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输血学
杨成民 试读
2025-06-18上架全书由82章组成,其内容涵盖现代输血医学领域几乎所有的议题。以输血医学的最新理念、最新成果及发展方向为主线,既全面展示了国际相关的先进科学和经验,也突出反映了国内包括作者的成功技术和发展。输血医学基础包括输血原理、免疫血液学基础、血细胞生物学与保存、组织氧供与氧耗原理、缺血再灌损伤发生机制及防治、血浆成分及其生化与生理功能、血液流变学与血液携氧释氧动力学、循证医学与输血伦理等;临床输血部分除了对内、外、妇、儿和肿瘤患者输血及实体器官移植输血中常遇到的难题予以全面阐述外,又新增了老年、高原、战/创伤等患者输血治疗和中医与输血,并撰写了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另对输血技术学与献血服务学及输血管理学亦作了撰述。
-
伤寒论历代名家集注
王庆国 试读
2025-06-17上架《伤寒论》是在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所创立的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对仲景原著的校注、释义,对仲景之学的研究、发挥一直没有中断,从而使《伤寒论》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本书即是汇集历代名家对《伤寒论》研究注释等之精华而成,对后世学习应用《伤寒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书采用研究经典的传统模式,汇集50余位名家具有代表性的《伤寒论》注解,编撰而成,旨在集诸家所长,借助注释重构经典,为中医多元化的临床应用提供知识与方法支撑。 本书收集56位历代名家对《伤寒论》条文的校释、注解,并按年代排序列入相关条文下,旨在集诸家所长,为读者提供权威的,具有代表性的名家研究《伤寒论》的宝贵资料。为《伤寒论》教学和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温馨提示:本产品为电子书,非实体纸质图书。为保护图书著作权,电子书不提供原文件,不支持导出和打印。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全3册)
马小丽 试读
2025-06-17上架本书整理中医典籍与民间验证有效的传统疗法,结合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总结,针对现代生活中困扰人们的偏头痛、胃炎、失眠等常见小病,适应不同人群常见病症特点及体质需求,提供安全、经济的居家调理方案,适合全家男女老少。既见效、又安全、还省钱。书中偏方绝大部分采用常见食材或常用药,容易购买或获取,制作方法也简便易行,非常适合家庭日常保健的需要,可以作为家庭诊疗的常备手册。
-
优生优育 防入误区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试读
2025-06-17上架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和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的要求,帮助个人和家庭学习、了解、掌握预防出生缺陷、促进优生优育的知识与技能,是家庭、社会、医疗机构和政府的责任。 因此,我们在卫健委专项科研课题资助下,通过大量服务对象调查,收集意见,进行整理分析,专家给予专业的健康行为建议,然后汇编成书,拟通过适宜、科学、通俗、实用的优生优育健康知识传播,帮助育龄人群树立正确的生育理念,促进健康孕育,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通过收集妇幼人群在优生优育中的常见困惑,以及网络上关于优生优育的各种说法,邀请妇幼保健、出生缺陷防控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相关困惑和说法的真相剖析。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备孕相关知识,重点是关于备孕的各种误区进行解析;第二部分是孕产相关知识,重点是关于孕产期保健的相关误区进行解析;第三部分是育儿相关知识,重点是关于婴幼儿养育方面的相关误区进行解析。
-
实用儿童外治疗法
刘应科 试读
2025-06-17上架本书深度挖掘并系统整理了儿童中西医的各种外治疗法,在梳理古医籍溯源儿童外治疗法及从现代科学角度探究儿童外治疗法原理后,力求全面介绍儿童常见疾病及症状的外治疗法,并举一线专家临证验案及心悟,具有很好的经验示范性。同时,本书对常用、有效外治疗法重点阐述,着力凸显儿童外治疗法特色,为提升儿童诊治的依从性寻求新的方法和突破。本书深度挖掘并系统整理了儿童中西医的各种外治疗法,在梳理古医籍溯源儿童外治疗法及从现代科学角度探究儿童外治疗法原理后,力求全面介绍儿童常见疾病及症状的外治疗法,并举一线专家临证验案及心悟,具有很好的经验示范性。同时,本书对常用、有效外治疗法重点阐述,着力凸显儿童外治疗法特色,为提升儿童诊治的依从性寻求新的方法和突破。
-
中国结核病年鉴(2021)
唐神结 试读
2025-06-17上架《中国结核病年鉴》属系列图书,每年一册,是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的年会用书,2022年出版《中国结核病年鉴(2021)》。内容涵盖国内外结核病基础、临床和控制等领域的年度最新进展,本书可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及国际结核病领域的新进展、热点问题,为医疗、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年鉴以高、中级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对各类、各级医务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亦皆适用,可用较少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
-
学习网课时如何科学用眼防控近视(第2版)
吕帆 试读
2025-06-17上架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教育和网课从技术和功能上更加成熟,已经成为教育系统中教育形式的重要部分,中小学生是一类在眼健康和用眼强度方面都非常特殊的人群,如何帮助他们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新的现代化教学形式,顺利完成线上学习的同时还能保护眼睛健康,做好近视防控,将会是现阶段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考验。本书第2版延续上一版的风格,以问题为导向,通过30个问题一一解答中小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眼健康、近视防控及相关热点问题,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大家真正了解学习网课时科学用眼和防控近视的科普知识。新版对近两年来近视防控的新研究成果和新临床技术进行了更新,增加了照明、视屏界面识别度提升、护目镜的认知等知识点,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临床近视防控技术进展,如低浓度阿托品、如何利用大自然做好近视防控等,也进行了相关阐述。第2版配有预防近视护眼健身操视频和相关动画、图片,帮助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及网课课间活动肢体、解除疲劳、护眼健身、防控近视。
-
-
学习网课时如何科学用眼防控近视(第2版)
吕帆 试读
2025-06-16上架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教育和网课从技术和功能上更加成熟,已经成为教育系统中教育形式的重要部分,中小学生是一类在眼健康和用眼强度方面都非常特殊的人群,如何帮助他们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新的现代化教学形式,顺利完成线上学习的同时还能保护眼睛健康,做好近视防控,将会是现阶段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考验。 本书第2版延续上一版的风格,以问题为导向,通过30个问题一一解答中小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眼健康、近视防控及相关热点问题,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大家真正了解学习网课时科学用眼和防控近视的科普知识。 新版对近两年来近视防控的新研究成果和新临床技术进行了更新,增加了照明、视屏界面识别度提升、护目镜的认知等知识点,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临床近视防控技术进展,如低浓度阿托品、如何利用大自然做好近视防控等,也进行了相关阐述。 第2版配有预防近视护眼健身操视频和相关动画、图片,帮助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及网课课间活动肢体、解除疲劳、护眼健身、防控近视。
-
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第2版)
胡希恕 试读
2025-06-16上架《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为经方大家胡希恕、冯世纶两代教授逐条注解《伤寒论》,运用“六经一八纲一方证”的经方医学体系,让您真正读懂《伤寒论》,步入清代医家柯韵伯所说的境界:“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经方医学,大道至简。《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由冯世纶教授整理了胡希恕先生一生研究《伤寒论》的成就,以《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为指导,摆脱《伤寒论》研究史上的某些误读,又紧密联系临床实践,解读《伤寒论》每条条文和方证,并进一步探讨每一方证的六经归属,使读者能够读懂《伤寒论》。
-
国际标准化英文版中医教材:中医诊断学(英文版)
陈家旭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为“中国医学文化‘走出去’全媒体平台”项目。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四诊方法、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其他辨证方法简介,还涉及四诊与辨证综合运用、病案书写、中医诊法训练与病例分析,供国外中医药院校使用。
-
全科医学(第3版)
梁万年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套教材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科医生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是由政府引领、协会支持、全科领域专家把关的一套教材。 本套教材共10分册,由国内全科领域一线专家编写,以培养独立、全面的全科医生为目标。教材紧密围绕全科医生培训标准,在内容和模式上与其他层次的教材有所区分,突出实践性、针对性、适用性;注重教材编写的“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则,注重整套教材的整体优化与互补,既满足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需要,又兼顾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以及全科医生特岗、社区卫生人员培训的需求。 温馨提示:本产品为电子书,非实体纸质图书。为保护图书著作权,电子书不提供原文件,不支持导出和打印,仅支持人卫社相关软件中阅读,可下载至软件中离线查看。除因质量问题,虚拟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
乳腺癌
欧阳涛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是《肿瘤科普百科丛书》之一,侧重于介绍乳腺癌,本书采用风格统一的漫画,提升趣味性、可读性,丰富书稿的内容。 本书延续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编写,回答了什么是乳腺癌、排名榜首的女性恶性肿瘤、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癌能预防吗、如何发现乳腺癌、乳腺癌能治好吗、医生给我推荐治疗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得了乳腺癌,乳房还能留吗、乳腺癌的化疗很可怕吗、乳腺癌都需要化疗吗、乳腺癌都需要放疗吗、乳腺癌需要靶向治疗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怎么回事、乳腺癌会遗传吗等问题。 温馨提示:本产品为电子书,非实体纸质图书。为保护图书著作权,电子书不提供原文件,不支持导出和打印,仅支持人卫社相关软件中阅读,可下载至软件中离线查看。除因质量问题,虚拟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手册.肺癌罕见靶点药物治疗
朱波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由工作在全国肺癌临床一线的青年专家编纂而成,涵盖了大部分肺癌患者及家属治疗过程中需要了解的知识和疑问的解答,主要内容包括:怀疑自己得了肺癌,怎么办;肺癌的诊断和分类;肺癌的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性碘治疗、靶向治疗、外放射治疗;肺癌的随访、复查、遗传咨询、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患者支持;患者故事等相关内容。 每个章节都回答患者可能遇到的疑问,每个问题都由浅显易懂的漫画、知识精选和专家建议组成,不仅文字解答通俗,还用图文并茂的模式准确传达肺癌管理相关信息。 温馨提示:本产品为电子书,非实体纸质图书。为保护图书著作权,电子书不提供原文件,不支持导出和打印,仅支持人卫社相关软件中阅读,可下载至软件中离线查看。除因质量问题,虚拟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
实用产前超声诊断学
吴青青 试读
2025-06-16上架实用产前超声诊断学主编为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超声科主任吴青青教授,编写团队由来自全国产前超声诊断的专家组成。 全书共10章,第一章对产前超声的应用进行了概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内容按胎儿各个系统划分,第六章介绍了胎儿生长发育的超声评估,第七章至第十章分别描述了胎儿血流动力学、胎儿附属物、孕妇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监测及孕妇宫颈的超声检查方法,尽可能全面覆盖筛查孕周可能涉及的疾病和临床相关问题。 全书以妇产科超声医师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详细介绍了标准切面规范化扫查动态、静态扫查方法,重点阐述了胎儿常见异常的超声征象及伴发异常。 温馨提示:本产品为电子书,非实体纸质图书。为保护图书著作权,电子书不提供原文件,不支持导出和打印,仅支持人卫社相关软件中阅读,可下载至软件中离线查看。除因质量问题,虚拟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
国际疾病分类实操技巧案例集
宋萍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穿插相关知识点,讲解《国际疾病分类(ICD)》课程。该课程是病案专业人员的必修课程。从案例分析入手,浅显易懂,可解决目前病案从业人员基础知识差、医院整体编码水平低的问题。 本书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穿插相关知识点,讲解《国际疾病分类(ICD)》课程。该课程是病案专业人员的必修课程。从案例分析入手,浅显易懂,可解决目前病案从业人员基础知识差、医院整体编码水平低的问题。 1.本书共22章,以疾病案例及手术案例实际操作为出发点,以分类规则为基础、编码问题及手术步骤为导向,结合大量编码相关临床知识进行常见及疑难编码深度解析。加深编码员对临床知识及分类规则的理解,强化其编码能力。 2.本书可作为病案编码人员、病案统计人员、医保管理人员、医疗质控人员等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卫生信息管理、病案信息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信息、卫生统计、医疗保险等专业学生学习《国际疾病分类》和《病案信息学》的辅助用书。
-
跟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磊做临床
孙玉信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系列教材(案例版)”之一。先简单介绍了张磊教授的个人小传、学术思想、临证思维模式及读书学习等内容,使学生对张磊教授的学识品德、学术全貌有一个基本认识,然后以张磊教授的临证经验为主线,将张磊教授的学术思想贯穿于中,以临证医案的模式展现,并对一些疑难点,设有思考和问答,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张磊教授的学术经验。本书理论联系实践,是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一本中医书籍,对从事中医学习者很有借鉴意义。
-
温病名家理论与实践指要
冯全生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以历代温病名家学术理论与临床实践为主线,重点突出各温病名家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用药思路,通过对各温病名家的著作、医案的梳理、概括,以期达到将各温病名家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温病的学科性质与作用、温病学形成发展的过程、各温病名家著作主要内容介绍、各温病名家学术思想概括、各温病名家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总结、温病名家证治经验在现代临床各科中的应用。
-
-
针灸推拿临床解剖实训
薛卫国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课程教材分绪论、上篇、下篇三部分。绪论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肌肉骨骼系统总论予以说明;上篇、下篇以肌肉骨骼局部解剖为主线融合针灸推拿临床解剖知识,突出望触技能实训,以贯通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中的体表触摸、揣穴技能教学。上篇包括头、颈、胸、肩、上肢相应内容,并从手三阴三阳角度进行解剖与针灸推拿相关性阐释;下篇包括腰骶骨盆、髋及下肢相应内容,并从足三阴三阳角度进行解剖与针灸推拿相关性阐释。
-
-
益气豁痰化瘀法治疗心血管疑难病
徐惠梅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内容分为上篇(总论),下篇(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医学对心脏疾病的认识、以及痰瘀论治心脏疾病的理论基础和常用方药,下篇包含冠心病多支病变、难治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心力衰竭、双心疾病及难治性高血压病等五个章节,阐明了上述心血管疑难病症的中医病名概念、源流、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西医概念、治疗现状、中医优势、临证经验(常用药、药对、特色用药)及中医病案等内容,以期对中医药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
-
石斛的研究与应用(名贵道地中药材研究与应用系列丛书)
梁奇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全面挖掘和整理了古代医药学家和本草医籍在石斛研究和应用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了现代医药工作者对石斛进行研究和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全面系统阐述总结石斛的药用历史、本草学概述、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等内容。对于指导医药人员和中药材种植户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种植石斛、推广应用石斛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书若能出版必定会受到欢迎,于石斛未来的研究、应用与开发以及石斛产业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
-
傅选刘渡舟医案笺疏 3
傅延龄 试读
2025-06-16上架《傅选刘渡舟医案笺疏3》全书选取刘渡舟门诊医案,逐一注解、阐发,说明诊断辨证依据,所用成方,加减理由等。刘渡舟,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1938年,刘渡舟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1956年,刘渡舟到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新编伤寒论类方》等书。临床善抓主证,擅用经方,认为抓住主证,不但是辨证的关键,而且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具有带动全局的作用。
-
不育验方集
张培海 试读
2025-06-16上架广大男科同仁以及医学爱好者为之所苦,在针对男性不育验方学习方面,耗费很多检索文献的时间,且影响对比系统学习。鉴于此,本书通过搜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全》《明清名医全书大全》《近代名医医著大成》中关于不育的认识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药进行总结归纳,撷其精粹,形成男性不育临床治疗的框架与较为系统性认识,便于临床医师、研究人员以专病查阅相关方药,拓展其关于男性不育治疗的视野,亦为广大男性不育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的优势提供路径。本书主要读者对象:①广大从事泌尿与生殖工作的医学同仁。②广大对中医学与不育治疗有兴趣的同道。③广大泌尿外科/男科不育患者及其家属。
-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专科实施方案指南
李丽红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分为健康教育理论篇与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实践篇,共十二章。健康教育理论篇介绍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与实施方法。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实践篇包括医学诊断及临床各科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重点介绍疾病的概述、入院指导、专科检查指导、饮食指导、活动与睡眠指导、用药指导、专科指导、功能锻炼、心理指导、出院指导,将健康教育贯穿住院患者整体护理的始终。
-
-
-
龙虎五刺埋线疗法(穴位埋线系列丛书)
杨颖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在介绍埋线疗法源流、埋线针具及埋植材料发展,论述常用穴位、配穴方法、操作手法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埋线疗法三个流派的各自特点和优势,详细阐述了“龙虎五刺埋线”的理论源流、治则 治法、操作手法。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初学者可迅 速入门,多年从业者也能从中获益良多。“临床篇”第十三章至第二十一章,以42个疾病为线索,呈现了龙虎五刺埋线疗法在临床诊治疑难、复杂疾病中的优势和独特疗效,有助于读者进一步深刻领悟该疗法的操作技巧和应用精髓。
-
-
通俗五运六气(中医师承学堂)
田合禄 试读
2025-06-16上架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的见于《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运气学说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田合禄学术观点多有创新,为五运六气学术的代表性人物。其“五运六气系列图书”从中医学各种角度,对伤寒、金匮、内经、易经、天文等进行了解读。
-
-
漫话中药学
谢炜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著作针对中药的功效特征进行漫画创作,具备专业性,趣味性,将生涩难解的中药知识以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来诠释,不仅可作为在读大学生考研、临床医生考执业医的中药速记读物,而且也是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对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规划,传播普及中医药知识,具有重大意义。 主要内容涉及常用中药共370味,按主要功效分列为二十一章介绍,全书分为漫画部分和名医按语部分,漫画部分每一章节设计1个漫画形象,每个药具有一个特定形象,主要介绍该药物的药性及功效;名医按语部分,则详细介绍该药物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及名医临床经验等。本著作积极探索名中医经验与彩色漫画相结合的新形式,对比现有图书出版市场,尚未看到此类产品面世。
-
-
体象学说:一门临床进阶与治未病的体质课
俞若熙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体象学说”延伸了中医体质学的内涵,通过分析日常生活和临床常见问题,简化中医养生治未病与治已病的过程。本书从方法论、认识论两个层面,同时从九体略说、八象分型、七情所感、六淫所伤、五行为用、四气调神、三才析因、二元统一、求源归本九个方面,囊括了大多数的中医的术数问题,是阐发《黄帝内经》中关于“和于术数”的一个尝试。
-
傅选刘渡舟医案笺疏:1(金方书院传承录书系)
傅延龄 试读
2025-06-16上架《傅选刘渡舟医案笺疏》全书选取刘渡舟在1986年-1991年间门诊的医案500余,逐一注解、阐发,说明诊断辨证依据,所用成方,加减理由等。刘渡舟,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1938年,刘渡舟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1956年,刘渡舟到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新编伤寒论类方》等书。临床善抓主证,擅用经方,认为抓住主证,不但是辨证的关键,而且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具有带动全局的作用。
-
-
医理发明
黄元吉 试读
2025-06-16上架《医理发明》为清代医家黄元吉编辑。本书又名《医理不求人》,成书于清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年)。本书以清春林堂刻本为底本。全书共8卷,卷1、卷2为脉证、医理,以及多种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症候表现、治则治法;卷3、卷4记有内外妇儿医案180余则,每案记述患者的发病情况、症状体征、病情变化、治疗过程等,分析病因病机,阐明治法方药;卷5为眼科、外科的理法方药及医案;卷6药性论,收载有药物200余味,每味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及禁忌证均有相关论述;卷7经验杂方用法,收载经方验方100余方,既有外敷方也有内服方;卷8伤科穴道图及伤科治疗方剂。全书立论处方,不但对阴阳气血理论、六经八纲辨证、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且推崇方药以合宜为用,力陈滥用成法成方之弊,故多以自拟方为主,可资临床参考和借鉴。
-
医林怪杰张炳厚医门防治肾病话养生
赵文景 试读
2025-06-16上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最近《柳叶刀》杂志公布全球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报告中国患病人数达1.3亿,预计占世界人口的9.1%,防控形势严峻。“治未病”是中医的重要理念之一,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以及愈后防复,提高公众对肾脏病的认知、防治水平,降低肾脏病的发病率、致死率,对于我们建设健康中国有很重要的意义。张炳厚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长期致力于慢性肾脏病防治,在业界有很高的影响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重视传承张炳厚教授学术思想,本书主要从“中医护肾篇”“肾脏病预防调护篇” “高危人群防护篇”“肾友四季篇”进行介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医“护肾养生”理论和肾脏病中西医防治理念介绍给读者,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实用性、普适性,有较大市场潜力。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立足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介绍中西医防治肾脏病的知识。
-
160味常用中药辨识
刘明军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配有鲜药、饮片之直观彩图、朗朗上口之易记歌诀,摘录了2020《药典》中相关内容。适合在校学生入门学习。出版中药药材彩色图谱,有助于广大医学从业人员及医学生了解、认识临床常见中药,从而在临床运用中更好的使用并发挥中药的优良功效。可以有效避免广大医学从业人员以及医学生出现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即使见到中药药材也不能辨识的情况,另外,配合彩图更加深了学生在学习中药过程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本书涵盖了2020《药典》相关内容。
-
旅游地理与华夏文明(高等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闫秀娟 试读
2025-06-16上架《旅游地理与华夏文明》教材结构及内容设计立足于满足我校本科通识教育教学需要,注重基础、体系完整、便于学习、通俗易懂。 本书共十二章:分上下篇。上篇为总论,包括:第一章、旅游地理概述;第二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第三章、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下篇为各论,包括:第四章、燕赵文化旅游区;第五章、中原访古旅游区;第六章、吴越文化旅游区;第七章、西南文化旅游区;第八章、岭南文化旅游区;第九章、港澳台旅游区;第十章、高原文化旅游区;第十一章、塞北风情旅游区;第十二章、关东文化旅游区。各论每章首先高度概括该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点,然后紧扣中国的世界遗产和具有地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优选部分景区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再简要介绍该旅游区的旅游特产。
-
傅选刘渡舟医案笺疏:2(金方书院传承录书系)
傅延龄 试读
2025-06-16上架《傅选刘渡舟医案笺疏2》全书选取刘渡舟门诊医案,逐一注解、阐发,说明诊断辨证依据,所用成方,加减理由等。刘渡舟,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1938年,刘渡舟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1956年,刘渡舟到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著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新编伤寒论类方》等书。临床善抓主证,擅用经方,认为抓住主证,不但是辨证的关键,而且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具有带动全局的作用。
-
苗药制剂分析
徐文芬 试读
2025-06-16上架苗族医药是传统中医药一部分,在上千年的实践中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探索和积累了很多经验,极具特色,对很多疾病治疗有独特疗效,应用广泛。苗药制剂分析以苗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研制、生产和临床使用中的苗药制剂进行质量评价和控制,是苗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保障,对保障人民健康和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苗药制剂分析是苗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适用于中药类(苗药特色)专业的本科教学,也可作为从事中药(苗药)研究与开发及生产与应用的专业人员的参考书。本教材以苗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苗药的发展、现状及特色,系统介绍了苗药制剂分析的目的意义、任务、特点、发展趋势,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和苗药标准收载情况,药品检验的一般程序,苗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苗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各类苗药制剂的质量分析,生物样品内的苗药成分分析以及中药(苗药)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曹晖 试读
2025-06-16上架同系列既往出版《中国炮制技艺图典》《中国道地药材图典》,本次计划出版《中国药食两用药材图典》。作者长期从事中药资源与药材生产研究,在数十年的工作中搜集了近1000幅国内外药食两用中药古代图片资料(国内未存)。现经精心整理,以科学性、学术性兼顾为原则,从中遴选出40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药食两用药材图片,配以药性介绍说明,编撰成书。
-
周围动脉疾病中西医诊疗精要
刘政 试读
2025-06-16上架周围动脉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有很高的截肢率和致残率,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周围动脉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也有了长足的新进步。 本书在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齐鲁侯氏培土法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中医药特色技术”的大力支持和全面合作下,系统性论述了中西医结合诊治周围动脉疾病的新进展,包括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临床检查、诊断、中西医治疗经验和方法,非常便于读者学习和实践。该书不仅为临床医师、而且对医学院校师生,医学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重要参考书。
-
-
-
仲景医学探索与实践:伤寒杂病论研究59问
李宇航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书稿的主要内容稿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宇航教授三十年来仲景医学研究成果的系统阐述与展示。即展示其在仲景医学理论阐发、仲景医学科学内涵诠释、仲景医学临床应用拓展等三方面的研究思路与具体研究实例。每方面均从研究沿革与思路、专题研究实例、研究趋势与展望等角度进行了论述。该书详尽展示了李宇航教授在仲景医学理论阐发、现代科学内涵诠释及临床应用拓展一体化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研究思路与课题实例互相印证,理论阐发、内涵诠释、应用拓展有机融合,为仲景医学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启发。
-
-
-
漫话中医内科学
谢炜 试读
2025-06-16上架本著作针对内科疾病的证型临床表现进行漫画创作,具备专业性,趣味性不仅可作为在读大学生考研、临床医生考执业医的速记读物,而且也是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对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规划,传播普及中医药知识,具有重大意义。 主要内容涉及常见内科疾病54个,全书分为漫画部分和名医经验部分,漫画部分每一章节设计1个漫画形象,每个证型具有一个特定形象,主要介绍该疾病的概述、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内容;名医按语部分,则详细介绍名医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经验等。本著作积极探索名中医经验与彩色漫画相结合的新形式,对比现有图书出版市场,尚未看到此类产品面世。
-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方证新探: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
欧阳卫权 试读
2025-06-16上架作者对《伤寒论》六经实质进行深度再探讨,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以方类证,方证对应,进行方证归经,总结各方证的辩证要点,以知道临床实用;介绍各方证在皮肤病中的辨治心法要诀,并通过临床案例,来阐述作者活用经方辨治皮肤病的思路和体会。欧阳卫权,男,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师从“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及中医大家李可老中医。学术上主张遵循中医自身规律发展中医,回归中医传统,用中医思维指导中医临床。临床致力于《伤寒论》经方及六经辨证方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研究,强调以六经为纲,方证为核心,“见病知机”,活用经方,重视发挥中医整体调理及个体化治疗的优势,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5部,主持及参与各级科研课题5项。临床上擅长皮肤真菌病、痤疮、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硬皮病、红斑狼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各类疑难皮肤病,以及内科外感发热、咳喘、胃病、痹证、妇儿等各科疑难杂病。
-
南京中医药大学大事记:1954—2024
南京中医药大学 试读
2025-06-16上架《南京中医药大学大事记(1954~2024)》(简称《大事记》)是一部详细记录南京中医药大学自创办以来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文献著作。该书以时间脉络为主线,收录了学校历史上发生的与教学、科研、临床、外事交流、行政管理和党建工作等有关的重要活动。《大事记》不仅为学校党政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工作时提供参考依据,更为探索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历程、传承学术文脉等积累历史资料。《大事记》不仅是一部历史的见证,更是对这段充满挑战与成就的七十年岁月中,南京中医药大学每一次转型、每一次飞跃的记录。
-
泄泻(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挖掘丛书)
陈仁寿 试读
2025-06-16上架《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挖掘丛书—泄泻》以泄泻病种为中心,广泛收集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的相关论述,取其精要,按照丛书的整体要求,分为病名源流、病因病机、证治条辨、治则治法、方药纵横、外治集萃、预防调护、医案医话8个类目。本书系统梳理历代医家对于泄泻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的认识,全面总结历代医家诊治泄泻的理论与经验,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泄泻相关性疾病拓宽辨治思路,并为提高疗效、创立新说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佐证。
-
中国中药材及饮片真伪鉴别图典(第四册)
张继 试读
2025-06-14上架本书为《中国中药材及饮片真伪鉴别图典》(全套书分四册)中的第四册,为常用花叶、全草、动矿物及其他药材分册,共收载239种花叶、全草、动矿物及其他药材,所涉及的中药材正品、非正品和伪制品480余种,彩色图片2100余幅。所收载的品种鉴定可靠,真伪对照,品种齐全,内容丰富。拍摄的样品代表性强,鉴别特征完整,鉴别要点突出,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中药材市场现状。本书照片清晰,立体感强,色彩真实,所注文字精炼,通俗易懂,全书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中国脑胶质瘤临床管理指南2022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试读
2025-06-13上架本指南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编写,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与《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为指导,以国内外脑胶质瘤领域各类指南与共识为依据,围绕各级各类脑胶质瘤单病种综合管理横向展开,并以临床管理、流程图、临床路径、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新药物试验等核心环节纵向延伸,旨在帮助医疗服务提供者作出更好的临床决策,并为卫生事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
无接触式生理指标监测技术原理、应用与未来
康伟 试读
2025-06-13上架该书系统探讨无接触式生理指标监测技术,剖析传统接触式监测局限,详述基于RGB摄像头、微波毫米波多普勒雷达、热力学图像等技术的原理与实验分析,涵盖心率、呼吸率等参数监测。 书中结合医疗诊断、日常健康监测、情绪心理分析等场景,展现技术在提升医疗效率、预防疾病等方面的潜力,还分析当前技术挑战,如精度、数据隐私等,并展望智能化、个性化及跨学科融合的未来趋势,为医学从业者、科研人员及相关领域爱好者提供全面技术指南,助力理解该技术在现代医疗与健康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与发展方向。
-
中国社会办透析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梅长林 试读
2025-06-13上架 《中国社会办透析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是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联合多家知名透析服务企业与第三方咨询公司共同完成的行业报告。该报告从现状调研、政策梳理、从业人员、患者服务、质量控制、产品供应、信息化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了行业最新数据,分析了行业发展现状,预测了行业发展态势,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
儿内科临床病例精粹
申昆玲 试读
2025-06-13上架本书通过对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各内科学组病例大赛中优秀病例臻选和整理,进一步补充相关资料,将规范的诊疗流程展现给临床医师。全部病例均来自临床实践一线,并结合了业内权威专家的点评分析,一并分享给读者。通过每个病例中各个科室不同角度的讨论与点评,有助于住院医师尤其是病例种类有限的基层医疗从业人员,全面了解各类疾病的诊治要点,降低临床的误诊和漏诊率,提升规范诊疗水平,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本书包含的病例均经过了该领域内权威专家的点评、讨论和总结,对住院医师及基层医师从实际病例中获取临床实践的宝贵经验,抓住临床诊疗的要点难点均具有指导价值。本书出版后将用于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