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华英烈事迹读本(第1卷)
《中华英烈事迹读本》编写组 试读
2025-07-17上架新华社公开播发的“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谐”专栏,第一卷先选取前100位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并配以人物图片、经典语录汇集成册。帮助读者深刻感受爱国精神和崇高信仰的感召和激励,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万里无云万里天:口述南怀瑾
《口述南怀瑾》编委会 编著 试读
2025-07-17上架南怀瑾先生是温州著名乡贤,是现代力行、讲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著名学人。本书是为纪念南怀瑾先生逝世十周年而策划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南怀瑾先生人文精神、学术思想和人生修为的研究而开展,由温州南怀瑾书院与《温州晚报》合作进行采编。 通过采访和记录南怀瑾先生三十余位家人后辈、友人故交、学生弟子等人士与其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多角度还原和刻画真实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将南怀瑾先生为国家民族复兴、为中华文化传承弘扬之功业,更加全面完整地展示给世人。
-
李汉俊
田子渝 试读
2025-07-17上架“以笔为枪,为救亡而上下求索。书生意气,离群雁仍矢志不渝。”这正是李汉俊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精通四国语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董必武称他是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老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评价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本书遵循真实性原则,用生动、客观、精简的笔墨,从李汉俊早年留学日本开始,讲述了李汉俊走出荆楚大地、东渡扶桑,寻找救国思想武器;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奔走著述;参加一大会议,并利用自身语言天分,巧与特务周旋,见证创建中国共产党;为工人运动鼓与呼;加入国民党后对共产主义信念丝毫未变,并利用其特殊身份继续为中国为革命事业不懈努力直至牺牲,短暂的、奋斗的一生。
-
-
实录毛泽东(全4册)
李捷 试读
2025-07-16上架本书精选了毛泽东的老师、同学、战友、身边工作人员、亲属以及外国领导人、驻华大使等273人的回忆,全面、客观、翔实地记录了毛泽东的一生。 本书对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详细深刻的记录,从历史背景、内中原委、事实真相,以及当事人的亲身感受等方面作了客观生动的写照,细节回忆,寓意深远。 全书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举世闻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战略家、诗人毛泽东充满传奇色彩和辉煌灿烂的一生,书中按人物传记的结构谋篇布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重大事件设章分节,精选了大里回忆资料和研究成果,采用集录和评述的方式,对毛泽东的生平活动作了详细介绍。
-
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
A.司各特·伯格 试读
2025-07-16上架美国出版史上,几乎没有比麦克斯·珀金斯更具传奇色彩、更像谜一般的人物。他发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等多位伟大的文学天才,以激发作者写出其最佳作品的能力而闻名。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致力于寻找时代新声、培养青年作者,单枪匹马地挑战几代人固定下来的文学品位,掀起了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一场革命,并改写了“编辑”这一职业的角色。菲茨杰拉德称珀金斯为“我们共同的父亲”,海明威把《老人与海》题献给他以表敬意。他是作者们“矢志不渝的朋友”,将天赋贡献给作者,与他们共渡难关,发展他们的写作事业。作为一位文学编辑,珀金斯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条:书属于作者。著名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得主A. 司各特·伯格凭借大量一手资料,引人入胜地再现了珀金斯非凡的一生。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出版最炽热的中心和现场,编辑人与重要作家交往合作的细节内幕,《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天使,望故乡》等等文学杰作诞生的始末,在伯格生动精彩、充满悬念的讲述中得以还原。本书是一位出版人扣人心弦的文学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肖像,“一部叹为观止的文化史力作”(《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
纪念中医大家郭生白(大医传承实录丛书)
郭达成 试读
2025-07-15上架本书是为纪念本能系统医学创始人郭生白先生而作,与《本能论新解》《孩子发烧怎么办新解》同属于《大医传承实录丛书》分册,是全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为纪念先生而作,也是为了交代本能系统医学的缘起与艰难发展历程,以供世人更为详细地了解本能系统医学的建立背景与文化内涵。 全册分为个人简介《一代名医郭生白》 《珍贵留影》《往日回音》 《永远怀念》及《书序与碑文》五大部分,从生平介绍、日常生活与工作照片、重要讲话、家人弟子友人纪念文章及著作序文与碑文等不同角度和身份,力求尽量还原出一个完整、鲜活、心怀天下苍生的拥有伟大家国情怀和坚定追求真理信念的一代中医大家形象。
-
我的前半生(全2册)
爱新觉罗·溥仪 试读
2025-07-14上架【未删减末代皇帝回忆录,真实反映中国近代历史转折。】 《我的前半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录。这部回忆录在时间上覆盖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年代。被历史车轮碾落尘埃的人很多,但末代皇帝仅此一个,因此这部回忆录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和阅读吸引力。 全书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自三岁登基写到解放后接受改造,成为共和国公民。回忆录带有很强的传奇色彩,所运用的形象化的写作手法,不但无损于该书的真实性,而且使其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真实。 本书以1964溥仪亲笔修订的“定本”为底,对及逊帝出宫、“满洲国”建立、婉容之死等历史内容没有避讳删改,弥足珍贵。
-
-
开国战将
吴东峰 试读
2025-07-11上架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开国将军的存在举足轻重,意义深远。 作者吴东峰采访了200余位开国将军,本书收录了许世友、罗瑞卿、王近山、梁兴初、聂凤智等十七位。 他们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和见证者;他们经历了两次大的社会动乱;他们党性很强,个性张扬;他们多负过伤,经历过死亡。 特殊环境造就了开国将军们的特殊性格——骂人、打架、违反军纪,发洋财,以枪示威,与女人发生纠葛......但也有与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儿女情长。 作者通过挖掘细节呈现了开国将军们的率真与不羁。他们的多面性,反应了人物的丰富性和历史的复杂性,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个血有肉,有情有义,优点缺点并存的真实将军。
-
应期而生:利奥·梅拉梅德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利奥·梅拉梅德 试读
2025-07-09上架金融期货创始人利奥·梅拉梅德的最新自传。梅拉梅德童年从二战的战火中奇迹般逃脱,误打误撞进入了金融世界,从最底层的跑腿员做起,成长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领军人物。 他发现期货市场很小、以商品为基础且局限性强,也最早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并预想到其可能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他预见了外汇期货公开交易市场的必要性,以远见和执行力推动了金融衍生品的崛起,为不确定性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 1972年,利奥·梅拉梅德创建了首个金融期货交易所,并推出货币期货,改变了金融市场。1987年,梅拉梅德再次革新了期货交易,创办了Globex——全球首个电子化期货交易系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米勒将金融期货称为“过去20年最重要的创新”。 利奥·梅拉梅德在这部最 新自传中以第一视角完整讲述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从传统场内交易向电子化、全球化转型的艰难历程,并深入剖析了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如何重塑了全球市场规则,以及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重要金融决策和交易背后的缘由。 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在人生逆旅中,利奥·梅拉梅德始终对明天充满信心、无所畏惧,这也是他的信念和创新的重要来源。
-
-
美人(上册)
崔铁 试读
2025-07-05上架网罗天下美女,从人文初祖到历代后妃,从名妓到女侠,从巾帼英雄到女政治家,从女商人到女刺客,从谍影重重到革命者,从民国名媛到民间故事。 本书共11个大专题,即:母神篇、后妃篇、公主篇、宫女闺怨篇、巾帼篇、名妓篇、女帝篇、佳人篇、民国风云篇、女刺客列传篇、民间故事篇,从远古到近代,描绘了在中国历史上315位举足轻重的女性角色。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以丰富的史学、文学、美学内容和载体,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女性形象,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女性对宇宙、人类、历史、家国以及同胞的贡献与价值,感受她们的伟大、深沉、勇敢、智慧、爱及力量,感受她们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汗水与泪水,一遍遍确定印刻在现代女性骨子里她们倔强的华夏基因,以及激发和复活在每一个女性读者身体里重生的力量!通过美人品历史,展现中华文明中,一部波澜壮阔的女子群像图鉴。
-
“海底巨兽”的秘密(中国当代科学家的故事)
杨计明 试读
2025-07-04上架“中国当代科学家的故事”丛书专为青少年读者精心编撰,是一套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树立优秀榜样,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坚持真理、无私奉献的精神,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科普读物。丛书按获奖者获奖年份分为五册,每册讲述七名科学家的成就和故事。 本书是“中国当代科学家的故事”丛书的第五册,主要从科学发现、科学贡献两个方面来讲述侯云德、钱七虎、刘永坦、黄旭华、曾庆存、顾诵芬、王大中七位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涵盖了病毒学、物理学、气象学、航天航空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
-
解读林彪:九一三事件与林彪集团的覆灭
周敬青 试读
2025-07-01上架如何解读林彪跌宕诡奇、曲折多变的人生,实事求是地评价林彪的功过是非?从亲密到对抗,如何厘清毛泽东与林彪关系裂变的轨迹?《“571工程”纪要》是要“国富民强”,还是《狂人日记》、《我的奋斗》?海外学者发表的《古有窦娥,今有林彪》,其“林彪三冤”的论断有史实根据吗?林彪是否被挟持外逃?“文化大革命”中为何会出现“林彪现象”?……“九一三”事件,被视为“中国政治之谜”、“亚洲最大谜团之一”。 事隔四十余年,难解之谜仍旧存在,社会上种种传说离奇附会、种种谣言传神演绎,一度甚嚣尘上,史学界更是深陷现实与虚幻的泥淖。 本书立足史料,全方位、多细节地对林彪集团以及“林彪现象”进行了剖析和揭秘,对人们一直以来的种种疑惑进行了细致解析与回答,同时批驳了海内外对此事件积存已久的歪曲与谣传——正是拨开“迷雾”使历史之“脸”渐臻清晰。
-
成大事者慢半拍(独家首发)
南朝 试读
2025-06-30上架琅琊王氏将自己的成功秘诀总结为:说话做事,慢人半拍。这似乎有违常识,因为我们总说要先下手为强,但琅琊王氏却用传承千年的智慧和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成大事者,慢半拍。 本书的主角、“王与马共天下”的缔造者王导,他就是个慢性子。面对司马家、颍川庾氏等豪门的挑战,他总是让那些喜欢先下手为强的人去试错,再从他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降低自己的试错成本。 最终,他靠着这种“慢半拍”的智慧战胜了同时代所有人,使琅琊王氏成为压倒皇权,在幕后操控天下的门阀世家。 成小事,逐小利,或许要先下手为强;但成大事,创百年基业,不妨慢人半拍。
-
卢拉传(独家首发)
费尔南多·莫赖斯 试读
2025-06-30上架卢拉是巴西历史上的伟大政治人物。他是巴西首位拥有工人阶级背景的总统,他所创建和领导的劳工党根基深厚。他展现出持久的魅力和影响力,在现代巴西乃至世界的政治图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2011年起,著名记者费尔南多·莫赖斯获得授权,直接对卢拉进行采访。他积累了长达数十小时的口述内容,在此基础上,以记者独有的敏锐和扣人心弦的笔触,打造出一部兼具力量感和复杂性的宏伟传记。 本书以极富节奏感的叙事方式,详细记述了卢拉生命中激情澎湃的系列事件,从贫苦的童年,到投身新工会主义的青年时代,再到ABC罢工、劳工党成立、竞选总统、被捕入狱及终获无罪释放等关键事件。书中揭示了卢拉个人生活及政治生涯的重要方面,多维度地呈现了卢拉在巴西及国际政治风云中的成长与崛起。
-
影响美国历史的商业七巨头
理查德·S·泰德罗 试读
2025-06-30上架这本书是美国历史上七位伟大的企业家的人物评传,包括安德鲁·卡耐基(美国钢铁)、乔治·伊士曼(柯达)、亨利·福特(福特汽车)、托马斯·沃森(IBM)、查尔斯·郎佛迅(露华浓)、山姆·沃尔顿(沃尔玛)和罗伯特·诺伊斯(英特尔)。 书中回顾了他们的成长背景、生活趣事及多样化的性格特征,如天赋、信念、创新。七位企业家生活的年代跨越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末,这一时期正是美国开始工业化、逐步崛起为世界霸权的阶段。作者将他们的故事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写,将其超出时代局限的远见、不断突破边界从而推动新产业诞生的创新精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七位企业家的商业历程构成了一部美国商业简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美国是如何在19世纪初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的崛起、如何在19世纪中期在工业制造领域丧失优势地位、后来又如何通过硅谷的不断创新奠定电子产业的根基的。对于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的变革,在大国博弈中获取竞争优势,这本书给我们很多启发。
-
-
-
-
-
-
路遥新传: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王拥军 试读
2025-06-30上架路遥本是凡人,活在平凡之中,亦在平凡的世界里逝去。然而不甘平凡的他却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写下不平凡的一笔。一部《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为路遥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路遥走了,他直面人生的勇气,是除了文学之外,留给世人的另外的精神财富,他让人们在平凡的世界里,用心活着……
-
吴清源新传 : 一生一世一棋局
王拥军 试读
2025-06-30上架时人称其为“昭和棋圣”,这个人就是吴清源。而他傲然屹立的那个年代,被后人称作“吴清源时代”。围棋最早诞生于中国,古时被称为“手谈”,是一种以竞技形式交流人生和棋道的哲学。但在近代随着社会的动乱,中国的围棋水平陷入了泥潭而停滞不前,不过却在日本生根发芽,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日本的围棋以竞技为主,变成了一种职业,这种变化有利也有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保护了围棋的发展,但也丧失了围棋本身所蕴含的哲学精神。但是,吴清源的到来却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这位傲立日本棋坛十余年的大师,将日本的围棋技艺与中国的古典哲学智慧融合到了一起,赋予了日本新的围棋精神。然而,真正让吴清源确立大师地位的,并不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对日本棋界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围棋精神,而是他有勇气突破前人所遗留的窠臼,并屡次创新手型和定式,为后世历代棋士所膜拜。这种创新并非是那种盲目的妄想,而是在钻研前人棋谱、总结前人经验之后才提出的,这才是吴清源的难能可贵之处。由于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前人所创造的定式的影响,就会不自觉地沿袭前人的规矩。所以在潜心研究之后,能够果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这才是成就大师的必备素质。
-
林徽因新传:她是人间四月天
张俊杰 试读
2025-06-30上架林徽因的一生十分精致,也十分精练,她将时间岁月算得分毫不差,没有一丝浪费与虚度。她将自己有限的生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男人,也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她对建筑事业的热爱丝毫不亚于对丈夫的热爱。她没有因为过多的宠爱而迷失了自己,无论年华怎样、光景怎样,她依旧保持着自己本心的热爱,也正是如此,她才赢得梁思成一生的相濡以沫。一个女人,一落地便降生在官宦世家,生得一副天姿姣美的容颜,拥有博古通今的才情,嫁给才貌双全的夫婿,这样的人生简直完美到极致。然而如此繁荣锦绣的生活并没有钝化她那颗上进拼搏的心,她没有止步于富足的生活,反而以优越的现实条件为跳板,为自己的梦想插上了一双更加坚实的翅膀。世人惊讶于她的功绩,在建筑和文学领域都颇有建树。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这两个领域都是毫不相干的,然而她却惊人地同时在这两个领域里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很难想象,那个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林徽因被毛泽东亲自邀请参加文代会;很难想象,那个挥舞着刻刀雕琢的林徽因也会用笔写出优美灵动的诗文。然而,这一切都在林徽因的身上发生了,她不仅是女人中的佼佼者,更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璀璨与荣光。
-
萧红新传:文学洛神的一世飘零
王拥军 试读
2025-06-30上架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凄苦的一位,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传奇经历的一位女作家。用现在的眼光去评价萧红,我们甚至可以说她是放浪不羁的;但是站在民国时期的角度,她却是一个不朽的传奇。她像一朵绚丽的烟花,在最美丽的时候转瞬即逝,留给世人的只有无限怀念。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她热爱文学,追求自由,又因为追求自由,她遇见了爱情,也因为对自由的执念,造就了她一生的不幸。
-
张爱玲新传:始终没有感受团圆的一生
张俊杰 试读
2025-06-30上架张爱玲是个传奇,无论是她的身份背景,或者说是她的奇装异服,最传奇的也当属她的创作才华了。逃离父亲的魔掌后,张爱玲辗转去了香港求学,三年的香港生活为张爱玲今后的写作道路可谓是铺上了红地毯。学业未满她就又重返上海这座孤岛,成为了东方明珠。大抵名人的爱情都是坎坷艰辛的,不是遭遇爱人的不忠背叛,就是饱受贫穷的折磨。张爱玲的两段爱情便将以上两者全涵盖了。在与胡兰成的“倾城之恋”中,屡遭背叛却不知;与赖雅的爱情,虽然跨越了年龄与国界,做到了“执子之手”,却被贫穷现实逼得经常分隔两地……而张爱玲仍旧坚强地陪伴着赖雅走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刻,这份情义最珍贵。
-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王拥军 试读
2025-06-30上架关于爱情与背叛,关于生活与生存,关于优雅与庸俗,关于张扬与隐忍,这是那个叫陆小曼的女人用一生演绎着的全部。而对一个女人来说,能承载多少寂寞,就有多少故事。她用自己的历程,诠释着女人宿命中的所有可能。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不是玫瑰,却比玫瑰美艳动人。她是一汪碧海,澄净透明却又深广难测;她是上个世纪流动的诗篇;她是历经劫难后不衰的红颜。
-
刘强东:人到绝境是重生
黄鸿涯 试读
2025-06-30上架他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明星,他曾是普通的创业青年,经历过被骗、巨亏,中关村成立京东,他走上事业的快车道,果断决策,他搭上电商的列车,长期亏损,他不改初心坚守用户体验,一朝成功,美名天下传,这是一部精彩创业史,也是一部跌宕人生录。 一个人成功是有原因的,当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你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学习如何判断事物、如何坚定自信是每一个创业者需要的品质。
-
-
-
-
-
白石老人自述
齐白石,张次溪 试读
2025-06-30上架一般人都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大画家,其实,细分起来,他还是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真正做到了中国古时候对一流艺术家的要求:诗、书、画、印均有极高造诣。齐白石1864年1月1日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病逝于北京。名纯芝、璜,小名阿芝,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三百石印富翁等多种笔名。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又被该理事会公推为当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
我的父亲苏秉琦
苏恺之 试读
2025-06-30上架《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文革”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集学术大成之作。苏公一生的经历过往,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描写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和苏公同一时期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情怀和精神风骨。
-
-
-
-
海昏侯刘贺(文史悦读)
辛德勇 试读
2025-06-30上架《海昏侯刘贺》是部有关海昏侯及其时代的学术研究专著。作者以文献记载的刘贺生平为基础,结合出土文物,将汉武帝晚年至汉宣帝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解说;通过分析刘贺的经历与行事,揭示其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性格特征,认为刘贺的戏剧化人生,既是时代造就,也是性格使然。
-
我的精神自传(钱理群作品精编)
钱理群 试读
2025-06-30上架《我的精神自传》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黄仁宇作品系列)
黄仁宇 试读
2025-06-30上架黄仁宇还是青少年时,梦想成为拿破仑。数年后他发现自己在蒋介石的军队中担任下级军官。他的士兵每月薪饷十二元,但如果携带一挺轻机关枪投奔附近山头的土匪,每人却能领到七千元。情势如此,黄仁宇无法成为军事英雄也不足为奇了。 他之后去过印度及缅甸。在《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中,西方世界的读者将有一手机会了解,史迪威将军的美国幕僚群及中国野战部队之间如何进行恶意竞争,而且是站在后者的角度观察。我们的作者就在现场。
-
-
八十自述:走在思考的路上
刘泽华 试读
2025-06-30上架《八十自述:走在思考的路上》是国内著名学者、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刘泽华先生的回忆录,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谈的是自己八十年的人生经历:从出生写起,在历经少年时期的恐惧、青年时期对红色的追求乃至“文革”时期的种种磨难后,开启了萌动于“文革王权主义学说——这是该领域研究的重大突破与转折,引发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界广泛而深入的热烈讨论,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下编,详述了自己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概要性介绍了中国王权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有助于人们加深对这一学说的认识和理解。
-
幌马车之歌(增订版)
蓝博洲 试读
2025-06-30上架本书在寻访幸存者及其亲友并搜集查阅大量机密档案的基础上,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描绘了客家籍台湾革命青年锺浩东短暂而炽热的一生——从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到九死一生回国投身抗日,再到为改革台湾社会献身教育事业,直到最后为了台湾的解放慷慨赴死,为理想牺牲。作者以众多类似的“锺浩东 们”作为背景,在史料、记录、文学的交错纷呈中,力图将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来被刻意湮灭甚至扭曲的台湾近现代史还原重现。在追索这些青年的革命事业与人生轨迹的过程中,本书向我们坚定地传达着历史深处所蕴藏的力量,借助这一力量,读者能以全新的视野去亲近那段充满伤痛与遗憾的海峡两岸的记忆。本书曾被选为台湾地区1988年最佳小说(洪醒夫小说奖),1991年《联合文学》十大好书作家票选第一名,侯孝贤依据此故事中的部分原型创作了电影《悲情城市》与《好男好女》,并获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
岁月留影:我家的老照片
丹孃 试读
2025-06-30上架作者以家族一百多年前拍摄的照片为引子,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家族的生存史和发展史。其中有家族长辈口述回忆的,也有作者亲身经历的,还有家族旁系引出的。珍贵的是爷孙两代人都在用镜头记录历史。书中的内容即是血脉的延续,也是文化的传承。这是一本百年照片百年故事的家族记忆,透过一个家族的历史,映衬着中国社会的百年风云。
-
-
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
吕途 试读
2025-06-30上架吕途通过深入访谈,记录了34位普通人的所思所想、生命故事,她们是中国女工,从五〇后到九〇后。这些故事延伸出了两个历史:一个是时代变迁的历史,一个是个人的生命历程。当代中国的巨变深刻地塑造着每一个人,而不同年龄段女工的成长经历、谋生历程,也从不为人知的角落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作为女性,她们的恋爱、婚姻和生育是女工故事的重要内容,她们承受着比男性劳动者更为沉重的家庭责任和社会偏见;作为劳动者,她们生活得如何,是否能获得解放和新生,也是衡量社会变革的尺度。女工个体的生命经验固然会显得单薄甚至无助,而当每一位劳动者的经历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女工群体坚韧的精神面貌。本书是“中国新工人”三部曲的第三部。新工人的故事其实是写不完的,他们还走在各自生命的旅途上,继续创造着历史。
-
报人张季鸾先生传
徐铸成 试读
2025-06-30上架老报人徐铸成先生晚年撰写的传记三种之一。三联书店曾于1986年初版,此次即据以核实史料文献,改正错讹后修订重版。这本传记在恢复张氏及《大公报》的本来历史面目方面,做了大量澄清和辨伪工作。张氏以一介无拳无勇的书生,怀抱文人议政的理想,虽两度系狱,而志气未尝少歇,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节操。他的社论更是使《大公报》大放异彩的金字招牌,于新闻中见评论,在评论中有新闻,笔锋常带感情,功效辟易千军。对此,书中都有浓墨重彩的铺陈。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不少文坛掌故,报界秘辛,足广见闻。张氏之外,对包括吴鼎昌、胡政之在内的诸多大公报人,本传也多有旁及评述。综合来看,本书也不妨作《大公报》简史或《大公报》人列传看。
-
追寻新共和:张东荪早期思想与活动研究:1886-1932
高波 试读
2025-06-30上架本书侧重于张东荪生命史中更多属于“公共领域”的部分,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这一视角,细致解读张东荪的思想与活动,展现了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多重含义与演变进程,以及它与社会主义等思潮的复杂互动关系;尤其对共和新体制下自由与民主之间紧张的探索,具有相当的思考深度。在使“自由主义在中国”这一问题历史化的脉络中,展现出张东荪如何由一个相对传统的士子转变为学贯中西的新人物,并进而转变为参与组党的 国家社会主义要角的心路和生命历程。
-
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
谭先杰 试读
2025-06-30上架协和医院妇科肿瘤医生谭先杰的成长自传。12岁时因母亲病逝于妇科肿瘤而立志从医,以他的锲而不舍走向了成功。书中写出了他少年失母后的悲痛、家境的贫寒、生活的窘迫、对知识的渴求、对志向的追求、对母亲的承诺与深深思念、对师友的感恩。既有正能量的励志故事,也有行医二十余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医患关系的思考。随书附赠《谭谈子宫》科普手册。
-
-
-
借古开今:张大千的艺术之旅
冯幼衡 试读
2025-06-30上架本书从时代、山水、人物三方面探研了张大千“借古开今”、“复古为创新”的艺术创作之旅。时代部分,由张大千与汪亚尘、溥心畬的艺术道路的对比,结合时代的变迁探讨张大千创作从传统走向革新的历程;山水部分由张大千青绿山水创作早中晚期的不同特点,探究了他的复古与创新、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人物部分对张大千自画像反映的心理状态及时代意义,作了不同角度的探索,对其仕女画的感情投射对象及加入的现代新元素进行了解析。
-
形象之外:张大千的生活与艺术
冯幼衡 试读
2025-06-30上架一本介绍张大千先生的书,内容包括生活、思想与艺术上的成就,涉及范围极广,笔尖所触之处,既严肃又轻松,可说是文学与艺术的探究两备,呈现了张大千生活和艺术中鲜为人知的侧面。
-
红蕖留梦
叶嘉莹,张候萍 试读
2025-06-30上架本书为叶嘉莹第一本传记,由本人口述,张候萍撰写,讲述其自1924年出生起至近年的人生经历、诗词创作、学术研究和师友交游。虽是叶氏个人经历之叙述,所述内容亦多囿于单纯的诗词圈子;但其一生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裂变的时期,社会的裂变,必然会产生一些“沟壑”,叶氏一生的诗词创作与教学研究活动,在客观上为弥合某些“沟壑”——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与西方之间、大陆与台湾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故本书虽以“谈诗”为名,却亦是诗外之物,可为上个世纪以来国家兴衰,文化变迁、修正之脚注。而因其性别身份,使得此书还可看作是一部新旧时代冲突中的女性奋斗史。此外,因常年穿梭于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北美等地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叶嘉莹的交游极广,与顾随、台静农、戴君仁、许世瑛、夏志清、周汝昌、南怀瑾、周策纵、缪钺、金启华、赵朴初、陈省身、杨振宁、程千帆、邓广铭、冯其庸、饶宗颐等大量知名学者、文人之间的唱和往来也大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