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上
圆瑛法师 试读
祖观《钱水西藕花香里读楞严图诗》云:“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憨山大师云:“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大佛顶首楞严经》被龙胜菩萨从龙宫默诵而出,又经天竺沙门般刺密谛剖膊潜藏,冒死传入中国于今已逾一千三百余年。自古楞严注疏虽多,但因经文文字简略,义理深邃,今人读之仍倍感吃力。近代高僧上圆下瑛法师,于年二十四时听讲斯经愧学识之浅陋,感注疏之繁多更求得悟寂常心性,真实圆通故发愿弘扬是经,著述讲义。精心研究,竟达十载。之后反复演讲楞严经。迨年六十有八,于圆明讲堂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并躬亲授课。于七十四岁夏《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宣告完成,计二十四卷。法师注疏楞严经凡经五十年,将楞严妙义合盘托出,引经据论,涵义深广,而归于平实。为后世研读楞严、深入经藏之津梁。
-
-
-
胜鬘经
王海林 试读
《胜鬘经》弘传于南北朝,备受教内教外的重视。本经为大乘如来藏系经典中代表作之一。内容叙述胜鬘夫人对释尊立十大誓愿、三大愿,并自说大乘一乘法门,阐释圣谛、法身、如来藏等。中认为三乘之教归于大乘之一乘,得一乘即得如来法身。众生虽被烦恼所缠,然其本性清净无垢,与如来同等,故皆具有如来之性(佛性、如来藏)。且以如来藏为基础,即使在生死轮回之世界,亦有获得涅槃之可能。本经之一乘思想,即是承继法华经者,而成为大乘佛教之重点所在。又本经之特色乃在以在家妇人说法,故与维摩居士所说之“维摩经”,并为大乘佛教在家佛教之代表作。 全书共分十五章,包括如来真实功德、十受、三愿、摄受、一乘、无边圣谛、如来藏、法身、空义隐覆真实、一谛、一依、颠倒真实、自性清净、真子、胜鬘等。
-
大辞海·宗教卷
陈至立 试读
本书为我社《大辞海》系列丛书之一。主编王作安。全书收词约8000条。包括宗教学、史前和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中国)、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中国民间信仰、其他宗教(犹太教、琐罗亚斯德教、印度教、锡克教、神道教)、新兴宗教等十个大类。各大类下又分若干学科(包括教派、组织、机构,人物,教义,经籍书文,历史事项,神、仙,教职、称谓,礼仪、节日,寺观教堂、名山、圣地等)。本书邀请国内顶级专家精心编纂,收词全面、系统,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释文精要,汇集了我国多年来学术研究新成果。特别是宗教学、犹太教、印度教、中国古代宗教中的民间宗教和会道门等学科的研究有新的突破。本书正文按分类编排,正文前有分类词目单,正文后有词目笔画索引,供读者查阅。可用作 大学宗教文化专业师生、宗教事务工作者、新闻媒体工作者,以及宗教文化爱好者的常备的工具书。
-
-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试读
如果你只想好好地看一本佛教入门的书,请考虑选择本书,你是不会失望的。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佛教已经有一定的成见,说不定本书会让你对佛教完全改观。如果你是佛教徒,请以本书印证你的修行。不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本书都会帮助我们渐次笑看人间、认知因缘和合的运作走出困局,进而获得精神上某种层次的解脱。
-
图说金刚经(畅销百万册的图解经典系列)
鸠摩罗什 试读
本书以鸠摩罗什法师所译《金刚经》为原文,进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通解,让你轻松理解千余年历久弥新的大智慧。作为国学经典,《金刚经》穷极宇宙,又关怀日常。文中将经文要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深入浅出的演说,引发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给你能断一切执念的智慧。本书化繁为简,以通俗易懂的图解形式,将这部经典的要义呈现出来。文字贴切、引发共鸣,插图精美、呼应内文,图表直观、逻辑清晰,文字、插图、图表等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营造愉快的阅读体验。即便佛学零基础,也能彻底理解这部经典的大智慧。
-
-
-
-
南怀瑾:趣解易经(共二册)
南怀瑾 试读
17作为儒家“五经”之首、道家“三玄”之一的《易经》,自成书以来,注释解说者层出不穷,但想要学习《易经》的普通读者,却依然茫然不得头绪。针对这种情况,南怀瑾先生开讲《易经》。《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二书,既不把《易经》看作高深莫测、隐藏玄奥的天书,又否定了近代不少学者“迷信、混乱”的断语,不轻易引申,不牵强附会,以还原《易经》的本初意义为主旨,以树立端正的人生态度、传授博大的人生智慧为目的,非学究或术士者可拟。
-
老子他说:初续合集(全两册)
南怀瑾 试读
10《老子》又名《道德经》,由前三十七章《道经》和后四十四章《德经》组成,共五千余言,是道家的主要经典。它率先提出了“道”这一最高的哲学概念,且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遗产,对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化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古今中外对《老子》一书的解说不下七百余种。《老子》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南怀瑾先生又是如何解读《老子》的?他眼中心里的老子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本书给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答案。他认为,《老子》并非仅是权术谋略之书,而是包含有深刻的政治道德、政治哲学、军事哲学和历史哲学,其中所论人情事理皆是在阐发因果律;以《老子》为基础的道家文化是影响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首要因素,等等。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老子玄妙深邃、隐德行仁,清心寡欲、无为而治的老人和智者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
佛光菜根谭(精套装)
星云大师 试读
本书是星云大师从自己几十年的著作和开示记录中,提炼经典汇编而成的一部语录体心灵励志图书。全书一套三册,集中记述了星云大师对世界、社会、生命等的证悟智慧,以及怎样立德做人、修身养性的智慧,以及如何才能在烦恼生命中寻求到平静而开阔的心灵境界的智慧。言简意赅,精妙处往往让人醍醐灌顶。若能每日一偈,则日日都有新智慧,日日都能有好心情。
-
-
荀子新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楼宇烈校注 试读
《荀子》一书,现存共三十二篇,是先秦学者荀子思想的集中展现。本书由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主持撰写,以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对《荀子》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标点与注释,解释词义、疏通文句,深入分析荀子思想,并对部分旧注加以评论。每篇前又有“说明”,对本篇的基本内容作以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全书由字词到章旨逐层疏解,使这部先秦经典易读易解,为了解荀子思想开一便捷门径。
-
-
-
-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南师审定本)
南怀瑾 试读
身体康健乃至“长生不老”,千百年来一直是世人的向往与追求。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本书。书中着重叙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静坐修持法。内容包括:静坐的姿势与要点;静坐中体内气机的反应,与由此而引发的心理与生理的变化;佛家的七支坐法;道家的内丹静坐法;打通任督脉、奇经八脉的方法;中医经络学说中的气功;以及《太极炼丹秘法》、《菩提道欢第论》等著作中的修炼法。为纠正讹传误修,恰生养年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
美洲印第安民间神话(全2册)
玛格丽特·康普顿 试读
印第安人,是美洲土地上最早的居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为代表的美洲印第安人曾在美洲大地上发展出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直到今天,印第安文化
-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一行禅师 试读
11在《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中,一行禅师将指引你在工作的重压下磨炼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工作、事业在平和喜乐中获得成功。翻开《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跟随一行禅师的脚步,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
-
佛教与中国文化(增订本)(汤一介集)
汤一介 试读
本书是作者在佛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书中讨论了印度佛教传入与当时玄学、儒家、道家的关系和争论,介绍了隋唐时期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发展的历史及其主要思想,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没有因宗教思想文化的不同而发生战争的内外原因,考证了与佛教相关的部分文献等,并收入了作者对《心经》的通俗讲义。书中注重从佛道比较的视角来研究佛教,展现出佛教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
-
中国佛教(方立天文集 第一卷)
方立天 试读
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的重大发展,是当代大乘佛教的重镇。本书结集近60篇文章,大体上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以展现中国佛教的丰富内涵。书中系统论述了佛教的历史演变、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以及佛教特质和历史经验;论述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尤其是对禅宗多有考辩;总结了弥勒信仰在中国的流传和弥陀净土理念的影响。书中还论及如长安(今西安)、少林寺、正定、台湾、香港等地佛教之发展状况与路向。此外,还论及中国佛教研究的进展状况。
-
-
-
-
-
-
神话的力量: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
约瑟夫·坎贝尔 试读
本书作者坎贝尔,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神话学大师,他是“星球大战”的创作灵感起源,是乔治·卢卡斯终身狂热追随的精神导师。他曾同近代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和荣格做过实际研究工作,他在旅行中结识印度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 ,他的理论一出,震惊全美的编剧界,作品被列为好莱坞电影人必读书目,他的经典作品“千面英雄”畅销数十年,成为百万级巨著。
-
大圆满前行
华智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 试读
20《大圆满前行》是数百年来了解佛法的经典之作,由两百多年前藏地高僧华智仁波切所著,作者被公认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它汇集了佛陀毕生传法的理论要点和修行次第,其窍诀式的教言,完全基于经验,简单而直接,非常适合一个人由浅入深地修学佛法。对佛教徒而言,它几乎包含了所有最根本的修行秘诀;对非佛教徒来说,本书也可灭除你的烦恼、痛苦和压力。1. 懂得并修行《大圆满前行》的人,就是在修行一切佛法的精华。 2. 《大圆满前行》是两百多年前藏地高僧所著,作者被公认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它汇集了佛陀毕生传法的理论要点和修行次第,非常适合一个人由浅入深地修学佛法。 3.本书改变人心的力量非常大,在东南亚、欧美等许多国家,无数人通过学习它、修持它,身心发生了极大改变。对佛教徒而言,它几乎包含了所有*根本的修行秘诀;对非佛教徒来说,本书也可灭除你的烦恼、痛苦和压力。 4.索达吉堪布一生中翻译过很多佛典,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曾亲自写序的,只有两本,《大圆满前行》就是其中之一。 5. 法王晋美彭措要求弟子每年至少看一遍或讲一遍《大圆满前行》; 顶果钦哲法王不论去哪里,总会随身携带《大圆满前行》,每天读上几页,一生从不间断; 堪布阿琼是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他曾依照上师的要求,把《大圆满前行》完整地背诵下来; …… 大成就者们对本书都如此珍惜,其殊胜与重要可见一斑。
-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全知麦彭仁波切 试读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由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藏地大成就者麦彭仁波切依于“大悲白莲华经”等,所著的“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一部相当令人感动的佛教著作,论中述及了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中所发的五百大愿及本生故事。作为诸佛的本愿,佛教中最广为人知的,为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取西方极乐净土。而释迦牟尼佛,是以什么样的因缘与愿望在此五浊恶世成佛道、度众生的,很少有人提及,“白莲花论”提供了这方面的详细信息。
-
-
塔木德——犹太商人的创业圣经
弗兰克·赫尔 试读
塔木德对于每一个虔诚的信仰者来说,它给我们开启了一道通往自由与财富的大门。管理者最重要的品质是保持正确的心态,塔木德是让管理者内心宁静的教义。圣经让每一个人服从了上帝的安排,但塔木德让财富服从了我们的选择。
-
正念之道:大念处经解析与问答
(缅)帕奥禅师 讲解 园慈 译 试读
本书分成两部分:上篇是帕奥禅师对佛教经典《大念处经》的讲解,作者引经据典、遵循注疏和剖析实修要点,由浅入深,次第分明,引领禅修者得窥佛法奥妙;下篇是问题回答部分,紧跟上篇,进一步除疑解惑,契理契机,义趣分明,引人深思。本书既有一定学术的价值,又为普通禅修、禅学研究者解决了从基础到更深层次的各种问题,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南师审定本)
南怀瑾 试读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在太湖大学堂第一次讲座的辑录,是关于如何实证佛法的基本阐述。在此次讲述中,南先生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现身说法,揭示了安那般那、六妙门、十六特胜、白骨观、禅净双修等佛教诸多修行法门的奥秘,并现场解答了一些听众修证过程中的疑惑。因南先生一生勤于实证,这次讲座更多的是亲述自己在修证之路上所经历的传奇,以及实证过程中的百转千回和柳暗花明,是“过来人”的“苦心”之作,弥足珍 贵。在探寻禅与生命的真相的道路上,孰可为,孰不可为?如何取舍?如何少走弯路,识破虚妄的假象并避免风险?相信有缘、有心的读者在南师的启发下自会意会。
-
-
-
-
-
达摩易筋经(修订本)
严蔚冰 试读
《达摩易筋经》是一部为大众闻名但又不甚了解的经典养生功法,由于历史久远,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版本,彼此多有差异,本书编著者对该功法有严格的传承,并具传统养生和现代医学的理论素养,经过他的整理和阐释、演练,读者在对传统养生学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的同时,可以直接根据本书习练,真实获益。本书于2009年首次出版后即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著作奖”,十年间不断重版,并因此书出版的推动作用,“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先后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
佛法在世间:人间佛教与现代社会
陈兵 试读
本书是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佛教研究的工作经验所编写的。全书共分21章,对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作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人间佛教”导论、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中国佛教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佛传统之反省、佛法依正不二论的现代意义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
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
陈兵 试读
本书分上、中、下篇。上篇针对现代人学佛面临的实际问题,予以阐述并加以中肯的分析,给人们指出了正确的学佛方向和道路。中篇直涉修行的方法,作者以佛法真实践道者的亲身经历,如数家珍,完全不同于一般说理者的隔靴挠痒,“见地高于南怀谨、齐于佛菩萨”(星云法师语);下篇是作者对参学经历中师友的回忆及访谈、诗偈,作者与当代佛门几位大成就者如隆莲法师、黄念祖居士等零距离的接触,这些回忆录是相当珍贵的史料,对当下学佛人了解佛门大德、参学路径极具指导意义。本书诚为当代学佛人正信实修之宝筏。
-
-
如来如愿:听佛学大师解读金刚经
星云大师 试读
佛教的经典,在中国翻译流传的有数千卷之多,而流通最广、注疏最丰者,当属《金刚经》了。十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本书汇集了近现代六位大师的《金刚经》讲义,全面、细致、透彻地对《金刚经》进行讲解。《如来,如愿:听佛学大师解读金刚经》不局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将六位大师的讲义汇集一册,各家对照,前后参悟,旨在帮助现代人更为便捷、轻松、透彻地了解《金刚经》,领悟《金刚经》,并由此解疑去惑,达到工作、生活中的圆满境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下
圆瑛法师 试读
祖观《钱水西藕花香里读楞严图诗》云:“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憨山大师云:“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大佛顶首楞严经》被龙胜菩萨从龙宫默诵而出,又经天竺沙门般刺密谛剖膊潜藏,冒死传入中国于今已逾一千三百余年。自古楞严注疏虽多,但因经文文字简略,义理深邃,今人读之仍倍感吃力。近代高僧上圆下瑛法师,于年二十四时听讲斯经愧学识之浅陋,感注疏之繁多更求得悟寂常心性,真实圆通故发愿弘扬是经,著述讲义。精心研究,竟达十载。之后反复演讲楞严经。迨年六十有八,于圆明讲堂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并躬亲授课。于七十四岁夏《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宣告完成,计二十四卷。法师注疏楞严经凡经五十年,将楞严妙义合盘托出,引经据论,涵义深广,而归于平实。为后世研读楞严、深入经藏之津梁。
-
-
佛学与儒学(修订版)
赖永海 试读
本书深入研究了东方两大文化,即印度佛教与中国儒学在古代中国相互排斥、相互吸收的过程及其结果:一方面是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在学理层面主要表现为儒学化;另一方面是儒学在思维方式、修养方法等方面广泛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思想资源,直接促成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的诞生。本书高屋建瓴,从佛法要义与儒学主旨、佛本与人本、佛性与人性、顿悟见性与修心养性、出世与入世、理学与佛学、心学与禅学和佛儒交融与人间佛教等八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儒佛的异同,既是广大哲学、宗教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又是专业学者深入研究儒学、佛教及其相互关系的良师益友。
-
-
宗教学基础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王晓朝 试读
本书系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成千上万的人信心之诚笃可以移山,但若问他们宗教究竟是什么,他们可能张口结舌,或只能说说外表的象征,但谈不出其内在的性质,或只能说说信心所产生的力量。”宗教学,不仅研究宗教的现象,还思考宗教的本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