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套路:为什么我们总被带节奏
阿里·阿莫萨维 试读
2024-11-14上架“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别人可以,为什么你就不可以?” “反正Ta就是那种人!” 有语言的地方就有神套路,你信以为真的一切,不过是Ta的别有用心。 听听那些言外之意吧!翻开这本书,看穿七大语言操纵术。 调查数据也许是烟雾弹,中立言论可能早有偏袒,被动语态可以转嫁责任,日常语言中其实充满刻板印象、内隐偏见。 《神套路》这本书干货满满、实例丰富、插图可爱,简明幽默的讲解助你识别套路,摆脱操纵,独立思考,从此不被带节奏!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日课21天
度阴山 试读
2024-11-13上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博大精深,要想真正运用于生活中更是难上加难。 度阴山精选阳明心学21大核心思想,一天一课,用生动的案例和扎实的理论为你真正讲透如何“立志”,如何“致良知”……养成心学思维习惯。 第一课 立志:立志如种树,切忌急功近利,更要念念不忘,专注而不受干扰。 第二课 格物:格物就是首先要做对的事,才有可能把事做对;也只有把事做对,才对自身有利。 第三课 心即理:天下没有心外的理,也没有心外的事。 …… 翻开本书,21天真正练成心学思维!
-
中国思想研究法 中国礼教思想史
蔡尚思 试读
2024-11-13上架本书汇集了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蔡尚思先生有代表性的著作选编和学术文章。由蔡先生的学生吴瑞武和傅德华编写。旨在从多个方面揭示蔡尚思先生的学术贡献。本书精选了蔡先生的两本专著:《中国思想研究法》和《中国礼教思想史》。同时,编者增补了导读、学术年谱和小传,使该书更具有参考价值。
-
-
-
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现代转化
李天道 试读
2024-11-12上架随着文艺审美创作的繁荣,中外文化交流的迅速展开,以文艺审美创作活动为理论核心的中国文艺美学开始获得新的发展,大量的当代西方美学思潮、美学观念和方法才得以介绍和引进。同时,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西方美学的一般了解,已经意识到西方美学的困囿和局限,从而开始回过头来关注本民族的美学理论遗产和传统审美经验,并且,已经感觉到立足传统,融会新机,开拓进取,综合创新,建设我们自己的文艺美学的新的理论形态的必要。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让-雅克·卢梭 试读
2024-11-11上架《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鲜明思想,在政治观点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篇论文中,卢梭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指出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这篇论文可谓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
-
-
老子奥义
张远山 试读
2024-11-06上架本书通过详考老子生于陈、仕于周、辞官居宋、著书授徒、出关留书、终死于秦的生平事迹,重点澄清了孔子两次问礼老子、伏羲古道对老子思想的重大影响及《老子》成书时间等相关史实;通过复原《老子》上下经初始结构、各章初始章次、每章初始经文,重点理清了《老子》初始本的文化渊源、逻辑结构、义理层次,从而精确把握老子思想的核心宗旨与哲学要义。并以此为据,对《老子》初始本每章每句每字进行了深入解读。 作者张远山以精细的历史考证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引领读者对耳熟能详的老子形象和《老子》文本加以严格审视,一洗曾被严重扭曲的老子旧形象,立体还原了实现先秦哲学伟大突破的老子新形象;一洗曾被严重降维的《老子》旧经旧义,系统还原了实现先秦哲学伟大突破的《老子》新经新义。
-
-
明关中四先生之文学观
蒋鹏举 试读
2024-11-04上架关中“四先生”指三原马理、高陵吕柟、朝邑韩邦奇和富平杨爵。他们是明代弘正嘉时期的关中代表人物。本书侧重于两方面内容:其一,梳理四先生的文学观念及创作实践;其二,探求学术与文学的交互影响,并试图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书稿首先从哲学史的角度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关学主张及流脉;提炼出“大文学观”概念,以说明学者反对汩于词章,提倡德行践履为言文之根的主张。之后则对每位先生分别进行专门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知人论世,以典型事件介绍先生其人其书;为政为学、讲学育人,介绍其学术观念指导下的具体思想和行为;文章观点及创作情况;诗学观及创作情况。
-
阳明心学与禅宗美学思想
刘继平 试读
2024-11-04上架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建立在明代儒佛道大融合的背景之下,其心学思想形成的全过程都借鉴与吸收了禅宗思想。本书在阳明心学与禅宗思想的基础上,梳理了阳明心学美学与禅宗美学思想,着重审美过程中的体验性与主体性;从心学与禅宗的关系、美学思想的异同,以及不同的历史归宿等方面,尝试厘清二者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探寻阳明心学与禅宗美学在审美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
大一之道:老子思想研究
文三生 试读
2024-11-03上架本书详细介绍研究了老子其人其事其说,明确提出了老子学说的理论核心是“大一之道(二而一)”,并以此为主线,串联起完整有序的历史光谱,全面探讨老子学说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之各家各派的内在关联与异同,探讨老子学说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各个时代的巨大影响。本书宏观与微观相呼应,勾勒出全景式拼图,向读者展示出以老子学说为核心的古代哲学群体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试图准确追寻整个时代“道纪”的脉动与内在逻辑规律,发掘以老子“大一之道”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以“大一之道”作为老子思想研究的立论,全面、系统地解析了老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老子思想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与各种思想流派的关联,从而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史料翔实,阐释清晰,写法创新,跳出了沉闷呆板的学术论文窠臼,对某些史迹的研判有新意,不失为一项思辨性与可读性相结合的文化成果。
-
-
你当我好骗吗?
雨果·梅西耶 试读
2024-11-01上架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众是轻信和易受骗的,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让群体的愚昧性深入人心,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也让人们深信大众会盲从权威。 可是果真如此吗?法国知名认知科学家雨果·梅西耶颠覆性地指出,人类从来都不好骗,他们看似的轻信、盲从甚至迷信,其实是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做出的符合自身最佳利益的选择。 全书围绕“开放式警觉机制”这一人类沟通的核心机制展开,指出人类拥有一套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和检验的认知机制,使我们能开放地接受有价值的资讯,又能警觉地抵制危险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在面对没有把握的信息时,人的预设是保守的,而非轻信的,所以我们犯错更可能是因为在该信任时不信任,而非在不该信任时信任。 阅读本书,你将看大量颠覆性的认知科学知识和精彩的故事,看到决定竞选、广告、说服和谣言成败的根本因素,更将如科学作家万维钢所说,“思维水平会上升一档”。
-
-
-
康德著作全集.注释本 第4卷:纯粹理性批判(第1版)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李秋零 试读
2024-10-25上架本书是《康德著作全集(注释本)》的第4卷,主要收入《纯粹理性批判(第1版)》《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未来形而上学的奠基》《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与《康德著作全集》第四卷相比,本书增加了各篇科学院版的编者导言、科学院版的编者注和译者李秋零老师的译者注。
-
-
为自己而活:人文主义700年的追寻
莎拉·贝克韦尔 试读
2024-10-22上架在700年间,人文主义蓬勃发展,诞生了一批代表着人类在哲学、文学、艺术、教育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人类英雄,但在这些光环的背后,当我们深入他们的生活细节与人生轨迹,会发现其中更多包含了鼓励普通人如何过好一生的典范:用理性探究的精神,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希望,永远追寻个体价值的实现。 作者从海量西方古典文献中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档案资料,凭借文采斐然的语言,将700年人文主义哲学大师们的精神与生活实践描写地深入浅出,让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回望一代又一代大师走过的路,其中的哲思与幽默十足的生活与历史细节为当代年轻人的困境给出了极具价值的指引。
-
哲学基础入门:有趣的哲学家和哲学思维
杨闯世 试读
2024-10-22上架《哲学基础入门:有趣的哲学家和哲学思维》哲学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贯穿人生始末的终极追问,是一种思维方式。没有哲学思维,我们在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就像在捡起散落在地上的铜板,只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水平,无法高屋建瓴。 哲学无法为我们提供确定的答案,但在我们遇到问题、难以决策时,它可以成为一种指引,让我们借由哲学家们的不同态度,以及各式各样的哲学观点,拨开心中迷雾,探寻生命中什么东西对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继而作出忠于自己的选择,过好独属于自己的人生。
-
-
-
学霸都在看的记忆宝典
常国辉 试读
2024-10-21上架进入中学,学习科目增加,需要记忆的内容相比小学阶段更多、更难。在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能否更加高效地完成记忆任务,是拉开成绩差距的重要因素。这本《学霸都在看的记忆宝典》讲述了图景类记忆法(锁链记忆法、情景故事法和记忆宫殿法)以及逻辑记忆法(时间逻辑记忆法、空间逻辑记忆法和关系逻辑记忆法)在语文、英语、生物、化学、政治和历史学科中的运用方式。以“高效”为核心,教导中学生以科学、实用的记忆方法为工具,培养合理、健康的学习习惯。
-
中国哲学通史(全10册)
郭齐勇 试读
2024-10-18上架十五年切磋打磨,关于中国哲学通史的精专之作。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一套全面阐述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学术巨著。 全书共10卷,包括: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少数民族哲学卷、古代科学哲学卷。 丛书增加了近百年来各种《中国哲学史》未曾写过而实际上在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并真正有历史影响的哲学家,又增加了少数民族哲学与古代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深度建构、阐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较为完备的哲学思维发展史,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超越境界、身心修炼、言说论辩的特色及其与欧洲、印度等哲学智慧的不同。
-
-
-
政商界精英必读(全5册)
曾国藩 试读
2024-10-17上架本套装包含《曾国藩家书》《传习录》《贞观政要》《鬼谷子》和《孙子兵法》。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一生治家、治学、育儿、孝道等方面的生动反映。此次新版我们精选了264封家书,是曾国藩所写家书中的精华。 《传习录》王阳明代表作,也是其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既是阳明心学入门必读书,又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 《贞观政要》一部政论性著作,是唐太宗在位23年中,与魏徵、房玄龄等大臣在治国理政上的理念问题,以及各大臣的争议、劝谏等,起到了规范君臣道德伦理和治军理国的作用,其中许多治国理政思想均可转化为管理企业和团队之用。 《鬼谷子》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涵盖哲学、政治、军事、心理、社会、文学、情报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经典,被誉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孙子兵法》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书中揭示了战争的若干客观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历来被列为谋略必读书。
-
谈美·谈文学·谈修养
朱光潜 试读
2024-10-17上架本书是收录了以下四本书的内容: 《谈美》,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谈美书简》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谈修养》,20世纪40年代初期,朱先生针对大多数青年人面临的困惑,以及国家、民族命运等问题,先后写了二十二篇文章,分别以立志、读书、做人、做学问、交友等为主题,与青年读者进行了恳切的交谈,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个人、为民族带来希望。《谈文学》是一部阐释文学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文学爱好者接近文学的入门读物。
-
-
百年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王伟光 试读
2024-10-16上架该书是王伟光教授的最新作品,收录了他2019年初至2022年初,主要是2021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关于学习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的相关文稿,共34篇。一些文章发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求是》《瞭望》《旗帜》等重要期刊上,还有一些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重要新闻媒体上。这些文章反映了作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相关论述更是论据充分、深入浅出,不失为一本广大党员干部知党爱党的上乘党史学习佳作。
-
-
-
-
伊甸园的畅想:两性之美
高广深 试读
2024-10-15上架一部深入探讨两性关系与性别美学的哲学与文化著作。本书旨在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想象与和谐的“伊甸园”,在这里,两性之美得以自由展现,相互尊重与理解成为主旋律。作者以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跨越了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对两性关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书中不仅探讨了男性与女性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还深入分析了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两性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及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共同构建美好的两性关系。 《伊甸园的畅想》强调,两性之美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容貌与体态上,更在于内在的品格、智慧与情感。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刻的见解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读者认识到,真正的两性之美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当两性之间能够真诚地交流、倾听与接纳对方的不同,才能在心灵的深处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共同创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
-
周易与卦象预测
高广深 试读
2024-10-15上架本书旨在通过系统阐述《周易》的基本思想、卦象构成、解卦方法及其在预测领域的应用,帮助读者理解这一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蕴含了丰富的自然哲学、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思想。本书首先介绍了《周易》的起源、发展及其核心思想——“易”的变易之道,阐述了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等基本概念,为理解卦象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书详细讲解了卦象的构成与解读方法。通过生动的实例与图解,展示了如何根据具体的卦象变化来推断事物的吉凶祸福、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同时,还介绍了多种解卦技巧,如梅花易数、六爻预测等,帮助读者掌握卦象预测的实践技能。 《〈周易〉与卦象预测》还探讨了卦象预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无论是个人决策、企业管理还是国际关系处理,卦象预测都能提供一种独特的思考视角与分析工具,帮助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明了,既适合对《周易》感兴趣的初学者入门学习,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深入研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周易》的博大精深,还能掌握卦象预测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为人生与事业增添一份智慧与助力。
-
-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第5版)
杨耕 试读
2024-10-13上架本书围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这一主题,把马克思哲学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以及现代西方哲学这一宏大的理论背景中,从理论与文本、理论与历史、理论与现实三个维度展开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并用新的实践、科学和哲学成果重新阐释已经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被忽视、被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未展开同时又契合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从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马克思的“形象”,为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
-
-
淮南子科技思想(增订本)
陈广忠 试读
2024-10-11上架《淮南子》是西汉初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至今已两千多年。本书30多万字,涵盖了《淮南子》所包容的古代科学百科,如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农学、水利学、气象学、乐律、度量衡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解释了《淮南子》在继承以往科技思想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以及这些发展与创新的历史地位与启发后世的价值。
-
淮南子故事(增订本)
陈广忠 试读
2024-10-11上架《淮南子》是西汉初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至今已两千多年。本书30多万字。是一本既能对学习研究者提供参考的学术著作,也是一本大众读者能轻松阅读的《淮南子》演绎的故事。
-
-
唐代巴蜀地区重玄学研究
张雷 试读
2024-10-11上架《唐代巴蜀地区重玄学研究》主要介绍了巴蜀地区重玄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对道教义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作为蜀学的重要内容,唐代巴蜀重玄学不仅为蜀学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为唐代及后世道教的发展,乃至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汇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书中对李荣、黎元兴、王玄览、张君相、文如海、杜光庭等蜀中学者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任挥 试读
2024-10-10上架《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主要以论述学习和做人为主,也有少量论政。宋儒朱熹称此篇所记都是“务本”的内容,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
-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任挥 试读
2024-10-10上架“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本书在原文的基础上,参考前人注解,对原文中难解的字词作了注释,为原句配上了相应的译文,尤其是加上了精彩的点评,以及穿插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力求通过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阐释精譬的道理,使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更容易理解距我们两千年前老子的思想精髓。
-
哲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哲学故事
星汉 试读
2024-10-10上架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在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很好,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开启智慧,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真正很好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
-
哲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星汉 试读
2024-10-10上架无论是声名显赫的伟大人物,还是普通的教师家长,在讲述人生哲理的时候都喜欢运用一些经典的小故事来辅证自己的观点。对于读者而言,与阅读那些枯燥单调的理论相比,本书中的一些蕴涵哲理的小故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
-
-
-
-
-
-
-
-