zhangyue.com 举报电话:010-5984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