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词话
王国维 试读
2025-04-17上架《人间词话》是王国维于1908年至1909年间撰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主要探讨词的创作与鉴赏。该书融合了中西美学思想,提出了“境界说”这一核心理论,强调词作应追求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的艺术境界。书中对历代词人如李煜、苏轼、辛弃疾、姜夔等进行了评价,尤其推崇李煜和纳兰性德,认为他们的作品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是词作的核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无我之境”则更显自然超脱。 他强调词应“不隔”,即表达要自然流畅,避免生硬造作。同时,词应兼具“气象”与“神韵”,既要有宏大的气魄,也要有细腻的情感。 王国维将词的创作与人生哲学结合,认为词作不仅是艺术表达,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与哲学思考。 可以说,《人间词话》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境界说”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参考。
-
-
-
-
不朽的名篇:影响世界的文字
戴明 试读
2025-04-17上架《不朽的名篇:影响世界的文字》一书,精选了跨越时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学与思想瑰宝。从古典哲思到现代文学,从东方的深邃智慧到西方的理性光辉,每一篇章都闪耀着人类精神探索的火花。它们不仅塑造了文化的根基,更激发了无数心灵的共鸣与变革。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引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那些文字背后不朽的力量,以及它们如何跨越世纪,继续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
口头及书面用语规范手册
李睿 试读
2025-04-17上架《口头及书面用语规范手册》是一本旨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实用指南。它详细阐述了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如何正确、得体地运用口头与书面语言。 手册涵盖了词汇选择、语法规范、表达技巧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实例分析与指导原则,帮助读者避免语言误区,提升沟通效率与质量。 无论是希望改善公共演讲能力的职场人士,还是追求写作精准的学生群体,都能从中获益匪浅,实现语言表达的规范与优雅。
-
-
-
-
-
拿破仑传(全新升级版)
埃米尔·路德维希 试读
2025-04-17上架本书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被称为一代“军事巨人”,同时也是一个伟*的政治天才。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史实与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
-
-
-
-
寻真随记(Final)
飞白 试读
2025-04-17上架一部充满哲思与随性感悟的作品。作者飞白以随笔的形式,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人生、爱情、理想、社会以及个人成长等主题。全书内容丰富,涉及对柏拉图爱情观的思考、对朋友的深情描写、对篮球巨星科比的敬仰、对足球运动员小罗的热爱,以及对失眠、爱情、生活选择等问题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挖掘,展现了对“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书中还穿插了对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的感悟,以及对个人经历的凹顾和对术来的展望。作者以幽默、自嘲的笔触,展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豁达,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山、爱情、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部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部能够引发读者共鸣和思考的作品。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个人成长、认知、选择和幸福的思考,作者通过白己的经历和观察,探讨了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如何在面对生活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总体而言,《寻真随记》是一部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适合那些喜欢思考人生、追求内心真实和渴望在生活中找到方向的读者。
-
埃及艳后(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
雅各布·阿伯特 试读
2025-04-17上架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法老。因其美艳的容貌与个人强大的吸引力,而被称为“埃及艳后”。她聪颖机智,但同时也擅长手段、心怀叵测。她的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了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内战之中。为保住自己的王位,她凭借自己绝色的美貌和强大的政治手腕,先后让罗马两位最伟大的将军:恺撒、安东尼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也许也正是因为受到她的魅惑,才造成了安东尼的惨败。最终安东尼伏剑自刎,克利奥帕特拉也自杀而亡。
-
-
寂静的春天(通识图解版)
蕾切尔·卡森 试读
2025-04-16上架《寂静的春天》是生物学家、环保运动先驱蕾切尔·卡森的经典作品。她以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与诗意化的语言,详细分析了化学污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全书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1962年,《寂静的春天》初次出版,将长期被忽视的农药、杀虫剂滥用问题推到聚光灯下,直接挑战了化工巨头的既得利益。犹如一枚文化核弹,在全球引发巨大震动。“环境保护”议题由此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寂静的春天》通识图解版,以精细图解,直观展示有关自然科学知识,书末特别收录“《寂静的春天》传播简史”,揭示本书在全球环保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
-
阅读是安静的自我觉醒
赫尔曼·黑塞 试读
2025-04-15上架本书是德国作家黑塞的读书随笔精选集。 黑塞写书、爱书,最能知道书的魅力。他一生写了3000余篇书评,思考读书的目的与过程、人与读书的关系,也分享自己喜爱的读物。 他认为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阅读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忘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为了重新更加自信而成熟地、牢牢地把握我们自己的生活。 黑塞强调书与自我的内在统一,他的文学评论不是客观的分析,而是经过内化后从中超拔出来的“随感”。在这本书里,他不以学者的立场而以读者的心境去谈“读书”,在这我们能透视黑塞如何将书籍世界化为自我世界,从而建立适合自己脾性的书目。
-
-
-
-
世事若不变迁,怎知年少模样
老舍 试读
2025-04-14上架本书臻选老舍先生16篇短篇故事作品,关于读书、写作、养猫、自律、梦想,以及其它。先生之作品,总能更人一种静谧的享受。因为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老舍爱这个世界,爱每一个人,爱每一朵花、每一棵草,因为人间值得,老舍笔下的世界,就是他对生活至真至纯的爱。
-
略萨谈马尔克斯:弑神者的历史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试读
2025-04-14上架1971年,巴尔加斯·略萨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非常欣赏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这位秘鲁作家深入研究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和创作,于是诞生了这本精深而厚重的博士论文。然而,两人在1976年突然决裂,本书随即遭到雪藏,直到近五十年后,《百年孤独》的作者已不在人世,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领域的重要专著才终于以单行本的形式重新出版。 在小说家之外,巴尔加斯·略萨也是一位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他为加西亚·马尔克斯所作的详尽传记,更展现了他扎实非凡的精读功力,细致入微地拆解了哥伦比亚作家当时的每一部作品。他向世人雄辩地证明,即便在最专业、最挑剔的批评者眼中,从《枯枝败叶》到《百年孤独》的每一个细节仍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
台战实纪
佚名 试读
2025-04-14上架有初集、续集各六卷,共十二卷。所述乃清光绪时,甲午战败,将台湾割予日本,而台民追随刘永福反抗日军之事。只是所载战况,皆和事实不符;盖属小说性质。每卷之首,皆仿章回小说体例,有联语目录二句。话说日军侵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刘永福坐镇台南,积极备战,先是在基山与林军夹攻,大败日军。随后,他巧用水雷、诱敌等战术,击沉多艘日舰,还成功捕获倭酋桦山氏。此外,他利用棺木、竹草等设下奇计,重创日军。 在战斗过程中,百姓积极支持,林观察、张夫人等众多义士也纷纷助力。尽管日军不断增兵反扑,但刘军凭借智慧和勇气多次取胜。最终,日军因疫病、粮荒等陷入困境,部分选择投降,局势迎来转机。
-
-
-
-
-
-
古体今风
杜毅 试读
2025-04-12上架中国是诗的王国,尤其是中国古代唐诗,它结构固定对仗工整,平仄相间,韵律严密,堪称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诗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古诗虽好,能够真正读懂的人却并不多,这显然正是当代读者对古体诗书表现冷漠的重要原因。 的确,创作的目的是给人看的,你的文章写得再好,拿于别人谁也看不懂,那岂不是白费心机吗?况且那种过时的一成不变的诗体形式已经远不能适应当代人们快节奏高频率的社会现实生活,降低创作门槛,拉近诗与普通人的距离,这是广大读者朋友的共同期待,也是诗词改革必须要正确面对的重要课题,迫切任务。《古体今风》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同大家坦诚见面的。 它把传统古诗优点与现代新诗思想二者巧妙融合在一起,既传承了古代诗词文化,又体现了当代文学风格。书中言语不拘形式,并一律采用现代国人白话,通俗易懂,寓意分明,因而更能激发广大读者的吟咏乐趣,并在浅显易见的诗意理解中,充分感受中华诗国脍炙人口的诗书魅力,创作意义,审美作用。 本书每首小诗的下方各编写《闲心杂谈》一篇,这是本人积攒多年的文稿杂篇,借此出版机会一并附在本书各页,以求和广大读者朋友共勉。
-
-
-
项塔兰
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 试读
2025-04-11上架《项塔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切冒险和智慧的总和。 林巴巴本是大学里最年轻的哲学与文学讲师,却因婚姻破裂染上毒瘾。为获取毒资,他身穿全套西装、举止礼貌地犯下抢劫案,获封“绅士大盗”,也被判入狱十数年。 两年后,他从澳洲看守最严密的监狱逃脱,偷渡至孟买,带着不可告人的过去,进入底层社会,和乞丐、妓女、士兵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逃亡者一起,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在一个小村庄,他获得了新的名字“项塔兰”,意为“天赐的和平之人”。 林巴巴学习如何穿着衣服洗澡;他住进贫民窟,成了众人爱戴的医生;他加入黑帮,干起了走私和军火交易的勾当,一次次冲进枪林弹雨;他爱上一个绿眼睛的女人卡拉,并跌入了一个更深的秘密……八年摸爬滚打,无数次绝境逢生,林巴巴可能真成了“项塔兰”。 《项塔兰》的故事横跨8年时间,集中发生在神秘的印度城市孟买。故事中有黑帮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不乏穷苦人民的互帮互助,感情的碰撞……这本书里有一切冒险和智慧的总和,描绘出一幅人世间众生相。樊登盛赞:“(《项塔兰》的)江湖地位类似教父。”
-
书写美的精神
余金洋 试读
2025-04-11上架这是一本隽永而深邃的散文著作,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百态的独到洞察与体悟。作者以温婉而细腻的笔触,娓娓讲述着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或倾吐着自己的真实经历与心路历程。在这些叙事之中,作者不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生的诸多课题,更揭示了一个个隐藏在生活事件背后的深刻道理。书中的文字如同清泉流淌,洗涤着读者的心灵,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一丝宁静。作者用其敏锐的感知和深邃的思考,将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故事,巧妙地点化成了智慧的瑰宝,让人们的内心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明与宁静。这本书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更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教会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如何以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挑战,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美好,如何用思考去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
-
院校子弟
郑邑明 试读
2025-04-11上架本人原创作品《院校子弟》涉及的时间跨度很长,但集中围绕着50后这代特殊群体书写,展示了军人的儿子顾宏军、外交官的儿子余仁声以及他们的发小为代表的人生轨迹。虽然家庭背景有所差异;有干部家庭、教师家庭、工人家庭、烈士家庭,但都是一个校区的院校子弟。他们从小走在一起,生活与成长背景相似。 他们在嬉戏中长大,在磨难中锻炼,在实践中成熟。顾宏军在与余家的交往中,对余家的小妹产生了好感,双方家庭相互非常友善,并看好这对年轻人的未来婚姻。与此相反,他们当中也有人在感情上颇有挫折,遇到过自杀、纠葛、离异的境地。他们遇到艰难困苦时互相帮助、互相安慰。一同经历了几个非凡时期,尤其是在文革、知青下放和改革开放时期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变故。使得原本顽皮、机智而狡黠的少年体验到了家庭中的温暖与矛盾,世面上的自私与本真、冷酷与温情,遍尝了苦涩与艰辛、奉献之中的快乐与幸福。他们曾在抵挡不住诱惑时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都能够迷途知返,深刻反省并教育后代,逐步在磨难和困苦之中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和价值观。
-
些些往事:宝瑟余音随笔集(创艺丛书 第7辑)
余福智 试读
2025-04-11上架作者通过撷取往事生活的片断,记录当时十年间生活的点滴, 叙说对日常生活中所见之事的看法,展现了对人生世事的态度,书中部分篇章还对方言俗语进行了讲解和说明,表达了对文艺批评、对原典阅读的看法,字里行间显示出作者个人的闲情逸趣。
-
小末的私家学习笔记
小末 试读
2025-04-11上架本书为作者随笔,分为四个部分:1.七彩的生活;2.小小的觉悟;3.疗愈师小手札;4.小诗如醺。作者在多年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有很多困惑,因为在图书馆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大量传统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在思考中感悟。机缘巧合下,曾凭借本科的动科背景和自学的中医耳诊技术疗愈了许多患者。在给一位前列腺癌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认识到调心的重要性,从此走上了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之旅,带来了身心的觉醒。本书详细记录了作者从“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笔尖从青涩幼稚到妙笔生花,思想从浅显粗糙到静水流深。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在不断地“闻、思、修”的过程中,偶尔迸发一些意识的火花。作者将这些点滴记录、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汇集成了这本《小末的私家学习笔记》。希望有更多读者走上探索内在成长之路并跟大家分享一路的成长与收获,同时为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尽绵薄之力。未来,作者定会活到老、学到老,并用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向古圣先贤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
-
-
-
-
-
-
-
时光里的中国:老手艺
李路 试读
2025-04-10上架“时光里的中国”系列丛书以深刻的文化洞察与温暖的文学笔触,讲述了那些已经逝去或行将没落的传统元素,重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本套丛书从老味道、老手艺、老物件、老民俗、老家风五个方面入手,深入挖掘那些承载着岁月记忆与文化内涵的元素。每一个主题的开篇都配有详细的科普资料,涵盖相关主题的介绍、历史源流、制作方法及文化意义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老手艺》以精湛的工艺和代代相传的技法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从石作、锻造、造纸术到豆腐制作、酿酒、制茶等,这些古老技艺不仅是古代匠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书中通过详尽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工艺过程,讲述了每项手艺的源流、技法与文化意义。每一项手艺背后,都是对劳动与创造的礼赞,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
-
-
-
-
-
-
-
-
中国书院
靳超 试读
2025-04-09上架“中国符号”系列丛书是一套全面而精致的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性读物,该系列图书选取了乐器、神话、剪纸、匾额、书法、石窟、篆刻、家具、书院、科举等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以通俗的语言解读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阐述其发展历史和思想流变,力求多角度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 《中国书院》一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书院从唐代到晚清的成长轨迹,围绕着书院与官学的离合嬗递关系对书院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中国书院发展的背后暗藏的是学术、文化的暗流涌动。本书以中国书院为观照点,旨在勾勒出中国儒学的基本发展脉络。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书院在各个时代凸显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并逐渐累积而成一个具有中华特色的文化符号,不仅走向了一衣带水的日本,毗邻的朝鲜,还影响到了海外,彰显着中华文化的魅力与自信!
-
-
-
向西而歌:400位上医人西迁重庆的故事
重庆医科大学 试读
2025-04-08上架西迁,在时代长河中,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群体记忆中,是一曲澎湃激昂的赞歌。老一辈西迁人用爱国奋斗实践熔铸而成的“西迁精神”,不仅是引导广大知识分子拼搏奉献的精神动力,更是激励全社会在新时代奋力前行的磅礴伟力。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决定编撰《向西而歌:400位上医人西迁重庆的故事》。 在此书编撰前,编委会就书中收录人物及主体框架内容征询了西迁老专家、西迁后代和部分校史专家的意见;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文稿资料,采访了部分西迁前辈的亲友、同事、学生;搜集图文资料的过程中,得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倾力支持;初稿编撰完成后得到了校内外专家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悉心指导。最终,几易其稿,方成此书。
-
-
谈天说地
梅辉 试读
2025-04-07上架该文档是一部包含多首诗歌的作品集,作品围绕自然、人生、情感、地域等主题,以简洁且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世界的多样认知与感悟,蕴含着一定的生活哲理与情感表达。 诗集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在自然方面,生动描绘了四季景致,像 “春风吹青草,百鸟筑家巢” 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知了吱吱叫,水上荷花香” 勾勒出夏天的热闹;“北风凄凉凉,冰雪白茫茫” 呈现出冬天的萧索,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变化。对地域特色的呈现也别具一格,如描述山东时,提及 “齐鲁大帝,孔孟之乡,儒家思想,礼仪之邦”,凸显山东的历史文化底蕴;描绘西藏时,“美丽的高原绿色的草,肥美的牛羊在啃草” 展现出西藏独特的风光与民俗 。 这些作品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为特色,虽篇幅短小,却能在寥寥数语间勾勒出鲜明的画面,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还是对地域风情的展现,都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