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全十二册)
司马迁 试读
108《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翔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从史学价值看,它保留了几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受历代史官、学者推崇。从文学价值看,它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叙理透彻,记事灵活。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
中信国学大典五册套装
蒋丽梅 试读
29丛书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港台知名学者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
了凡四训
袁了凡 试读
193费勇教授评价袁了凡的《了凡四训》:“因为是写给后代,就格外诚恳,拼着一切法子想把自己毕生的经验教训、一切的人生感悟教给孩子,希望他们过上好的生活。”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以毕生学识、经历与感悟为根基,谆谆讲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以入世心劝人向善、谋求磊落的生活,堪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生活方式手册。曾国藩读后,感念书中“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之言,为自己改号“涤生”,并且要求曾氏子侄必读此书;胡适奉此书为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重要代表作;“民国四大高僧”中的印光、弘一师徒提倡诵读;日本阳明学家安冈正笃认为本书是“人生所能动的伟大学问”,建议天皇及首相视之为“治国宝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自称从本书中得到人生顿悟。
-
南怀瑾著作全集:46部,55册!
南怀瑾 试读
105本套装收录东方出版社已出版的南怀瑾全部作品,包括:《论语别裁》《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孟子旁通》《孟子与公孙丑》《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孟子与离娄》《孟子与万章》《孟子与尽心篇》《话说中庸》《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禅话》《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金刚经说什么》《药师经的济世观》《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圆觉经略说》《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如何修证佛法》《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答问青壮年参禅者》《禅海蠡测》《定慧初修》《洞山指月》《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禅宗与道家》《老子他说》(初续合集)《庄子諵譁》《列子臆说》《我说参同契》《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太极拳与静坐》《新旧教育的变与惑》《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中国文化泛言(增订本)》《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人生的起点和终站》《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历史的经验(增订本)》共四十六部,五十五册。
-
万卷楼国学经典(珍藏版·全30册)
老子 试读
21本书为《万卷楼国学经典(珍藏版)》丛书的套装图书,包括国学类图书30种。如《道德经》《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资治通鉴》《古文观止》《山海经》《了凡四训》《纳兰词》《人间词话》《豪放词》《婉约词》《菜根谭》《小窗幽记》等。
-
孙子兵法(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陈曦 试读
21《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杨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为底本,吸取古今整理、注释、校勘的优秀成果。
-
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战国策
刘向 试读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学名著,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 240 年的历史。书中生动地记载了当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古代纵横家的机智善辩、聪明智慧及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反映了战国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重大活动,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本书节选了十二策中脍炙人口的篇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等部分,辅以精美的古版画插图和生僻字注音,以便于阅读全书,增益富有时代感的审美情趣。
-
淮南子:中华经典名著(全2册)
陈广忠 试读
《淮南子》一书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集体编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它既保存了先秦时期光辉灿烂的文化,又开启了两汉以后的文化。它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
-
左传:中华经典名著(全3册)
郭丹、程小青、李彬源 试读
51《左传》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本书约请《左传》研究专家撰稿,广泛借鉴古今研究成果,注释丰富清晰、译文流畅优美,适宜各层次读者研读。
-
论语新解
钱穆 试读
14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之书。历代对《论语》解读注释之书,浩如烟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解证更加精当独到,如其所云:“本书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
-
山海经
小岩井 试读
49《山海经》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志怪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山海经》是地理方志也是神话故事集,书中涉及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医 药、民族等方面,并保存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远古神话和寓言故事,包罗万象,多彩纷呈。《山海经》充满着神奇色彩,又饱含中国古代人文、自然知识,是古今众多名家推崇的国学必读书。知名青年作家小岩井以清代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为底本,参考郭璞、袁珂等人的校译版本进行全新译注,翻译通俗易懂,注释规范简洁,并对原文生僻字做了汉音标注。本书图文结合,在参考几百幅古版插画基础上全新绘制异兽图鉴,充分展现东方鬼怪之美,更适合当下年轻人阅读。
-
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全16册)
颜之推 试读
本套书由《颜氏家训译注(全二册)》《女诫 闺范译注》《温公家范译注》等十六册组成。 “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集合历史上代表性的家训著作十三种,十六册,将历代家训资料中的经典名著和名篇,加以精心校勘整理,再加以注释、白话翻译、导读、实践提示,形成一个完整的家训系列丛书。该书最大的特色是:从现代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的实践需求出发,针对普通读者,加以注释、翻译的同时,指出传统家教的现代意义和可行性方法,对因社会生活的变迁而需要加以变通和创造性转化的部分亦给出提示和适当的建议。
-
易经杂说(南师审定本)
南怀瑾 试读
45《易经杂说》介绍了六十四卦的来历、过去卜卦的几种方法、《易经》与五行、干支、《河图》《洛书》的配合运用等;阐释了《系传》所揭示的人生和历史哲学;详细讲解了乾卦、坤卦、屯卦、需卦的卦名、卦辞、爻辞,以及解释它们的《彖辞》、《象辞》、《文言》,以之为例,示范六十四卦的研究方法;说明了《序卦》排列六十四卦的理由,等等。
-
山海经(白话全译彩图珍藏版)
徐客 试读
91《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堪称中国奇幻、魔幻文学的开山鼻祖。全书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是中国文化的珍品,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 本书搜集了今人所能搜集到的几乎所有《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集奇幻与瑰丽之大成的想象之作。深刻反映了上古时代种种神话传说,是值得珍藏的一本书。对那些爱好历史、地理,喜欢研究神秘古怪事物的读者来说,实为首选。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精装修订版)
华杉 试读
42这回彻底读懂《孙子兵法》!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逐字逐句讲透兵法原意。平装版八个月畅销30万册,风靡日本、韩国、泰国,受企业家热烈追捧!《孙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个字都艰深玄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会发现处处豁然开朗、字字明明白白。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孙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书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过155个经典战例,将《孙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详尽透彻。同时援引2000多年来,解读《孙子兵法》的传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从不同角度还原兵法原意。全书通俗流畅,精彩纷呈;背水一战、围魏救赵等经典战例,更是讲解得令人身临其境,犹如置身战场上空,看交战双方兵马调动,浴血奋战,在震天的厮杀声中演绎着兵法的深邃思想。
-
诸子百家普及丛书
王志民 试读
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思想、科学和学术成就,具有集大成的突出特点,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文化源头和文化遗产。 “诸子百家普及丛书”根据《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列十家学派而编纂,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各自独立成册,共十本书,由著名学者王志民教授担任总编纂,对各学派素有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分工撰写,是一套普及性、通俗性的学术大众书。 本丛书的整体特点是,权威学者写小书,融知识性、权威性、通俗性、趣味性和普及性于一体;以通俗书面语为主撰写;疑难生僻字加注汉语拼音;力求图文并茂;充分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以生动故事表述思想,以浅近语言阐述哲理;既适合国人阅读欣赏,又适宜向海外(翻译)推介,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春秋战国真有趣(全6册)
龙镇 试读
33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其错综复杂的历史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本书中众多关键的历史人物悉数登场,演绎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楚灵王以身材提拔官员,齐襄公因一个甜瓜倒台,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头,孙膑靠装疯卖傻来保命,介子推不愿受赏被烧死,郑庄公挖条隧道见母亲,勾践品尝粪便打动夫差,商鞅作法自毙坑了自己。用一个个故事,清晰地梳理出从郑庄公到秦朝末年500年的春秋战国历史,让读者仿佛亲身参与到历史的进程中,了解复杂事件的来龙去脉,与人物决策的得失成败。翻开本书,你会发现,春秋战国原来很有趣!
-
老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汤漳平 试读
22老子五千言,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道德经。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以之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次以传世的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为底本,校以竹简本、帛书本,广泛吸收、引用前贤及今人之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注释、翻译,以供读者参考。
-
儒林外史(彩插白话珍藏版)
吴敬梓 试读
21执金杯饮酒的狂狷儒士,只身逃婚的叛逆才女,酷爱男风的名门基友,隐居山林的真儒贤人,死磕科考的哭号童生,招摇撞骗的冒牌诗人,劝女殉夫的礼教狂徒,从淳朴上进的孝子变为贪婪虚伪的卑鄙之徒……
-
道德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张景 试读
29《道德经》作为道家最重要的典籍,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儒、道两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仅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品格,甚至对于整个民族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的形成,都起到了主导作用。可以说,不了解儒、道两家,就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因而也无法深刻理解中国的今天和未来。《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道德经》是被译介得最多的中国典籍,已被译为73种语言文字,是英语世界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和《薄伽梵歌》的书籍,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甚至呼吁每个德国家庭都应该买一本《道德经》,以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
黄帝 岐伯(黄帝内经大全集)
岐伯,黄帝 试读
66以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六臣的对话问答来阐述医学的问题。全文共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素问”用阴阳五行学说就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各方面对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加以系统论述;“灵枢”内容与“素问”大体相近,但对经脉、腧穴、针刺及营卫气血等均有独特的发挥和精详的论述,有“针经”之称。“黄帝内经”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养、调、治”的医疗基本原则,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宝典。
-
国学大书院19:反经
赵蕤 试读
31《反经》是一本实用性韬略奇书,由唐代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汉族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是丰富、深厚的汉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
黄帝内经译注(国学经典)
姚春鹏 试读
54《< 黄帝内经 >译注》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
周易参同契(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章伟文 试读
18《周易参同契》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本炼丹著作,向来被誉为“万古丹经之王”。《周易参同契》结合《周易》之理,探讨天道及其表现;结合《周易》之理,对金丹炉火之术的药物、火候、鼎器等问题作系统说明;《周易参同契》还将大易、黄老相结合,以体用的方式贯通道体与器用,沟通形上与形下,从而建构起一个有体有用的独特丹道哲学理论体系,并广泛征引中国古代天文、律历、阴阳五行、御政、冶金、医药、服食等知识。其内容广泛涉及炼丹、冶金、天文、律历、御政、医药、养生、服食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资治通鉴·附考异(全六册)
司马光 试读
25《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其叙事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是中国第1部编年体通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与司马迁《史记》并称中国古代史学的“双璧”。
-
传习录(全译全注版)
王阳明 试读
62《王文成公全书》繁体原版完整呈现,全面了解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心学圣经”,卷前附明隆庆六年出壳版影印件,彰显收藏价值,提供浸入式阅读体验,附录并译注王阳明亲自编定的《朱子晚年定论》。
-
四书五经--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孟子 试读
23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是儒家的九部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左氏传》。它们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本书是为了满足现代广大读者阅读这部巨著的需求推出的白文普及本。首先,以中华书局权威版本为底本进行核校,确保了其学术的准确性、可靠性其次,书中涉及大量古代的人名、地名,不加注明是很难读懂的,因此本书保留了原点校本人名、地名下加专名线,书名下加波浪线的做法,使读者一目了然。
-
大学·中庸
王国轩译注 试读
38大学: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中庸: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中庸》同《周易》一样,是儒家的哲学理论渊薮,不过《周易》涵盖面广,《中庸》则集中强调与人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道德哲学,自宋代以后《中庸》成为儒者研读的重点,理学的很多概念命题都出自《中庸》,“中庸”的思维方式成为很多学者的生活信条,对宋代以后中华文明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
易经系传别讲(南师审定本)
南怀瑾 试读
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易经系辞传》上下篇,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括《易经》的义蕴、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历来为世所重。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系辞传》的讲记。南先生的讲解方式是先摘录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综罗古今历史知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阐释。语言平易而哲理深刻。
-
素书(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张景 试读
20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素书》定乾坤。据史料记载,没有威仪、武功的张良能够成为“王者师”,正是凭黄石公所传的《素书》屡施奇计,帮助刘邦定下汉朝的江山。 《素书》为语录体,仅6章,132句,1336字,辞短意深,字字珠玑。它以道、德、仁、义、礼为洞察人性、立身、治国的根本,直至今天,仍不乏启迪作用。这次收入三全本系列,约请专家审慎校订原文,以题解、原文、注释、译文、解读的形式,进行全面阐释,让这一千古奇书的阅读之旅轻松有趣。
-
周易集解补释(全二册)
曹元弼 试读
传统《易学》主要分象数易和义理易两派,汉魏以象数为主,自王弼出,义理易大兴,而象数易式微,其说赖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而得以保存。《周易集解补释》(全二册)所收主要为汉唐象数易学,以纳甲、卦气、互体、爻变等说解说《周易》,是了解象数易最重要的书。曹元弼则对《周易集解》进行补释,虽仍以象数易学为主,而于纳甲、卦气等并不特别看重,着重在互体与爻变,归宿于由乾坤实现既济,持论相对平和,兼具义理,不仅是对《周易集解》的补充之作,更是了解、研究《周易》的上乘之作。
-
樊登讲论语:学而
樊登 试读
14影响力樊登+《论语》两大IP,强强结合,千万读者期待! 重要性《论语》是樊登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本书!作为四千万会员的领读人,樊登捧着论语读了20年,反反复复研究了无数遍!《樊登讲论语》是樊登的心血之作,书中的每一句解读,都结合了现在的科学理论。实用性、立足现实生活本书的特色是,既尽量还原了《论语》本来的意思,又站在应用的角度讲透《论语》,赋予《论语》在今天在这个时代新的生命。用有趣的案例、科学的理论、当下的生活场景,让你把《论语》用在当下的生活、工作、学习、创业、人际关系中。严谨性结合国学大师钱穆、南怀瑾等《论语》数十个版本,还原《论语》本色,尊重《论语》的内涵,增加文学、美学涵养。通俗、有趣、易懂通俗有趣的释义,剖析字句,让古文不再晦涩,让《论语》不再难懂!樊登发挥“讲书人”的专长,援引中外经典《樊登讲论语》中旁征博引了各类中外优秀作品,能够进一步拓展读者的阅读面,让《论语》与多部中西方经典作品相互印证。《论语》几乎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烦恼。读《论语》,能够让我们真正理解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性格底色,拥有文化自信心。——樊登
-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 试读
27无需半点古文基础,也能完全读懂《论语》,直抵中国文化的源头。继《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畅销50万册后,华杉讲透国学系列最新力作! 《华杉讲透论语》作者华杉,综合了朱熹、王阳明、曾国藩等先贤的经典阐释,用409篇轻松畅快的解读文章,带你回到2500年前孔子讲道理、讲故事的教学现场,平白如话,亲切有味,读起来毫不费劲。即使你对文言敬而远之,也完全不了解先秦历史,但只要跟着华杉的解读,《论语》就字字明明白白。华杉钻研《论语》三十年,吃透了贯穿始终的“仁”的价值,融汇了历代注家刘宝楠、朱熹、王阳明、曾国藩对《论语》原意的不同解释。正本清源、深入浅出,把《论语》从春秋传承至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讲得让你豁然开朗。翻开本书,无比顺畅地逐字逐句读懂《论语》原文,切身体会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人得以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箴言。
-
图解六壬大全第1部:占法及神煞
郭载騋 试读
17《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庞大的一部百科丛书,由清乾隆皇帝钦定纂修,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才最终编修完成。该丛书共收录图书3503种,总计约10亿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各种学科门类的重要典籍,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